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仲学 赵 凯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重庆 402160)
清朝末年,人民的就业矛盾日益尖锐。对此,早期受共产主义思想影响的先辈们开始关注并探索解决民生就业问题。
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借助《新青年》《少年中国》等刊物的广大影响力,提倡青年应广泛就业,并对无政府主义的思想体系和主张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批判。马克思提出,解决就业问题在资本主义国家无政府状态的竞争下是无法实现的。“国家劳动力必须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才能实现符合社会全部需求的生产。”可见资本主义社会与此目标相差甚远。因为只有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国家才有实现上述目标的可能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国家会根据社会的发展程度和阶段,通过科学进步、技术革新等手段调整社会生产结构,实现劳动资源的有效配置,最后消除资本主义在物力、人力、时间等资源上的浪费。
马克思曾就青年的就业问题展开研究,从“职业选择”和“怎么样就业”两方面着手,并为人们指明,“追求人类的幸福”和“实现自身的完美”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就业方向应是克服自身的不完美或展现完美。对立、互相冲突,或产生一种取向必定消灭另一种取向的想法这是不正确的。”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就立下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决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为全人类的幸福贡献全部力量。
1935年,国民政府提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国共产党人曾响应号召,积极参加经济建设,投身国家建设和民族资本工业的一线生产。众所周知,中国无产阶级的唯一生产资料几乎只有自身的劳动力,并以此来维持生活。而共产党人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逐渐领会到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经济手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让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看清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性。
毛泽东分别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提到,农民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胜利的可靠支持者,以及农民生存问题和进城就业问题的严重性,希望通过农村协会这一措施来解决农民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毛泽东多次强调通过救济和就业的方式,巩固革命成果。国家也推行了多种就业政策。
1950年5月,劳动部颁布《劳动介绍所组织通则》,成立了国家劳动介绍所,通过国家渠道向社会介绍技术工人和帮助知识青年尽快就业,加快国家建设。
对就业困难、因多种原因不能返乡、没有收入来源的无产者和尚有劳动能力者,采取以工代赈的过渡办法。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通过大规模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兴修水利,接济解放战争时期的失业人员。以华北地区为例,以工代赈成为灾民收到接济的最好办法。既能解除“黄泛区”过后的社会影响,也让华北地区的人民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救济款。
家住农村或外出务工,却因种种原因找不到工作的人,可经申请,由政府配给路费和生产资金,即刻返回家乡开展生产。经当地政府核实后,可分得一定的土地和农具。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国家改善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这是第一次将就业工作通过宪法的形式进行公布,为我国后来的就业理论体系和实践工作奠定了基础。
党在过渡时期采取“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政府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发展多种经营。随后,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为了保证大规模基础建设有足够的劳动力,全民就业统一“包分配”,开始实施国家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
为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政府号召青年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大量青年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向农村出发,随后与农民一起劳动,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路线运动。
个人工作关系中长期稳定,“铁饭碗”职工不能自由调换工作,企业也不可以按需求随时招聘员工。用工自主权只能通过国家当前配额,分配而来。短期来说,这对政府解决社会失业问题,集中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着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全面统筹规划,帮扶青年就业。采取“介绍就业、自愿组织就业和自谋职业”三结合的就业方针政策。“三结合”就业方针打破了传统“等、靠、要”的就业思维,号召人们主观上积极主动地寻求职业发展,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这一时期解决就业问题指明了新方向。
1978年11月,安徽凤阳小岗村首次试点“大包干”,这与当时“大锅饭”的农业政策相左,在社会上掀起了激烈讨论。随后,中央明确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本质上是属于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从法律上帮助农民解决了就业。
从1978年到1980年初,约2000万知青和工人回到城市。国家财政紧张,党中央提出了让年轻人做“个体户”的决策,极大地解决了当时待业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的深入,失业与再就业成为这一时期的突出民生问题。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指出:“政府要引导社会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渠道,拓宽就业平台,改善人民生活。扩大就业,是民生之本的有力举措,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国有企业因经营问题和原材料成本升高等原因的影响,破产成为当时国有企业的唯一选择,部分职工不得不下岗。国家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成了最为重要的任务,因此江泽民提出“对提供新就业岗位和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
国家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扶持力度。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后,主动承接国外产业辐射,第三产业市场吸引了大量投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也相继增多。这一时期,就业市场呈现出“渠道多元、形式灵活、劳动者人人平等”的就业现状。另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将中国劳动力的优势,特别是农民工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一环,失业率由2007年的4.0%迅速增至2009年的4.3%。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四代领导集体果断行动、与时俱进,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用于指导就业实践。满意的就业举措回答了科学发展观当中“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
人社部率先推动建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号召;财政部积极发挥财政贴息,以创业金为启动金,鼓励青年创业,给予创业者政策支持。同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创业者的合法权益,以创业带动就业。
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有关农村劳动力合理就业的十六字方针——“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标志着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导向出现根本性转变。
2003年出台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地区锻炼能力。而后,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先后组织开展“三支一扶”基层就业,号召广大毕业生到祖国农村基层开展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鼓励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基层锻炼能力、磨砺韧性,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我国的就业工作做出指示。
新时期对就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即提升就业平台、严抓就业质量、加快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造美好生活的前提是人民群众可以选择在合适的岗位上做适合自己能力和专业的工作。就业问题,究其根本,还是要靠发展。经济发展得快,经济成果多,就业矛盾就小,人民幸福感就强。
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旨在将就业形势变被动为主动,鼓励号召广大社会民众积极创新、开掘智慧,实现个人就业并为社会开拓更多的就业岗位。国家为“双创”事业的良好发展,先后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中国经济正在恢复,这需要“双创”力量的不懈努力,革新传统行业。尤其要充分考虑理工科学生的在校科研成果,协调带动他们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双创”大赛,将科研、发明转化为专利。实践证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在深化创业就业模式和培养创造力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当前,“互联网+”创业成果已经服务于地方经济的提质增效升级,更是推动了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保障全覆盖要根据社会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基本养老、医疗保障要确保覆盖城乡全体居民,更要保证工伤、失业、生育保险等方面在制度上有迹可循,实现全民共享社会发展红利。其中,失业保险保障了生活的基本属性,能够有效发挥预防失业、带动就业的作用。预防失业和带动就业才是建立健全失业保险的社会价值。通过失业保险发放社保补贴和培训补贴、困难津贴等,对中小企业稳定当前职工,而且在全社会层面吸纳失业人员就业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接收信息、反馈信息的方式大大改变。大数据也被充分运用到就业工作中。就业者利用大数据检索有效岗位,招聘者利用大数据开展就业信息服务工作,大数据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就业技术平台。此外,大数据除做到就业信息、就业岗位检索精准化、定制化外,也为政府部门进行就业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国家最新推出的“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它在政府、学校、招聘者、学生之间建立起强而密的联系,不仅不同于传统的信息投放、收集,而且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到,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其次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指出,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保证职业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作用显著增强。目前,随着“社区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概念的提出与实践经验,都表明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国家的就业政策将以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作为培养导向,注重提升劳动者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引入企业的人才培养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使他们成为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的高素质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