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枚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在十七八世纪,受到欧洲启蒙运动的深入影响,各种各样的艺术门类都得到了丰富的发展。清唱剧最初起源于十七世纪初期的意大利,也被称为神剧。第一个清唱剧,普遍被认为是1600 年在内利的一个祈祷堂中演出的卡瓦里埃利的《关于灵魂与肉体的戏剧》。
巴洛克时期的清唱剧受到同时期歌剧发展的影响,在后世作曲家的笔下始终熠熠生辉,亨德尔的清唱剧也正是如此广为流传,他的清唱剧《弥赛亚》,表现了让大家都认可的亨德尔风格所处时代的音乐元素,所以谈起清唱剧时,没人不了解亨德尔,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艺术成就也在亨德尔和巴赫的手里到达了最高峰。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 Frederic Handel,1685-1759)。出生于联邦德国哈雷城的一个小市民家庭,是有名的英籍德语音乐家。亨德尔在青少年时代就曾跟着当地风琴教师、作曲家学过声乐,后来成为了哈雷礼拜大殿的管风琴教师,并进行创作。
1705 年,他的歌剧演出代表作《阿尔米拉》和《尼罗》在汉堡歌剧团公演,并取得了成功。在1706 年至1710 年间,亨德尔曾到过当时歌剧演出中心意大利四处旅行,并深入了解了意大利的声乐文化,从而开拓了艺术视野。1709 年,他新创作的舞剧《阿格里皮娜》在威尼斯公演,受到了意大利歌剧界的共同赞赏,但亨德尔却并不是很满意,不久后他就远走英格兰。1712 年定居英格兰后,对英格兰音乐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亨德尔也在1733 年开始写作清唱剧。
他的创作数量丰富,选择不同声音和器乐主题加以创造,其中歌剧和清唱剧最为有名。歌剧方面,亨德尔是欧洲巴洛克时期后期最主要的歌剧音乐家,毕生著有四十多部歌剧,作品主题大致为历史主题、神话题材和爱情故事三类,代表作有《阿尔奇娜》。清唱剧方面,清唱剧是代表了亨德尔最大声乐艺术成果的艺术体裁,他在生前一共写了三部清唱剧小说,经典杰作有:《以色列人在埃及》《我主耶稣基督的复活》《扫罗》《参孙》《犹大马克白》以及《弥赛亚》,这些作品都具有典型的英雄性和史诗性,产生了广泛的现实意义。
巴洛克时期很多的音乐创作都与宗教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圣经》是英国新教教会的经典,新教在同天主教的斗争以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中,都借用了《圣经》当中的英雄形象和豪迈诗句。亨德尔深知《圣经》故事在英国的资产阶级中广泛流传,所以,他的清唱剧都是采用《圣经》为题材,如他的代表作品《弥赛亚》,《弥赛亚》中的很多歌词都是从《圣经》中截取而来,《圣经》中的文字采用散文体,诗词长短不一,清唱剧若是采用《圣经》作为唱词,势必会对原文进行修改来达到押韵,而亨德尔用精湛的作曲技术将《圣经》原文和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大众描绘了一幅关于弥赛亚“降世、受难、复活”的“画卷”,使这部作品上升到创世与救赎的高度。虽然亨德尔的作品大多采用宗教题材,但他的清唱剧并非教会音乐,没有在教堂上演过,而是用世俗音乐会的形式,一般在剧院和音乐大厅进行演出。
亨德尔加入了英国国籍,在当时的英国,热爱观看戏剧表演的新兴资产阶级观众已经厌倦了意大利歌剧,再加上英国首部用英文演唱的《乞丐歌剧》的问世,使得亨德尔在英国歌剧界的地位大不如前,执着的亨德尔不甘心失败,终于在1732年的皇家小教堂里,上演了他的首部用英语演唱的清唱剧《以斯帖》,随后又创作了多部清唱剧,1741 年,亨德尔写出了英语清唱剧《弥撒亚》,这部剧作在当时的伦敦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与之前创作的清唱剧不一样,亨德尔所创作的清唱剧使用的是英文语句和唱词,赋予了《圣经》题材以全新的社会意义,清唱剧中直接引用了其中的段落和词句,配上庄严雄伟的领唱和合唱,赋予了这一体裁前所未有的英雄性和史诗性,具有典型的借古喻今的含义,引起了英国民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十八世纪初期的欧洲乐坛,音乐风格上仍然延续着以复调音乐为主的潮流,作为与亨德尔齐名的音乐大师,巴赫便是复调音乐的代表人物。但到了巴洛克时期,主调音乐逐渐流行起来。在那个时期,拉莫的大小调调性和声体系影响了亨德尔,在其早期的创作过程中,亨德尔发现主调音乐相比于复调音乐而言,更易于把听众情感引入到歌曲情境之中,让音乐更有感染力,能够使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亨德尔的清唱剧以主调和声写法为主,同时在中间段落又结合了复调对位,在他后期的音乐创作中,主调音乐代替复调音乐成为主体音乐。亨德尔的音乐作品之所以能够具备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织体和宏大的乐队表现形式,跟主调音乐的运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
合唱音乐是一种多声部音乐艺术形式,合唱作品中,随着和声织体的不断变化,音色也可能出现多种改变,从而使合唱音响效果达到多层次的特征。
在亨德尔的清唱剧作品中,一个最重要的创新就是采用了大量的合唱艺术,清唱剧的结构原则是以合唱作为主体,合唱在清唱剧里占有三分之二的比重,在亨德尔的清唱剧中,合唱的织体设计得非常丰富,比如具有和弦性的框架,复调式的段落以及两者相结合的织体写法,这在他的清唱剧《弥赛亚》中的合唱《哈利路亚》得到了极大体现。《哈利路亚》选自清唱剧《弥赛亚》第二部分的终曲。这首合唱具有史诗般的风格,是一首能够触碰灵魂的赞美诗,达到了巴洛克音乐宏大壮丽风格的顶峰。
亨德尔在《哈利路亚》这首合唱曲中,运用了多种多样的合唱风格:块状和弦式的织体与赋格式模仿的对位织体交替出现,间或还有齐唱的乐句,以及和弦式织体与复调织体的组合,各个声部都具有清晰和声功能性的和弦进行,和声强调从主、下属和属功能和弦之间的进行规律。从整体声部的横向运动来看,通过高度理性化的和声变化与进行,不同声部之间达到了一种均衡的状态,从而让和弦纵向和横向都达到和谐的效果,正是这种不同风格与织体的对比使巴洛克音乐有了更多的戏剧性。
在清唱剧的配器和伴奏中,管弦乐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亨德尔在清唱剧中加入了自己的管风琴演奏,在他几乎所有的清唱剧作品中,剧中的序曲都由管弦乐去担当,如《弥赛亚》中的田园交响曲;以及《犹大·玛卡贝》中的进行曲;《参孙》中的送葬进行曲。清唱剧当中的管弦乐队,非常熟练地运用了弦乐管和木管乐器的技法规制,既能加强声乐音量,也能更好地描述景色、衬托环境,在烘托人物心理和情感表达要素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他的清唱剧还有序曲部分、间奏曲部分这些单独的器乐段落。
亨德尔清唱剧当中的独唱部分,以咏叹调为主,分为英雄性和抒情性两种。不仅如此,亨德尔在清唱剧咏叹调中大量应用了歌剧的返始咏叹调形式,但有时也对A 段的再现稍加变化,特别是在结尾处,使之达到一个最后的高潮,这样便形成了ABA 的清唱剧咏叹调形式。如《弥赛亚》当中的女高音咏叹调《欢呼吧!锡安的人民》。受当时封建宗教观念的影响,女性地位低下,她们无法在大庭广众之下演出,更不允许在教堂中唱歌。但女性高亢、轻快、明亮的嗓音又很受人们的喜爱,出于对音色的追求,十六世纪,阉伶歌手开始出现,由于生理结构上的变化,他们拥有高超的演唱技巧,演唱音域非常大,特别擅长演唱高难度的花腔作品。这也让巴洛克时期的许多声乐作品难度加大,亨德尔的清唱剧作品也不例外。《弥赛亚》当中的女高音咏叹调作品,有很多长句式的炫技花腔,下面以《欢呼吧!锡安的儿女》和《我知道我救赎主活着》为例分析。
《欢呼吧!锡安的儿女》是《弥赛亚》中第一部分的女高音经典唱段,主要表达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景与期盼,宣扬和平、正义以及对胜利到来的渴望。这首咏叹调整体以大调为主,采用古英语歌词进行演唱,因此在演唱过程中,元音的发音非常重要。在《欢呼吧!锡安的儿女》中,旋律中有大量的装饰音,体现了巴洛克时期华丽的音乐风格。
在这首咏叹调中,第一乐段与再现乐段都是快板,音乐欢快明亮,作者通过旋律与歌词、人声与伴奏的交织结合,表达对上帝的热烈赞美之情。歌曲开头部分的歌词就是“rejoice(欢乐)”,并且将这个词重复了三遍,三个“rejoice”以弱起的方式呈现出阶梯式的旋律发展,在演唱时,要注意情绪和力度的表达,音乐发展到中段以后,旋律变得平和缓慢,整个调性也发生了转变,音乐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庄严、肃静的特点,与第一段的音乐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伴奏器乐以弦乐为主。到了再现段落,音乐回归呈示段的风格,从而更好地体现出《弥赛亚》中华丽、宏伟大气的音乐风格。
这首咏叹调是《弥赛亚》中女高音唱段最具代表性的一首。人们为了纪念亨德尔,便在他的墓碑雕像下刻下了这首优美的旋律。跟《欢呼吧!锡安的儿女》相比,这首咏叹调没有过多的花腔乐段,全曲抒情、优美,音乐虔诚、坚定。歌曲以虔诚基督徒的心声来歌唱赞美耶稣的复活和拯救,歌曲的开头“I know that my redeemer liveth(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在全曲中多次出现,充满着坚定的信念,这首咏叹调所表达出来的情绪很符合当时英国资产阶级民众的心理。整首咏叹调的旋律呈阶梯式上行,歌词反复强调,把音乐逐渐推向高潮,这也体现了亨德尔极具逻辑性的写作构思,同时也突出强调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蕴含了极强的情感主义。旋律在音域上面,没有过多的高音技巧,自然平和的音乐,能够很好地发挥出女高音圆润优美的音色,气势恢宏,而又不失戏剧性。
亨德尔的清唱剧,具有极强的人文主义色彩,音乐旋律质朴动人,体现了高度的艺术性和虔诚的宗教信仰,在不同程度上,曲折迂回地表现了十八世纪上半叶英国新兴市民阶级的生活理念与欲望。这些作品都具有生机勃勃的情调,以及清澈明了的音乐风格,而且都很易于被当时的人民群众所认识和欣赏。而亨德尔的清唱剧作品都充满着英雄的气概,个人的情感意志与人民所追求的英雄性达到高度统一,在清唱剧这个领域,体现了从没有过的宏大规格和震撼的音乐作品风格。亨德尔的32 部清唱剧都极具大众性,而且可以在剧场中广为上演,清唱剧不再限于在教会表演,而是可以在音乐会上公开演出。此外,亨德尔的清唱剧也使英国音乐合唱文化得到了大力发展,在音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亨德尔是欧洲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有着强烈的感染性,他对歌曲有精确的掌控力,建立了自己独有的音乐风格。他的清唱剧从传统歌剧中逐步解脱出来,从起初受到人们的抵制到可以正式公开表演,最后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他的创作体现了这个时期的艺术精神和特点,在创作中充满了英雄气概和为取得自由而奋斗的精神。亨德尔还将歌剧的创作经验用到了清唱剧中,尤其把合唱从附属转成整体清唱剧结构的重要支撑,成为清唱剧中不能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转变对后世的作曲家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