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475004)田营营 王玉霞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明确提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维度,同时提出“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1],并设置“情境素材建议”栏目,提供与教材知识相关的情境素材,供教育工作者参考。这充分说明情境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中不可或缺,是化学教学的构成要素之一[2]。
2017 年版课程标准颁布后,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情境教学法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情境教学法可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信息,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成绩;能有效挖掘学生的社会经验,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探索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3]。在实际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理解教材内容,实现学习目标,并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化学反应限度”一节,内容较为抽象,教师应充分挖掘相关情境素材,找到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衔接点,有效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核心素养。本文以“化学反应限度”为例阐述基于“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情境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限度”一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状态。该部分知识的学习是在为后期化学平衡常数、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等内容的讲授做铺垫。掌握可逆反应及化学平衡状态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核心素养不仅是化学学科的重要观念,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视角,还是对化学反应条件、限度、变化和规律的基本认识[4]。与之前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相比,“化学反应限度”这一概念的构建过程具有更丰富的核心素养发展价值。
“化学反应限度”是一个重要概念,要求学生从可逆的角度理解有关反应,并解释实验现象,在充分理解可逆反应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平衡状态。而初学化学平衡时,受静态平衡的影响,学生易形成“化学平衡是静态平衡”的错误观念[5]。再加上“化学反应限度”概念与学生已学的知识有一定差异,而反应限度的可观性不强,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6]。因此,该概念的教学一直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难点。
学生之前学过的反应中有不少是可逆反应,如Cl2与H2O 生成HCl与HClO、工业合成氨、沉淀溶解平衡等,因此教师在讲解可逆反应时要注意与学生之前所学知识相结合,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
为突破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核心素养,教师可结合科学史实、生活场景、实验探究等创设情境,设计教学环节(见表1)。
表1 教学环节设计
续表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让情境贯穿整个课堂,各环节围绕合适的情境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并引发学生思考。
创设情境:工业制硫酸。
主要内容:基于化工生产引出可逆反应的概念。
教师提问:硫酸是非常重要的化工产品,工业制硫酸的三个主要反应为:4FeS2+11O2=2Fe2O3+8SO2;2SO2+O2⇌2SO3;SO3+H2O=H2SO4。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这说明反应中的二氧化硫无法完全转化。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学生回答:有可能2SO2+O2⇌2SO3进行到一定程度后不再继续,SO2未完全反应,因此还会有SO2。
知识分析:经研究发现,工业制硫酸的三个反应中,2SO2+O2⇌2SO3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即正向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和逆向反应(生成物→反应物)在同样条件下同时进行的反应。研究表明,大多数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
设计意图:基于实际生产过程创设真实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此前学生学过硫元素的相关知识,对相关反应有所了解,有利于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知识的导入;利用实际生产中面临的问题向学生提问,可提高学生探索的积极性,有利于可逆反应概念的构建。
创设情境:生活或学习中的平衡现象。
主要内容:静态平衡向动态平衡过渡。
问题1:在生活或学习中你见过哪些静态平衡场景?
学生回答:化学实验中用天平称量物质、公园里小朋友们玩跷跷板、物体受力平衡等。
问题2:为什么这些场景下的相关物体可达到平衡?
学生回答:天平称量时两边达到相同重量故可实现平衡,跷跷板同理。受力平衡是因为物体受到作用在其身上的各个力的合力为零。
问题3:有人健身时选择在跑步机上跑步(播放视频),为保持在跑步机上的相对位置不变,他们是怎么做的?
学生回答:在跑步机上跑步时,要和跑带做速度相同且方向相反的运动来保持相对位置不变。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动态平衡”,将学生的思维从静态平衡转到动态平衡,形成“平衡不只有静态”的观念。
知识分析:人与跑步机有相对的运动,说明系统处于动态之中,人在跑步机上的水平位置不变可认为该系统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动态平衡”就是在相对运动速率相等、方向相反的情况下保持整体状态不变。
设计意图:将学生学习的注意点转移到平衡上,帮助学生总结平衡原因,培养学生的平衡思想;让学生的思维从静态平衡过渡到动态平衡,帮助学生抓住动态平衡的本质特征,将抽象的概念直观表现出来,形成有助于学生学习化学平衡概念的思维。让学生分析与情境相关的问题,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问题4:可逆反应与人在跑步机上跑步有何相似之处?
学生回答:都是两方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问题5:人在跑步机上跑步是一种动态平衡,但一直处于运动状态,那可逆反应在最后不再生成新物质时是处于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
先由学生小组讨论自行猜测,再由教师总结:可逆反应能达到平衡状态,且达到的是一种动态平衡。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了解可逆反应概念的前提下对可逆反应的终态进行讨论。情境教学贯穿整个课堂,可使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有趣,有效改变“一言堂”“灌输式”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氯化铁与碘化钾反应实验。
主要内容:化学反应限度。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氯化铁与碘化钾反应的实验。取少量FeCl3溶液与过量KI 溶液充分反应,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
学生由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即使KI 溶液过量也不能使FeCl3完全反应,说明2FeCl3+2KI ⇌2KCl+2FeCl2+I2为可逆反应。
教师总结: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存在反应限度,最终达到一种动态的化学平衡状态。
教师给出一组FeCl3与KI反应时各阶段物质浓度变化数据,请学生画出反应过程中正逆反应的速率变化图(见图1),并思考为何有这种变化。
知识分析:从上节内容(化学反应速率)可知增加反应物的量会加快反应速率,在反应开始阶段反应物较多,因此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量不断增加,逆反应速率加快,最终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达到的一种特殊状态,是在给定条件下化学反应能达到或完成的最大程度,即化学反应限度。
设计意图:该实验探究可强化学生对可逆反应、动态平衡概念的理解,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创设情境:在氯化铁与碘化钾反应体系中加入碘单质。
主要内容:条件改变,平衡改变。
实验探究:常温下,向KI 与FeCl3反应体系中(2FeCl3+2KI ⇌2KCl+2FeCl2+I2)加入碘单质,即增加碘单质的浓度,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KSCN,溶液在加入碘单质后红色加深,说明体系中Fe3+浓度增加。
知识分析:原有的条件不变,反应达到的化学平衡状态也就不会改变。加入碘单质之后,逆反应反应物的浓度增加,改变了原有的平衡条件,原有平衡被打破,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Fe3+浓度随之改变,最终整个反应体系达到一个新的化学平衡状态。
设计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衡的动态性,可加深学生对可逆反应的认识,知道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会随之改变;通过情境问题的解决理解平衡与变化的关系,在情境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核心素养。
在本节课中,最重要的还是对概念的准确理解,了解可逆反应,对化学反应限度有一个定性的认识,体会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具体教学过程中,知识导入以及知识分析都是基于创设的情境来进行的,在情境选择方面要与学生现有认知相符合,同时保证学生在整个课堂中能感受到真实问题的存在,将抽象知识具体化;要从学生对平衡的已有认知出发,通过知识类比,层层递进,使学生充分理解化学平衡状态,从而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