小学体育教学中农村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策略

2022-11-14 00:46:49陈加益
当代体育 2022年40期
关键词:跳绳亲子体育运动

陈加益

党中央和教育部越来越重视体育工作,青少年身体健康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体质健康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密切关注。调查显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配置不足,场地设施简陋,农村地区多数学生为留守儿童,双亲不在身边,学生缺乏体育运动的认知,体育兴趣低下,体育技能薄弱。因此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对农村小学开展体育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通过对农村小学体育工作开展现状的分析,从提高体育认知、丰富教学内容、培养体育特长、亲子携手等方面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提供可行的策略。

1 农村小学体育工作开展的现状

体育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1]素质教育的开展,对学生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农村小学的场地设施简陋,学校运动场地较小,学生体育锻炼机会少,器材陈旧且配备不够齐全,体育教师配备不足,缺乏专职体育教师,教学形式单一,无法有效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农村小学多数为留守儿童,双亲不在身边,缺乏家庭体育运动氛围,学生和家长对体育认知不足,学生体育技能薄弱。学生文化课作业量大,体育锻炼时间少,体育运动的潜能无法被激发,导致体育兴趣低下。运用兴趣教学法,构建高效体育教学,促进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对有效开展体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2 有效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策略

2.1 提高体育认知,拓宽学生体育知识面

2.1.1 突破传统观念

农村家长认为学生的学习应以文化课为主,将大量时间用于提高文化课成绩。部分农村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语数成绩,常占用体育课时间,用于语数学习,这种教育现象忽视体育学习的重要性,也影响了学生体育学习的态度和正确学习动机的形成。不仅体育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其他科任老师也应该响应社会的号召,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体质健康,配合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全体教师共同加强学生对体育学习重要性的认識,不去挤占体育课,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进行体育锻炼,积极宣传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提高学生体育运动认知,意识到健康的身体才是学习的保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1.2 螺旋式引导教学

低年级体育意识的培养要充分利用学生无意注意,潜移默化地在学生思想上形成锻炼才能强健体魄的意识。教学活动中渗透体育规则意识和融合多学科教学及思想品德教育,营造欢乐轻松的运动氛围,在讲授新课前应积极备课,向学生讲解该项运动的重难点、规则和注意事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行为,培养规则意识,面对体育学习后进生要更有耐心,给予更多的练习时间。根据学生的身体发展规律,设置竞赛项目,如“喊数抱团”“两人三足”等小游戏营造体育氛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乐趣,激发和培养体育运动的兴趣。中年级开始引导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理论知识,教学活动中传授体育运动的常识使学生有效的提高运动水平和避免运动损伤,实时分享体育运动时事,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高年级要进一步向学生渗透体育情感、体育意识和体育意志,向学生传授身体器官的形成发展过程是和体育锻炼分不开的,鼓励学生阅读体育杂志,学习运动员的优秀品质,了解并形成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的体育意志力。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小学体育的教学特点,利用学校的广播、体育文化墙、多媒体等形式宣传体育知识贯穿始终,螺旋式的引导教学让学生的体育认知不断充实,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2.2 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积极性

2.2.1 游戏教学和兴趣教学

体育教学应注重趣味性和运动技能有机融合,通过轻松愉快的体育游戏、舞蹈等形式形成体育群体活动环境,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育运动后的快感和乐趣。[2]比如:推广:“定向越野运动”“乒乓球”“趣味跑步”“花样跳绳”特色。以跳绳为例,如:“躲避绳”“一带一跳”“两人一绳”“交互绳”“车轮跳”等跳绳有关的小游戏,打破传统的一分钟跳绳教学模式,让学生从枯燥单一的一分钟跳绳转变为多种形式的花式跳绳,合作跳绳,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体育教师还可以将花式跳绳与鬼步舞、交叉步、各类舞蹈等新兴的体育运动相融合,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绳多用,合理利用农村小学有限场地进行高效运动。通过学习“花样跳绳”促使全体学生勇于尝试、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形成良好的运动学习兴趣,养成持之以恒的运动习惯。游戏教学和兴趣教学迎合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2.2 改革学校大课间

鼓励全体教师参与到学校的大课间和课外体育运动,并定期组织学生广播操比赛、“跳绳体育节”等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会,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的运动比赛,在教师引导下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大课间应大胆创新,如“七彩阳光广播操”“篮球操”“英语操”“体能操”近期流行的简单的体操运动等等,周一至周五每天可以设置不一样的大课间操,积极创新大课间,丰富课间操形式,落实每天运动“一小时”号召,学生的身体不仅得到了锻炼,丰富有趣的大课间对学生来说更有新异性,体育学习兴趣逐渐浓厚,更有利于养成学生终身体育运动。还可将踢毽子、武术、跳皮筋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融入课间操,将传统运动融入课间操,学生趣味性随之而来。[3]

课间操的形式不断创新,新、旧元素相融合,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提高了,体育学习兴趣便随之而来。

2.3 传授运动常识,培养一技之长

由于学生家庭情况、身体素质、接受能力、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组织学生科学参与体育运动,发现学生的运动潜能,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运动特长并保持每天运动的好习惯,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

2.3.1 始于基础知识

农村小学学生对体育基础保健知识、运动技能等了解甚少,所以教师传授体育运动常识要从体育基础保健知识开始渗透,通过多媒体、教师正确示范、学生展示等多种形式。教会学生在运动训练前排查身体异常,检查着装,做热身运动,有效克服机体惰性。运动后针对性的做放松运动,引导学生运动前、后合理饮水,少量多次,不喝冰饮,缓解身体疲劳,提高机体恢复能力。农村小学学生体育认知薄弱,运动前、后的工作常被忽视,教师应着重强调运动前、后的热身和放松工作是必要的,是可以有效避免运动损伤发生和避免乳酸堆积的。夏季时,避免学生长时间的暴晒,避免热衰竭、热辐射等症状,可以发展学生速度素质、灵敏素质;冬季天气较冷,应做足热身运动,松筋活骨,注意保暖,可以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提高学生体能。有效避免学生造成机体损伤,教师应让学生明白适量运动的重要性,对亚健康的学生和体育后进生重点关注,适时鼓励引导,不同标准,同等评优。

2.3.2 发展运动特长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运动潜能,积极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促进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将发展不同身体素质的运动项目按照兴趣为主线进行教学,使不同水平段学生的练习内容以游戏菜单的形式呈现出来,明确兴趣对提高身体素质和培养体育特长的重要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成功体验的获得会对此项体育活动更加积极主动,教师要以此为契机,及时给予学生运动反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身上的闪光点和自身价值,让学生在各项运动项目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并促使其产生兴趣,培养自己的运动的一技之长。[4]小学生的体育兴趣与其体育特长相关,培养学生体育一技之长是激发小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途径。

2.4 采用积极评价,营造家庭运动氛围

体育教学中,体育评价是一门有技巧性的艺术,也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

2.4.1 发现体育“新事物”

农村小学学生对体育类型、体育器材等方面欠缺了解,鼓励利用电脑、书籍等途径拓宽自己的体育视野,鼓励学生大胆分享从其他途径获得的体育信息。从电脑和书籍中发现体育“新事物”,比如:高尔夫球、橄榄球等球类运动,教师应适机对学生的发现予以肯定,并对这类“新事物”拓展补充,激发学生对体育的探索欲。鼓励学生观看体育赛事,对体育赛事进行分析和评价,分析场上运动员的精神状态、动作技能、竞争与合作等方面来评价这场赛事的胜负。

2.4.2 线上评价

农村小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兒童,缺乏父母亲的陪伴,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渠道线上评价学生体育学习。通过建微信运动群、运动小打卡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和兴趣。老师将孩子平时体育运动的视频、图片发至家长群让家长了解和评价孩子近期的运动情况,并适时对孩子动作、运动意志力、学习态度进行评价,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体育运动受到父母的关注。教师和学生也在线上进行评价,教师评价的专业性更能帮助孩子走上体育轨道,学生之间的评价如同一面镜子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每天在家长的带动下进行运动打卡,打卡内容可以让孩子自行选择运动项目,也可以教师统一发布打卡内容,如:跳绳、拍球、广播操等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模仿学习,扩宽体育运动技能。孩子展示的运动视频和图片使评价更加直观,教师也要适机发送一些有关运动的视频,学生可以更直观的学习正确动作,学生便有了运动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比如在教学短跑姿势时,线上图片或视频突出学生的手臂摆臂、蹬腿等动作到位,老师就及时夸奖,受到表扬的学生动作更规范了,其他学生也纷纷效仿,既表扬了这位同学,又给替他同学树立了榜样,大家的短跑动作更加规范,短跑能力也由此得到提升。学生从体育运动和各种积极评价中找到了动力,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2.4.3 因“材”评价

对各层次运动水平的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语,教师要做到因“材”评价,对体育运动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放低,以鼓励为主,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多给学生一些练习时间,用学生可以接受的、能理解的学习方法来教学生,善于捕捉学生认真学习的一面,积极引导,多维评价学生表现;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应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的动作挑战,突破自我,培养竞技能力,养成不怕挑战,勇争第一的体育精神。评价要及时有效,根据学生水平差异采用不同评价,多方面、多角度发现学生优点,及时肯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延伸,提高学生运动水平,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让学生身心健康协同发展。

2.5 亲子携手,塑造体育健康心理

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居住,家长陪伴较少,关注程度不够高,缺少倾诉的对象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内心烦恼与冲突无法得到引导,有较强的孤独感,很多孩子通过看电视、网络游戏来缓解情绪;父母不在身边照顾,学生营养搭配不了,且长期缺乏运动,部分学生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大量研究表明,体育活动既能增强体魄,对人的心理健康起着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参与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孩子全身心的健康状态。学校可以积极宣传体育运动带来的有利因素,提高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搭建家校共同促进体育运动的桥梁,发动全体师生、家长共同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积极组织亲子运动会,搭建亲子间沟通的平台,共同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把家长带进校园,举行亲子羽毛球比赛、抢凳子、“两人三足”、亲子花样跳绳等运动。亲子间共同完成运动项目,拉近了亲子间的距离,增进亲子情感的同时又能使孩子们的情绪也能得以释放,由此孩子们对体育运动便有特殊的情感,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形成后,学生的运动兴趣也随之而来。亲子运动还应该延续到家庭中,组建线上线下亲子运动小组,引导家长多陪伴孩子。即使不能长期待在孩子身边,也能通过网络与孩子一起运动,亲子间制定运动计划,如每天慢跑半小时或跳绳800下,两者相互监督,相互促进,亲子间如果按计划完成任务可以有适当的奖励,多用鼓励性语言与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也是受到家长关注的,意识到体育运动是对身体健康最有利的。在家长的带动下,也能减轻孩子对体育运动的畏难情绪和惰性心理,让孩子在运动中获得成就感。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观看讨论体育运动赛事,认识体育运动明星,了解体育时事,观看“家门口”的体育赛事,比如村与村之间的篮球联谊赛、足球比赛、飞盘运动等等。引导孩子利用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取有益信息,既能改变家长长期不在身边,孩子盲目观看电视节目,沉溺网络游戏的现象,还能提高孩子网络搜索能力,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发展。孩子身体素质提高了,情绪通过体育锻炼得以释放,体育兴趣也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占山.农村小学体育个性化教学师资探究[J].知识文库,2022,(03):178-180.

[2]胡燕霞.探析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赤子(上中旬),2015,(02):202.

[3]黄玉卿.浅谈新课标下小学农村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3,(13):145.

[4]江国民.论农村小学体育如何切实有效开展[J].成功(教育),2011,(16):191.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虹山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跳绳亲子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
学跳绳
跳绳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学跳绳
跳绳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