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激励机制错位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评《激励机制错位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2022-11-14 02:24:46吕长江
财贸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错位生产率契约

吕长江

(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发展阶段,如何破题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走向创新驱动,实现改革成果共享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的重难点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明确提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目标要求,这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尚属首次,充分表明了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对于实现高质量增长的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呢?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哈佛大学的哈特教授和麻省理工学院的霍姆斯特朗教授,以表彰两位教授分别在契约理论(不完全契约、完全契约)上的突出贡献。契约理论的核心在于如何通过制度安排、机制设计、信息充分等契约安排以激励契约执行人实现契约目标,并规避可能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如何在中国企业制度背景下,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设计激励契约执行人采取合适的行动,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2021年10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激励机制错位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一书,便是从“人”这一要素,从“激励”这一维度,对全要素生产率这一问题的全新探索。该书不仅是盛明泉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核心研究成果,也是其数十年如一日关注公司治理与资本效率领域的研究凝练。该书遵循“问题提出—现象测度—传导路径—治理思路—对策启示”的演绎思路,基于矫正激励机制错位的视角,揭示了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新路径。

该书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首先,直接关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过程中的“人”的要素。已有研究侧重于从资源要素层面,比如先进生产设备的使用、企业技术创新、出口和融资行为、组织流程的优化调整等,探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改善问题。事实上,较之于“硬”性的资源层面的错配,与“人”这一“软”性要素息息相关的激励机制错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可能更为重要,该书对此进行了系统性补充。其次,以“错位”现象为矛盾切入点。该书认为,现有关于激励机制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结论尚存分歧,很可能是因为激励机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存在扭曲和错位。通过对“天价薪酬”“零薪酬”以及员工激励不足、激励手段单一等现实激励机制错位现象的提炼,该书构建了激励机制错位指数,并考察了其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有助于加深对激励机制经济功能和治理作用的理解。最后,为矫正激励机制错位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该书将企业内部治理情境和外部宏观分配政策纳入分析框架,探讨内外部制度情境的调节效应,并基于多维、动态和优化理念设计了内外部治理相耦合的矫正机制,既为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矫正激励机制错位提供了可行的治理思路,也为政府部门优化分配政策、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整体而言,《激励机制错位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一书,逻辑结构严谨,研究特色鲜明,论证充分有力,结论客观明确,体现了作者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深厚的跨学科交叉研究能力。相信此书的出版将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领域的学术研究产生重要影响,也衷心祝愿作者在这一领域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错位生产率契约
饮食契约
智族GQ(2023年10期)2023-11-02 08:34:16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决策(2022年7期)2022-08-04 09:24:20
一纸契约保权益
公民与法治(2022年4期)2022-08-03 08:20:50
有趣的错位摄影
国外技术授权、研发创新与企业生产率
新疆发现契约文书与中古西域的契约实践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
关于机床生产率设计的探讨
中国市场(2016年45期)2016-05-17 05:15:26
解放医生与契约精神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36
固定成本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