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锦凤
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小学语文作为基础科目,除了要将语文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外,还要重视学生学习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思辨性阅读的融入,引导学生在推理、分析、判断中去自主辨析事物,逻辑分析及推理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对于文本内涵也会有一個深刻的认知。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思辨性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思促学,帮助学生掌握正确阅读方法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阅读、思考及学习习惯,促进语文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高。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实践的分析,借助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为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提供思路。
一、小学语文开展“思辨性阅读”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识的传授是基础,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思维、能力及品质的培养。小学阶段是语文阅读思维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仅仅依赖于传统灌输式阅读教学模式,教师讲解与分析为主,进而取代学生思考与观察,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较为被动,独立思考的机会较少,阅读教学固化且形式化,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不利。当前教育领域提倡的是高效课堂构建,既要重视知识技能教学,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良好思维习惯。特别是伴随语文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教育改革逐渐深化,学生学习能力及思辨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思辨性阅读的开展更有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有利于训练学生语言表达
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要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帮助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促进思维发展。在学生思维发展中,语言是基础,也可以说是学生思维充分体现。在深层次学习中能够做到语言文字灵活运用,学生核心素养才会提高,思维才能更好地发展,进而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人文性统一化目标。而思辨性阅读的开展给予了学生思想交流平台,学生阅读时可与文本及作者产生思想碰撞,有效对话中达到情感共鸣,对话时感受文本隐藏的内涵与特点,感悟语言运用的美妙之处。通过言语实践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阅读技巧,语言表达能力增强的同时,锻炼了思辨及思维能力。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生拥有强烈的好奇心,而简单的阅读教学很难吸引学生注意力,难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与热情。而在教学中融入思辨性阅读模式,在问题的引导下,多种方法的运用下,极易使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自主思考与阅读,进而收获较好的效果。思辨性阅读本身就是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问题意识,思维能力被激活,另一方面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好习惯,思辨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提升了阅读效果。
(四)有利于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环节,语言教学往往作为重点,教师也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文章生字、词语及段落、语句朗读方面,忽视了学生认识、感知、思维、评价等能力的培养。通过简单地灌输与讲解,使得阅读内容呈现碎片化,学生很难理解文本本质,只是浅显地掌握字面意思,思维发展空间受限,未达到深层阅读的效果。而思辨性阅读重点在于引导,以学生个性化思考、阅读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开展中与教师、文本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在相互交流与沟通中,极易引发创造性思维。
二、小学语文开展“思辨性阅读”的教学实践建议
(一)问题驱动,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了诸多文章,而且文章开篇都会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阅读,例如批阅式、问题式的阅读等等,鼓励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完成阅读任务。小学生本身思维较为活跃,感兴趣的活动往往接受会很快,也愿意表达。所以教师教学时,可根据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结合身心发展情况,设计趣味性较强的问题,学生在思考中阅读,在阅读中自主思考,学习兴趣被激发。思维能力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学情,问题的设置要简单易懂,具备启发性,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进而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掌握文章中心思想。例如在《桂林山水》阅读教学中,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理解及表达能力,进而感受文章语言文字运用之美的同时,了解桂林山水特点,接受爱国之情教育,陶冶爱美情趣。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设计合理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暑假的时候,我们和家人都去哪些地方游玩?”通过此问题带入阅读,使学生对文章主脉理清,大致了解文章内容,然后可以带领学生精读,对文章中重点字、词、句加深理解,例如“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文章中反复出现‘像’这一字,意义是什么?”以问题作为引导,使学生了解比喻及排比句的运用手法。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完成整篇文章的阅读,对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及情感有了更加全面且深刻的了解,同时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辨能力提升。
(二)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训练思辨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环节,要想将学生思辨性思维更好地提高,教师要重视多样化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例如可以将绘画与探讨结合,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锻炼学生思辨能力。例如在《黄山奇石》阅读教学时,文章中有很多优美的语句都描述了黄山美景“猴子观海”“仙人指路”这些词语均表达了作者对黄山美景的赞美之情,也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词汇中感受到了黄山石头之美。在此文章中大多数运用的都是拟人及比喻的手法,很难通过文字性内容感受到逻辑上的变化,学生对于作者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把握要难一些,所以也就无法体会到大自然造物力量。所以除了要求学生阅读此篇文章以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将文章中描述的景色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之上画出来,用彩笔涂上颜色,整个过程由文字描述转为绘画,更能够使学生找到作者写景时的逻辑顺序,学生绘画时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文章内容,根据内心情感抒发,进而将黄山奇石之美描绘出来,强化学生和作者情感共鸣,逐渐拉近了学生和文章的距离,感知度增强,学生对作者心目中黄山美景情感的表达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此基础之上,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互动,共同探讨文章如何写景、如何表情达意,学生间相互分享绘画时内心的想法以及表达的重点,在分享中,学生相互借鉴,站在不同的视角下感受黄山奇石独特之处,不仅掌握了写景的技法,而且词汇运用技巧不断积累,听一听其他同学对文章的理解,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各种情感汇集在一起,进而引申出作者表达的内涵。学生根据阅读内容,比较绘画作品,感受情感表达的差异,整个过程思辨性能力增强,对于思辨思维有了更深入的感知,而在感知中思辨能力得到有效训练,思考能力提高的同时,思维更加活跃。
(三)多元质疑,感受思维的批判性
在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设定教学目标时往往以教材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自我思考以及质疑缺乏,而且在课堂中学生主体未充分体现,自主阅读性较差。思辨性阅读提倡学生敢于质疑、大胆提问,将自己不同的看法、想法表达出来。教师只需要给予启发与引导即可,通过阅读使学生自主找到思辨点,站在多元化、多层次提出质疑,并学会使用批判性思维去理解文章,体会人物形象特点及情感的抒发。教师除了给予学生引导,还要对教材中思辨点深入挖掘,捕捉文章中存在的矛盾点,以此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学会判断。例如在《桥》这一课中思辨点是“老汉凶得像豹子一样揪出自己的儿子,你如何看待这位父亲?”文章情节安排有着明显的思辨性,老汉将儿子揪出这一细节的描绘,如果站在亲情视角下,是矛盾的做法,但是如果站在书记视角下,此做法合乎情理。教师教学时,要准确捕捉到此矛盾点:“队伍里有很多人,为什么老汉偏要选择儿子?这种做法到底是无情,还是有情呢?”在此思辨点的引导下,学生开始思考、探讨、分析,进而掌握老汉做法的深层次含义,体现其无私奉献精神,舍小家为大家之情,生死难抉择时,共产党员与父亲两种身份发生冲突与矛盾,形成鲜明对比。在阅读与质疑中,学生情感被激发,思绪随着文章波动起伏,思维也被故事情节牵动着。
在《少年闰土》一课中,语言的表达以及文章布局也设置了相应的矛盾点,首先第一自然段是对作者印象中闰土形象的描述,第二自然段则重点突出的是作者和闰土相处的情景,其中描绘了四件事情,详细阐述了看瓜刺猹,而且重复出现。此时教师便可以以此为切入点,通过此矛盾点的提出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进行了两次描述,是否可以将其中一次删除?”针对此矛盾点,学生对文本反复阅读与审视,进而了解到文章重复叙述的原因,主要就是为了表达作者对闰土的思念之情,以及闰土在作者心目中留下的深刻印象,进而体现闰土的勇敢机智,在反复思考与质疑中,学生进行了深度阅读。
结束语
在新课改逐渐深层次开展中,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思维培养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所以作为阅读教学的关键性人物,教師应该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更应该给予学生思辨性阅读重视,促进学生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的提高。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环节,教师要以问题为驱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培养学生思维创新性、训练思辨能力、提高思维的深刻性,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