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视角下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

2022-11-11 18:33古雁冰
乡村科技 2022年16期

古雁冰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0)

0 引言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是乡村和城镇发展的两大抓手,也是我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实施的两大重要战略。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变革了传统的城乡关系,将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追求城乡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5个方面共存共荣,符合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具体要求。

1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基础

1.1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城乡二元结构和相关“三农”问题等,提出的可操作的中国特色城乡发展蓝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的崭新实践。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解构城乡关系,揭示了城乡对立的原因,批判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城乡对立,总结了城乡关系发展的基本规律,提出必须要消除城乡对立,在未来社会中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即“无产阶级建立的先进国家将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逐步消除城乡对立”。受限于当时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过多论述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时间周期等内容,但其理论仍具有预见性,从理论高度提出了人类废除私有制,进入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后城乡关系的应然状态。

1.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社会体制亟待改革,城乡关系的处理受到重视,而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是基于现实需要做出的战略选择。一是基于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于历史原因,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将改变这一局面,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突出矛盾。二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乡村振兴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目标导向,新型城镇化也为乡村振兴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二者相辅相成、交互影响。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两大战略比翼齐飞、双轮驱动,可以加快实现农业农村和城镇现代化,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内在机制

城乡融合既是一种目标,也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过程。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发展理论,城乡关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为3个阶段:城乡浑然一体发展到城乡分离与对立,最后逐渐演变为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具有空间异质性和区域差异性,但新型城镇化在立足城市的同时根植于乡村,乡村振兴战略在聚焦乡村的基础上联动城市,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具有内在双向合作的互惠性发展机制。

2.1 乡村振兴促进新型城镇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资源流向乡村,完善乡村的各项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生产要素流向农村,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和活力,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大幅度提高农业和农村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并可以使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向城镇转移,实现农业人口市民化。另外,乡村通过聚集人口、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可以推动就近城镇化进程,成功实现就地、就近城镇化。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实现途径,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

2.2 新型城镇化助推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而要想实现产业振兴,就必须依托新型城镇化战略向农村提供现代化生产要素和服务。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以城乡接合部为切入点发展新兴产业,建设中心城镇,为城乡之间人才、资本、信息与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搭建有效的空间载体,可以将产业提供的内生动力不断放大并优化,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同时要引导农村发挥低成本要素的优势,夯实农村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基础,推动农村农业集群转型升级,提升农业新业态的发展质量,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总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进新型城镇化既不是对立的关系,也并非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二者发展的内在机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层面高度一致且相互契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要想最终实现城乡融合、互惠发展,必须坚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

3 五位一体视角下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由于各种因素,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必然会遭遇一些梗阻和难题。

3.1 城乡政治资源分配不公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又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政治资源直接影响经济资源的分配。因此,实现城乡政治资源共享对城乡融合发展至关重要。自古以来,由于城市经济相对发达,政治组织为了利益目标的实现而在城市空间聚集,这便导致政策、制度、体制等的设计不可避免地向城市倾斜,从根本上导致城乡政治资源分配不公,如在权力设计上偏向于城市社会,在权利安排上倾向于城市居民,在利益分配上重视城市空间。城乡政治资源配置不公会直接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出现“城强乡弱”现象,造成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断裂。

3.2 经济生产要素单向流动

城乡经济生产要素能否双向自由流动,是评价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采取了农业和农村支持工业和城市发展的政策,制定了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和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导致我国城乡生产要素在流动上出现了分割的“双轨制”,造成包括资本、劳动力等在内的重要生产要素资源不断流入城市和工业部门。城乡之间的体制机制壁垒阻碍着城乡生产资源要素从单向流动转向双向流通,导致农村生产要素短缺,制约了乡村经济发展。同时,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对乡村和农业的支持与反哺力度不足,造成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利于城乡经济对称互惠发展态势的形成和城乡良性互动关系的构建,阻碍了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

3.3 城乡文化差异产生冲突

在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断冲击下,原先仅有区域之分的城市和乡村出现了一种实质分化的文化二元状态,城乡之间的传统文化联系逐步消失,“都市文化与乡土文化”的差异在社会上并存,主要表现为人们对乡村文化认同的衰落以及对城市文化的认同与向往。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农民中易出现乡村文化认同危机,其辛勤劳动并没有使之获得更高收入,而使其仍然处在贫困的边缘,致使他们丧失了对传统农业生产技能和乡村文化的自信,进而产生对城市文化的向往。大多数农民希望通过融入城市来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其中进城务工人员的表现最为典型。从本质上讲,这种文化冲突产生的根源在于“现代消费主义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若这种文化观念不转变,乡村文化的发展是极为艰难的,城乡文化的融合互惠发展也就很难实现。

3.4 社会共建合作基础缺失

社会建设事关民众的切身利益,也是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内在基础。这里的社会共建主要指相关主体和谐合作,建设城乡之间的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然而,当前我国合作共建城乡社会民生事业的基础缺失,严重阻碍了城乡和谐、共生发展。城乡社会共建合作基础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政策导致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乡村社会民生建设资源明显配置不足,严重制约了乡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整体性发展,导致城乡之间的差距十分显著;二是目前整个城乡社会缺乏共建民生事业的整体性目标认同,尤其是缺乏对乡村社会事业建设的合作支持,由此导致乡村社会建设缓慢,最终造成城乡社会事业建设失衡与差距拉大,阻碍城乡社会建设融合发展。

3.5 城乡生态治理存在差距

生态环境是实现城乡可持续融合发展的关键底线。然而,传统粗放的城镇化进程和追求快速增长的经济模式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其中城市环境污染相对比较严重。因此,城市率先吸取经验教训,将城市环境治理置于高位,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生态治理和环境建设,且通过向农村转移一些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进行压力转嫁,这使城市的生态文明治理取得了重大成效。但这种城乡生态治理的不公直接导致乡村环境问题日益恶化,乡村生态环境负荷加重,城乡生态环境管理质量差距不断拉大。在农村地区,以牺牲环境、消耗能源换取发展的传统观念并没有从根本上被改变,农民的乡村生态保护意识仍然比较淡薄。相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农民更注重发展经济,更愿意从事开荒等经济活动。同时,农村环境治理工作起步较晚,造成乡村生态环境短板尤为突出,进而导致城乡生态治理和建设存在差距,制约着城乡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4 五位一体视角下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揭示了城乡关系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城乡关系发展既需要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也需要生产关系变革的社会基础。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为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围绕“五位一体”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

4.1 政治共享:合理配置城乡政治资源

为了实现城乡权力关系合理、城乡权利关系公正、城乡利益关系均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政治融合发展,必须合理配置城乡政治资源,其中最核心、最根本的是合理进行顶层设计,改革现存的一系列不平等政策,建立对称分配的城乡政治共享机制,合理配置城乡政治资源,平等构建城乡政治关系,确保“乡村”在追求自身利益时能和“城市”公平、公正地共享政治权力和权利。同时,应通过完善乡村群体的政治参与渠道,实现城乡利益资源均衡配置,消除城乡政治资源配置的差异性,使村民真正公正地参与利益分配,建立起城乡之间的政治合作氛围,以促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

4.2 经济共荣:促进要素充分双向流动

推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双向充分流动是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关键是要把握好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为此,要充分发挥需求对城乡发展的引导功能,开拓城乡消费市场,畅通城乡之间的经济循环,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活力。同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想破除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最大障碍,还要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改革,以公平、平等为核心价值取向,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等,打通城乡生产要素之间自由流动的通道,激活城乡各要素潜能,打破现有的以城市为中心的利益生成和分配机制,依托市场化手段引导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助推乡村经济发展,提升城乡融合互惠发展效能,从而实现城乡经济共荣。

4.3 文化共融:建构城乡文化共同体

文化是凝聚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力量,和谐、统一的城乡文化对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针对“城乡文化共同体”不断分化解体的现状,要通过城乡文化共融来建构新时代的“城乡文化共同体”,以此消解现代都市文化和传统乡土文化的冲突,实现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建构城乡文化共同体,重点是要积极塑造“精神农民、健康农业、生态农村”的乡村文化理念,破除“现代消费主义文化”的陷阱,以合作、勤劳、自信、朴实的乡村精神文化不断促进城乡社会永续发展。此外,应通过现代都市文化与传统乡土文化的相互借鉴与吸收,不断建构城乡文化共同体,二者相互弥补可有力推动城乡文化共融,真正实现城乡文化之间的和谐交流与共同发展。

4.4 社会共建:完善社会民生共建机制

共建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城乡社会民生事业融合共生发展。根据目前城乡社会共建合作基础缺失及城乡社会建设存在巨大差距的基本事实,要加快完善城乡社会民生共建的目标认同机制。一是在偏向城市的政策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前提下,必须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理念,加大对乡村社会建设的反哺与支持力度,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弥合城乡之间已经存在的差距,促进城乡社会相互融合、共生发展;二是针对当下社会共建合作意识缺失的问题,可在制度层面制定统一的城乡社会合作共建的地方性规范和体制,提升全体社会成员对城乡社会民生事业共同建设、共同发展的目标认同,强化民众之间的关联度与内聚力,最后形成共建城乡社会的意识,进而通过城乡全体社会成员的合作共建行动推进城乡社会民生事业建设,为城乡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5 生态共治:建设绿色城乡生态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目的。建设绿色城乡生态环境不仅是为了减少污染、恢复生态,还为了建设一个城乡共同治理、互利共赢的社会,因为以牺牲一方生态来换取另一方环境的治理,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融合发展。建设绿色城乡生态环境,要统筹推进城乡生态保护建设,把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到与城市同等的战略地位,重点保护乡村生态本底,破除以城市为中心、乡村为边缘的不平衡治理格局。同时,应增强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向村民宣传低碳环保理念,帮助农民转变传统的牺牲环境换取发展的观念,使村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守好生态底线,形成城乡居民共享生态文明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