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土叙事”札记

2022-11-11 19:47王尧
南方文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陈奂生乡土村庄

关于“新乡土文学”或“新乡土小说”的命名与论述,一直是新世纪以来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中时隐时现的线索。对“新”的强调,或许是基于“乡土文学”写作新貌和“乡土中国”新变,抑或呈现了批评家对“乡土文学”新可能的期待。在我看来,“新乡土文学”仍然在生成之中,因而我更倾向于用“新乡土叙事”这样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来描述乡土文学的变化。

很长时间以来,鲁迅先生1935年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所作的序,成为我们研究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的经典论述。“乡土文学”“乡愁”“赤子之心”“已被故乡所放逐”等,这些仍然是我们讨论乡土叙事的关键词。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夏天,我曾在贵阳的一家餐厅见到用餐的蹇先艾先生,当地朋友悄悄指着一位戴眼镜的老人说,他就是蹇先艾。我立刻肃然起敬,想起鲁迅先生说过的那些话。这是1987年的夏天,我从江南到贵阳,领略和体验了不一样的乡土和乡土之上的风景。那年雨水充足,我目睹了宏阔奔腾的黄果树瀑布,壮怀激烈,完全忘记了鲁迅先生征引过的蹇先艾的文字:“童年的影子越发模糊消淡起来,像朝雾似的,袅袅的飘失,我所感到的只有空虚与寂寞。”十多年以后,已经是新世纪初年,我再次去贵州某地漂流,在河道上听闻关于当地生活状况和女性命运的一些说法,不免有蹇先艾回忆童年时的感觉,“有点凄寥撞击心头”。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意识到,关于乡土的叙事,其实首先不是文学史问题,而是何为乡土生活的问题。即便在今天我们讨论“新乡土叙事”时,仍然面临这样的问题。就此而言,不能不说,我们的写作者和批评家对新乡土生活越来越陌生。

在我的印象中,高晓声因《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等小说声名鹊起时,曾经有学者在现代乡土小说的脉络理出三个关键人物:鲁迅、赵树理、高晓声。我們今天当然不必以此来讨论高晓声的文学史地位,但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倒是让我想起茅盾1936年《关于乡土文学》的一段话:“在特殊的风土人情外,应该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运命的挣扎。”启蒙主义的立场在面对李顺大和陈奂生时并不完全失效,我也曾经以这样的立场看待他们,但可能会忽视“我们共同的对于运命的挣扎”。如果说《李顺大造屋》是历史转折前农民如何在被折腾中挣扎的写照,那么,陈奂生系列则是改革开放以后乡土生活的另一种景观。我们最初读《陈奂生上城》等小说时,会觉得陈奂生滑稽可笑,也会以为陈奂生和阿Q一样有需要我们进行解剖的“国民性”。这是解读乡土文学的一个角度。

如果超出乡土文学的范围,新时期文学的基本主题确实如季红真所说是文明与愚昧的冲突。除了这种冲突,是否还有另外的问题?比如文明的诱惑。我个人以为,陈奂生系列小说还存在另外一个主题,这便是文明的诱惑。这种诱惑不仅在乡村也在城市蔓延。从我们熟悉的路遥的《人生》到阎连科的《受活》,都存在一个文明诱惑下的乡土生活问题。十多年前,批评界曾经讨论过“乡下人进城”这个命题,进城便是“诱惑”使然。我在读奈保尔《大河湾》时,想到的就是“文明的诱惑”几个字。市场经济后的种种现象,其实不妨说是“文明”“诱惑”的结果。再回到陈奂生系列,陈奂生的转业与出国,呈现的是文明与愚昧并置的空间,这是我们在两种冲突之外发现的另一种状况。不管怎样,这个空间重构了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无论顺势、逆势,还是适应、盲从,抑或隔膜、沉沦,世界变化了,中国变化了,乡土变化了。这就有了新乡土生活,而后才有“新乡土叙事”。我们可以看到在新乡土生活中,阿Q、假洋鬼子、祥林嫂、闰土等都还活着,但他们早就繁衍子孙,这些后裔的人性复杂性已经超过其祖辈,或者退化了。这当中,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当下的乡土中国,无论是人还是事甚或土地的变化,常常是以文明的形式潜藏或呈现愚昧。

乡土中国的变化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正是在这个变化中,历史和当下的乡土中国都不断被重写和再发现。就历史的写作而言,《白鹿原》《生死疲劳》《笨花》《古炉》《平原》等都重新发现了乡土中国的现代史和当代史,这或许是关于“旧乡土”的叙事。我所理解的“新乡土叙事”,是着眼于变化了的当下中国,也就是讲述“新乡土”的故事。如果以贾平凹的写作为例,我们可以看出从《浮躁》到《土门》《白夜》《高老庄》再到《秦腔》,其中所呈现的乡土中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之大,我们可以借用阎连科的小说《炸裂志》中的“炸裂”两个字来形容。我个人以为,《秦腔》和《炸裂志》从不同的层面终结了“旧乡土”的写作,标志着“新乡土叙事”的开始。

和我们以前所面对的文本与语境不同,可以归纳到“新乡土叙事”中的文本在意涵和形式上是不同的。梁鸿关于“梁庄”的非虚构系列作品受到很大关注,自然与“非虚构写作”的兴起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梁鸿想以“村庄志”的形式呈现我们视而不见或习以为常的乡土中国。在梁鸿看来,中国当代村庄仍在动荡之中,或改造,或衰败,或消失,而更重要的是,随着村庄的改变,数千年以来的中国文化形态、性格形态及情感生成形态也在发生变化。其实,梁鸿同时还表达了“不变”的部分。无论如何,变化成为常态。而在变与不变之中,贫苦是一个基本的问题。近几年的新乡土叙事作品中,我们同时还看到了写脱贫攻坚的电视剧《山海情》等。在小说创作中,范稳的《太阳转身》也试图以新的方式表现“太阳转身”后的大地和古老山寨的现代之旅。我提及或未提及的新乡土叙事,或许都可以找到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力量,也可以归纳出作家与现实关系的不同类型,但我觉得在重视创作方法的同时,仍然不能忽视作家对现实的价值判断。

我们可以用不同的价值判断来叙述“新乡土”的状况,比如传统/现代、中国/世界、文明/愚昧、中国经验/中国问题、联系/断裂以及城/乡等。这样一种可能恰恰说明了作为文化现实的“乡土”之复杂。乡土中国变化的特征之一,在空间上是城乡边界的模糊或消失或混杂,单一的观察、再现、叙事已经不能充分呈现乡土中国的面貌。其中的许多问题,已经需要跨界融合。当年费孝通写作小城镇、大问题等文章时,更多的是从社会特别是经济层面来讨论城乡问题的。小城镇是新乡土中国一个特别的空间,特别是在乡村城镇化之后。如果在城/乡的结构中讨论,我以为人文结构的颠覆和重建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我们通常会说到生态、土地流失、人口老年化等问题,但我觉得更大的问题是人文的危机。曾经维系乡土的人文价值体系急需重建。无论是在乡土,还是在城市,这一危机始终没有缓解。这是“新乡土叙事”和相关批评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

“新乡土叙事”的“新”自然包括叙事的新,这对作家和批评家都是一种考验。作家以什么样的身份介入和叙述新乡土需要新的思考。启蒙主义立场影响了几代作家的乡土叙事,在文化现实之中,这一立场仍然有效但已经不够。鲁迅先生在他的序言中提到了乡愁,离开故乡到异乡之后对不复存在的“父亲的家园”的怀想是美好的,但这些年关于乡愁的表述更多的是城市“侨寓者”的自我安慰,是虚幻的乡土而非真实的乡土。就此而言,抒情诗人在面对新乡土时的词语与大地没有实质性的关系。我的这一想法,改变了我写作《时代与肖像》的路径和对记忆的选择,我抑制住了自己可能出现的矫情。“新乡土叙事”的写作需要作家建构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一个无法给出答案的问题,但我相信“新乡土叙事”在呈现广阔而深邃的乡土世界的同时,一定会同时建构起作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几代乡土叙事者都曾经在乡土中生活过,而不仅仅是因为写作访问过乡土。他们先是乡村之子,而后才是作家。如果从代际看,越来越多的年轻作家熟悉的是都市生活。这未必意味着“乡土文学”不可避免地式微,除了那些更为年轻的乡村之子会用他们的方式叙述乡土,也许会有更多的超越个人经验而关注乡土、叙述乡土的写作者。在这个过程中,乡土、城市、乡土中国也会重新定义。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写作总是从故乡出发的。我二十二岁离开那个村庄,我的优势和局限都与村庄有关,它是我的血肉之躯。尽管后来自己转型了,但在那里二十二年的生活是我转型的基础。我青年时期的欢乐、悲伤、哀愁、希望、绝望、温暖、苍凉都是在那里生长的,其中一些要素延续至今。我生活在水边,我把庄前那条河命名为未名河,河水洗过我的身躯,也洗过我的文字。我的审美感受和文字气息与这个村庄有关。2021年秋天,我母亲突发心梗去世,遵照老人的遗愿,我们把老人的骨灰安葬到村庄了。我现在坐在书房里,书架上有我母亲的照片,照片的母亲看着我的背影,很多年前,她和我的父亲在桥头,就是这样看着我的背影,看着他们的儿子离开这个村庄的。我经常在心里缅怀母亲,我向着北方遥望那个村庄。这个时候,我对村庄的情感已经超越写作本身,而且越来越意识到我对那个村庄也陌生了,新乡土正在覆盖我的旧乡土。

(王尧,苏州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陈奂生乡土村庄
我的小村庄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从文学到舞台,陈奂生人物形象的转变
——评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
村庄,你好
乡土中国
心理有特点
村庄在哪里
芬芳乡土行
陈奂生与当下农民精神之比较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