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轶琳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媒体传播范围、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渠道等,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今,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成为主流,多元化的新兴媒体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对传统媒体的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特别是现在的高校学生,他们是新媒体技术产品的初验者和最大受众,几乎大多成长在新媒体环境下,海量碎片化、个性化的信息足以满足他们对信息的需求,但也可能让他们过分沉浸在虚拟的世界中。
孙中山先生曾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似乎一天都离不开的是网络和手机,这在大学生人群中尤为突出。高校图书馆如何吸引读者,如何与读者建立关系并服务读者,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如何在学生的成长中帮助他们,如何在高校的人才培育上有所作为,这是高校图书馆如今亟需思考、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这些也成为如今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课题。
早在2014年,人民日报一篇“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的阅读促进”的文章就很好地阐述了新媒体与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关系: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阅读革命,对人们的阅读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高等教育阵地,高校图书馆肩负着促进阅读的职责与使命,应及时回应新媒体时代的新要求,积极进行突破和创新。
教育职能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高校图书馆应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纷乱的信息时代,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助力高校人才培养,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使命。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然而,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新媒体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交往方式,拓展了他们的视野、思维空间和学习阵地。高校如何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培养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而高校图书馆如何发挥自己在其中的作用则是它的一个重要课题。
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纸质阅读日益被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的即时在线浏览等“浅阅读”所替代。而高校学生在这信息爆炸的新媒体环境下,亦难以静下心来进行深度阅读和学习,图书馆需要为他们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也需要在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和信息素养等方面引导和培养他们。高校图书馆作为读者求知路上的“帮助者”这一身份并没有改变。
高校期间的学习需要更高的自主性,然而现在不少高校学生对图书馆是很陌生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手机和网络已经足以满足他们活动和人际交往外的课余学习需求。从前,高校图书馆绝大部分是比较被动的服务,即图书馆做好馆藏图书资源和基础服务,凭借清幽的环境就可迎来爱学习或爱阅读的读者。现今,学习形式变得多样化,学习和阅读资源也趋于电子化,兼具趣味性、个性化且便捷的丰富的新媒体资讯占据着学生的时间。因此,图书馆需要主动争取读者,馆内网络环境、学习氛围、图书馆自身的宣传和有趣的读者活动都变得非常重要。高校图书馆若看不到新媒体带来的不可逆转的趋势,并及时做出改进和调整,它和读者的疏离将会越来越深,甚至失去它一部分的职能。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在2017-2018年的图书借阅率曾跌至低谷,因为阅览环境较陈旧(因新校区校园建设问题,图书馆没有自己的主楼,只能借用其他楼宇,鲜有相关项目支持),配套设施不足,图书推荐以及相关的读者活动尚未系统性开展。而此时,手机媒体和网络却不断发展,相比之下图书馆的环境、资源更显逊色,于是新媒体赢得了学生们的“芳心”,图书馆在帮助学生学习的职责上有所缺欠。庆幸的是,2019年开始,我馆启动一些零星建设项目,全馆整修、加装空调的同时,划出二、三楼部分区域进行装修,配备网络和相应的书架、沙发等家具,建成更美观、光线充足的阅览室,为读者提供一个温馨舒适、耳目一新的阅览区域;与此同时,我馆积极加大图书购买力度,配套相关电子设备,更新图书管理系统,建设与系统关联的图书馆官方公众号,开展读者活动;使用阅览室书架为新书展示区域,亦设置主题书架进行图书推荐……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图书馆得以更好地吸引读者,服务读者。
在学校的支持下,虽还是同一栋楼,但我们得以积极建设和打造较优质的读者阅读空间,也在之后建设智能图书馆,延长开馆时间。图书馆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贴近学生,提供更便利的服务,及时推送图书馆的资源和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馆内常常爆满,图书馆也成了热门打卡点,成了毕业时许多学生的留恋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图书馆管理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在智能借阅设备的帮助下,提升了学生借阅的自主性;智能图书馆的建设,优化了开馆时间,也解决了人手不足等问题。借助手机媒体,读者可以方便快捷地检索图书,获取个人相关信息;图书馆也可以更及时地推送馆内信息,开展读者活动,以更活泼的方式与读者互动,这样的无障碍交流可帮助高校图书馆了解读者的需求,推动图书馆服务的改善。
在平板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电子书越来越受欢迎,它让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展开阅读,多种移动端和丰富多样且智能的新媒体应用程序,使得学生的阅读方式和途径增多,边读边在文本上做笔记,同步整理思维导图等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内化。电子书刊可以作为图书馆资源的一个补充,保证如假期等情况下读者的阅读,使之接触更多个性化的优质书籍,也为读者毕业后阅读习惯的延续做准备。图书馆可以借助这些电子书应用来辅助优化自己的馆藏资源,提升读者的幸福感——在学校免费拥有了一图书馆的好书,要抓紧在校几年多多阅读,好好充电。图书馆可以购置部分高借阅率图书和新上市未上架的优质图书等相关电子书资源做补充,满足读者需求。电子期刊的推出,也弥补了高校图书馆期刊大多不外借的缺口。
近些年,高校对科研越来越重视和规范,高校对电子资源等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加。高校图书馆应当抓住此机遇,购置符合学校教师和各专业需求的数据库,做好读者研究和学习的支持工作,助力高校的教师素质提升和人才培育。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近几年针对信息系、艺术系、机电系采购了51CTO学院和翼狐设计学习库等电子资源,学生可以学习各种新技术,进行网上自测,辅助他们的实操,有兴趣的同学通过自学就能收获满满,在相关领域走得更远。
新媒体时代的碎片化信息、娱乐化应用,导致读者的时间不断被侵蚀,使之难以专注、有深度地阅读和思考。高校图书馆与电子产品应用和媒体信息资讯相比,吸引力不足,在信息化浪潮中逐渐失去它的读者;娱乐化趋势中,读者不断趋向满足于浅阅读或不阅读的状态,以致如今如饥似渴地阅读、积极主动利用图书馆的读者已经越来越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满足感,如今许多学生已难以体会。
面对这极大的变化和挑战,高校图书馆首先需要做好自身的宣传,并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读者,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1.做好新生入馆教育,让新生更多地了解图书馆丰富的资源并学会充分利用图书馆。2.寻求多部门和教师群体的支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面。当新鲜感一过,可能图书馆会逐渐被许多同学淡忘,单凭图书馆自身网页和公众号远远难以影响到大部分读者。根据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的经验,当得到师生通力支持时,图书馆的信息得以更广泛地进入学生视野并得到学生关注,引起更大反响;教师的阅读和他们对阅读的重视也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我馆图书入驻职工之家,主动进入教师视野。一些热爱并看重阅读的教师也使用图书馆图书资源打造班级图书角,营造班级阅读和学习氛围。3.积极借助学校素质拓展等学生管理机制推动图书馆读者活动的开展。各高校出于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考量,制订素拓分或到梦空间积分等相关积分制度。图书馆在学生的素质拓展方面也有不少贡献,也可以借助此积分制度开展读者推广活动,加大读者参与度。4.通过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加强读者阅读兴趣、能力的培养和阅读方法的教授。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主题讲座为读者打开一扇门,引发读者对阅读的兴趣和重视,进而学习阅读方法,并练习提高;通过读书角、电影汇等形式激励读者坚持阅读和写作,在分享中热爱阅读并且提升表达,互相造就;通过主题书架将经典书籍、作者系列或相关主题图书荐予读者,帮助读者品味经典,观看作者心路,了解学习相关主题内容,获得成长。阶梯式阅读锻炼可帮助读者克服阅读畏难情绪,培养读者阅读爱好、能力和习惯。
新媒体时代导致馆员和读者面对面沟通的锐减,许多通知被读者忽略令馆员为难,读者服务当中的能动性、灵活性也因此降低。虽然如此,图书馆仍需重视读者服务,并且需要更加主动服务,敏锐察觉读者需求,同时借助意见簿、网络建言等方式积极回应读者,让读者感受到图书馆的温暖。毕竟,智能产品再怎么发展,也无法取代温暖和关爱。此外,面对新媒体大数据时代,馆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在信息化浪潮中跟紧时代,创设并使用一些新的读者服务模式,以更好地服务读者。
新媒体时代充满了机遇和挑战,高校图书馆需要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发展自身,同时应积极面对挑战,在新时代找到新型管理及读者服务模式,继续上路,否则就会失去读者,被时代所抛弃。当然,高校图书馆也不应矫枉过正,过分看重智能设备的功用,在有限的资源和条件下更应抓紧读者服务,重视读者的需求。因为新媒体是背景,是驱动改变提升的力量,而不是核心,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仍是服务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