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意义及作用研究
——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为例

2022-11-11 06:25彭建兵董小倩
山西青年 2022年19期
关键词:四叶草心理健康心理

宋 洋 彭建兵 董小倩

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80

我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多数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二级心理咨询中心,与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互补充,为学生提供更细致、更专业的服务。2018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有条件的高校要建立相对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和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强化咨询服务,加强预防干预,基本形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对于内蒙古地区高校来说,学生的生源结构复杂,生活习惯差距较大,偏远贫困地区学生比重较多,如何将二级心理辅导站的服务体系做到细节化、专业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加规范有序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需求,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率先成立二级心理咨询中心“四叶草”心理辅导站,全面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领域服务。

一、服务群体现状

(一)学生分布情况

内蒙古工业大学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学生生源情况复杂,民族及地域特点鲜明。目前,电力学院学生共1794人,其中本科生1498人,研究生296人,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族类别包含22个,少数民族学生共477人,占比约为26.6%。本科生多数来自区内各个盟市,占比约为79.89%,但是由于内蒙古地理位置的关系,导致多数区内学生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也具有较大差距。学生中的贫困生比例偏高,农村生源占92.21%,来自偏远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占39.13%。电力学院包含4个工科类专业和3个研究生专业,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平均每个班级只有3~4个女生,整体的男女比例为11:1,但是学生因为感情产生的问题同样很多。学院目前共有整建制民族班4个,共计122人,他们多来自牧区,生活习惯、风俗信仰、语言、沟通方式等与普通学生相差较大。

(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人际关系难处理。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的必然组成部分,但是由于部分学生不善于交际、缺少人际交往的经验,所以很难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同学缺乏沟通的勇气,导致自己的社交圈子越来越小,容易产生嫉妒和猜疑心理。

2.课程压力。大学的学习方式与高中差距较大,没有了家长和老师的督促,需要高度的自觉自律。大学的课程难度相对较大,尤其是专业类的课程,如果不能及时适应和调整学习方式,很容易挂科甚至产生厌学问题。很多学生是到考试前才进行突击学习,导致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3.感情困惑。随着年龄的成熟,并且没有了高中时期的约束,多数学生都期待着在大学遇到爱情。初遇感情,存在着许多问题,有的学生会将全部的精力放在恋爱中,从而舍弃学业;有的学生遇到感情问题会产生极端情绪,可能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

4.网络沉迷。生活中遇到挫折时,部分学生选择沉迷于网络游戏中,通宵上网的情况屡屡出现。虽然玩游戏、看视频会使人暂时忘记烦恼,但是在现实中并未解决任何问题。虚幻的网络世界和现实生活存在较大差距,使得学生更加抵抗现实生活,从而耽误学业、影响身体、拒绝和同学交流。

5.不良生活习惯。部分女生为了减肥吃各种减肥产品或者极度控制饮食、过分运动,产生厌食问题,最终对身体和心理产生较大影响。男生有时候会对抽烟、喝酒等产生较大依赖,导致沉迷于自我世界而无力自拔。购物成瘾、暴饮暴食、作息不规律等,都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及时调节。

通过对学院全体学生的调查发现,92.17%的学生认为自己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32.11%的学生与同学或室友产生过矛盾,但是这些同学都希望与身边的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几乎所有学生都会接触网络,每天玩游戏或刷视频时间超过三小时的占75.38%,超过六小时的占29.46%,超过八小时的占8.47%,甚至有2.65%的学生沉迷网络时间超过12小时;超七成的学生认为专业课难度较大,并且其中41%的学生有挂科经历。研究生存在上述问题的较少,但是他们多数时间待在实验室内专注于课题项目,生活较为枯燥。调查结果显示,将近三成的研究生跟导师沟通较少,不敢跟导师近距离接触,导致有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二、心理辅导站建设

“四叶草”心理辅导站是内蒙古工业大学首个二级心理咨询中心,2015年以电力学院心理健康协会为基础建设,承担着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测评及心理健康宣传等任务,首次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专业化、制度化、体系化的服务。

(一)基础建设

“四叶草”心理辅导站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将站点设置在专业课教室旁边,便于学生寻找和预约。辅导站内设个体咨询区、团体辅导区、阅读区、茶歇区,配备了相应的沙发、办公桌、书柜等办公设备和沙盘、宣泄工具、音乐按摩椅等娱乐放松设备,总投资20余万元,布置以简洁、温馨、便捷为主题,以便舒缓学生的压抑情绪。辅导站自成立以来共引入国内外相关书籍862册,涉及心理科普、人际交往、网络心理、情绪管理、自我认识等多方面。购买团体辅导设施18套,娱乐休闲设施56项,为学生提供多样式服务。建立由学院专业团队运营的网络咨询平台,同时承载心理健康宣传任务。

(二)队伍建设

“四叶草”心理辅导站以学生社团为基础建立,结合电力学院的实际情况,引入专业教师管理,逐步实现以“专职领导,专人辅助,朋辈互助,自我调整”的帮扶体系。教师服务队伍包含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教师2名,专职辅导员2名,专业课教师7名,就业指导教师1名,蒙古族教师1名。学生服务队包含心理委员、生活委员、党团干部及志愿者等多人。以辅导站为中心,通过多方位、多层次展开工作,成立包含教师和学生的“多对一”服务团队。

(三)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四叶草”心理辅导站建立以来一直加强对管理制度的探索,将心理辅导站的运营管理与学院制度挂钩,先后建立了《“四叶草”心理辅导站工作职责制度》《“四叶草”心理辅导站资料管理制度》《心理健康辅导保密制度》《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心理委员考核制度》《家校联系制度》。

三、心理辅导站运营

(一)日常管理

1.定期培训:对学生服务队伍定时组织专题培训,强化心理委员的责任意识,增强专业心理知识的积累和素养,提高服务团队的专业化能力和服务质量。对任课教师和研究生导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关怀深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与此同时,对心理辅导站的所有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和指导,使其具备心理健康评估的能力,能及时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并提供干预和疏导。了解心理工作的工作流程和规范,掌握心理辅导的方法,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级心理健康培训班。

2.分类管理:关注群体差异,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满足不同群体的服务需求。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区别较大,对其遇到的问题要进行分类指导。本科生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人际沟通、课业压力、网络沉迷、情感困惑等,这些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引导,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对待方式。而研究生在大学校园中年龄偏大,他们对未来的规划更加详细,所以来自就业、情感、经济的压力相对更大。

3.宣传活动: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效果,吸引更多学生关注心理健康问题。辅导站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为学生组织专题讲座,分别面向本科生、研究生、新生班、毕业班等不同群体,讲座主题涉及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应对压力、游戏沉迷、恋爱指导等多个方面。组织各式各样的文体娱乐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缓解学生的压力,向学生传达关爱和自爱的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利用自媒体和网络平台进行宣传,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4.个体与团体辅导:对于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援助和干预,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制定心理援助计划。对严重的精神障碍学生关注其治疗情况,与家长和主治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团体辅导是为学生创建交流沟通平台,通过同辈之间互相鼓励实现,成员之间互相交流、相互学习,从倾听到畅谈,通过“自助与互助”最终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二)品牌活动

“四叶草”心理辅导站成立以来,坚持以全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个人全面发展为目标,立足于学院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塑造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服务。除了定期举办讲座外,还以开学季、考试月、“5.25”等为契机举办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先后组织了以“心星的秘密”“寄不出去的情书”“随心所绘”“打卡21天”“洒在我身上的光”为主题的趣味活动。同时,为不同的团体定制专属的团体辅导计划,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三)实践探索

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四叶草”心理辅导站始终以预防干预为主,逐渐完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以“及时发现、尽早干预、快速恢复”为目标,逐渐形成“全面心理普查、关注特殊群体、制定关爱计划、跟踪干预效果、密切联系学生、保密学生信息”的六步工作模式。建立心理“321”工作体系,即3条线路、2个层面、1个组织。通过“暗线、明线、辅助线”三条线索全面观察学生心理状况;通过“学院层面、家庭层面”两个层面关注学生健康发展,共同教育管理;以学生组织为中心,开展自我教育、安全教育。

四、服务成果

截至目前,“四叶草”心理辅导站接待本学院心理咨询个案306例,为其他学院提供咨询服务126例。在校期间全面跟踪32例,发现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16人。其中重度抑郁5人、具有自杀或自残经历的7人、双向情感障碍3人。开展团体辅导144次,心理咨询讲座21次,通过个别疏导、节假日关怀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9次,组织全员心理筛查13次。根据咨询结果显示,主动预约心理健康咨询的学生占比超过81.3%,这些学生多为焦虑、自卑等较轻症状,他们也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所了解,通过正常的心理引导即可缓解。通过大规模筛查发现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29人,其中多数学生的情况较为严重,需要到相关医院就诊或通过药物治疗,学校需重点关注并与家长及时沟通。

五、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发展思考

“四叶草”心理辅导成立以来为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其他学院建立二级心理咨询中心提供了宝贵经验。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升心理健康素质,有效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问题,“四叶草”心理辅导站将着重发展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及网络等宣传媒体,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扩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影响面;

(2)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基本建设,改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有几个专业人员参与的被动局面,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3)加大对人员的培养培训力度,特别是对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等与学生接触较多人员的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的培训,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队伍培训做到经常化、专业化;

(4)强化家校沟通环节。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与其家长沟通,避免家长与学校产生误会。

猜你喜欢
四叶草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四叶草书签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寻找四叶草
四叶草遇到小仙女
四叶草遇到小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