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焱/文
本文以译介学所关心的四个问题入手,通过对文学翻译文本的分析,研究译者如何进行跨文化翻译以及翻译文本对其传播的影响。得出结论是译者不能局限于语言转换,要将文本置于不同文化的大背景下来进行创造翻译。
跨文化研究是一种文化的比较研究,主要是研究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文化的异同,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因果关系。人类文化分为表层和深层。 这是跨文化研究的共识。人类感官所经历的事物和现象是表层文化,而隐藏在这些事物和现象后面的观念、价值和意识形态等则是深层文化。
跨文化研究所面对的是三个方法论问题。交互主体性、互文性和交互解释话语。本文只涉及前面两个问题。跨文化理解某种角度上是依赖交互主体性。交互主体性强调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平等的对话,它主张沟通中的两方可以通过对话达成相互理解和协调。这也就意味着在翻译活动中,原作者、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都要互相尊重。互文性指的是文本间复杂的交互关系。换言之,一个文本中词语的语义成分总是超越这个文本而指向其他先前的文本。正是因为这些先前文本,将当前的话语置于与其密不可分的更大的社会历史文本中。
如今的文学研究早已打破了内部比较研究的局限,逐步过渡到了一种跨越语言和文化传统界限的跨文化研究。因此在研究时如果要对文化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那么对文本的比较应当落在跨文化方面。
译介学最初是从媒介学的角度出发,目前更多是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出发对翻译进行研究。译介学的研究对象是以翻译文学和文学译介为核心的文学文化关系研究。
译介学是一种区别于语言研究的跨文化研究。与传统翻译研究不同,译介学颠覆了语言转换层面的研究,在分析译本或比较译本时,用更广阔的视角来理解。它所研究的具体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文化信息的失落与变形;(2)创造性叛逆;(3)翻译文学的承认;(4)翻译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
根据上文所提到的译介学具体研究的四个问题,通过译例的分析或比较来看文学翻译是如何做到跨文化的。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行为,在进行语言转换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文化的不同,造成一些信息的缺失与变形。由于文本之间具有交互的关系,也就意味着有些文字背后还有隐含的内容,不只局限于当前的文本。
再如《美食家》中有一段描写“这里是杯盘交错,名茶陆陈,猜拳行令”。德文译为“Hier festliches Gespränge, erlesene Speisen und fröhliche Zecher, die sich mit Knobeln und Reimspielen die Zeit vertrieben.”译文中作者将杯盘交错和名茶陆陈翻译为宴会排场和精挑细选的菜肴。杯盘交错描写的是相聚饮酒时的欢乐氛围。
而早在西汉时期,茶已经成为了重要商品,唐朝全国盛行饮茶。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以茶待客,多以名茶待贵客。名茶陆陈也体现了当时宴会的排场和宾客的尊贵。而译者在翻译时考虑到不同文化群里对“茶”不同的观念,选择将其舍去,用了符合译文读者的翻译方法,使得译文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容。但正因如此,也造成了文化信息的失落和变形。
“创造性叛逆”是埃斯皮卡提出的。他认为翻译是叛逆的。作品会被赋予一个崭新的面貌使得它能够和更大的读者群进行文学交流。文学区别于音乐摄影、绘画等其他艺术,是唯一局限于语言框架内的。而语言想要成为艺术就必须有形象性和生动性。这与语言使用者的文化基础和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语言使用者使用某一词汇所产生的联想正是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而脱离语言与文化环境后,将会失去这样的联想。由此可以看出,文学翻译不止要进行语言转换还需要译者自己进行的创造,才能调动另一文化群读者的联想。依据交互主体性,译者不仅要尊重原文作者主体性还要关注译语读者对他的期待。
例如《红楼梦》中有海棠诗“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译者将“花”作为主语,翻译为“花像白玉一样纯洁,像雪做成的。”抛弃了“肌骨”和“销魂”的说法。在最大程度上模仿了原文的诗歌形式。海棠在明清时期进入了花文化传承阶段,成为文人常用的意象,出现了很多歌咏海棠的诗词。此处也是对海棠精神的歌咏。译者在这里保留了诗歌的形式,去掉了让读者文化群不能理解的内容,又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原文对海棠花的描写。
译者在一定的限制条件内进行了自己的创作。使得译文读者在阅读时能够通过更舒适的文字表达来理解原文的内容。通过翻译,异国的读者能够领略到自己国家所没有的新的文化,在这样一个跨国交流过程中,翻译就起到了媒介的作用。一旦作品进行了跨文化的传播,就需要译者进行创作,才能被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俗和不同审美标准的人所接受。
文学翻译作品的传播会对本国或是异国当代文学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好的翻译作品能够有助于原作的传播和普及,也能够体现翻译的价值。
《美食家》是陆文夫1983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经高立希(Ulrich Kautz)翻译后,在十年后的德语文学市场找到了合适的位置。该小说中以中国的历史事件作为背景,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间一个富有民间地域文化色彩的个人历史故事。对于德国读者来说是极具异域文化特色的。然而这样的具有异国历史背景的小说并不能够吸引大部分的读者。但本书凭借着自身幽默的喜剧风格,以及对中国美食的描写,打造了一场满足五种感官的盛宴。例如译者将“大观园”翻译为“der Traum der Roten Kammer”,把大观园翻译成红楼梦,保留了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采用了读者更熟悉的词汇。既保证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又保留了文化特色,也帮助了该文学作品的传播。
随着历史的发展,各个文学行业始终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不同历史条件下,文学的生产和接受都会相应地出现一些变化。决定性的历史条件主要在于政治形态和媒介技术两方面。所以翻译与政治形态之间的关系也是译介学关心的问题。例如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由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需要将大批马克思主义的著作翻译过来,并将该作品中的内容引用论证,一直持续至今,构成了中国重要的意识形态话语。
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思维方式、看到问题的视角和思路都是不一样的。这也使得文学翻译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需要译者的“创造性”。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行为,常会出现文化的失落和变形。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只表现在表层,还有深层的含义。这就要求译者将文本置于两种或多种文化的视角下来对此进行补充或解释,不能只局限于语言转换的层面。基于文本之间的相互联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文字的联想不同,译者还需要具有“创造性叛逆”。但要注意尊重主体性。除此之外,还要关注文学作品能否广泛传播,受到译语读者的欢迎。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政治形态也是译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引用
[1] 周宪.跨文化研究:方法论与概念[J].学术研究,2011(10):128.
[2] Hans Gullestrup.Cultural Analysis:Toward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M].Aalborg: Aalborg University Press,2006:83-89.
[3] 周宪.跨文化研究:方法论与概念[J].学术研究,2011(10):130.
[4] 刘卫东.交互主体性:后现代翻译研究的出路[J].中国科技翻译,2006(2):5-8+47.
[5] 蒋骁华.互文性与文学翻译[J].中国翻译,1998(2):20.
[6] 王宁.从比较文学到跨文化研究[J].文学自由谈,1996(3):70.
[7] 刘云溪,段超.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系列专题论坛[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21(29):152.
[8]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
[9] 查明建.译介学:渊源、性质、内容与方法[J].中国比较文学,2005(1):57.
[10] 费小平.译介学:概念 渊源 对象 批评[J].西安外国语学报,2002(4):15.
[11]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3.
[12] 李家春,崔常亮.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与文化不常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117.
[13] 陆文夫.美食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2.
[14] Lu Wenfu. Der Gourmet[M].Diogenes Verlag,1995:22
[15] 姜天喜.论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2006(6):30.
[16] 王美华,埃斯皮卡.文学社会学[M].丁沛,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137.
[17]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31.
[18] 姜楠南.中国海棠花文化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23.
[19]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31.
[20] 顾文艳.德语文学机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德译传播[J].南方文坛,2020:79.
[21] Lu Wenfu. Der Gourmet[M].Diogenes Verlag,1995:66.
[22] 顾文艳.德语文学机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德译传播[J].南方文坛,20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