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为始 “素养”为本

2022-11-14 16:34史秋玲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学科融合高中思想政治现象

史秋玲

[摘 要]芬兰的“现象教学”给我国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改革提供了启示。“现象教学”从事物的整体面貌出发,通过跨学科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深层次思考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发展。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呼唤学科融合教学,而“现象教学”的跨学科融合性特点契合了核心素养时代的要求。文章对高中思想政治“现象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发展脉络,实施的难点、流程和特点,操作原则等进行探究,以期探寻到让社会变成课堂,并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的方法,从而让终身学习落地生根。

[关键词]现象教学;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融合;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19-0034-04

一、引言

“现象教学”(Phenomenon-based Learning)是芬兰在《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大纲》中提出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横贯能力,即贯穿不同学科和领域所需要具备的通用能力。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解决教学情境虚拟化、知识学习碎片化、自主学习极端化、教学目标空洞化等问题,模糊学科之间的界限,强化跨学科学习, 从而促进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融合与渗透,增强知识传授的整体性与综合性,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管理能力、识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现象教学”在西方已经比较成熟和流行,笔者认为我国思想政治学科同样可以借鉴这一成熟的、可行的、符合我国具体情况的教学方式。《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标准(2017年版 2020 年修订)》提出要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及终身发展。在这一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日渐呈现出跨学科研究的倾向,不断探寻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甚至与其他学科进行“联姻”。

“现象教学”围绕事先确定的主题,将相近的学科知识整合成新的学科课程模块,并以此为载体,实现跨学科教学[1],通过跨学科的问题解决促进学生深层次思考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发展。新课标背景下,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应立足于学生的实践经验,引导学生于生活情境中探究与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社会、生态等相关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使学生成为时代发展所需的综合型人才。例如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中,对于环境问题,需要运用绿色发展的理念;对于具体环境个案,需要先用数学的方法对环境进行评估,再用化学技术、生物技术等处理相关问题;对于整体现象,需要运用哲学的辩证思维进行分析。近年来,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等级考试不仅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考查学生的说理能力和论证能力,要求学生运用联系、全面、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说理和论证的过程其实也是培养综合能力的过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可以而且有必要进行“现象教学”,即从“现象”出发,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终点,通过整体化、树状化、网状化的多维立体跨学科交叉教育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跟上社会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二、高中思想政治“现象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发展脉络

“现象教学”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现象教学”体现的是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是单纯地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颠覆,而是对现象逻辑、心理逻辑、学科逻辑的融合[2]。比较而言,国内对“现象教学”的应用与研究起步比较晚。同时,相较于其他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现象教学”的研究更要晚一些,成果也更少一些。但是,笔者认为高中思想政治“现象教学” 的理念、方法是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的。交叉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内在学科属性[3],培育综合性人才的目标决定了思想政治学科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本发展方向。例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对贫困问题、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世界经济问题等开展具体的但不限定学科视角的研究时,学生完全可以从所见所闻出发,形成个性化的视角与理解,其本质就是从整体现象出发,融合多个学科,解决某个实际问题。

思想政治学科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价值引导性,其实践对象是极为复杂的、差异化的个体。“双新”实施以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要聚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完善对学科内容的整体化建构,打破学科壁垒,基于思想政治一体化打通各学段、各学科,打造“大思政格局”。“大思政格局”与“现象教学”是相通的、一致的。“大思政格局”倡导“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联系,其本质就是“现象教学”倡导的学习整体性(Holistic)。“这种整体性是多维的、层次丰富的:各种学科在现象教学中成为整体,相互嵌套与融合,边界模糊,无所谓主次;人与他人构成整体,在协作中进行探究与问题解决,不断促进更深层次的信赖与合作;人与现象构成整体,人探究现象的本质,现象促进人的深度思考……”[2]高中思想政治“现象教学” 作为一种跨学科的育人方式,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符合了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成为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之一。比如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 3《政治与法治》中的法治教育不是单纯地讲“法是什么”,而是讲法治本身就体现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内在的整合等。未来的人文类课程,也将按照“整体性”的思路继续深入发展。

三、高中思想政治“现象教学”实施难点、流程和特点

从学理上看,“现象教学”有建构主义、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等理论的支撑。“现象教学”开始在芬兰实施以后,芬兰的中小学生在PISA测试中经常名列前茅。从发展趋势来看,“现象教学”在很多学科领域被普遍认为是创新的教学方式,然而在抽象性、理论性强,意识形态特征突出的思想政治学科中,应用起来比较难,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将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学科内容与操作性强的活动结合起来。比如围绕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 3中的“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开展活动型课程教学,设定的课程总目标为:思考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对“党如何保持本色、坚持特色、与时俱进”的总议题进行探究,深化对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具体的教学目标为:通过研学活动,查阅党史文献,寻找本地的红色文化遗产,提升对本地红色文化的感性认识水平,感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本色和初心;挖掘乡土资源,采取访谈等形式,了解本地优秀党员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先进事迹,讨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登录相关新闻网站,搜集本地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所取得的优异成绩的相关资料。该课例有效融入历史学科的相关内容,用史料、史识、史实、史论来论证思想政治课中的理论,同时将教学内容拓展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将教学目标由重视知识转变为重视核心素养,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深厚家国情怀的人才。

“现象教学”从实施流程来看,分为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从宏观层面来讲,《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 年修订)》提出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而活动型学科课程就是要以学生为主,对现实世界的主题或问题进行探究,因此具体的教学主题和内容可以由学校依据当地的文化特色来决定。从微观层面来讲,“现象教学”的实施流程就具体多了,主要有:1.确定学习主题和学习目标;2.让学生基于情境提出问题,讨论交流研究主题;3.确定项目,明确主学科知识与关联学科的知识,开展研究;4.让学生收集数据,识别、提取信息,提出解决方案;5.展示学生研究成果;6.让学生开展自评、互评,然后进行教师评估以及家长评价反馈。举个例子,如果学生对“未成年人受到网络暴力”这个社会现象比较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设计一个问题清单:为什么对这个“现象”感兴趣?需要解决的“现象”问题是什么?需要用到哪些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还能找到哪些资源?通过哪些方式可以获得更多研究资源?解决这个“现象”问题需要多长时间?……

高中思想政治“现象教学”具体来看是以多现象、多项目和多学科为基础的,强调的是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重视知识的整体性,以特定现象为对象,致力于引导学生开展多学科、多维度的研究,形成全方位、系统的思考和认知。比如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 2“坚持新发展理念”一课中以“首钢园与冬奥会”为主题展开教学时,学生感兴趣的是首钢园的冰雪大跳台的“前世今生” 这个“现象”,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历史学科知识分析首钢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利用地理学科知识探究首钢为什么要搬迁到曹妃甸,利用政治学科知识分析首钢的搬迁和首钢园的“今生”得益于什么样的发展观。同时,在高中思想政治“现象教学”中,学生获得的是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室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闭空间,教学的空间和时间都实现了自由化和灵活化,教室与教室之间的障碍以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藩篱打破了,还引入了“第三空间”作为“学习教室”,如社区、博物馆、大自然等。灵活的教学空间与时間安排满足了“现象教学”中师生共生共融的需求。比如上海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笔者运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等相关知识。笔者还让学生以“寻访初心之地”为主题,设计红色文化纪念地导游图,图中除了要有文字介绍,还要有纪念地图片、交通指南、位置示意图等。“现象教学”立足“现象”,任何一个学科必然由一些现象构成,应将“现象”作为有意义的整体进行探究与解释,同时运用不同学科的逻辑思维对“现象”加以解释。试想学生是更喜欢思考“市场运行规律与宏观调控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这类问题,还是更喜欢在“中欧关系”这一大的现象下探究涉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知识?不单是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也很少从单一学科的角度进行思考,而是更多地从整体的角度构建起对世界的理解[4]。

四、高中思想政治“现象教学”的操作原则

“现象教学”是立足于大概念的教学,适合于综合性知识的教学,适合于跨学科教学,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实证能力及较强的表达能力。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能用理性的眼光来观察“现象”,用综合的方法研究“现象”,用有逻辑的语言表达“现象”。“现象教学”是课堂的“前延”和“后展”,教学设计的重点在于“现象”的选择与阐述“现象”方案的抉择,因此“现象教学”是宏观性的、统领性的、整体性的、综合性的。下面以“全球气候变暖离我们并不远”的“现象教学”为例,谈谈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现象教学”的操作原则。

(一)立足“现象”,多维选择

选择一个现实的和有意义的“现象”至关重要,选择的“现象”需满足学生的探究需求,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有意义的“现象”才能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和认知这些知识的价值,毕竟在探究的过程中, 需要运用某些科学的知识和技能,有时甚至需要运用某些创造性的知识或技能;有意义的“现象”才能引发学生对真实世界的思考,进而锻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比如通过探究“全球气候变暖”这个“现象”,学生基本都能深刻意识到,若不对无节制的能源开发与利用加以约束,总有一天人类引以为傲的繁华将在自然的愤怒中毁灭。

(二)学科“融合”,强化理解

多学科整合是“现象教学”的基本特征之一,“现象教学”需要学生运用已学的学科知识,或者是自我拓展的知识,整合看似联系不紧密的知识。这使得学生在无形之中将各门学科的知识进行了横向整合,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统筹能力。当然在上述课例中,思想政治学科是主学科,地理和历史学科是相关联的学科,比如思想政治教师向学生介绍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概念和目标,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哲学等相关知识讲解在节能减排方面,中国始终坚持着绿色发展道路,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地理教师运用地理知识巧妙向学生解释全球变暖现象,讲解全球变暖的相关原理;历史教师向学生介绍《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 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国际社会对气候问题的态度与应对措施。

(三)提倡“合作”,内化“素养”

“现象教学”是一种促进学生对现实世界的主题或问题进行探究的创新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协作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给学生提供更大的空间并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责任和义务,促使学生参与研究与调查,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比如上述课例中,课后学生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题,开展了“模拟联合国” 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代表,参与围绕“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召开的会议。他们既要独立完成不同的工作,又要通过合作实现思维碰撞、灵感激发,在互相讨论中达成共识。

源于“生活”,终身学习。“现象教学”主张让学生参与真实的体验,将焦点放在基于生活本身的问题上,以学生参与为主,最终解决的是现实世界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学校正在逐步将学生评估从注重对信息的短时记忆考查转变为注重对更高层次的思考能力的考查,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读写能力和生活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升学、就业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现象教学”最迷人的地方就是让社会变成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让终身学习落地生根。

五、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知识总量的快速增加,以分科教学为基础的传统课程理论受到了挑战,知识掌握开始从目的走向手段,学科课程开始从分化走向综合。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呼唤学科融合教学,而“现象教学”的跨学科融合性特点契合了核心素养时代的要求。在分科教学的现实背景下,要克服“学科本位”或“知识本位”,就必须将教学从课内引向课外,从本学科引向相邻学科,强调在知识关联处融合、在教学重难点处融合。同时要看到“现象教学”在中国有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首先是“现象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其次是教师的问题,我国部分地区存在着严重的师资不足问题;最后是“现象教学”的评价问题,“现象教学”的跨学科性、复杂性等对现有的“教学评”体系提出了挑战。综合多个学科的评价在国际上尚且是难题,更何况是在考试评价方面相对落后的中国。因此我们更是需要迎头赶上。我们坚信,任何一种教育方式,只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内在规律,都会被认可和实践。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昊,李一.挑战与革新:面向 21 世纪的芬兰教育改革[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81-86.

[2]  于国一,曹一鸣.芬兰现象教学的理念架构及实践路径[J].外国教育研究,2020(10):117-128.

[3]  宇文利.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交叉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8):27-31.

[4]  杨惠雯.“经验”或“认知”: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的统一路径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6(9):3-12.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高中思想政治现象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高中思想政治课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浅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