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谭旭东
前些日子,看到了复旦大学哲学教授王德峰的一个视频,他讲到了多年前的一件事,说北京一所小学考语文,试卷上有一道填空题,“冰雪融化了以后是______”。大部分学生填了标准答案“水”,只有一位学生填了“春天”,但语文老师给这位学生判了错。这件事引发了语文界很多人的讨论。王德峰教授认为,这位老师把教语文简单地当作是教自然常识,而把学生的想象力之火扑灭了,把未来文学家的种子给掐坏了。
这个视频给我一些关于语文的思考,那就是语文到底要教什么、学什么。无疑,王德峰说的语文不是教自然常识,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这是没错的。那位语文老师只机械地认可了标准答案,没有顾及学生想象的合理性,也没认识到这个题目本身就有多种答案,可以说她不知道语文到底该教什么。那些填“水”的学生没错,但他们是机械地顺应了老师的标准教学,也记住了老师重视的所谓知识,却没培养起理解力和想象力;而“春天”是一个令人惊喜的答案,它显示了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更关键的是,这位学生由冰雪融化联想到春天,说明他能把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与外部世界对接起来,这就超越了想象力,而是一种融会贯通的能力。
我也觉得,王德峰只说对了一部分,并非只有文学家才需要想象力,做好一切事都需要想象力。要知道,一个人能力最基础的部分,就是感知能力,即通过感知器官感知外界事物的能力;然后是记忆力,即对感知到的外界信息和知识进行储存的能力。但想象力却是更高层次的能力,人只有对已经储存过的信息和知识有很好的认识和理解,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象力是最具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它综合了抽象思维、灵感思维和形象思维。学术的想象力、科学的想象力和文学的想象力,就来自这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因此,当学生答出了“春天”的时候,显然,他对事物的理解已经不是简单地停留在记忆层面,他已经建立起了联系实际,但又能超越于常识的认知图式。
冰雪融化了会变成水,这是一个直接的结果。但冰雪融化后,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变得五彩缤纷,百鸟争鸣,生机勃勃。可以想象,当这位学生填写“春天”时,不但内心产生了诗情画意,还产生了联系和想象。因此,语文也好,还是其他课程教学也好,一定要激活学生的感受感知力,但最终要激发他们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出综合性的学习能力。
那么,对学生来说,语文到底学什么呢?无疑要学知识,包括字、词、句、篇、修辞等方面的文字知识和语言应用知识,也包括语文课里的作家、出版、年代、历史和文化等文本的背景信息,还包括阅读和分析一篇作品的基本方法,以及概括总结所学知识与信息的技巧等等。但仅仅记忆这些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有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达不到这些目标,不要说成为文学家、艺术家,就连基本的写作都无法做好。这也是有的学生记了很多知识,背了很多诗文,却怎么也提不高作文水平的一个主要原因。
因此,对语文学习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习得知识,而是培养感受力、理解力和想象力,由此才能培养语言文字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