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晓凡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13)
安徽花鼓灯是流传于淮河两岸,有歌有舞有戏剧,将舞蹈、灯歌、鼓乐和情感丰富的群舞完美结合的一种民间舞蹈,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艺术语言。艺术素材取材于安徽地区人民生活中、劳作之余娱乐身心的音乐、舞蹈,每逢节假日或完成劳作之后,当地居民就会自发地组织起来,以锣鼓为乐器,伴着人声的吆喝,尽情歌舞。舞者主要是民间艺人,受各地不同的生活习俗和历史文化熏陶,安徽花鼓灯的表演风格十分多变,有的潇洒倜傥,有的细腻优美,有的古老质朴,但总的来说,都渗入了安徽地区的民俗风情以及安徽人民的思想情感,无论何种风格的安徽花鼓灯都包含着其自身的舞蹈自觉。安徽花鼓灯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民间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一直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是汉族极具代表性、令人印象深刻的民间舞蹈。
《淮水情兰花弯》将传统的安徽花鼓灯的动作元素、舞蹈音乐和篇幅结构融入新的设计理念,以其独具一格的表现形式,为观者呈现出整体基调十分忧郁,而画面十分优雅、优美的画卷。在这幅画卷里,舞者们美妙的身姿演绎出的淮水,时而婉转,时而延绵,时而汹涌,时而欢快,娇俏灵动的舞姿,变幻莫测的队形,余音袅袅、扣人心弦的音乐,无一处不展现着淮水生生不息的流动,生机盎然的景象,无一处不映射出安徽人民对那一方土地、那一汪淮水的思念之情。在下面的文章中,笔者将浅谈《淮水情兰花弯》这部舞蹈作品中所具有的美学特征。
《淮水情兰花弯》的那一汪淮水牵绊着无数安徽人民的心,体现着安徽人民浓浓的乡愁。安徽花鼓灯主要流传于淮河中游两岸,这里的“淮河”指的便是“淮水”,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由不同的舞蹈风格形成了三大流派——潇洒倜傥的蚌埠花鼓灯、细腻优美的凤台花鼓灯、古老质朴的颍上花鼓灯。它们都集舞蹈、灯歌、锣鼓音乐于一体,并将带有情节性和情绪性的双、三人舞、集体舞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舞蹈是其主要构成部分,主要由数量众多且繁冗复杂的舞蹈语汇和基本步法组成。这些构成了安徽花鼓灯丰富系统的舞蹈语言体系,使安徽花鼓灯成为用肢体语言表达复杂情节的优秀民间舞蹈形式之一。
不同流派的花鼓灯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演风格,并各有其典型的艺术特征。蚌埠花鼓灯以怀远地区最为典型,舞蹈风格潇洒倜傥,舞姿动静结合,复杂多变,收放自如,难度较高;节奏讲求顿挫感,富有变化,快慢差距大。以塑造女子形象为主,这种女子形象在花鼓灯中被称为“兰花”。“兰花”可分为端庄大方、庄重洒脱的“大兰花”和娇俏玲珑、敏捷可爱的“小兰花”。蚌埠花鼓灯典型形态为“三道弯”,即以胯部为轴心,身体重心右后移,上身与下身拧倾呈“S”型,双脚半脚掌点地,在拧倾之中寻求静态平衡。蚌埠花鼓灯以“溜、闪、旋、倾”为其典型艺术风格。蚌埠花鼓灯典型动作有“上山步”“风摆柳”“平足步”“三回头”“搭阴棚”等,这些动作形态时刻体现出“兰花”的温柔娇媚与优雅大方。蚌埠花鼓灯代表人物有冯国佩、娄楼、金明等,代表作品有《兰花赋》《石榴花开》《淮河边的玩灯人》《永远的花鼓灯》等。
凤台花鼓灯的主要角色有“兰花”和“鼓架子”,其中“鼓架子”是男角的总称。凤台花鼓灯讲求男女角色相互配合,通过舞蹈的形式描绘人物之间细腻的情感,从中显露出在安徽花鼓灯中不同流派的人物角色性格之不同、形象之不同、情感之不同。这里的“兰花”便不同于端庄优雅的形象,陈敬芝创新塑造了天真活泼、俏皮可爱的“小兰花”形象,表演风格多倾向于灵动的小女孩的形象。同时,凤台花鼓灯的舞蹈动律根据表演风格的变化进行了创新,以“颠、颤、抖”为其典型动律特征,即臂、肩、腰、腿、胯等部位灵活颤颠、抖动,形成波浪形状,尽显身体灵活,又显动作的夸张,并以此为特色应用于很多舞蹈作品之中。其典型动作有“颤颠步”“颤抖”“大颤”“轻颤”“云颤”等。凤台花鼓灯还拓宽了扇子、手巾的运用方式,譬如“绕扇”“遮阳扇”“贴翻扇”“抖扇”“飘扇”等变化多端的扇花。凤台花鼓灯亦以“三道弯”为期典型形态,典型舞姿有“单凰展翅”“水中望月”“斜贴扇”等。凤台花鼓灯以陈敬芝为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游春》等。
颍上花鼓灯产生于淮河流域广大农村,主要流行于淮河沿岸的颍上及其周边地区,是经由广大劳动人民创造且代代相传的艺术形式。颍上花鼓灯与怀远、凤台花鼓灯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其本身也有不同之处,即音乐节奏气势磅礴,力量感强,舞蹈表演形式热情奔放、频繁变换,场面一度欢腾鼓舞、热闹非凡,舞蹈演员载歌载舞,情绪高亢激昂,具有极其浓郁的地方特色。
美是一切艺术的本质特点,也是舞蹈艺术的内在精华。人们对美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生活中处处体现着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美在艺术与生活之中各有不同的体现。任何艺术门类内在都蕴含着美的标准,美是检验一门艺术是否具有它的基本内涵与社会功能的恒久不变的标准。比如悦耳动听的音乐、笔精墨妙的绘画、游云惊龙的书法、余音绕梁的戏曲、扣人心弦的电影等等,都凭借其潜在的美的效应,摄人心魄,引人入胜,引发人们情感上的共鸣,陶冶人们的情操,抒发言语所不能表达的内心更深层次的情感意志、主观情思。美是舞蹈艺术的灵魂,舞蹈艺术的美体现在两个方面:外在美、内在美。舞蹈的外部表现形式即为美妙的人体动作,是舞蹈艺术外在美的体现。作为一名舞蹈演员,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身体条件,还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水准和技术能力,去表现舞蹈作品中各式各样的角色,或人或物。这就要求舞者自身具备过硬的实力能将舞蹈作品的内涵展现于舞台之上,并从中流露出美感。舞蹈艺术的内在美体现在创造主体和审美主体的精神气质、思想内涵。舞蹈作品可以用于描绘任何时期、任何地点、任何人物、任何事件,创造主体也就是编创者和表演者,他们将主观思想情感融入舞蹈作品之中,体现出别样的艺术内涵。审美主体也就是观众,通过视觉上对舞蹈作品的审视,自觉接收其中的精神信号,所遇思想契合之处,引发心灵上的共鸣,得到情感的抒发,精神的释放。
舞蹈艺术的美学特征依据舞蹈编创和舞蹈表演特性,即将生活原型动作素材经过艺术的加工美化,创造出大量的舞蹈语汇、舞姿造型,糅合创造主体的审美理想,用肢体语言形象且直观地呈现于审美主体眼前,从中流露出多重的思想情感。舞蹈艺术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具有形象性与直观性、动作性与造型性、抒情性、音律性、虚拟性、道具性的特点,而这些特点的特别之处需具体案例具体分析。
舞蹈艺术的形象性与直观性体现在一部舞蹈作品的诞生,从取材、定位、编排到叙述情节、塑造人物都以形象且直观的方式呈现于观众面前,内心对形象的感悟来源于视觉上的直观感受。舞蹈艺术的动作性和造型性在不同的舞蹈作品面前最具有差异性。古典舞、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各有其不同的审美特征,这就决定了以不同的舞蹈元素创编的舞蹈作品其动作性和造型性具有不同的色彩。比如《淮水情兰花弯》是以安徽花鼓灯动作元素为主进行创编,其动作多具有“溜”“拧”“倾”的特点,造型以“三道弯”居多,“平足步”“上山步”“风摆柳”等安徽花鼓灯典型动作贯穿全篇。舞蹈艺术的抒情性是将人们言语难以传达之情借由舞蹈的形式传递出来,一举手一投足时间便能发散出自身的性格、内涵、情感,并通过细腻的肢体语言将内心活动更加丰富化,在人们欣赏的时候通过抽象的艺术想象从中回味真挚的情感。舞蹈艺术的音律性体现在音乐与舞蹈的共生性,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升华。音乐的快慢、强弱与舞蹈动作相符合更能抒发舞蹈艺术的内涵。可以说舞蹈是音乐的眼睛,音乐是舞蹈的耳朵,通过音乐,观赏者可以从视觉和听觉上双重体会舞蹈艺术的魅力。
《淮水情兰花弯》是由高度、黄奕华编导的,以安徽花鼓灯为素材创作的女子群舞作品。淮水情,表达的是以编导为代表的无数花鼓灯人对淮水的思念情结;兰花弯,则是他们对于以花鼓灯文化为代表的传统艺术的颂扬。整个舞蹈作品将安徽花鼓灯的动律特点和文化底蕴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舞台上,在作品当中体现了舞蹈表演艺术形象性与直观性、动作性与造型性、抒情性与音律性的美学特征。
作品开始,“兰花”们操着急促的步伐走上舞台,身体前倾朝着远方望去,像是在期盼着什么,直观地为我们呈现出女子守候与等待的形象。接着“兰花”们围成花苞的形状,缓缓像一簇花朵一样绽放,直接点明“兰花”这一主题。舞蹈动作的设计始终未曾脱离向前向上的方向感,作品队形的流动模拟流水的形态流畅且线条优美,像极了淮水,眼睛始终望向最初的远方,真切地表达着内心的期盼。编导通过舞蹈动作、舞蹈构图的编排以及整体情绪的拿捏,给我们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花鼓灯人对家乡深厚的感情。
“兰花”是花鼓灯的女角俗称,舞蹈动作细腻优美,变化多端。兰花的主要体态“三道弯”多具有“拧”“倾”的特点,并以此为特色。这个舞姿是以腰部为中心轴,上半身与下半身相互形成力的相反作用,胯根部停留在横移的位置,呈现“扭”的体态,这就是“三道弯”的典型特征。在《淮水情兰花弯》中,无论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造型都具备“三道弯”这一体态,比如兰花将左手至于下巴下方做羞巾,右手做单展翅,右脚置于左脚斜前方立半脚尖,两脚脚尖朝正前方,身体与胯部一前一后“拧”“倾”,带有一丝内收,微微含蓄,便是典型的“三道弯”。另一方面,在队形变换时,兰花的走步对应着安徽花鼓灯的“脚下寸住劲”“溜得起,刹得快”“急如风,停要陡”的动律特点,也就是在移动的过程当中,快速走步然后迅速地刹住脚。这在队形流动时最有体现,兰花们飞快地溜着碎步,一波又一波地上下场,从舞台两边上场圆场走“S”型曲线再变成一横排,脚下功夫可见一斑。
《淮水情兰花弯》这部作品音乐,有一个主旋律贯穿始终,又有多种副调,不同的副调都抒发了主人公徽州女子不同的情感。第一部分的音乐比较低沉,时而伴着人声哼唱,婉转动人,此时多为队形上的流动配合较为柔和的动作,“翘首以盼”再合适不过。渐渐地,兰花们的情绪越来越饱满,音乐逐渐明亮,随之音乐鼓点慢慢加强,整个舞蹈也逐渐进入高潮。伴随着一阵铃铛的碎响,以动律“颤颠”作为节点,进入了第二部分快板,这一段落音乐欢快,鼓点十分丰富,兰花的动作也灵巧可爱,融入了贴碗扇、颤颠、翻身、跳跃、旋转等动作,这场景或是阖家团圆之时,或是回到家乡之时,情不自禁演出的一番小戏,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狂欢到顶点音乐戛然而止,便是进入了第三部分,独留主演一人孤立在舞台中央,重又陷入寂静,音乐又变得十分忧郁,可能是梦醒,可能是听闻某种噩耗,“兰花”们缓缓起身,重又望向远方,期盼着,守候着。整部作品的音乐设计与编导想要抒发的“盼”的感情主线十分贴合,首尾呼应,一头一尾的哼唱声似是将“兰花”从梦境拉入现实,更加强调了编导所想要表达的“淮水情”。
安徽花鼓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涌现出了许多的花鼓灯名家和优秀作品,《淮水情兰花弯》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淮水情兰花弯》不同之处在于其作品基调是忧郁的,旨在抒发内心情感。编导以“兰花”为主角,借其“三道弯”的主要体态以及复杂多变的舞台构图,塑造出了众多花鼓灯人对淮水的思念以此隐喻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