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广
(甘肃第二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兰州 730050)
从现阶段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运行状况来看,在施工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就此作出改善。其中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就是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相关方面的管理人员自身专业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状况制定适合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建筑安全管理极为不利。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而言,安全管理极为重要,但是仍有一些管理者缺乏对于安全管理作用的认知。比如,有些施工单位为了控制施工产生的成本,减少施工人员数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会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施工材料设备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若相关设备不符合建设标准要求,不仅影响施工安全,还会延缓施工进度,增大建设成本,不利于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于施工团队安全生产管理意识淡薄,导致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无法保证安全作业。例如,在进行高空作业时,没有给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等防护用品,严重影响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与此同时,一些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也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导致后续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再如,在建筑工地中由于违规用电用火、无证进行电焊工作、吸烟未熄灭烟头等情况的发生,直接造成了建筑工地的消防隐患。实际现场人员素质考核评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现场人员考核评分情况
材料和设备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组成部分之一,其质量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最终建设情况,不符合标准的材料与设备会造成较大的施工安全隐患,所以在工程开展中要加大对材料以及设备的管控,从基础做起,严格把控施工安全。
(1)做好材料入场前的审核工作,确保材料在进入现场之前,经过合理的检测,保证材料的质量,避免材料带来隐患。(2)施工阶段,先对设备的状况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较好的状态。设备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设备管理流程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为进一步提升建筑安全性,需对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不仅要加强外界对于建筑业的监督,建筑业本身也要对此予以重视。首先,政府部门要针对该行业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法律条例,使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对危害人民的行为作出严肃处理,用法律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进行约束规范;其二,企业本身也要设置监管部门,对此进行监督管理,并且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源头,并且进行处理,将安全问题所带来的危害降到最小。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能方圆,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也是如此,建筑施工管理包含的内容众多,安全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所以建筑单位本身要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完善,以此来保证施工质量不受影响。在完善制度的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对本身的安全管理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在明确自身的弊端之后,做出针对性改善。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人员的安全培训,使其能够认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所有的操作工序按照标准进行,积极开展自我防护,由此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为建筑事业的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1)严守安全底线,充分认识安全发展的重大意义。建筑企业应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让施工团队和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安全发展的重大意义。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从业人员应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例如,应将深基坑、高大脚手架、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悬挑式卸料平台、建筑起重机械、有限空间作业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及临边防护、洞口防护、高处作业等生产安全事故易发、高发部位作为企业安全生产隐患自查的重点。
(2)积极按照“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的原则全面排查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严肃查处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建设单位安全生产履责情况的检查,加大对建设单位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通过落实建设单位安全生产首要责任,进一步督促工程各参建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3)重点按照我国关于《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导则》监督检查落实情况,推广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持续改善施工现场一线作业人员生产和生活环境。与此同时,应落实《关于进一步落实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制度的通知》,充分应用工程质量安全手册指导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应用试点创建和现场观摩,加大对企业和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例如,应指导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施工现场生活垃圾严格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施工现场周边的基本状况,如图2所示。
图2 施工现场的周边状况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人员是贯穿于施工始终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最终施工质量。同样,在施工安全管理中,人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不可忽视,其专业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质量,所以建筑单位本身要着重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
在项目开展之前,需要在合同中明确建筑施工中的各项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的技术交底工作,确保将施工管理与安全防控相互结合,由此来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不仅对施工管理人员有所要求,对于施工人员也要加大管理力度。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以此保证其能够按照施工标准完成各项工作。尤其是在面对一些需要用到高新技术的项目,必须要保证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对技术人员进行二次考核,由此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愈加广泛,构建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安全管理信息化,以促使安全管理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不仅如此,建立符合建筑工程发展的信息管理体系,还能够实现对于工程安全风险的全面布控,使相关信息在第一时间得到整合处理,为后续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从而全面提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质量。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规避安全风险,需要以建筑工程的实际状况为基础,建立相应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在体系构建中,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其一,工程管理者应加大管理力度,对施工期间所涉及的施工技术、操作工序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同时还应加强人员方面的管理,使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其二,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来管理,同时还要加大对于安全风险的预判评估力度,全面升级日常防护工作。
(1)由于建筑工地形成火灾的部分原因是建筑工地工作人员缺乏消防安全意识。针对此,应加强对有关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定期开展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检查工作,以用电用火、易燃品堆放场所为重点,从严、从细、从实排查每一处消防隐患,落实责任主体,确保消防设施设备正常使用,提高建筑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消防无小事,防范做到位。
(2)落实安全责任制,开展消防安全培训。针对建筑工地全体人员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对建筑工地现场消防设施和器材配备、电路敷设和用火用电进行检测;严格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
由于建筑项目本身涉及的学科领域非常广泛,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技术要点也相对复杂,所以,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明确不同施工项目之间存在的主要关联,将管理和实际操作工作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衔接,完成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发展建设。
首先,要求企业不断加强对大数据和相应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崭新的信息管理框架,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模式,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动态监控,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问题;其次,做好对已经建立完成的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工作,为技术管理打下坚实基础;最后,培养优秀的信息化建设人才,企业可以通过与对口的高校进行合作,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实训机会,培养具有信息化能力的发展人才。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中所呈现的安全管理问题愈加明显,因为建筑行业本身的危险性较高,所以需要建筑行业对施工中开展安全管理加以重视。文章结合当前阶段的建筑施工状况,通过了解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希望能够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提升人员素质、健全监督管理制度等方式来实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革新,由此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