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雨
(西安外事学院,西安 710077)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正确的方向指引。而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从战略高度给予了重要的阐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是创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而目前,伴随着教育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和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高校需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以有效弥补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顺利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要想获得良好的长远发展,就必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及时创新,及时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式,借助新时代下崭新的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合理有序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认知,同时也能更有效地促进高校健康发展。高校大学生的发展密切联系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维持社会和谐与稳定、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非常重大。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做扎实,是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对我国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产生正确的认知,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自身的历史认知与分析能力,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避免其误入歧途。
作为成年人,大学生的人格特点是比较独立。但是因为大学生生活在大学校园的环境中,无论是在实践、认知还是经济方面,都有一定的问题存在,缺乏一定的处事能力。同时,在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因为被家庭所宠爱,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在参加工作后,很难独当一面。基于此,对大学生开展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并组织和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锻炼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能帮助他们快速转换社会角色。
现阶段,很多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课程仅仅是流于形式,大学生很难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正确认识,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也是懵懵懂懂。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就需要将思想政治课程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让课程内容更加生动丰富,使大学生能彻底转变观念,对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产生深刻认知,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其次,应构建一支强有力的教学队伍,尤其是要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投入师资力量,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能满足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能全面发展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更多社会所需的人才。
在中外文化互相碰撞、交融的环境中,高校应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大学生的免疫力和鉴别力,使大学生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的管理层应正视当前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中,力求全面解决大学生身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并在国际比较中,引导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产生正确认知。
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基于此,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有效保证高校健康发展,同时也能够引导高校大学生向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进一步前进。新时代下,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面临着较多问题。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对于有效推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直接影响。随着日益深化的改革,思想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不断增加,如大学生就业难、道德滑坡等,由此会加大大学生心理压力和思想困惑,甚至会使大学生出现信仰危机。结合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可以发现,一些工作模式并没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甚至不能满足高校快速发展的要求,这样会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滞后性,不利于高校各方面工作的稳定开展。在当前思想多元化的影响下,一些高校依然沿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这种单一化且缺少生机的教育方式难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的心理实际需求,主要表现为政治理论工作研究落后于实践,对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很多新问题、新情况不能准确回答,使大学生在行为、情感和认知上出现了偏差。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彻底打破,而不断发展的高新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条件。广泛应用的多媒体技术,打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获取信息过程中的权威性。大学生所接受的对新生事物的看法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反差较大,由此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说服与教育功能。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网络和计算机的知识、技能,工作方式和知识结构单一,由此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另外,因为网络的开放性,互联网上的内容良莠不齐、鱼目混珠,为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加了难度。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多关注大学生的具体行为和思想表现,未能深入提炼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规律及问题的成因,在实际工作中忽视大学生的心灵需要和精神需求,而侧重于用教育管理的方式对大学生言行与思想进行矫正。
首先,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过程中,应对大学生的主体需求和个性发展特点进行深入的了解,对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引导措施,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切身体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相比于其他的群体,大学生有着非常鲜明的个性特点,并且思想认知体系也相对完善,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非常关注自我性和自主性。而传统的教育模式没有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仅仅是传授简单的知识,无法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次,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自我成长也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遵循教育模式的有效创新,在对大学生给予充分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加强与大学生的互动,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需求进行认真分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启发大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强化他们的认知,并使大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规范自身的行为。
另外,创新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教师应及时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为着眼点,加强与学生的双向沟通,在海量的教育模式中选择一种最契合实际的教学模式,开展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学实践,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和自我表现的机会,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为了实现以上目标,还需要教师对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和学习情况做到随时了解,认真分析大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于后期及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和方向。
在信息时代,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首先,为了有效应对信息环境带来的各种冲击,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简单化和直观化的教育模式,对不同的教育信息进行呈现,以强化大学生思想理念的认知。为了推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应有效利用新时代发展的产物——新媒体,对高校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把握宣传思想政治的话语权。新时代下的社会呈现出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景象,各种媒体都非常发达。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过程中不仅可以引用以往的传统媒体,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特别是当前的网络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创新,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目标。比如,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借助信息网络,可以充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高校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新媒体来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掌握每一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播积极能量和先进思想政治理念。
其次,还要有机结合创造性的教学手段,培养大学生的思想,不断优化和调整教学内容、形式和手段。相比于中小学生,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实践积累,并极大地提升了自身的逻辑判断能力和自主分析能力,在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大学生仅仅会简单地对教师的说教进行参考和借鉴,而不会将其视作个人指南。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主观作用的是个人的主观意愿。教师还要有机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对大学生兴趣的引领,并且依据合理性和灵活性的原则,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产生充分认知,在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及时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促进个人思想政治素养的不断提高。
最后,在全面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教师应主动走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大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望及关怀。在进一步的和谐相处中,大学生会感觉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会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环节,而并非被动接受说教。教师也应积极迎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主动遵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利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来进行渗透及引导,进而有效挖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发挥出大学生的自我价值,鼓励大学生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自我精进,保障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自主认同,这样才能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
创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中的关键环节,就是创新考核方式。为此,高校必须立足于大学生长远发展的实质需求,对传统考核模式的不足进行有效弥补。
首先,高校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应将理论与实证研究有机结合,不断创新教育手段和方法,在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不断融入现代化的考核方式,以辩论赛、知识竞赛和小组活动的形式,不断丰富现有的考核方式,由此向大学生全方位呈现思想政治教育情况,使大学生能对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深入的认知和理解,有效呈现教育的公平性。
其次,应有效改进考核模式。教师应结合大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能力,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方案,通过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相结合的形式,更加关注大学生开放式论述和个人的主观陈述,引导大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融入所学的理论知识,以促进后期学习质量和效果的不断提高。
最后,教师应还对考核方式的有效实践给予更多关注,要充分发挥出对大学生的指导和引导作用,使大学生能与个人最终考核结果相结合,有效调整后期的社会实践环节,深入理解社会的运行状况和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培养大学生自身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内容和形式,需要教师将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手段创新和考核方法创新有机结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和学习环境,由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