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祥秋
望着眼前跟周边一样普通的院子,早已享誉四方的“草根堂”在我心里打了折扣。有些失望中,一位穿着朴素的大姐快步迎上来,明显被晒得发黑的脸上带着憨憨的笑意跟我们握手,嘴里连连说着:“欢迎!欢迎!外边热,快进屋喝口水,凉快凉快。”
大姐的热情好客,让我对她多看了几眼:干练中透着自信,也许是常年的户外劳作,她看上去身体很强壮。
“杨理事长好!”
我听到身后传来这样的称谓声,不由心里大吃一惊,我眼前的大姐居然是草根堂的堂堂理事长。我有些懵圈:眼前不断闪现那些正襟危坐老板台或面对崇拜者侃侃而谈的威严形象,再看近在咫尺的杨平理事长,秀发日渐稀疏的脑门上细汗密布,要不是脸上的晒痕准会羞红一片。
接下来,我没太多关注其她,而是不远不近地跟着杨平理事长,听她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地介绍她这些年来倾其个人所有收集的宝贝和北京草根堂中医药博物馆的未来:
“北京草根堂中医药博物馆(筹)于2021年11月开始投资筹建,此次精心挑选收藏中的800余件历史遗存在600平方米场地设置清代坐诊药铺、中国历史十大名医、中医文献古籍展区、古代民间医药器具、中国传统针灸史展区、红色革命医疗史、珍贵草药标本展区、实践活动和文创区等9个展区。馆藏展品以中医药历史系列藏品为主,其中清代至新中国成立时期的各类医牌医匾,各个时期各种材质的碾船、捣药缸、药臼、药瓶,清代及民国出版的中医药类文献古籍,其他还有:药王像、虎撑、药铺天平、戥子秤、中医行医工具、几十种珍贵中草药中巨大稀少的蚁巢、蜂巢、角类等,这些物品见证了中医药文化的悠久历史,有些馆藏也为中医药教学和专家学者提供了实物佐证。”
在入口介绍中写道:
“北京草根堂中医药博物馆(筹)以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己任,努力精心打造、体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医疗文化特点并进行全方位展示,加强中医药有关的文物保护工作,讲好中医药故事,给民众提供参观学习中医药发展史,同时填补石楼镇区域此类文化展示项目的空白,尽其所能为发展区域文化事业做奉献。
北京草根堂中医药博物馆(筹)的创办,是基于北京草根堂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平女士多年的夙愿,其受父辈行医熏陶,经年累月倾心收集中医药相关的历史文物,为创办中医药博物馆积攒下了专业雄厚的物质基础。”
休息时,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问她:“杨平理事长,这么大的投入,要维护下去,肯定费用也不少。”
她一眼看出了我的顾虑,不打磕绊地说:“从我想建中医药博物馆那天起,就没动过收费的念头。”
“而且你很有远见,眼光独特。”
“没有您说得那么好,可能是从小受当中医大夫的父亲的影响吧。”
望着她云淡风轻的神态和略显沧桑的脸庞,我知道她经历了太多太多,可能与她的实际年龄不相符。于是我随口问道:“杨理事长今年芳龄几何?”
杨平带领草根堂全体员工白草畔团建,助力乡村振兴 ▲
“您还是叫我‘小杨’吧。我家孩子都上小学了。”
不习惯高高在上的官称,但又不失小女人的心思。我看到了她的本真,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了,此行不虚,不由松了口气。
说起博物馆、中草药、林下种植……她张口就来,说得信心满满,一脸的自豪骄傲。要她说说自己,就显得笨拙起来,不愿多说,给了我一份她曾经的宣讲稿:
大家好,我叫杨平,是北京草根堂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堂主,我宣讲的题目是《草根的魔力》。
跟大多数女孩镜子、包包、化妆品的标配不一样,我的标配是马扎、手套和草帽。您问这是为什么,因为我“着魔”了。我生在中医世家,从小闻着草药的香味长大,最爱摆弄的就是中药材的根根块块,总想着能为中医做点啥。
怀着儿时的梦想,2011年3月,我带着6名员工回乡创业,在石楼镇大次洛村包了300亩地,成立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起名的时候就想,中草药最有用的地儿大多都在根儿上,我们服务的对象也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干脆就叫“草根堂”吧,就这样我成了名副其实的堂主。
知道我包地搞种植,亲戚朋友都不支持,连街坊见到我都说:“你年纪轻轻的,干点儿什么不好,非得种地,种地哪有发财的?”我听了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可他们越是这么说,我就越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干出点样儿来。
刚开始,对种地没经验,跟着别人种了50亩的金银花,之后,又种了250亩的黄豆和甜玉米,因为不懂技术,又赶上那年干旱,苗子几乎绝收,一年干到头,不但没挣钱,还搭了60多万元,积蓄赔了个底儿掉,连房子都卖了,我爸还给我起了个外号叫“杨赔赔”。
就在我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2013年,石楼镇实施北京市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划定了2万多亩的林区。我承包的那片地在工程范围内种上了树。按照国家的政策,我不仅不用交地租,每年还能拿到10万多元的管护费,这一下子压力就小了,收支平衡没问题了。
我又开始琢磨在林地里试种中草药。我们到处学习技术,还把河北安国的技术员请过来手把手地教我们。
我在林下种了丹参、白术等100亩,当年就见了效,每亩纯收入3000多元,我净挣了30多万元,尝到了甜头。第二年又承包了2000亩的林地。
可命运总爱捉弄人。这一年,我们种的天南星得了病害,苗子大片大片都蔫儿了,叶子耷拉在根上,手一碰就掉,眼看着近1/4的苗子都死了,我急得这头发是大把大把地掉……
怎么办,这时,我想到了政府,镇领导了解情况后,立刻帮我联系了区种植中心和市植保站,技术专家第二天一大早儿就到了我们地头儿。经过会诊分析,原来是雨季林下湿气太重,苗子得了根腐病。专家告诉我们说一刻都不能耽搁,得赶紧打药。这才及时阻止了病害的扩散。经过这次经历,我们吸取了教训,不断学习科学的种植技术,积累了更加丰富的种植经验。
5年来,我们得到区里和镇里多项政策支持,无偿配送种子,全程机械化服务,观光农业创建“药园”项目的确定。我们的经营越来越顺,企业也越来越好。
我们已经拥有固定资产1200多万元,年利润400多万元,成为了集中草药科普、农耕体验、餐饮娱乐、生态休闲、旅游养生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观光园。2015年,我们草根堂还被评为“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我常常想,是草根的魔力,吸引了我在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找到了位置,实现了价值。是党的好政策把我扶起来,咱不能忘本啊。
我的目标是带着大家伙儿一起种药,一起赚钱!为了让乡亲们更加踏实,我先期垫付种子钱,免费向大家提供或技术服务。
现在,石楼镇的12个村都有村民跟我们一起种药,其他乡镇农户,甚至还有昌平、顺义的农户,也加入了我们合作社。只要是来学习的,我们都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给他们。我们已经带动了全镇200多户、全区500多户一起种植林下药材,解决了周边村800多名劳动力就业。
现在人们对中医药养生的观念越来越强,中草药成了香饽饽。来我们这休闲的游客越来越多,考察的专家也越来越多,草根堂的名气越来越大了。
就连安国的药商也来我们这儿收药材,还有5家中药饮片厂和我们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我们的药刚种下就被他们订走了,还成了他们的免检产品。
现在,我们又对草根堂做了新的规划,就是要把这2000亩的林子建成中草药森林公园和旅游健康基地。
作为草根堂的堂主,我真诚地欢迎大家到我们农场来做客,在这个天然的大氧吧里,您悠闲地走在林间道上,闻着花香、药香,听着鸟叫,品尝着特色药膳,住着凉亭木屋,这草根的魔力,保准您去了一次还想去第二次,等到第二次去,也许,您就不想走了!
看过这份宣讲稿后,我开玩笑地说:“宣讲一定非常精彩。”
“那次真是赶着鸭子上架,好难受。”
“但里面讲的事都是实实在在做过的。”
“那是必须的。”
“从你的讲述中看,在你的创业过程中,每到关键时刻,总有贵人相助。”
“应该是我比较幸运吧。我最大的贵人就是人民政府。”
杨平(左二)给实用人才学习参观人员讲解制作中草药香包 ▲
“你能具体说说一些真实的场景吗?”
“总算都过了。”她一句带过,我知道这其中的艰难和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她不愿意用此博得人们的同情。
事后,我只好在网上搜索,找到了与她有关,但为数不多的官方媒体报道。
报道一:
“眼下也是中草药丹参采收的季节,这两天的寒潮天气让北京房山区合作社的社员们加快了采收步伐,然而过于潮湿的墒情让他们改变了采收计划。2021年立冬前的一天,北京房山区石楼镇草根堂种养殖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在林地里忙碌着,他们要赶在降温前抢收林地里的中草药丹参。
北京草根堂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平:您看我们这个药材长得特别棒,但是看每一个头都是缺口,是因为地太湿了,我们在采收的过程中它就从中间断了,所以我们现在就起一段看看情况,然后决定明年开春再大面积起,因为现在起的话确实我们损失很大。
2009年,杨平辞去了城里餐饮职业经理人的工作,回到家乡承包种地,由于不懂技术,起初杨平的务农之路走得并不平坦。
北京草根堂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平:我虽然是农民,但是我还真是没种过地,对种地可以说是一窍不通,都已经赔得几乎是倾家荡产了,因为这个还卖了一套房。
正当杨平准备放弃的时候,2013年北京市实施平原造林工程,这让她看到了希望,她牵头组织周边村民成立合作社在林下种植中草药。经过1年多的摸索,2014年合作社中草药试种成功,当年就见到了效益,每亩纯收入达到3000多元。
北京草根堂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平:您看这片中草药像是菠菜,但它是板蓝根,它上边的叶子叫大青叶,这个叶子如果给它烘干之后泡茶喝也是可以的,跟板蓝根的作用是一样的,它底下的根叫板蓝根。
看到林药种植投入少、见效快、收益高,村里的农户们也主动要求加入合作社。北京草根堂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朱学坡:收入有保障、有分红,工资加分红,我们工资是5000多元,加分红能到7000元钱。
在合作社带动下,石楼镇周边十几个村900多农户种植中草药,户年均收入近3万元。除传统种植中草药外,杨平还带领大家种植食用菌和无公害蔬菜,研发中草药深加工,建起了休闲观光、餐饮民宿、中草药科普一体化的现代都市生态农业园。
北京草根堂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平:我们从2018年到现在也是在转型,种药材也是要转型的,从经济型的中草药改成观赏型的中草药,我们中草药不仅能卖钱,还能开特别好看的花,主要就是我们要把环境给美化了。我们想在农村找回我们小时候的那种感觉,让广大游客到我们这边来看、来玩,享受健康的幸福生活。”
在最近的报道中她依然很忙:
“北京房山新农人、北京市农广校挂牌实训基地负责人、北京草根堂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合作社里的巾帼抗疫者’——杨平。
杨平(右)在草根堂中医药博物馆老药铺内给参观游客号脉 ▲
防疫期间,人文关怀,处处体现:
疫情期间,大家一致居家隔离,减少外出,采购生活物资变得非常不便,杨平挨个给员工发信息,询问生活情况,并且嘱咐大家注意安全,为员工免费供应新鲜蔬菜。她在大家复工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充足的防疫物资,如医用口罩、消毒酒精、洗手液等。疫情期间,很多单位采取降薪和裁员方式减少支出以维持企业正常运转,而杨平并没有这样做,这让员工非常感动,也更加有归属感。
3月对于农业是最忙碌的季节,复工复产在即,一部分员工从外省市赶回来,杨平一再强调,严格执行14天居家隔离措施,员工在隔离期间,安排专人负责隔离人员的饮食起居工作,保证安全、顺利完成隔离任务。
心怀感恩,全力支持抗疫一线: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来势凶猛,面对疫情的发展,杨平作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的一名领头人有义务配合党和国家全力阻击疫情,共同维护社会稳定,第一时间向本地区的主管单位捐赠了840盒蒲公英,总价值40320元。她说,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国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来治疗新冠肺炎,取得了显著成果,而我社多年以来以种植中草药为主,大量盛产蒲公英,而蒲公英正是消炎抗病毒的一味不可或缺的良药。希望战斗在抗疫前线的各位同志都能够保住身体,健康归来。
2020年2月10日向房山区石楼镇政府捐赠蒲公英336盒(168盒蒲公英根+168盒蒲公英叶),总价值15120元;2020年2月12日向杨驸马庄村捐赠蒲公英252盒(168盒蒲公英根+84盒蒲公英叶),总价值12600元;2020年2月12日向大次洛村捐赠蒲公英252盒(168盒蒲公英根+84盒蒲公英叶),总价值12600元。
此次对房山区石楼镇捐赠的这些慰问品,是杨平同志的一点心意,是对基层工作人员的辛苦表示慰问,同时也是代表农户尽一份合作社应尽的社会责任。
复产复工,全力以赴:
通过举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从打响防疫阻击战的那一天起,我国利用50多天的时间,实现了国内新增病例从每天的上万人到0人新增的惊人突破,这是世卫组织都为之称道的奇迹。与此同时,复工复产,发展经济成为了重中之重,农业发展更在紧要关头,最为忙碌的时节,杨平理事长带领合作社员及农户,开始分散作业,从平整土地到春耕播种,在保障防疫安全的情况下,紧张而有序地展开。今年的春耕景象尤为特殊,口罩手套成为必备装备,响应国家号召,安全工作,不给祖国添麻烦。
这次疫情,杨平同志忙前忙后,既要抓安全又要抓生产,但她总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样,工作、家庭两不耽误,这其中的艰辛她从来不讲,她用自己的方式奉献自己,回馈社会。”
在整个的参观过程中,杨理事长始终陪在身边,接完一个又一个电话,总是报以歉意。
听着她,左一个“合作种植户不容易”,右一个“合作民俗户不能亏了”“乡亲们都得过上好日子”,我深有感慨地问:“你惦记的总是别人,是不是把自己都忙忘了。”
“我挺愧对老人、爱人和孩子的。”她一脸的真诚和自责。
“看来你真的把自己忘了。”
“我不好好的嘛。”她打量了一遍自己,一脸无辜地望着我。
“以你现在的地位和实力,不应该是光鲜亮丽和风采照人吗?”
“我就是个草根,让我身边更多的人得到实惠,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才是本分。”
“那你的个人形象是什么?”
“我尽心做自己该做的事,至于外在的形象,任人评说。”
在我看来,她的大爱和仁义是骨子里的,决不是做表面文章。至此,我终于明白了:她的企业为何越做越大,对社会主动承担的义务越来越多,不是一时之举,赢得什么,而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做事,把企业的收益尽可能多地回报社会和父老乡亲,留给自己的依然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如水生活,且无怨无悔,初心不改。
杨平,一个甘愿做中草药一样草根的人,让身边跟她一样草根出身的人们,在她的带动下一起努力,走上健康幸福之路,唱响一曲草根人的奋斗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