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建荣
(浙江德瑞特家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桐乡 314599)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国纺织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就一家企业而言,其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不仅关系着所收获的经济效益,还影响着企业自身的发展,所以纺织企业必须有效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须规范自身的经济管理模式,从而促进自身长久、稳定发展。
在我国,纺织产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纺织产业涉及纺织业、服装业以及专用设备制造业等领域,其中纺织业涵盖棉纺织、麻纺织等,服装业涉及制鞋业、制帽业等。依据应用领域,纺织产品可分为装饰用、衣着用以及产业用等。自改革开放以来,纺织产业取得飞速的发展,在这数十年来纺织业在国内外市场需求急剧增加的情况下一直都是投资热点,而且棉、麻、针织等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不管是对总产值还是对岗位就业来说,纺织产业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过自1990年后,我国纺织产业的生产力总量过剩,很多纺织设备都处于闲置状态,或者应用效率较低。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各加工企业的竞争越发激烈,也出现了生产力过剩的问题。截至2017年,我国纺织企业依然面临亏损问题,这也导致纺织业成为我国工业发展最困难的产业。近些年来,国家早已意识到纺织产业的问题,同时也加大了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扶持,以便纺织企业能革新脱困,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任务,如扭亏、减员等。通过多年来行业结构的整顿和人员分流等,我国纺织业开始逐渐恢复发展。
在我国各大经济产业中,纺织业是出口依存度较高的产业,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经济特征。自2000年后,我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生产量与出口量。2017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最多的国家与地区分别是日本、欧盟以及美国。
相较于十几年前,现今我国纺织企业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市场也愈发规范、成熟,竞争更为激烈。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化,纺织业在国际、国内的市场逐渐统一,很多民营、改制纺织企业都参与到市场竞争中,这致使大量市场机会被瓜分,而企业在经济管理等方面也出现了问题。随着时代的更迭,纺织企业不断变革,纺织业是我国极为重要的经济型产业,不仅关乎着国家、社会的发展,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此背景下,纺织企业必须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正确认识经济管理工作并落实一系列措施从而带动经济管理的发展,再结合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综合分析、研究,这样也能促进纺织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潍坊某纺织企业发展得十分艰辛。企业成立于1981年,从事印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工作。在1984年前,企业经济利润不断提升,尤其在1986年到1994年,企业的发展更为迅速,年收入可达6亿元。但1995年之后,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经济效益持续走低,在政府的扶持下企业也面临着经济管理变革问题,整个企业都要进行重组并且将产权分配给不同部门。虽然此次重组为企业内部机制的构建、革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企业的整体发展策略、管理机制以及员工的价值观未得到革新,导致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出现了很多问题。要想促进企业的发展,管理层就要不断调整企业组织架构,优化经营绩效和激励对策,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且企业的管理者李女士已意识到,要想走出企业困境,须从经济管理层面入手,这样才能解决企业的经济难题。
对现代化企业来说,要想更好的生存、发展,就要注重对企业资金的管理,尤其是流动资金管理工作,它是实现企业增值、保值的前提。然而,一直以来,该企业的资金管理极为混乱,采用的还是母子集团公司运营形式,这也致使企业的财务不清晰,且没有对调控体制加以规范。在此背景下,该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自身竞争力也无法提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先进技术如计算机系统与智能技术等都被广泛应用到我国各行各业的作业中,而CAM技术在我国纺织企业的针织、印染等工作中也有被应用,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纺织企业运行机制与模式的创新、优化。据调查,该企业纺织产品的销售额虽逐年增长,但在开展经济管理工作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企业在建设经济管理系统时因资金有限,且没有过多时间放在管理系统开发上,导致该企业的管理系统还有很多功能有待开发与利用。使用内部控制系统分析近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情况,在工作决策中也进行了预测与事后总结,不过因管理人员分析并不全面,该企业的经济活动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也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
在经济管理工作中,人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就当前来看,企业的经济管理人员未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他们的管理能力与水平不高,再加上该企业未设立专门的经济管理部门,也使得管理工作无法顺利、有效开展。不仅如此,企业还聘用了非专业人士负责经济管理工作,这些人员缺乏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限制了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甚至在管理期间经常出现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日常运作。除此之外,该企业投入的资金有限,经济管理人员无法得到定期培训,而且企业还在沿用以往的记账形式进行资金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正因如此,该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大幅降低,预防风险的能力也被不断削弱。
在开展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企业要将经济利益视为首要目标,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综合实力变得更为重要。对企业来说,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并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尽管经济效益在企业实力考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企业也要注重对整体效益的考核。特别是在当下的企业发展期间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协调,但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企业各部门无法顺利地交流与共享信息,虽然先进的信息技术已在纺织企业生产作业中得到应用,但企业的应用力度不大,所以信息技术具备的很多功能、作用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该企业在日常工作期间没有关注效益考核情况,仍在采用传统管理形式,虽然也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了工作中,但管理层未注重对技术的开发、运用,进而导致企业的管理作业经常发生问题,自身效益也不断降低。该企业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其未意识到管理工作的创新,也没有对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只有不断创新管理形式,加大对经营活动的管理力度,才可提高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效率。而且在日常工作开展时,企业要全面落实经济管理措施,这样也能为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奠定良好的基础。
据了解,纺织企业内部涉及很多工作种类,也存在很多经济问题。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风险,要想促进纺织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就要借助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针对企业运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合理制定并优化管理体系,这样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也能顺利、高效地开展。如果企业缺少合理、可行的管理机制,管理流程不规范,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便会失去约束,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管理工作的开展。
如今,尽管企业结合自身情况落实了管理机制,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未产生积极效果,且约束力较弱。就企业经济活动存在的资金流动问题而言,企业制定的管理机制内容笼统,且实用性不强,无法为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数据基础。此外,由于监管机制的长期缺位,致使企业经济管理的流程越发混乱,也致使企业的经济把控与风险防控作用无法得到全面发挥。
就纺织企业的经济管理机制要求而言,该企业尚未落实对管理人员执行效果的监督与管理,没有依据自身情况合理制定奖惩机制,使得管理层无法就经济管理工作作出正确、可行的判断、评价。而且在较为松散的管理工作环境中,经济管理人员无法意识到发展环境的变化,这对他们管理能力的提升也十分不利。受企业人事结构不合理的影响,企业会存在运行风险,这也会限制企业的建设与长久发展。
就当下来看,企业要想实现现代化发展,必须提升自身的实力与竞争力,企业管理层要全面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还要深层剖析经济管理工作采用的经济管理模式。同时为了促进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还要尽可能提升经济管理模式的科学性与实效性,这样也能让企业工作人员产生归属感与责任心。随着信息时代的更迭,纺织企业也要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完善并创新经济管理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
信息科技时代,企业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再依据经济管理发展需求和工作内容不断革新、改进传统的经济管理机制,再采用先进、有效的现代化经济管理系统,科学划分纺织企业的经济活动。增强纺织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可行性、时效性,再科学落实奖惩管理机制,这不仅能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还能合理约束他们的工作行为和思想,进而促使企业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这样纺织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也能科学、规范地开展。
该企业发现很多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较为低迷,工作效率低下,这对企业发展十分不利,为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企业对每月高效完成业绩且绩效位于前三的员工予以现金奖励,第一名会得到1 000元奖金、第二名会得到800元奖金、第三名则是500元。在实行四个月后,整个企业的工作氛围都发生了变化,全企业的工作人员都积极投入工作中,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提升。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企业还要向现代化企业不断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须不断优化自身的经济管理理念,结合当下发展形势,确定自身价值,再充分发挥优势并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就各种经济管理工作内容制定不同的经济管理理念,这也能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且随着纺织企业经济管理理念的优化,企业要在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前提下,不断创新经济管理机制,落实更高层次的管理理念,实现管理理念与机制的有效融合。最后企业还要结合经济管理工作内容与企业员工需求,合理制定人性化经济管理机制,这不仅能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还能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工作思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在避免违规行为发生的同时,企业还能更好地管理工作人员,最大限度发挥经济管理工作的价值。
不论是哪类行业都离不开工作人员的支持,而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纺织企业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建设力度,这不仅能增强工作人员的荣誉感,还能帮助他们树立工作信心,进一步推动企业的运营与发展。
纺织企业要想做到未雨绸缪,就要合理制订工作方案与问题解决方案,尽可能消除不利因素,避免产生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同时企业也要详细记录工作方案的实施情况,合理落实管理措施,从而确保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稳定、高效地开展。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很多行业领域都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对纺织企业来说,这一时期不仅是莫大的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企业只有紧握发展机会并勇于面对挑战,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其自身的综合实力才能不断增强。为了促进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了实现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纺织企业还要不断优化经济管理理念,合理制定管理机制,并做好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