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丽莎·尼班克是一位德国汉堡的女教师,出身书香门第,笃信人道主义和实践的马克思主义。20世纪60年代,丽莎·尼班克应邀访问中国,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所吸引,她把自己人生的最后时光留在了中国,贡献给了中国的德语教学,贡献给了中德友好交流。本文概述了丽莎·尼班克的人生经历,分析了她成为中德友好民间先行者的原因,阐明了“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理念。
【关键词】中德交流 跨文化交流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丽莎·尼班克
2022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建交50周年。2022年5月24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与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举行视频会晤时指出:“50年来,我们走过了一条不平凡道路,两国秉持求同存异、互利共赢理念,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双方建立了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稳定因素。”①
中德关系的发展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中德双方大批仁人志士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其中,一位名叫丽莎·尼班克(Lisa Niebank)的德国汉堡女教师值得我们纪念。她是联邦德国与新中国建立友好关系的民间先行者,她把自己人生最后的一段时光留在了中国。
一、出身书香门第,追求平等公正
丽莎·尼班克的全名是丽莎·卡塔瑞娜·尼班克(Lisa Catharina Niebank),1913年7月22日出生于德国北部港口城市汉堡。其父格尔特·亨利希·尼班克(Gerd Hinrich Niebank)是当地受人尊敬的一位国民学校教师,一生致力于推行进步主义的教学实验。他参与创建了教育与科学工会组织的前身——“中小学教育祖国之友协会”,并一度担任该协会的主席,具有浓厚的社会主义思想。
(一)进步主义教育培养了丽莎·尼班克独立思考的能力
受父亲影响,丽莎·尼班克接受基础教育所就读的两所学校:特勒曼国民学校和安娜?沃尔维尔中学,都是推行进步主义教学实验的学校,强调学习者的自我实践和在实践中的自我学习,师生关系趋向平等,教师更具亲和力,更受工人阶级家庭和具有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家庭的喜爱。
中学毕业后,丽莎·尼班克考入汉堡大学,主修教育学,辅修哲学、心理学和动物学,并于1936年毕业。次年,丽莎·尼班克以总分“优秀”的成绩通过了国民学校教师资格考试,开始了她在汉堡及周边20多年的中小学教师生涯。
父亲的影响、进步主义教育和社会民主主义风气的浸润、加之对纳粹非人道、反民主体制的亲身经历,塑造了丽莎·尼班克的世界观,决定了她的政治倾向。她加入过德国社会民主党,立志追求民主的社会主义和世界主义的理想。
(二)继承进步主义传统,创新教学方式
丽莎·尼班克1954至1965年任教于汉堡霍恩地区拜姆帕赫特霍夫/施泰格勒路技术中学。根据学生们的回忆,她的教室和课堂与当时别的一些学校和同一所学校另外一些老师的截然不同。在她的教室里,不设加高的讲台,男生和女生围成U字形圈混合而坐,老师的课桌与学生们的课桌大小和高矮一样,没有高低主次之分。教室四周的墙上挂满了各种素描作品、照片和通知,大幅的世界地图遮住了一半黑板和教柜。在这样的环境中,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可以无拘无束地协作和交流。
除了课堂教学,丽莎·尼班克还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在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学习。她为同学们联系参观斯丁坊港口、斯普林格出版社、德国新闻社,在他们年轻的心中播撒下世界主义的种子。
(三)追求教育平等,努力推动教育改革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丽莎·尼班克参与了全德教师协会和教育与科学工会汉堡理事会的活动。当时,该理事会的工作重点是推动统一的六年小学制和综合性中学制的改革。这项改革符合她为所有孩子提供相同的学校教育的理念。在丽莎·尼班克看来,以筛选、分类方式将学生分别纳入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和文理中学的“三择一体制”,是一种明显含有社会歧视性质的选择性教育制度,既不平等也不公正,必须改革。然而,这项教育改革尝试,因保守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党选举获胜而被迫终止。这令丽莎·尼班克深感失望和愤懑。
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政治光谱中,丽莎·尼班克属于笃信人道主义和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左派。1964年底,亲纳粹的极端右翼政党“德国民族民主党”成立,极端主义的种种迹象不断显现,教师与学校的教育自决权受到行政部门越来越多的限制。丽莎·尼班克对在德国实现实践的人道主义理念,并将这种理念传递给青年一代,已经不再抱有任何希望。
二、热爱世界和平,致力中德交流
1963年,丽莎·尼班克随一个友好旅行团赴日本,参加反原子弹氢弹核试验的一项世界性群众集会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她认识了中国和平代表团的人士,通过他们的帮助收到了“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的邀请,于1964年暑假期间得以到中国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访问了6周。这个年轻的人民共和国令丽莎·尼班克耳目一新,质朴友好的中国人令她感觉亲切。她的心从此与中国的发展,与中国人民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中国之行为丽莎·尼班克这位理想主义者未来的人生道路选择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1965年,在联邦德国与中国尚未建立外交关系的情况下,丽莎·尼班克毅然放弃公职只身来到北京,先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德语,后来加入中国外文局《毛泽东选集》汉译德团队,从事翻译改稿工作。1969年秋天,丽莎·尼班克返回德国处理一些个人事务。1972年再次来到中国,先在中国外文局《北京周报》短暂工作,1973年到位于白堆子的北京外国语学校德语组任教,她是这所学校有史以来第一位德语为母语的德语教师。在北京外国语学校工作期间,她还应邀在北京大学西语系兼职授课。前前后后,丽莎·尼班克在中国工作了12个年头,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德语人才。
(一)以寓教于乐的理念创建独特的德语教学课堂
丽莎·尼班克在北京外国语学校任教的那六年半时间,正处于“文化大革命”后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教学工作受到当时政治环境的制约,以及学生学工学农学军活动的影响,并不正常。但丽莎·尼班克还是以她一以贯之的认真态度,精心备课,热情授课,尽其所能地为德语教学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
为了把课堂教学组织得欢快生动,她用教唱各种德语歌曲的方法,让学生练习德语音素、词汇和表达,并且通过唱歌熟悉日耳曼民族的节日和风俗。她的教具中有两个从德国带来的木偶,一个小丑,一个鬼怪,是她爱用的教具。在课堂上,两位同学拉起一块白布作幕布,幕布后面操作小丑和鬼怪的另外两位同学便开演起德语话剧来,拉幕布的同学还能以旁白的角色参与其中。这种新颖有趣的话剧表演形式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屡演不厌。
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语教学有诸多限制和规定,不允许采用外国人编著的教材。为此,丽莎·尼班克不得不从《北京周报》等有限的几份外文局出版的德文期刊中选择改编出德语阅读课的阅读材料来。不过,即使阅读比较枯燥的现实政治题材的篇章,她也能尽量寻找出相对有趣的切入点,采用启发式的讨论方式展开教学,并激发起全班同学的表达积极性,使他们在思维和表达的不断磨砺中获得进步和提升。
(二)立德树人,注重言传身教
丽莎·尼班克非常注重师德,她知道自己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地与学生保持着一种和善亲切却又不是没有一定距离的师生关系。学生去乡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常常一走就是一个月,她想念他们,会搭乘便车去郊区看望他们。在一些学生的记忆里,她是那个“爱穿裙子,爱戴装饰头巾的蓝眼睛老太太”。她的服饰经常变换,据说也是为使学生对她的课堂不感到单调无聊。课余时间,她像在德国教书那样,常常带领学生出游,去颐和园划船、野餐,去北大校园和北京的名胜古迹游览,去动物园观看各种动物,在活动中让学生们实践他们的德语知识,并适时地加以讲解和指导。她还不吝付出,利用课余时间辅助同学们自编自演话剧,甚至是纯粹中国题材的剧目,例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丽莎·尼班克的个人生活简朴,对物质的要求很低,并且尽量不给他人增添麻烦。
(三)发挥资源优势,促进中德人民沟通交流
在与中国相遇后的16年里,丽莎·尼班克常常利用回德国休假的时间在汉堡和周边地区举行小范围的中国报告会,并自费举办介绍中国文化的图片展览。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为促进中德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理解。她在汉堡保留有一个储蓄账户,把存折交给了好友英格,常常写信求助英格,让她用自己储蓄账户上的钱购买教学物品寄到北京外国语学校:从板书用的白色和彩色粉笔、画画用的水彩笔、作业本,到德国初中和高中的教材、德语文学作品、词典和百科全书,不一而足。
北京外国语学校在她去世之后名称几经变换,物是人非,但是当年被命名为“丽莎·尼班克图书馆”的德语组图书室一直保留了下来。在她去世之后很多年里仍然悬挂着她的大幅相片。这间图书室由她一手建立起来,最初的一千多冊图书,大部分是她用自己的存款托人在德国购得寄来的,也有一部分是她联系德国大使馆等机构赠送获得的。这些图书拓展了同事们的教学参考资料空间和学生们的阅读视野。
(四)在国际传播中维护中国国家形象
1969年,汉堡市长魏希曼(Herbert Weichmann)在一次讲话中讥讽汉堡崇拜毛泽东的左翼大学生抗议者,说“应该把他们送去中国领教民主”。出于对左翼大学生抗议者的理解和对毛泽东的尊重,以及由此对魏希曼不友好言辞产生的反感,丽莎·尼班克郑重地给魏希曼写了一封公开信,刊登在汉堡当地的媒体上。该公开信批驳了市长的不当言论,认为这样的言论违背了汉堡宪法前言中所表述的“汉堡作为世界港口城市,肩负着以和平精神搭建世界各地和各民族之间桥梁的责任”。在公开信中,丽莎·尼班克还表达了对自己生活从教了4年的第二故乡中国以及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热爱。②
(五)尊重中国政治制度建设,专注科研交流
丽莎·尼班克在中国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人正经历着严厉的思想禁锢和频繁的政治运动,她应该对此心知肚明,因为她从不与中国同事和学生展开时事政治的讨论,避免任何可能触犯政治敏感性的情况发生。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这一点她大概早已领悟。然而,对于这条她自己选择的道路,她似乎无怨无悔,始终坚定地前行着。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她渐渐地表现出某种放松来,敢于向中国同事提供德国报刊,跟他们展开内容更加广泛的交谈。黄文华老师当时曾主动每天陪伴丽莎·尼班克在学校的教工食堂吃午饭,利用午间时光跟丽莎有了更多的接触与交流。直到今天,黄文华仍然感恩丽莎·尼班克把她引入到德国废墟文学和诺奖得主伯尔文学的宝库,并设法为她搞到许多阅读和研究所需的资料。黄文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德国废墟文学与中国伤痕文学的比较研究专题申请到德国洪堡奖学金,在当时整个中国日耳曼语言文学界属于凤毛麟角。如今,黄文华在中西美学理论的比较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成为一位知名的学者。
三、树立榜样示范,泽及中德未来
1980年3月31日,丽莎·尼班克倒在住所卫生间的地上,昏迷不醒。虽经协和医院的大夫们全力救治,4月4日22点30分,丽莎·尼班克还是停止了呼吸,享年67岁。
深感震惊和悲痛的师生们为丽莎·尼班克老师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丽莎·尼班克的骨灰被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格的黑色砖石上用德文刻写着:“Lisa Niebank,22.7.1913—4.4.1980,Lehrerin aus Hamburg。”砖石左下方刻有中文:“德国女专家丽莎·尼班克。”与平实本真的德文表述“汉堡女教师”不同,中文称谓表明她在中国享有一份特殊的敬重和礼遇。
将近40年后,2019年12月,丽莎·尼班克年近八旬的汉堡友人英格专程来北京,将丽莎·尼班克的骨灰接回故乡,落叶归根。如今,丽莎·尼班克静静地长眠在汉堡城北的欧尔斯多夫墓地(Friedhof Ohlsdorf)。她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的那方小小的黑色砖石墓牌,被加固在了一块更为厚重的花冈岩石上平躺在地。
40余年的时光打磨和岁月沉淀既可能使所有当事人的记忆变得模糊,也可能使一个人在历史的镜像中愈加立体和清晰。今天,当我们回顾丽莎·尼班克的一生,盘点她为中德友好交往所付出的种种努力,不禁心怀感佩。
(一)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丽莎·尼班克已经故去40多年,其间中德之间包括文教在内的多领域密切合作与交流已经成为常态,中国的德语教学与德国的汉语教学同时得到两国官方和民间的大力配合与推动。2012年8月,中德双方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外交部关于共同举办中德语言年活动的联合意向性声明》。随后,2013年至2014年,两国在对方国家互办语言年,鼓励两国年轻人学习对方国家的语言。习近平主席强调:“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③无论是德国在中国开办的歌德学院,还是中国在德国开办的孔子学院,都是中德两国人民相互沟通了解的桥梁。丽莎·尼班克作为最早来华的联邦德国的职业教师,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德语人才,其功绩无疑将载入中德民间文化交流的史册。
(二)人民的深厚友谊是国家关系发展的力量源泉
当年,丽莎·尼班克毅然决然地离开德国奔赴中国,是因为她不满于极端民族主义在德国的抬头,更是因为她在中国看到了某种希望。她认为中国正在系统地、逐步地实践着马克思所描绘的科学社会主义。她为自己能够参与这样的社会主义实践而感到幸运。④
丽莎·尼班克故去的这40余年,东西方民众共同经历了颠覆性的世事变幻:冷战结束,两德统一,意识形态对立的坚冰在经济全球化的岩浆中似曾消融……然而,曾几何时,反全球化运动又风起云涌,民族主义开始大行其道,极右翼势力重新泛滥,俄乌冲突导致中西再次对峙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此时此刻,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显得尤为重要。中德两国人民在追求社会公平、延缓气候变化、维护国际秩序、反对民粹主义等方面有着更多的共识,能够携起手来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有益于他人的人将永远为人所敬重
作为一位理想主义者,丽莎·尼班克一生都在追求着平等和正义,少有考虑自己的得失。她曾立下遗嘱,嘱咐友人當自己“如果死亡或者由于某种意外的原因不能从北京归来时”,请帮助火化遗体,将骨灰匿名抛洒或者埋葬。
但是,一个有益于他人的人不会为人遗忘。2001年8月31日,汉堡市政府举行了一个揭牌仪式,将城中区霍恩地带一段约850米长的欧洲徒步道路正式命名为“丽莎·尼班克路”。这天,丽莎生前教过的汉堡拜姆帕赫特霍夫/施泰格勒路技术中学58届T10班的绝大部分学生参加了道路命名揭牌仪式,这批学生都已年过花甲。中国驻汉堡领事馆总领事陈建福先生也应邀出席了揭牌活动。巧合的是,陈先生1970年代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读书期间,丽莎·尼班克曾给他所在的班级代授过德语阅读课程。
揭开蒙布的新路牌十分醒目,蓝底白字写着:
“丽莎·尼班克路,因丽莎·尼班克(1913—1980)——1954—1965年任教于霍恩地区拜姆帕赫特霍夫中学与施泰格勒路中学,此后在北京任德文教师——对国家公民的民主教育和国与国之间的相互理解所作出的贡献而命名。”
何涛系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副教授
「注释」
①《王毅同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举行视频会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https://www.mfa.gov.cn/wjb_673085/zzjg_673183/xos_673625/ xwlb_673627/202205/t20220524_10692106.shtml,2022年5月24日。
②Lisa Niebank:Offener Brief an Bürgermeister Dr. Weichmann, in: Neue Politik, Nr.14,1969, Herausgeber Wolf Schenke,Hamburg 1969.
③《习近平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新华网,http://www. xinhuanet.com/world/2015-10/23/c_128347954.htm,2015年10月23日。
④Lisa Niebank:Brief an Anni aus Peking, in: Roter Morgen, Marxistischleninistische Monatszeitschrift, Juni 1968, S.10-14, Hamburg 1968.
责编:霍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