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深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

2022-11-13 19:19:02◎文/王
天津经济 2022年6期
关键词:天津国有企业机制

◎文/王 俊

自2017年以来,天津通过增资扩股、产权转让等方式陆续推进多家重点国有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股权多元化改革。 天津国有企业混改重在“改”,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 实现体制机制创新,让天津国企破茧重生,以新活力、新动力成为推进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天津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精神要求, 牢牢把握天津发展的历史性窗口期, 天津国企混改在此阶段迈出实质性步伐,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确立了“一二三”的国企改革思路,以“混”促“改”,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动力。 天津国企历经数次改革改制, 剩下的都是负担重、历史遗留问题多的企业,增加了混改的难度。 在混改“1+N” 政策体系指引下,天津市陆续推进各市属国有企业的混改, 并以市管企业整体混改为重点, 统筹推动二级及以下企业混改。 截至2021年初天津完成20 家市管企业集团层面混改, 具备混改条件竞争类市管企业已经基本完成混改。 天津国企混改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均走在全国前列, 通过增资扩股、产权转让等方式改革的市属国有企业涵盖建筑、医药、金融服务、仓储物流、商贸、房地产、电子信息制造、工程咨询等行业,并推进市场化经营机制建设, 聚焦主责主业发展。 2021年17家已混改的市管企业中,天津国资保持控股的有2 家;天津国资参股的有7 家,其中有6 家企业天津国资保留重大事项“一票否决权”。 这17 家完成混改的原市管企业2021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达到2996 亿元和208亿元, 分别比混改前增长81.20%和455.77%, 混改增强了天津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天津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成效

(一)借力优质战略投资者,助推天津产业转型升级

天津坚持分层分类、“一企一策”,按照“一二三”的国企改革思路, 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改, 引入优质战略投资者和灵活的机制,提高国有企业市场化资源配置效率,释放“鲶鱼效应”。从落实天津“一基地三区”定位出发,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竞争类国企为重点,积极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导入先进体制机制,扎根天津发展先进产业。 中环集团通过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以权重报价方式, 优选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TCL 科技。 中环集团与TCL 科技混改,可以参与其产业链中, 提升产业战略地位。同时,TCL 科技将围绕中环集团建设北方总部, 把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重心放在天津, 为天津培育发展新动能,助力“天津制造”向“天津智造”转型升级,有力地推动天津市委“十四五”规划中强调“坚持制造业立市,建设制造强市”的目标实现。

(二)促进国有企业建立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通过引进战略投资,去行政化,放宽国资管理权限,优化股权比例, 形成三层股权制度, 建立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将经营权切实落实到董事会。 三元股权结构,让经营团队、骨干员工与企业真正形成了命运共同体,实现了利益捆绑,以市场为导向,同呼吸、共命运,建立了市场化的激励机制。 混改后的国有企业打破论资排辈的晋升制度, 以能力论英雄,并启动薪酬改革,实行员工收入与个人工作成效、企业经营成果双挂钩, 实现了能增能减, 形成全员竞聘的深层次的体制机制。

(三)提升企业活力和效率, 促进天津国企经济效益提升

转机制增强了企业活力, 混改的积极效果逐步显现。比如,建工集团混改让渡65%股权后, 按照股权比例重新建立董事会, 上海绿地集团导入成熟管理模式,拿出其中10%股权实施核心骨干持股, 与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建工集团混改后经营效益显著提升,2019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5.6%,承揽业务同比增长72.8%;2020年经受住疫情考验, 施工营业收入增长131.7%,职工收入也大幅增长。通过混改,带动了国企综合性的改革,加速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企业效率,促进了提质增效。2021年前11 个月, 市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1%, 资产总额同比增长5.7%。

(四)实现一级企业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和职业经理制度的全覆盖

截至2021年2 月,天津市管、国资委管34 家一级企业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和职业经理制度已经达到100%, 做到了全覆盖。完成轨道交通集团等16 家市管、委管一级企业进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改革,共选聘71 名经理层成员, 同步指导推动二三级企业经理层成员完成任期制、契约化管理503 户。指导市管、委管企业所属二三级企业完成职业经理人选聘686 名等。 建立了选贤任能、不拘一格的市场化用人机制, 市管、委管企业选聘的76 名职业经理人中,来自外省市60 名,占78.9%,并且在二三级企业经理层成员改革占比已经达到98.7%。 在薪酬体系上,强调“强激励、硬约束” 导向, 彻底打破了“高水平大锅饭”现象,形成了与经营指标“目标值”相一致的薪酬体系。

三、天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创新做法

(一)以开放心态着眼“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通过招商引资,以“混”促“改”,突破思维藩篱,引导企业系统性开展机制改革,进而形成示范效应, 营造市属国有企业全面改革与发展的良好氛围, 更好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通过央地联动、多地引进央企、优质地方国企以及民营企业,为天津市属国有企业带来了资本、管理、理念等新鲜血液,增加了天津投资的吸引力,激发区域经济活力, 使新的项目与发展机制更好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落地实施和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撑。

(二)系统集成推动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

天津国资在引进战投时更注重战投方的业绩、产业协同等方面, 来实现混改的资源赋能,形成多赢的局面。一是建立市场化公司治理制度, 对混改企业加强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探索董事会积极向经理层授权,有效促进国有企业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完善。 二是发挥平台公司资本运作与产业投资作用, 通过持续加大混改力度, 推动国有资本向国资规划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集中, 实现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三是通过新引入战略投资者、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调整产业结构来引导国有企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 四是将平台公司作为混改后股权管理平台,优化管资本手段, 由平台公司按照股权占比, 通过法人治理结构发挥国资监管作用, 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三)新范式为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提供助力

本轮天津国企混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与结合天津具体实际的做法紧密相关。一是突出天津区域特色。提出“扎根天津”理念,引“活水”入“海河”,以“海纳百川”的胸怀, 来盘活天津实体经济,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二是不拘一格灵活推进混改。 立足市属国有企业实际, 既从企业层面选择“高协同性、高匹配度、高认同感” 的投资者,又从区域经济层面,选择央地联动、产业协同、优势互补的投资者,实现国民共进,带动和提升天津国企活力。三是先行先试, 实行二次混改。 对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出的 “二次混改”,天津已先行一步。 如天津农商行和渤海银行本次混改是在原有混合所有制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优化, 进一步扩充了资本实力, 行业信用评级有所提升, 有力地支撑天津的“三农”、中小企业发展, 为国企高质量转型发展打下基础。

四、天津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启示

(一)紧扣政策,不断深化国企混改

首先,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16 字方针要求,坚持“三因三宜三不”原则,把握混改方向和力度。 “一企一策”研究企业是否适合混改,“宜控则控”“宜参则参”,根据混改情况科学合理设计股权结构。 其次,加强顶层设计,分层分类深化混改。 根据国有企业不同层级和类别, 实施差异化的混改策略, 分层评估与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及其所属企业的混改工作。 指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制定方案,成熟一个推进一个, 确保混改后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最后,持续迭代更新,统筹推进“立改废释”。 按照国家最新要求,对“1+N”混改政策体系进行全面梳理, 推动制定有关土地房产盘活相关政策指引、混改后企业进一步改机制等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 对不适宜当前改革要求的政策文件及时做好修订、废止和解释。

(二)扎根天津,促进产业转型

根据《天津“十四五”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方案》,明确国有资本发展战略定位和主攻方向, 更加突出战略引领从构建“1+3+4”产业体系出发, 平台公司以股权形式积极参与智能科技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继续做强做大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汽车、石油石化优势支柱产业。 促使天津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积聚, 来引导企业聚焦主业实业、发展实体经济, 推动混改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天津 “制造业立市”战略,防止“脱实向虚”。通过混改, 解决制约天津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化的痛点, 实现科技引领, 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到切实落实。

(三)深改机制,焕发企业活力

天津国企混改的重点是以“混”促“改”,目的是改机制增活力。通过混改,吸引真正的战略投资者, 既推动了企业完善治理、转换机制,又实现了产业扎根天津发展,为天津高质量发展导入更多资源。 明确天津国有企业混改不是马上 “一混就灵”,也不是“一混了之”,为了进行混改而混, 其真正目的在于改机制。通过“混资本”与“改机制”相结合,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真正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 焕发企业活力, 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为此, 天津国资监管部门把着力点放到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来加强政策创新、引导、培训力度,破解机制性梗阻; 平台公司与战略投资者深入公司治理, 积极发挥股东作用, 促进企业机制改革;混改企业利用当前的“政策包”和“工具箱”,分阶段、分类别积极推进机制改革,包括明确改机制的时间表、路线图,改革的侧重点。

(四)发挥平台公司作用,复盘评价混改效果

平台公司在国有企业混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平台公司推介混改标的企业优势的方式对投资者具有重要的影响。 对于混改资产质量、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混改附加条件等需要平台公司提前处理和做好方案, 可以加速推进潜在混改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及提高平台公司资产处置、整合及包装的能力,提升混改资产质量,最终促成混改项目落地。

猜你喜欢
天津国有企业机制
如果天津有“画”说
艺术启蒙(2022年9期)2022-10-08 01:33:06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32
天津卷
学生天地(2019年30期)2019-08-25 08:53:22
《天津之眼》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3:06
天津
汽车与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 05:21:56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