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莉,张雪梅
(1.怀化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8;2.会同县城北学校 湖南 怀化 418008)
《太平广记》作为宋朝四大类书之一,它辑录的小说内容十分广泛,被编者李昉等十二人按主题分九十二大类,其中神怪故事所占比重最大,神仙、神女70 卷中与湖南相关的约为29 卷,记录了许多发生在湖南衡山、九嶷山和桂阳的事情。《太平广记》中有许多人物的行为活动场所都在湖南,这些地方有着深厚的宗教文化基础,这些人物的故事中本身就蕴含着宗教思想,探索他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厘清民俗文化和传统宗教思想在湖南人身上的反映,探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宗教思想,有助于弘扬湖湘文化和湖南民俗。
《太平广记》的仙类小说中有许多湖南人:苏仙公、成仙公、衡山隐者、湘媪、王妙想、鲁妙典、杜兰香、缑仙姑等,他们因孝或因善成仙的故事不仅弥补了肉体修仙的缺点,也反映了修仙方式上的进步,从吃松柏叶、房中术到因有仙德成仙,在修仙方式上更加具有社会性和文化色彩,与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孝相交融,有助于提升老百姓的道德认知,更为统治者提供了一种潜移默化影响老百姓的方式,从而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因孝成仙最明显地体现在苏仙公身上,苏仙公成仙升天之前,交代母亲一橘叶、一碗水疗一人治瘟疫之法,从此“橘井泉香”的佳话传遍五湖四海,成为了我国古代医药史的典型。正是因为苏仙公“以仁孝闻”,侍亲孝顺,具备成为神仙的德行,所以最终乘鹤升天。但是在升天之前,苏仙公仍然为母亲着想:告诉母亲用井水和桔叶治疗明年要到来的瘟疫,为母亲留下一个藏有百物的柜子,解决生活的困难,而母亲也用井水桔叶治愈远近的病人,因此受到乡亲们的爱戴,死后,乡亲按礼仪埋葬她。文中的最后也提到:“至今修道之人,每至甲子日,焚香礼于仙公之故第也。”由此可见孝顺母亲、友爱乡亲会有好报,不仅会有“生报”,还会有“来报”。当然这种思想的传播与统治者的有意为之也有莫大的关系,统治者为了更好地对老百姓进行思想统治,往往会特意传播因果报应的思想。
桂阳即郴州,自古被誉为“九仙二佛之地”,是道佛文化发扬光大的福地,苏仙、王仙得道成仙的传说也在民间广泛流传。郴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素有“楚南名区”“汉初古郡”之称。许多唐宋文人均在此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像韩愈的《郴州祈雨》、杜甫的《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郴州》、刘禹锡的《度桂岭歌》《和郴州杨侍郎玩郡斋紫薇花十四韵》等都是作者被贬于郴州或短暂停留有感而发。
东汉道教文献《老子想尔注》记载:“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以此为身宝矣。”东汉道教经典《太平经》也认为:“可复得增年,精华润泽气力康强,是行善所致,恶自衰落,亦何所疑……念之复念,不顺作逆,而求久生。”想要成仙就必须先修善行,东晋葛洪则进一步认为:“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五代杜光庭也强调修善对成仙的重要性:“善不徒施,仙固可学,功无巨细,行无洪纤,在立功而不休,为善而不倦也。修习之士,得不韵哉。”
《元柳二公》发生的地点在道教圣地南岳衡山,故事的开头就交代元柳二人居住在衡山,到达仙境受到指点后回衡山拜老汉即太极先生为师,跟随老汉到祝融峰,从此二人得道成仙。故事仙境的描写,在元柳二人进入仙境后随着他们的视角描绘了一幅美丽如幻图景:“逡巡,复有紫云自海面涌出,漫衍数百步,中有五色大芙蓉,高百余丈,叶叶而绽,内有帐幄,若绣绮错杂,耀夺人眼。又见虹桥忽展,直抵于岛上……有仙娥数辈,奏笙簧箫笛,旁列鸾凤之歌舞。”元柳二人追求身体精神的自由,因为在仙境待了十二年后体内清静虚无,对人世已经厌倦,见了妻子的丧事,也不怎么悲伤就回到衡山回雁峰。
南岳衡山不仅是历代佛、儒、道的活动中心,也是原始宗教对南岳山神崇拜的圣地。上古时期,君王虞舜巡疆狩猎祭祀社稷,夏禹杀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就在衡山。郦道元《水经注·湘水》说:“湘水又北迳横山县东……山下有舜庙,南有祝融冢。”祝融为上古时期的神话人物,是火神,属于道教神话体系。唐玄宗更是在南岳衡山建立了镇妖降魔、法力无边的司天王的神座,即南岳真君,是百姓求神祈福的重要场所。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处位于衡山之中,分别为“南岳衡山洞”“青玉坛”“光天坛”“洞灵源”。而佛祖释迦牟尼两颗真身舍利子藏于衡山南台寺金刚舍利塔中。由此可见,衡山是道教、佛教的主要活动中心。
《太平广记》中的王妙想是住在九嶷山黄庭观旁的女道士,她虔诚朝拜,日复一日,最后舜帝降临,对妙想说:“吾睹地司奏,汝于此山三十余岁,始终如一,守道不邪,存念贞神,遵禀玄戒,汝亦至矣。”正是因为王妙想的坚持,最后舜帝把《道德》二经以及驻景灵丸传给她,十年之后,妙想终于在白日升天。妙想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教化后进之人,使世人知道没有不可教化之人,舜帝很欣赏她,最终妙想得到指点成为神仙,这就是有坚持的因才有得道成仙的果。王妙想经舜帝点化成仙的故事也体现了统治者对百姓的教化。
精诚所至就会有所成,这种思想在鲁妙典的故事中也有体现,竹麓道士对鲁妙典说:“中道而丧,自弃前功,不惟有玄科之责,亦将洗荡生死,苦报无穷也。”鲁妙典修行的地方九嶷山正是大舜管辖的,在九嶷山修行了二十余年,鲁妙典也因坚持不懈的精神最终白日升天。《缑仙姑》一文中,因为缑仙姑一个人在魏夫人仙坛精修香火十多年,后来飞来一只青鸟与她作伴。这只青鸟是魏夫人的使者,魏夫人被仙姑的虔诚坚持所打动,所以派使者与她作伴。后来仙姑知道“此后四海多难,人间不可久居”而隐居在九疑山,只因精诚而有使者来相伴,使者指点她到道教活动中心九嶷山避免灾祸。
九嶷山又名苍梧山,为舜帝藏精之所,以它奇特的自然风光、古老的传说和众多的道观闻名中外,令人心驰神往。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由此可知,舜帝的陵墓确实位于九嶷山。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元封五年(公元前106 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帝于九疑。”秦汉以后立舜庙于九嶷山,历代帝王遣官至祭。九嶷山是历代道教活动中心,唐司马承祯《上清天地宫府图经》:“第二十三九嶷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朝真太虚天。在道州延唐县,仙人严真青治之。”唐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九嶷山湘真太虚洞天三十里在道州延唐县。”《太平广记》中在九嶷山活动的神仙名道有鲁妙典、仙女萼绿华等,都为湖南人。由此可见,九嶷山与湖湘文化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
叙事是时间的艺术,任何叙事都是在时间中展开的,那么如何处理时间问题对叙事是至关重要的。英国学者伊丽莎白·鲍温说:“时间是小说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我认为时间同故事和人物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凡是我所能想到的真正懂得或本能地懂得小说技巧的作家,很少有人不对时间因素加以戏剧性地利用的。”为了更好地叙写故事,为作者的思想观念服务,作家喜欢将时间变形。
在《太平广记》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神仙感遇传·文广通》就叙述了“洞中方一日,洞外已千年”的时间变形。故事中辰溪藤村人文广通顺着野猪的血迹进入洞中,这个洞与世隔绝,就像陶渊明所描绘幽美清静的“桃花源”式的地方,然后与这里的人交谈,听河上公讲授《老子》。这里的人热情好客,是一幅理想的生活图景,酒足饭饱后,小孩送文广通走到来时的洞口回家。但故事的最后却说道:“文通自所入处,见所用弩皆已朽断。初谓少顷。已十二年矣。文通家已成丧讫,闻其归,乃举村惊疑。”洞中一日,世间十二载。可见这里的故事情节已经是变形的,最后再去寻找这个“桃花源”式的地方却再也找不到了。
这种叙事时间的变形在《聊斋志异》中也是比较突出的。卷七的《仙人岛》中主人公王勉与地仙在仙人岛呆了几个月后,一到家中却发现“问之里人,始知母及妻皆已物故,惟老父尚存。”这就是同《文广通》一样的时间变形:“翼日,黄及子同往省视,则舍宇全渺,不知所在。”两则故事的叙事基本都是进入异境,再与异境的人进行交谈,最后复寻而不得的模式,只不过《仙人岛》对人物事件的描写更加丰满。另外,《聊斋志异·画壁》描写了主人公朱孝廉进入画壁中与散花天女纠缠的故事。朱孝廉在画壁中经历了与散花仙女两天的纠缠,但是在京城的寺庙中不过一会儿的时间,这种时间的变形同样为作者提供了书写的便利。《聊斋志异》将时间变形和空间变形结合书写,这无疑是对《太平广记》变形叙事的一种继承发扬。
因果报应是佛教中重要的思想,《吕祖说三世因果经》中说,因果报应是行善积德与行凶作恶干坏事的因果循环报应规律,这是三种中的一种解释。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对《太平广记》的叙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聊斋志异·苏仙》与《太平广记》的《神仙传·苏仙公》相比较,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继承与发展。
《神仙传》为神仙传记,偏重所传神仙的生平和修仙历程。全篇以苏耽为主线,记载苏耽早丧所怙的身世,并辅以便县买鲊,封柜养母,桔井祛疫,母去还山的故事来传颂苏耽“以仁孝闻”的仙德。《聊斋志异》是短篇小说集,偏重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全篇是以苏母为主线,记载了苏母视苔而娠,矢志不嫁,藏儿椟养的传奇,同时也隐喻苏耽离奇的身世,并通过苏耽启椟养母,葬母植桃的故事情节展示出苏耽的孝道。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神仙传》说苏耽早丧所怙,乡中以仁孝闻。而《聊斋志异》则云“高公明图知郴州时,有民女苏氏,浣衣于河……既归而娠,腹渐大。”这样苏仙的传说也就更为传奇了。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聊斋志异》所记“启椟养母,葬母植桃”与《神仙传》的“封柜养母,母去还山”一脉相承,都是因为苏仙的孝道而成为仙人,反映了人们希望好人有好报的思想,也就是佛教所提倡的因果报应。
因果报应的佛教思想对《聊斋志异》的叙事模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聊斋》中受因果报应思想影响而形成的叙事基本框架为:首先,某人有意或无意救助或伤害了某妖;然后,某人遭受灾祸;最后,某妖报恩或报仇帮助或伤害某人。比如报恩的典型《雷曹》:乐云鹤救助了饥饿的雷曹,然后乐云鹤以及他的财物掉入江中,最后雷曹在江涛翻涌的江上救助并报答了乐云鹤。不过这篇小说有两个报恩的人,一个是雷曹,还有一个是夏平子。先是夏平子帮助乐云鹤学习,然后夏平子去世后,乐云鹤接济他的家人,最后夏平子成为乐云鹤的儿子进行报恩。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湖湘文化历史悠久,薪火相传。在先秦时期,它以楚文化被人们所熟知,这得益于屈原的诗歌艺术,之后由于历史的变迁,尤其是唐宋以来,思想文化发生着重大的改变,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湖湘文化。但湖湘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湖南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锄强扶弱的普世特质就是对远古文化思想的最好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