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月华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推销员之死》是阿瑟·米勒创作的一部关于美国大萧条时期精神危机和社会问题的作品。它讲述了经济危机时期普通人被“美国梦”支配的悲剧故事。剧目讲述了一个悲惨的推销员在自杀前两天的所思所想,生动地展现了推销员威利的悲惨人生。1979 年梅绍武最先翻译了这部剧作并且传播到了中国,在中国的戏剧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在刘荣新和曹禺的力邀下,米勒两次来到中国亲自指导他的戏剧《推销员之死》。它在中国的演出非常成功,在国内引发了一场讨论。随着《推销员之死》演出的成功,国内学者们写出了大量的研究文献,一种是对整体的研究,从宏观上研究阿瑟·米勒的著作,研究他剧作的艺术手法和思想特征,另一种是对个别剧本的研究,研究主要在《推销员之死》上,研究了它的表现手法、美学价值和悲剧内涵。例如,王勇的《新颖的时空处理和心理描写》肯定了《推销员之死》舞台上刻画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和倒叙手法;郭继德的《阿瑟·密勒的戏剧观》研究了米勒戏剧的理论方法。
1979-1989 年这一时期对《推销员之死》的研究主题较为单一,重点主要围绕该剧在美国引起的巨大争议或观剧感受进行展开,对该剧的表现主义特征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在1990-2000 年,这一时期我国戏剧家研究的重点投向了语言特点、异化主题、现实主义和悲剧根源,同时,对表现主义的研究也逐渐深入”。20 世纪末,中美两国关系空前活跃,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去研究美国的名作。所以,中国学者对《推销员之死》的研究也更有热情。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文献统计数据研究显示,在2001年至2021年,以“推销员之死”为主题检索到的论文有739 篇,随着论文数量的不断增加,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随之改变。对人物形象的研究也拓展到了女性上,运用女性主义和性别研究来探讨剧中的女性形象。在这一时期,国内学者们研究米勒和他的剧作的主要方式是比较研究,例如:在吴戈的《中国梦与美国梦——〈狗儿爷涅槃〉与〈推销员之死〉》里,他把《推销员之死》与刘锦云的《狗儿爷涅槃》进行了对比,两个作品在反映国家社会历史和普通人的悲剧上有相似之处。学者们对《推销员之死》的研究视野更加多元化。期刊论文的研究范围也包括了《推销员之死》中的犹太性、存在主义、教子方式、理想主义、美国社会、象征主义、文化诗学、叙事功能、父子关系、生态批评等方面。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也包括了时间结构、父亲身份和心理分析、主题、对白的语言分析、释意派理论和转喻认知研究、关联理论、目的论、功能主义、操纵论、译本研究等。虽然这一时期学者们对米勒的作品研究进步巨大,但关于表现主义的研究发展却很缓慢。
《推销员之死》中表现主义艺术手法的运用是该剧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关键学者也注重对其表现主义特征的研究,洪增流、张玉红的《评〈推销员之死〉中的表现主义》认为该剧对表现主义的运用,是有别于其他戏剧的关键,《推销员之死》使用了莎士比亚的《李尔王》的“多重自我”的表现方法,“以对‘自我’的多层次复杂结构的分析,在舞台上重现人物的心理状态,从而使观众可以‘看到主人公’的内心激战”。姜岳斌的《戏剧舞台上的意识流形象——〈推销员之死〉的心理外化艺术及其他》认为“以表现主义的手法深刻揭示了威利作为一个被现代美国生活挤压至精神崩溃的小人物的典型心理特征”。尽管有大量的对《推销员之死》的表现主义特征的研究,但其中很少有专门从表现主义的视角出发进行讨论的文章。
《推销员之死》中有两条叙事线索,一条讲述威利在现实世界发生的事情,时间从威利自杀的前一天晚上一直到威利的葬礼;另一条讲述威利内心的幻象,时间跨越十五年。讲述现实世界的叙事线索为主线,在特殊的节点穿插进威利的内心幻觉,意味着在现实主义的戏剧中穿插表现主义,这样能丰富《推销员之死》的戏剧结构,也增强了这个戏的戏剧张力。
《推销员之死》中威利共出现六次内心幻象,每次幻象都对现实生活里发生的真实事件有推动作用。本和“某夫人”只出现在威利的幻象中,这两个人也是让威利最痛苦的两个部分。威利向往本的生活,本有着在西部闯荡的气概,也是成功的“美国梦”的典范,威利想要本指点他成功,所以,在威利的六次内心幻象中,本出现了四次。在戏剧的第一幕,威利与邻居打牌,邻居为威利推荐了一份工作,但威利感觉到自己的“自尊”受到了伤害,这时威利出现了第一次幻象,本出现了,此后,一旦威利情绪低落,本这个幻象就会出现,并且威利还会和本说话讨论。本的第二次出现是在威利被老板解雇后,威利产生了巨大的挫败感,与本商量怎样获得成功和怎样教育孩子。本的第三次出现是在威利从餐厅回到家后,威利感到了无比的绝望,他在幻象里告诉本他想要以自杀的方式去获取保险金,但同时也害怕这一计划不能成功,更害怕有人叫他胆小鬼。本的第四次出现是在威利和比夫吵架后,他发现了儿子对自己的爱,这让他受到了很大的感动,并相信比夫对他是有感情的,这坚定了他自杀的想法,并且告诉本自杀是唯一成功的方法。幻象是表现主义较为重要的技巧之一,本这一幻象是威利内心深藏的发财梦,也是他内心对生活的挣扎,他一边深深地陷入现实对他的打击中,一边无比忏悔地与自己对话,内心幻象是威利心灵外化的一种方式。
“某夫人”虽然只在幻象里出现了两次,但也是威利的一大痛苦,与“某夫人”的感情是威利对家庭的背叛。在演出的过程中,观众可以听到舞台上会时不时传来一个女人的笑声,这就是“某夫人”,在第一幕中,威利在和补袜子的妻子琳达聊天,“某夫人”第一次出现了。“从暗处传来一个女人的笑声,威利并不转身,但在琳达念白时笑声始终贯穿着。音乐声仿佛从窗帘后面传来,在屋子的左方。可以隐约地看到某夫人在穿衣服……”在剧本的开头,作者没有特地说明“某夫人”为什么会出现,但随着情节的后续发展我们就会知道原因,这里为了解释父子矛盾出现的原因采用了倒叙的方式。
米勒对内心幻象和往事再现等叙事手段运用得十分娴熟,他采用表现主义的手法来交代戏剧的背景与人物关系,将威利在生活中的苦痛和挣扎,将过去、现状和未来的设想交织起来,活生生地呈现给观众。
威利的现实事件和内心幻象同时发生,在这样的表现主义的叙事过程中,米勒没有用频繁地拉幕闭幕或切换背景布局的方式,而是用灯光来进行舞台换场,划分表演区,向观众传达他的戏剧意图。巧妙的灯光运用使这部剧的剧情流畅地展开。
《推销员之死》中,在戏剧开场时,我们看到的场景是威利从外面回到了家里,他与琳达交谈了起来,这时比夫和哈皮所在的二楼的房间还是黑的,灯光打在威利和琳达的身上,将观众的注意力也集中到他们的身上,但当威利说完话时,比夫与哈皮所在的地方灯光逐渐亮起来了。比夫和哈皮在床上“欠起身来,倾听着”,说明两人之前是睡眠的状态,这很自然地让两人“上场了”,两人交谈一会儿后,灯光灭了,说明两人交谈完了,在交谈完之前,威利就出现在漆黑的厨房里,接着伴随着他的自言自语,灯光逐渐亮起来,观众的注意力又集中在威利的身上,在威利和琳达交谈时,“某夫人”的笑声传了出来,威利走到舞台左边后,灯光渐渐亮起,“某夫人”从窗帘后走了出来,并在威利的内心幻象中与威利对话,而后,琳达的笑声响了起来,“某夫人”不见了,厨房的灯光再次亮起来,琳达坐在原地,时间又回到了现在,内心幻象和现实的切换是由灯光的明灭变化和威利在舞台上的位置变换来决定的。像威利的哥哥本等,这些人的登场是由灯光、音乐和表演区的变换来实现的。这一技巧将威利与人物间的矛盾和他内心的想法暴露在观众面前。
灯光颜色的运用也值得研究。在威利入场前,他的房子和舞台呈现暗青色,是由顶灯在布景上投射出青色的光完成的,周围地区呈现出橘红色,威利的家在又暗又冷的颜色中,暗示出一家萧条的情况,周围的橘红色暗示出资本主义的汹涌发展,两个反差很大的灯光颜色暗示了威利与社会的格格不入,也暗示了他的家与四周公寓大楼的差异,他注定成为“美国梦”的牺牲品。当琳达说出最后一句台词:“自由了……自由了”时,威利四周的高层建筑变得很清晰,导演用灯光再次升华主题,向观众表明,威利最终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牺牲品。
《推销员之死》注重的不是单一的外部事件发生的过程,更加注重人物内心的心理活动。阿瑟·米勒在整部戏里穿插进威利的潜意识和心理冲突,并通过写威利的恍惚、沉思、自言自语,还有出现的笛声、笑声,使舞台时空自然地闪回、过渡和再现。作者一共设置了六个场景转换。按照人物情绪和心理活动进行衔接和转换,这种意识流的创作技巧,不仅能让作者更灵活地对剧情情节进行安排,还能让这部剧的情节更加跌宕起伏,更有创造性,把威利一家的矛盾、隔阂和危机生动地展现在读者和观众面前。阿瑟·米勒的这种表现主义手法不仅形象地描述出了威利的内心活动和情绪变化,还在心理描述的基础上揭示了社会存在的问题,《推销员之死》这一戏剧,其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是对虚假的“美国梦”进行批判,作品中那些被“美国梦”所控制的人们,不管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世界都处在贫困的状态里,在传达这一思想时,阿瑟·米勒使用了表现主义,因为将残忍的现实生活和美好的幻象进行对比后,就能更清楚地发现威利是因为这个才变得更加绝望,可悲的是威利还没有认清“美国梦”的虚妄,他始终认为“美国梦”可以实现。
威利的身份是一名父亲,他的儿子比夫曾经是他的希望,但现实却残酷地显示,比夫和他一样失败,在这一情形下,威利变得更加愤怒、失落和绝望。尽管如此,威利仍然认为只要用自杀的方式骗取保险金就能够帮助比夫,为他儿子赢得发展的资金。威利在儿子的培养上花费了很多的努力和心血,但他很多对于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不正确的。而且,威利的出轨行为让比夫受到了打击,这也让威利感到了愧疚。
这部剧之所以能够引起非常多的人的共鸣,是因为威利的遭遇是美国人普遍的遭遇,并且,这部剧里感染美国民众的不仅仅是威利的事业心、使命感,还有他具备普通人都有的缺点,儿子提醒他,他只不过是个推销员,他一直生活在自己编的谎言里,只是他不愿意承认而已。他向往本描述的布满钻石的非洲森林、父亲的吹笛声、错过的阿拉斯加,他一直在找发财的方法,他向幻象中的本寻求发财的帮助,但他自始至终不会明白,他所处的现实世界是残酷的,原始森林里的狡诈、阴险和现实世界一样,他不明白,所以他一直在幻象中寻求本的指引,最后,威利在想要发财的强烈冲动下,用自杀换取了保险金,他被金钱迷住了双眼,他完全被金钱控制住了。阿瑟·米勒笔下类型化的人物形象是以被“美国梦”支配着的现实里的人物为原型而塑造的。
《推销员之死》里面演员的走位设计十分独特。在威利的幻象中,他从家去埃贝兹体育场的轨迹是“穿过厨房的墙线,自右屋下”。随着女人的笑声不断地出现,灯光逐渐亮起,“某夫人”第一次上场的走位是通过穿墙直接进入卧室的,第二次出场也是如此。在剧本开头的舞台提示里交代了演员的走位规律:“每当戏发生在现在时,演员都严格地按照想象中的墙行动,只能通过左边的门进入这所房子。但是当戏发生在过去时,这些局限就都打破了,剧中人物就从屋中‘透’过墙直接出入台前表演区。”对走位独特的运用,反映出了剧作家严谨的态度,即便威利的现实生活和内心幻象混在了一起,也能够让观众明确地区分出来哪些是现实生活哪些是内心幻象,让观众清晰地参与到剧情中来。这种“穿墙而过”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这意味着威利的内心幻象是不真实的,这样的运动方式也是人体行动中最便捷的,有利于体现出剧中人物的迫切心理。例如,威利带着迫切和激动的心情去看比夫的比赛;“某夫人”穿墙直接进入卧室能够影响到威利的心情,迅速对威利产生影响。
阿瑟·米勒作为美国著名的戏剧家,他在《推销员之死》中对表现主义的运用非常巧妙,用内心幻象、往事再现等手法呈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将舞台的音乐与灯光等多种技巧结合展现时空变换和人物心理变换,配合典型的人物塑造,以及对走位细节的独特运用,使得《推销员之死》取得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戏剧艺术学习的典范。
注释:
①刘芳考:《浅析〈推销员之死〉中的表现主义技巧》,现代交际,2018 年第3 期。
②洪增流,张玉红:《评〈推销员之死〉中的表现主义》,外国文学,1999 年第6 期。
③蒋武斌:《戏剧舞台上的意识流形象——〈推销员之死〉的心理外化艺术及其他》,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2期。
④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英若诚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 年,第12 页。
⑤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英若诚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 年,第7 页。
⑥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英若诚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 年,第372 页。
⑦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英若诚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 年,第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