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常睿
通过体能训练不单单可以改善身体形态和提高身体机能,同时还可以增强身体的平衡力,并且还可以促使身体更加的敏捷和柔韧,由此可见,对运动损伤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有助于身体健康状态的保持。为此,运动员一定要科学的进行体能训练,避免在平时的运动或者比赛中发生运动损伤,从而对身体的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为此,笔者针对体能训练对运动损伤的防治作用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希望有助于运动损伤的防治。
1 运动损伤的概述
1.1 运动损伤的定义
运动损伤就是指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身体受到损伤,其中包括直接损伤、间接损伤、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有很多,像身体状态、训练水平、环境认知、运动项目、运动技巧等。在体育基础训练中发生运动损伤,首先通常都是因为运动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缺乏对准备活动的全面认识。其次导致运动损伤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在体育运动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对运动要领的掌握不够,致使在运动过程中经常出现动作变形的情况,从而导致运动损伤。最后,对于身体素质并不是很好的人,在做高强度或者大量体育运动后,也很可能会发生运动损伤。除此之外,运动场地、运动设施、心理状态、运动水平等也是可能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因素。
1.2 运动损伤的类型
按照损伤的程度可以将运动损伤划分为急性损伤与慢性损伤。其中急性损伤指的是在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因为一次性或者一瞬间的暴力造成的身体损伤,其中包括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急性损伤发病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或者为即刻损伤,受到损伤的人能够清晰的讲述自己受伤的整个过程和受伤的原因,表现出的体征主要为肿胀和病理变化。像肌肉拉伤、韧带扭伤、关节扭伤等。而慢性损伤通常都是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形成的,病理变化通常表现为粘连、增生、变性,体征表现往往并不是很明显,但是反复多变。受伤的人通常并不能够清晰的讲述自己受伤的整个过程中,导致慢性损伤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处理急性损伤时,因为处理不够恰当,导致损伤部位没有得到彻底痊愈或者受到损伤后没有及时加以治疗处理,另外过度的进行局部训练和过大负担量的训练也会导致慢性损伤。按照是否存在有创口,可以将运动损伤划分为开放性损伤与闭合性损伤。其中开放性损伤就是指受到损伤位置的内部组织发生破损,直接与外界相连相通,创口有血液流出,肌肉或者骨头外露。像擦伤、撕裂伤、刺伤等。闭合性损伤就是指肉皮表面没有受到损伤,但是皮肤内部存在有损伤。通常不存在血液外流的情况。像肌肉拉伤。按照不同的损伤程度可以将运动损伤划分为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和重度损伤。其中轻度损伤顾名思义就是受到的损伤比较轻,活动能力没有受到损害,可以继续参与体育训练。中度损伤指的是受到损伤后,活动能力在短时间内丧失,通常1到2个月内不可以再进行体育训练。重度损伤是指受到的损伤比较严重,很长一段时间不可以进行体育训练。
1.3 运动损伤的基本特点
运动损伤和技术动作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人体结构的研究与分析,发现人体存在很多的弱点。例如:人体踝关节的外踝比较长,导致韧带比较薄弱,外翻肌肉群的力量要比内翻肌肉群的力量小。而膝关节位置有着较长的杠杆,且保护比较少,所以在做屈膝动作时,关节并不是很稳定。在进行过长时间体育训练或者大量重复性动作训练后,人体局部的负担便会加大,很容易造成慢性损伤。
2 体能训练对运动损伤的防治作用
2.1 改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机能
加强体能训练可以很好的改善身体的形态,实现身体各项机能的提高,像爆发力和耐力等。在身体各项指标中,体能可以将身体当前的状态和机能情况直接反映出来。通过体能训练可以将体重维持在合理范围内,身体形态也会更为匀称,身体各项机能参数也会得到相应提高。而缺乏体能训练,体重达不到正常标准,要么就过重,身体形态自然也会变形,身体各项机能参数通常也达不到相应的标准。特别是当体重超重过大时,不仅身材臃肿,同时动作也会变得不够灵活,难以达到要求标准,并且体重过大还会增加膝盖、脚踝等部位关节的负担。大体重的人在做运动时,特别是在打羽毛球时,由于运动中需要膝盖、脚踝等部位关节的爆发冲刺来加以支撑,所以长时间的运动,很可能会对这些部位的关节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这些关节永久性损伤。因此,若想维持一个健康的身体,保持各部位关节的健康,就需要将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这就需要适当的加强体能训练,以此促使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均保持在正常的状态。
2.2 增强身体平衡力
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通常都具有较強的身体平衡力。一些时候发生运动损伤,并不是因为运动量较大或者受到外界力量的撞击,仅仅是因为小细节的影响而造成的。例如:在运动中因为身体失去平衡造成胳膊脱臼、脚踝扭伤或者尾骨摔伤等。适当的加强体能训练,可以使身体更加的灵活自由,对于各种复杂的运动环境均能够很好的应对,即便在运动的过程中身体失去平衡,也能够快速的做出反应,保护好自己不受到损伤。所以说加强体能训练有助于增强身体平衡力和调控力,能够有效的防止在运动的过程中因为意外情况的出现而对身体造成严重损伤。
2.3 提高身体的敏捷性与柔韧性
加强体能训练,还可以有效的提高身体的敏捷性与柔韧性,对于一些专业训练来说,其具有较大的运动量,会压迫到关节和肌肉,并且过度训练很容易造成肌肉僵化。所以在进行专业训练的同时也需要加强体能训练,让身体由过度劳累的状态逐渐恢复,在放松筋骨与肌肉的同时,让身体依旧处于运动的状态,随时做好进行激烈专业训练的准备。体能训练是一种处于高强度专业训练和低强度日常活动之间的一种运动行为。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能训练,身体会变得更加的柔韧和敏捷。实际上,体能训练也是专业训练的补充训练,可以为专业训练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体能训练还可以促使运动员掌握更多运动技能,对于一些危险性较高的动作,通过体能训练可以很好的预防和注意危险的出现。
3 体能训练防治运动损伤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安全教育
在组织运动员进行体育运动训练前,对运动员进行安全教育时,要让其认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组织运动员进行高强度体育运动训练前,必须要先组织运动员做好体能训练,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热身运动,通过体能训练让身体由松弛的状态逐步的进入到运动的状态,激活身体的各项机能,促使其可以适应运动的节奏,让松弛的肌肉紧绷起来,提高关节间润滑液的分泌速度,以此达到保护关节的作用。同时在安全教育中还需要让运动员了解如何在运动中保护好身体。
3.2 做好心理疏导
在进行体育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帮助运动员做好心理疏导,促使其可以很好的掌控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在运动员参加一些比较重大的体育比赛时,更加需要运动员有一个强大的心理,这样才能够保证各运动动作技巧规范的展示出来。如果运动员对自己的情绪不能够很好的控制,其很容易被他人所影响或者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就情绪上出现较大的变动,动作也会变形,这将给运动员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极大的提高了运动的危险性。特别是情绪大幅度波动时,很可能就会因为情绪的发泄而做出一些额外动作,这就很可能会造成运动损伤。所以,一定要注意训练和发展运动员控制情绪的,以此在更好的完成体育运动训练或者体育比赛的同时,减少或者避免运动损伤的出现。
3.3 通过体能训练提高力量素质
运动的重要基础就是力量,并且力量直接影响着身体的控制力和关节的稳定性,力量越大的运动员出现疲劳感的时间越晚,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就越小。由此可见,防治体能损伤的关键就是力量。所以应该通过体能训练增强运动员的力量。例如:在篮球运动中,运动员发起进攻时很可能会出现股后肌群拉伤的情况,造成这一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在于运动员的股后肌群缺乏力量。因此,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在平时的体能训练中一定要注意训练运动员的股后肌群的力量,以此避免出现股后肌群拉伤的情况。另外,对于运动中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均需要通过体能训练提高力量素质。例如:通过站桩的方式来提高股四头肌肉、髌骨肌肉的力量,以此避免在运动中出现髌骨劳损。体能训练中提高力量素质的方法较多,像台阶跳、名级跳、单足跳、杠铃等均可以系统性的、科学的训练运动员的力量,促使肌肉动作更为协调,从而预防运动损伤的出现。
3.4 通过体能训练提高耐力素质
在进行长时间运动时耐力可以帮助人体很好的克服疲劳。耐力主要包括两种:一种为普通耐力,另一种为专项耐力。其中普通耐力是运动员身体各器官不同耐力的一种综合表现。专项耐力则是专门克服因为负荷产生疲劳的一种能力。运动员为了在专项比赛中获得胜利,通常会最大化的提高自身的专项耐力。据相关研究表明,在体能训练中系统性的训练肌肉的耐力可以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的出现,但是在完成耐力训练后,通常都会感觉肌肉酸痛、僵硬。其主要原因在于体能训练后,疲劳会导致肌肉兴奋感提高。如果肌肉长时间处于酸痛和僵硬的状态一定要注意及时消除,如果处理的不够恰当很可能会导致慢性软组织损伤。例如:在田径运动训练中较为常见的运动损伤就是慢性损伤和劳损,特别是在进行中长距离运动训练是,更加需要注意运动损伤的出现。对于一些运动损伤来说,并不会限制运动员的活动,其还可以继续进行训练,但是如果运动员在没有对运动损伤进行任何处理的情况下,就继续坚持训练,经过长期的训练,很可能会造成慢性损伤或者不可修复的劳损。因此,在每次完成体能耐力训练后,均需要做放松肌肉的联系。像放松的摆臂、提踵、踢腿等,让呼吸和心跳逐渐的趋于平稳,让血液开始向全身分散,这样更加有助于慢性运动损伤的预防。
3.5 通过体能训练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灵敏性是指在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快速的完成体位的改变和动作的变换,身体具有较强灵敏性的运动员通常也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协调能力是指在运动的过程中,机体的不同器官、不同部位和不同系统可以通过协调配合完成运动动作。而良好的协调能力和灵敏性则可以有效的降低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一旦身体失去平衡,便需要及时控制和继续保持平衡,这样才可以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而控制和继续保持平衡需要身体具有较强的灵敏性与协调性。例如:运动员在进行篮球运动训练时,在抢篮板球、封盖和落地时,如果落地姿势不够正确,有着良好身体灵敏性与协调性的运动员便可以及时调整到正确的姿势,减少脚踝扭伤等运动损伤的出现。为此,在组织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时,应该注重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与灵敏性,在训练运动员身体灵敏性时,可以让运动员在跑步运动训练中,快速的转变方向,也可以进行躲闪训练,这些体能训练都可以很好的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与灵敏性。协调性和灵敏性综合表现了运动员在运动中的各种运动素质与运动技能。例如:在进行田径运动的过程中,如果上肢与下肢、主动肌与被动肌、呼吸与用力、人体与器械等不够协调,均可能会在运动中出现肌肉拉伤的情况。但是当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协调性与灵敏性后,身体的应激能力与自我保护能力均会得到提高,可以有效的降低运动损伤出现的几率。例如:在进行撑竿跳、跳杆、跳远等运动时,一旦出现落地姿势不够正常的情况,也会因为身体具有较好的协调性与灵敏性而快速的做出调整,尽可能让自己有一个足够安全的姿势落地,减少或者避免运动损伤的出现。
3.6 通过体能训练提高柔韧素质
通过体能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柔韧素质也可以减少或者避免運动损伤的出现。柔韧性主要包括皮肤、肌肉、韧带等的伸展性,还包括关节的活动幅度。造成运动损伤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柔韧素质较低,关节活动幅度比较小,肌肉伸展性比较差。通过柔韧性体能训练不单单可以促使关节肌肉更具灵活性,同时还可以很好的提高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对抗肌肉放松与紧张的能力和协调性,从而降低运动损伤的几率。在进行柔韧性体能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动静结合,在进行静力训练时,需要辅助练习摆腿、踢腿等动力训练,并且还需要与力量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完成力量训练后可以他通过进行牵拉训练,消除肌肉的疲劳,让肌肉得以恢复。动力训练主要包括连续跳跃、投掷、跑步、关节屈伸等,通过动力训练,可以很好的提高运动员的韧带、关节和肌肉功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静力训练还是动力训练均需要控制好训练的时间,不可以过于心急,一定要循序渐进的增加训练的强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一旦发生运动损伤很可能会导致身体无法正常活动,甚至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永久性损伤。所以在平时一定要加强体能训练,通过体能训练,不断的提高身体的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力量素质以及灵敏性与协调性,以此在运动中最大限度的防治运动损伤的出现。在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规范自己的动作,并且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也就是做好热身活动,同时在进行体能训练时一定要选择平整的场地,穿合适的鞋子,这样不单单会使自身运动水平的充分发挥,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运动损伤的出现。
(作者单位:海军勤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