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 张雪
2015年11月,国务院确定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这是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形势、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教育新环境,由国家层面主导实施的高等教育战略新布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吹响了我国从传统的高等教育大国到新时期高等教育强国跨越的冲锋号角。“双一流”战略要求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要结合新的政策背景和本校的优势学科,改革创新精准服务“一流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精准学科服务理念,围绕提升高校优势学科影响力展开,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在科研工作者和文献信息资源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实现图书馆工作与学科建设相连接。精准学科服务,不仅要求学科馆员提供的服务内容为用户精准所需,而且要求服务形式、服务平台能够满足用户及时、精准地获取文献信息。尤其是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有必要变更传统学科服务模式,探索新的、更高效的、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学科服务新模式,实现学科服务精准化、个性化、安全化。
图书馆员探索高效率、高质量的精准学科服务模式,有助于提升自身服务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图书馆在学校整体建设中的价值和地位。但是对比国外发达国家的学科服务现状,虽然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具有信息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第三方优势等先天优势,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仍然存在服务内容简单、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同时,针对某个具体学科进行基于文献分析的潜力评估,以及后续发展方向建议的学科服务鲜有开展,这就很难体现出图书馆学科服务在高校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图书馆精准学科服务,是立足于高校图书馆现有文献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服务,是人才资源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对文献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分析、研究的服务。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规律表明,一流学科成就一流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学科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图书馆精准学科服务通过学科领域研究态势、学科影响力、人才影响力、研究前沿和热点等一系列深入分析,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判断本校的优势学科、最有潜力的学科及其与国内外对标机构的差距,以如何加强高校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足为出发点,提出精准的发展建设建议,并以此为依据向一线科研团队、院系提供学科领域定制知识情报分析,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加速推动“一流学科”建设。
(一)优势学科分析与潜力学科预测。图书馆学科馆员通过数据挖掘、文献整理和信息分析,进行精细、准确的优势学科分析和潜力学科预测,确定精准学科服务对象。学术论文,特别是高水平学术论文,是评价学科水平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在学科服务的准备阶段,图书馆学科馆员有必要对本校科研成果如ESI论文、SCI论文、EI论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和专利等科研成果进行院系分布、主要贡献者、研究主题、高水平论文、发文期刊、合作机构和基金资助等分析、数据整理和信息挖掘,结合学校特色专业和优势学科,开展优势学科分析与潜力学科预测。通过一系列基于文献计量的情报分析,充分掌握高校学科发展现状和竞争力,发掘存在的问题,确定有一定的实力或有较大潜力的学科,将实力最强的优势学科和具有最大发展潜力的学科作为“一流学科”建设的主要对象,并针对该学科师生开展精准学科服务工作。
(二)提供决策支持与政策建议。国家“一流学科”建设战略背景下,图书馆最重要的行政职能是提供决策支持,并针对重大政策制定提出精准建议。首先,学科馆员要利用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和学科分析技术优势,为高校管理层科学规划学科建设、合理配置资源提供长期信息支撑服务;其次,针对高校重大事项决策,学科馆员应基于实施结果的考量,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对文献资源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供如学科简报、行业发展态势报告等精准服务。“一流学科”建设要求高校提升学科影响力,对外需要加强合作交流,通过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沟通合作,建立互相合作、开放共享的长效机制,高校间得以实现提升科研实力和学科影响力的双赢局面,而学科馆员的合作机构分析有助于高校间的沟通合作和优势互补;对内需重点培养现有学科团队,防止人才流失,加强“一流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同时精准引进高校优势学科、潜力学科所需的高级人才,完善奖励政策,形成人才奖励梯度设置,让学科建设贡献者都能得到相应的奖励,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和科研团队向心力,促进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而学科馆员拥有信息资源和信息提炼优势,通过基于文献计量的高校优势学科统计分析,挖掘人才、可以合作的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不论是在对外合作交流、人才引进上,还是对内科学规划学科建设、完善人才奖励机制上,都可以为高校管理层提供科学、精准的建议。
(三)加强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高校进行“一流学科”建设离不开图书馆高品质文献资源提供的基础和保障。具体来说,教学和科研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两大基本任务,而图书馆提供的各类学科文献资源的馆藏数量、质量以及建立的以多元平台为载体的服务体系,为学科建设提供资源、服务等支撑,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成效。所以,面对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各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调整文献收藏结构,理性应对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日益高企的价格,重点建设本校的优势学科、潜力学科和特色学科,用有限的资金尽可能多获取“一流学科”建设所需的资源,确保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有足够的文献信息资源,为学科建设提供科学、精准的信息支撑。而学科馆员针对本校学术成果和现有馆藏资源进行的深入对比分析则指明了文献资源建设的不足和应该侧重的方向,只有保证重点学科文献的质量和数量,才能最大力度地推动“一流学科”建设,从而保证精准学科服务的持续推动。
(四)编制期刊投稿指南。学术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力是影响学科建设的两个关键因素,也是衡量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为提高学科影响力,加速推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必须尽可能产出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因此,如何向合适的期刊投稿和快速发表科研成果,如何有效地提高科研成果的影响力,是学科馆员必须关注的问题。为提升学科影响力,学科馆员须加强学科发展状况动态监测,通过综合利用WOS、ESI、Incites、JCR、中国科学院分区系统、中文核心期刊等核心评价工具和相关期刊数据库,定期编制本校优势学科的期刊目录和详细投稿信息,如影响因子、中国科学院分区、期刊简介、投稿地址、投稿须知、收录范围等,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师生投稿提供参考,引导科研人员高质高效投稿,提升稿件的录用率和论文影响力。
(五)深入科研团队,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嵌入式精准学科服务能提升服务对象信息素养,培养科学研究技能型人才。学科馆员需深入学院、科研团队、课题组,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进行精准学科服务。通常科研团队的教师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所以在精准学科服务时,应侧重针对已经展开的科研项目难点的信息攻关、未来科研项目的技术实践。高校图书馆有必要针对优势学科、潜力学科的研究热点梳理出与本校研究内容契合度高的研究前沿,为当前科研项目及未来需重点建设的研究方向提供建议。通过重点发展该领域科学研究,不仅使高校的科研更具连续性,也能为该领域学科建设增速,加快推动“一流学科”建设。
针对科研团队的研究生,鼓励其兼职参与到学科服务当中,开展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的同伴教育模式。由于研究生已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在学科服务时更侧重于检索方法、检索平台和检索语言的介绍,增强其对文献信息的全面检索和重点把握能力,引领其确定科研思路、精准定题、高效投稿、提高科研影响力。由于图书馆的师资力量在数量方面有所欠缺,专业指导方面也不能完全匹配用户所需,导致目前关于研究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均是图书馆依靠自身有限的师资力量在少量研究生中开展,教育的规模、效率和效果远未满足庞大的研究生群体的实际需求。学科馆员应挑选有志向、高素质的研究生,将其培养成为学生馆员,学生馆员在课题组、实验室内部实行同伴教育,这种学科服务模式简洁、高效,且能精准服务科研工作,在精准学科服务理论和实践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图书馆推行精准学科服务,需做足基于文献的数据分析处理等准备工作,根据分析结果提供决策支持和政策建议、加强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编制期刊投稿指南、深入科研团队,开展嵌入式精准学科服务。针对特定学科、特定科研项目提出研究方向建议;面向科研人员,一对一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做好资源、服务支撑;针对研究生开设小班授课,做到更具针对性,增强课程效果;面向领导层,结合实际需要提出更贴合本校学科建设需求的政策建议和决策意见,提供更具科学性、更有针对性和综合性的精准信息支撑。基于如何开展高效率、高水平的精准学科服务,笔者对后疫情时代助力学科建设的学科服务提出以下建议:
(一)服务要以扎实的文献分析、数据挖掘为基础。只有以翔实的文献分析、数据挖掘为基础,学科服务才具备科学性和精准性,可以有的放矢地为本校自身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为潜力学科的建设指出方向,并为后续学科服务提供行动指南和服务准则,实现高质、高效助力“一流学科”建设。精准学科服务,有助于高校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支持的条件下,集中力量发展优势学科,产出连续的科研成果,推动“一流学科”建设。
(二)服务要深入科研一线。精准学科服务要深入到科研团队,落实到具体的研究者、研究课题上,形成一对一的服务模式,去除中间环节提高沟通效率,提升解决问题的质量。精准学科服务要鼓励研究生兼职参与,进行同伴教育提升科研从业者的信息素养,实现图书馆资源宣传和信息专题培训的“入学院、进实验室、到课题组”,针对院系科研人员的信息服务可实现研究生对导师、对课题组的个性化贴身服务。
(三)服务内容、形式、平台要多样化。在当今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依托网络平台进行的线上教学、短视频等授课形式具有线下授课不具备的机动灵活、针对性强、符合防疫要求等优势,是线下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完善,是未来学科服务的重要模式。当今社会,科技进步一日千里,学科馆员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信息素养和专业的情报分析能力,还要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探索更加高效的知识传播模式,学会使用更多的网络平台和专业工具,唯有如此才能在精准学科服务中解决用户的各种问题,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保证服务的可持续性。
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要求高校发展优势学科,高校长期、稳定、向好的发展要求亦需将自身优势学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高校图书馆基于文献分析,立足于本校传统学科和优势学科,开展精准学科服务助力学科建设,有利于高校集中资金和人才资源向目标学科倾斜,集中利用有限的条件以发挥最大建设成效,推动“一流学科”建设早出成果,为高校学科建设稳定向好发展、为国家学科战略布局添砖加瓦。图书馆开展精准学科服务既要跟上时代发展,也要符合本校实际情况,不断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充实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为科研事业提供更精准的信息资讯,推动学科建设的同时提升图书馆在高校整体建设中的价值和地位,培养更多、更全面的信息人才,为未来图书馆学科建设的发展提供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