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

2022-11-12 06:15何志敏
民族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西北地区共同体少数民族

何志敏 韩 锐 姚 楠

习近平指出:“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1]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民族地区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共同体意识坚定与否,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服务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战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国家战略的认同度和践履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更加迫切需要清醒分辨大是大非、坚定维护民族团结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肩负起致力于西北民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安全统一的特殊使命和责任,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目前,学界多从规范分析或定性研究的角度来论证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内涵、价值意义、现实境遇及培育路径,而较少采用量化或实证研究方法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特别是以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相关实证研究还不多。

自2014年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始,学界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结构开展了大量理论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类观点:第一种是基于意识本身的研究。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持有的一系列认知、情感和评价等心理活动的总和;[2]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以中国各民族为统一的前途和命运共同体的自觉自知性意识。[3]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体现为各族人民的中国价值认知、价值信念和行为自觉;[4]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是各民族成员对共有身份“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5]有的学者将其拓展为经济共同体意识、政治共同体意识、文化共同体意识、社会共同体意识、生态共同体意识五个维度。[6]第二种是基于认同视角的阐释。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致性或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7]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既是民族认同,也是国家认同,更是一种共同体认同。[8]第三种是基于生成逻辑的理解。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复线逻辑应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出发,[9]也有学者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包含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方面。[10]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因素研究,可分为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就个体因素而言,有学者认为,民族属性、生源情况、文化背景以及个性差异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影响。[11]有学者提出大学生自身介入国家政治生活的状况直接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12]此外,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影响因素还包括学习时长、知识结构、态度感知。[13]从社会因素来看,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主要受意识形态、社会关系、培养方式和基础教育等因素影响。[14]有研究表明,共同享有公共资源的数量和规模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具有一定影响。[15]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因素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个方面。[16]有学者认为,环境感知、家庭状况、民族交往情况等因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用显著。[13]此外,有研究显示,网络媒体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推动作用。[17]

通过以上分析,基于意识认知理论和国家认同结构理论,本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界定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沿革、文化底蕴、价值标准以及生活习性所持有的一种包含价值认知、情感归属和行为自觉的趋同心理倾向。其中,价值认知是指个体对民族价值观、民族身份特征及其意义的主观心理感知;情感归属是指个体在价值判断基础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积极情感体验(如归属感、荣誉感、认同感等);行为自觉是指个体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统一的主观能动性活动。鉴于此,本文以西北地区5所高校6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从价值认知、情感归属和行为自觉三个维度考察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在此基础上,依据塞缪尔·亨廷顿关于人的身份的主要来源——归属性、疆域性、政治性、文化性、经济性、社会性,分别从性别、生源地、政治面貌、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社会交往六个方面,探究它们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和践行的影响及其差异性程度,并提出优化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对策建议。

一、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卷调查

(一)样本选取

本文采用非概率抽样中的方便抽样方法,以新疆大学、青海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5所高校的6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60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54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约为97.14%。从性别来看,男生占50.74%,女生占49.26%;从年级来看,大一学生占24.45%,大二学生占26.10%,大三学生占17.83%,大四学生占19.85%,大五学生占11.77%;从政治面貌来看,中共党员占11.95%,预备党员占7.72%,共青团员占65.81%,群众及其他占13.97%;从生源地来看,城镇学生占41.73%,农村学生占58.27%;从家庭人均月收入来看,1000元以下占10.85%、1000-3000元占37.32%、3000-5000元占20.22%、5000元以上占31.61%;民族类型涉及我国44个少数民族,专业涵盖理工农医类、文史法哲类、教育类、经管类、艺术类与军事类。

(二)问卷设计

本文在借鉴国外学者Phinney编制的多民族认同测量量表[18]以及国内学者高承海[19]、陈立鹏[20]等开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量表基础上,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与开放式问卷调查,进一步总结归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测量范围,编制形成《关于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特征。第二部分是从价值认知、情感归属和行为自觉三个维度编制44道题,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考察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状况,1代表完全不同意,2代表基本不同意,3代表一般,4代表基本同意,5代表完全同意,得分越高表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强。研究前期选取了西北地区3所高校145名少数民族本科生进行预调研,并使用SPSS26.0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依照Cronbach Alpha(1951)的建议,删除了CITC<0.5的题项,而后基于量表的结构效度系数,对两个因子载荷量之差小于0.1的题项,在综合分析其含义和提问有效性基础上再次进行题项删除。同时,对于题项中表述有歧义、提问含糊的内容进行修改完善,最终经修订后量表剩余22道题目。第三部分是对当前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影响因素和主要渠道的了解。

(三)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文采用克朗巴哈系数进行信度检验,可靠性分析结果显示Cronbach α值为0.990,表明问卷题目内部具有高度一致性。内容效度上,本研究变量设计参考了国内外现有的成熟量表,并征询了相关学科专家意见,使得问卷尽可能具备合理性与可操作性。结构效度上,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检验,量表KMO值为0.783,Bartlett球度检验的显著性水平Sig.<0.001,说明所收集的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最大方差法做旋转处理,提取3个主成分,且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4.255%,表明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

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一)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情况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见表1),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均值为3.9633,说明当前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价值认知的均值为4.1196,情感归属的均值为4.0045,行为自觉的均值为3.7657,说明在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认知最强,情感归属次之,行为自觉较弱。

表1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描述统计

(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基本统计特征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探索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维度在性别、生源地、政治面貌、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社会交往等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基本统计特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差异性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生源地、政治面貌、专业类别、社会交往因素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同维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不同性别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归属、行为自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男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归属略低于女生,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行为自觉略高于女生;不同生源地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认知、情感归属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城镇生源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认知略高于农村生源大学生,其对中华民族的情感归属略低于农村生源大学生;不同政治面貌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个维度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在对我国基本国情、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认知方面,群众、共青团员、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回答“基本同意”和“完全同意”的百分比依次递增;不同专业类别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认知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文史法哲类、教育类学生的价值认知高于其他专业类别;社会交往结构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个维度上的差异显著性不同,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归属上,和本民族学生居住较多、学习生活在一起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心理趋向。此外,父亲受教育程度对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体验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但其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对他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个维度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

(三)结果分析

基于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基本统计特征对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影响的差异性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家庭经济状况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

本研究表明,在价值认知、情感归属、行为自觉三个维度上,家庭经济状况因素的影响差异性都不显著。这一结果并不支持国内一些学者关于家庭经济收入与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呈正相关的结论。[13]究其原因,本文认为,这与近年来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脱贫攻坚战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密不可分。随着西北农村地区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城镇化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区域经济差异逐渐缩小,加之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扩招、国家助学贷款绿色通道等政策对西北地区的倾斜,使得当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公平满意度逐步提升,从而导致家庭经济收入高低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愈加不明显。

2.政治面貌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差异性最为显著

政治面貌是公民在政治上的归属和政治身份的直接反映。本文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面貌在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即少数民族党员大学生,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认知、情感归属,还是在行为自觉上都高于共青团员和普通群众。这与阿尔蒙德等提出“政治或非政治性团体的成员身份与个人政治能力和政治活动方面的增长有关”[21]相契合,也反映出政党身份或者政治团体身份对于培育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发挥朋辈群体的先进模范作用,有助于提高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性别因素在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归属和行为自觉维度影响差异性显著

本研究结果显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男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为自觉性高于女生,支持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男女行为特征的相关研究,即男性的主体参与意识显著高于女性[22]。但是在情感归属上,相较于男生,女生则表现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烈的归属感、依恋感、亲近感及认同感,也进一步印证了国内学者关于“女性往往是情感特质取向的”这一观点。

4.不同生源地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认知、情感归属维度存在显著差异

本研究还发现,受西北地区现实经济等因素限制,农村生源学生长期以来接受的政治信息量和实践机会不及城镇生源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为城镇生源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认知高于农村生源提供合理解释。但我们也看到,即使受外在环境条件制约,农村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归属也丝毫未受影响,甚至高于城镇生源。本文认为,这与近年来我国对西北农村地区实施的教育惠民政策(如教育资源倾斜、受教育机会增多等)息息相关,很大程度对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起到了一定作用。

5.专业类别在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认知维度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在专业分布上,文史法哲类、教育类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高于其他专业类别。本文认为,这与我国现行高考政策、高等教育阶段公共课开设及专业设置等因素有关。在西北地区仍实行高考文理分科制度,政治通识类课程与文科类学生高考挂钩,相较于其他专业类别而言,这类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系统接受政治相关知识的机会更多,高等教育中将此项课程纳入公共课也是差异存在的主要原因。然而,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他几个维度上,文史法哲类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并不具有显著差异,这说明今后西北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应更多关注课程的社会实践性,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体验和行为自觉。

6.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影响显著性差异不同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本研究发现,父亲受教育程度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而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其影响差异不显著。这一结论与国内学者张宇峰、方晨光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父母受教育程度显著相关[13]的观点相一致。一般而言,少数民族传统家庭中,父亲的地位和话语权对子女的影响偏大,母亲更多扮演配角角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养成的影响略逊于父亲。这也说明,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也可直接或间接通过家庭教育等方式实现。

7.社会交往结构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影响显著性差异不同

社会交往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必然阶段。研究表明,在社会交往中,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住宿情况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归属、行为自觉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与本民族在一起生活、学习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认知、情感归属更为强烈。这与“马克思揭示出人的自主意识是在一定社会交往形式下为实现自主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23]的结论相吻合。同一民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延续了本民族语言文化、风俗观念的联系,通过不断接受学习教育,形成了更为理性和成熟的价值观,因而他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越强。本文认为,在新形势下,需要在同民族朋辈群体中构建互动和谐向上的关系,鼓励不同民族大学生深入交融,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积极投身民族地区建设。

三、提升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策建议

在问卷第三部分还了解到,在“您认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方面,意识形态、网络媒体、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交往、学生自身等分别占比72.2%、67.4%、65.2%、64.4%、52.9%、54.9%。据此,结合本文实证研究结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升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课程思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主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4]。调查中发现,81.7%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通过课堂渠道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75.2%认为当前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提升空间,在于学校增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课程教授;58.4%更倾向于采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由此,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并进,形成各学科共同培育的协同效应。首先,要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导向的专业课程,全面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主渠道。其次,要完善课程内容体系。研究中我们了解到,在“您认为应从哪些方面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87.2%的人认为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五个认同教育”,79.2%认为应开展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中华民族观,72.9%认为各民族大学生应自觉将个人理想追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也有58.6%认为也应该阐释好中国的法治道路、法治故事和法治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要充分发掘西北地区民族特色资源,构建囊括上述内容的课程内容体系,针对不同专业类别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要根据其认知情况、认知过程等系统设计教育教学内容,尤其可利用主题教育等形式对理工农医类、艺术类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最后,要培育好教师队伍,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主力军”。调研中,59.9%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点。因此,要严格教师选拔标准,加大岗前培训与在职学习力度,提高思政老师的专业化水平,强化教师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引导、立德树人作用。

(二)党员引领,提升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朋辈教育能力

朋辈教育显著影响大学生适应性。据统计,“截至2021年6月5日,我国发展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党员占46.8%”。[25]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当前西北地区高校学生党员朋辈教育作用发挥面临榜样示范作用不明显、互助能力不突出、融入能力不够的问题,在“您曾在以下哪些途径中了解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内容”调研中,45.1%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是朋辈群体,在问及“您认为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可提升空间有哪些”时,72.7%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离不开大学生自身意识观念、自觉性培养。这说明,加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党员朋辈精英的正向引导和自我主体教育的双向发力。一方面,要提高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质量。高校不仅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入党标准,也要开展党的理论学习和党员培训,注重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成绩、道德品质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考察,完善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监督和考察机制,充分发挥党员朋辈精英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榜样作用,促进常态化朋辈教育机制的形成。另一方面,搭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平台,抓紧班集体、党团支部组织、宿舍、学生组织等朋辈群体建设,发挥各朋辈群体育人优势,形成朋辈教育合力,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三)实践养成,增强少数民族特色活动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调研结果表明,在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体呈现出“高认知、高情感、低行为”的特点,反映出当前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尚存在“知行不一”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当前和下一阶段培育工作开展中要突出解决行为自觉不强的问题。调研发现,58.6%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民族特色文化活动也是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可提升空间之一。在形式选择上,74.4%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倾向于通过民族团结特色活动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由此,西北地区高校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培育措施上,一方面要整合实践资源,搭建实践平台。依托西北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博物馆等,开展校地合作,组织多种形式的民族实践活动,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体验式”学习民族文化,在实践中培育民族情感。另一方面,开展不同民族大学生交往交流活动。实证结果显示,社会交往结构影响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此,高校应加强不同类型社团建设,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体社团组织,在相互交流、互动过程中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交融交心。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融入民族特色实践活动,依托迎新季、毕业季等重大时间节点,开展各族学生体育、文艺、联谊等活动,促进各民族大学生相互了解。此外,还应从住宿生活、课堂学习等日常活动入手,建立相互嵌入式的学习、生活环境,促使各民族大学生形成共同的认知自觉和情感链接。

(四)以网致胜,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最大增量”

“网络已然成为高校师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环境’,也是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最大变量’”。[26]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网络媒体宣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内容,营造良好网络环境,成为新形势下西北地区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途径。本次调研发现,77.7%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曾通过网络手段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内容。在当前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可提升空间方面,43.6%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新媒体、网络手段合理运用必不可少,这也为今后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拓展了新的载体,指明了新的方向。调查结果显示,53.6%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微博、公众号、各类长短视频网站或网络平台等宣传、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要注重创新新媒体育人形式,通过建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网站,对我国基本国情、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案例等内容进行宣传阐释;通过建设民族政策分析及答疑的专属网络通道,以少数民族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动漫、微视频、微动画、微电影、云课堂等)及时回应当前热点民族问题。同时,各界也应加强责任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进行及时有效监督。有关部门也要重视网络信息的监管,加大对正能量信息传播力度,及时阻断负面、虚假信息传播渠道,努力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最大增量”。

猜你喜欢
西北地区共同体少数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西北地区支护桩施工技术应用概述
爱的共同体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空间环境因素对西北地区电离层空间特征影响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少数民族的服装
寒露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