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谋划 统筹推进 为干部担当作为提供持续动力

2022-11-12 02:42温郁华
支部建设 2022年23期

□ 温郁华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问题,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也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充分释放出新时代呼吁担当、激励作为的强烈信号。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选人、成长、激励、监督四个方面形成长效机制,构建相协调、相兼顾、相统一的完整生态圈,为干部担当作为提供持续动力。

一、把好“入口关”,健全用人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作为新时代好干部的标准,并且突出强调干部忠诚、干净、担当。我们要不断健全完善考察机制,方能为担当作为打好用人基础。抓好用人考察识别,前提是多渠道、多群体地收集情况、全面准确科学地分析情况。

通过政治素质考察,严把政治关。《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提出,选人用人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政治标准是衡量干部的第一标准,要在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始终突出政治过关,做实做优政治素质考察。将政治素质作为第一标准,从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信仰、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面细化量化考核内容,使政治标准具体化、能评判、可实操。综合运用日常了解、实地调研、民意调查、谈心谈话、民主测评、档案查阅等多种方式突出政治导向,坚持以事查人,通过实干实绩观察干部政治态度,掌握干部政治表现,绘准政治画像,对考察中听到的不同意见、发现的问题要扭住不放、探究真伪,切实把表里不一的“两面派”甄别出来,杜绝政治隐患,为忠诚验成色。

通过精准识别现实表现,严把能力关。统筹年度考核、日常考核及各种专项考核,既看基本面,更要看关键点,重点了解干部在重大任务、关键时刻、紧要关头的表现。通过专项调研,领导、同事、下属、服务对象的谈话,家访、暗访、走访全方位多渠道近距离了解干部,分析干部任职经历、成长轨迹,坚持从实干实绩看干部,注重研判干部干过什么、干得怎么样,以及工作中体现出来的专业素质,综合评价干部各项能力,为担当找本色。

通过广泛听取群众口碑,严把品行关。干部的口碑在民间,干部为群众干了多少实事,解决多少困难,群众感受最强烈,最有发言权。坚持在用人察人的过程中广纳民声,顺应民心,群众口中一件件看似细枝末节小事,往往能反映出纪律意识的大问题,往往最能够真实积累出干部的真品行,坚持在群众口碑中鉴定品是不是正,行是不是廉,为干净打底色。

二、优化“专业课”,完善赋能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强化理论武装,突出斗争历练,方能练就过硬的政治能力。政治过硬加上专业过硬,才能符合新时代好干部的标准。要在干部学习和实践的联动上多下功夫,追求知行合一的效果,完善干部履职赋能机制,不断提升担当作为的政治站位和专业能力水平。

持续跟进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欲事立,须是心立。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是保证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团结统一的前提,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要时时推进,步步紧跟,一天都不可懈怠。对于干部个人来说,政治清醒坚定源于理论清醒坚定,干部要胜任领导工作,理论素养是必备本领。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党委会专题学习、干部培训系统学习、组织生活常态化学习等方式夯实理论基础,及时跟进最新讲话和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时刻把“国之大者”放在心上,不断强化干部理想信念,常补精神之“钙”。

在实践中培养干部的各种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懈怠者干不成宏图伟业。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在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冲锋在前、建功立业。”实践当中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有计划地安排优秀干部、年轻干部到改革发展前沿、服务群众的基层、重大斗争的一线工作锻炼,使干部在攻坚克难中,在复杂矛盾挑战中增长斗争经验和政治经验,激发担当精神,形成正确的政绩观。

有针对性地补齐专业知识短板。要经常开展关于干部紧缺能力和履职培训需求的调研,了解掌握干部在能力素质方面的短板弱项,建立干部紧缺能力清单,精准把脉培训方向。针对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改革等事业发展需求;不同领域干部,结合工作需要的岗位履职需求;干部在实践过程中,应对复杂形势提出的个性化需求,及时跟进,为干部搭建新理念、新方向、新趋势的学习平台和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的充电平台,使干部在走上专业化领导岗位之前,履职专业化领导岗位当中补好专业课。

三、树好“风向标”,强化激励机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以正确的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这抓住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关键点。我们应当在实践中通过用人导向、容错机制、日常关爱、典型引领等方面正向引领,形成合力,达到激励和保护的目的,共同营造奋勇争先、担当作为的浓厚氛围。

鲜明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用人导向。要在选人用人上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组织和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选拔任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明确了担当作为的用人导向并且强调,用人导向最重要、最根本、也最管用,对干部最大的激励是正确用人导向,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部勇于担当作为导向。落实好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事相宜,让敢于担当作为的干部有优先的机会和有更好的舞台。要注重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扫黑除恶等重大斗争一线岗位和急难险重任务中优先挑选使用干部;要优先选用在事业发展上、履职尽责、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干部;要优先选用懂专业、想干事、有激情、有事业心的干部。

完善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容错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干部管理要激励和约束并重,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完善干部容错纠错机制,打消“洗碗越多,摔碗越多”的顾虑。实践当中要明晰容错纠错的界限和清单,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的原则,尽量分领域、分层级的细化容错纠错机制。正确对待被问责、受处理处分干部,对收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对处分期满、表现好的干部,考察合格要给予组织的信任,大胆使用,以组织对干部的担当推动干部对事业的担当。

创造关爱保护、安心安业的干事条件。注重政治激励、建立常态化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机制,贯彻落实党内功勋荣誉表彰条例,做好平时激励、专项表彰奖励工作;注重工作支持,及时快速处理对干部的诬告陷害事件,澄清正名,慰问鼓励,消除顾虑;注重干部待遇保障,解决干部生活当中的现实问题;注重人文关怀、心理关怀,落实健康体检、节日慰问等各项关怀措施,切实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让干部充分感受组织的温暖,心无旁骛地干事创业。

营造典型引领、示范带动的干事氛围。要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广泛宣传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先进事迹,开展周期性表彰活动,并把荣誉获得情况与提拔重用结合起来,让实绩突出的干部获得荣誉,让获得荣誉的干部得到重用,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荣誉感。营造出人人崇尚荣誉、渴望荣誉、珍惜荣誉的良好氛围,使选树宣传的过程成为营造担当氛围、激发干事动力的过程。

四、扎牢“防护网”,压实监督机制

选人用人的监督,是一项重要的日常监督,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监督。纪委监委要认真履行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职能,为营造良好的选人用人环境保驾护航。通过对用人主体的监督,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加强履职尽责日常监督,预防干部误入歧途。深入推进落实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净化干部队伍,不断扎牢选人用人监督“防护网”。

压实对选人用人的监督,以监督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监督用人主体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党纪法规中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相关纪律要求,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对顶风违纪的坚决查处,对用人失察失误问题严重的问责到人,把选人用人的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防选人用人中的不正之风。

加强对干部履职尽责情况的日常监督。政治监督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情况作为是否担当作为的最现实检验。坚持预防在先,及时掌握思想状况,严格落实个人事项报告、“凡提四必”等制度,用好“四种形态”,针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提醒教育和沟通疏导。精准传导压力,让干部看到组织“零容忍”的警醒、“零容忍”的力度,时刻保持自律。运用典型案例和反面教材,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廉政教育,促使干部时刻牢记“五个必须”、坚决杜绝“七个有之”,以监督护航担当作为风气的形成。

深入推进落实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激励“上”也要敢于“下”,加大对不担当不作为干部的调整和处理力度,对工作不胜任、作风不扎实、群众不满意、督导考评排名靠后的干部,坚决调整下去。用“下”的机制净化干部队伍,用“下”的压力倒逼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