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栏选登了2篇文章。
机动车查验是保障机动车国家技术标准从“纸上的法律”变为“行动中的法律”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机动车源头管理的重要环节,为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遏制非法改装、大吨小标等违法行为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推动和引导企业规范化生产,保障公共交通安全。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梁元、张煜笛梳理了2017至2021年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在机动车登记查验时上报的涉嫌违规机动车信息,发现货车类产品、面包车、三轮摩托车、新能源汽车等车型需重点关注,并研究提出扩大重点车型源头治理、落实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延伸违规机动车治理链条、建立安全隐患机动车协同机制等建议。
非机动车有迥然不同于机动车的通行条件和驾驶条件,其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等关键参数是通过严格的交通安全分析,尽可能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基础上确定的。近年来,各类低速电动车、超标电动自行车、超标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上道路使用情况较为突出,随意改变甚至扩大非机动车关键安全参数限值,不仅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也造成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同时此类车辆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属性认定,给基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相关人员带来较大困扰。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周文辉、李光耀从交通安全理论、国内外对比、现有道路交通标准规范制约、交通出行实际需求等角度入手,提出了非机动车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的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希望非动车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维修企业、使用者牢记法律和安全两根红线,共同筑牢道路交通安全和秩序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