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心肌梗死抢救中优化护理流程的疗效分析

2022-11-10 11:02:50王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年23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流程急性

王娅

(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福建 宁德 352100)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氧而导致心肌坏死,发病后,患者往往存在胸骨后疼痛、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表现,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急诊心肌梗死具有较高风险性,临床需及时开通梗死血管,使心肌恢复正常血流灌注。因此,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一经确诊,需给予恰当急救,为患者赢取最佳抢救时机,对提高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传统急诊护理流程较为盲目,缺乏针对性,与现代急救护理要求不符。配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提升急救效率,将抢救时间最大化压缩,使患者能够获取第一时间的救治[1]。现观察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比研究中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此研究获得医院伦理机构核准,且征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1)依据《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患者均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相符;(2)首发急性心肌梗死。

排除标准:(1)患者存在精神异常、认知障碍等状况;(2)肝肾功能器质性障碍;(3)并发恶性肿瘤疾病;(4)严重心律失常、肺心病;(5)伴有代谢性、免疫性疾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开展常规急诊护理,在急救电话后马上出诊“120”车,现场给予患者简单急救,患者转送,接诊后转送患者至急诊室,常规检查、检验,建立静脉通路,实施吸氧、心电监测、抽血等常规护理措施,初步评估心肌梗死情况,安排会诊,转送至介入室。

1.2.2 观察组接受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具体措施有:(1)成立急诊干预小组。由护士长、资深护士共同成立急诊护理干预小组,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干预学习培训,同时查阅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的核心文献,结合既往临床护理经验,制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急救护理干预计划。(2)构建科学排班方式。在常规早、中、晚排班基础上,结合小组式排班,确保患者在任意时间入院都能够与护理干预小组建立护理责任关系,确保能够获得及时有效抢救。(3)出院:日常分配专门人员对急救车进行管理,车内各种物品定期检查,确保数量、种类无误。接到急救电话,急救车3 min内出诊,并根据患者具体位置规划最短路线;接诊途中,与现场联系,指导现场人员正确施救。(4)现场:到达现场给予急救措施,立即全面检查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并予以吸氧、心电监护等抢救措施,急救现场做心电图,拍照上传至胸痛中心。而后对患者进行转运,转运途中电话告知医院患者具体情况,包括病情情况、既往药物过敏史等,通知各个科室做好急救准备,尽快评估直接介入的必要性,确保抢救工作保持连续性,能够有效衔接。(5)院内:到达医院后,绿色通道就位,转运患者至急救中心,提前备好各种急救用品;实时掌握患者情况,辅助诊断患者病情,结合评估结果安排科室会诊。(6)救治及转科流程的优化。实施首诊护士责任制,进入抢救室后,尽量在1-2 min内完成吸氧,3 min内完成各种监测仪器的连接,心电图监测尽量在5 min内完成;监测生命体征,维持呼吸通畅,头部偏向一侧,仰卧;开通静脉通路,抽血完成采样送检;医生完成分诊;如患者意识清醒,给予情绪安抚,同时安抚家属情绪,取得其积极配合;病床边提前准备各种急救设备,例如,呼吸机、除颤仪等,为心血管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做好准备。(7)转科前对其病情、转运风险进行再次评估,与车辆联系,提前沟通,备好所需物品,转运时注意保暖及患者安全,做好交接。

1.3 观察指标

(1)应用危重症患者护理评估表实施考核,涉及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安全防护、急救与治疗、病情监测等方面,各项均20分,评分高表示质量佳。

(2)应用医院自制问卷实施测评,总评分100分,将≥90分计入满意;将介于75-89分计入一般满意;将不足75分计入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分别实施χ2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x±s,分)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与冠脉狭窄或堵塞、心肌血供障碍等有关。该类疾病病情较复杂、危重且进展快,护理工作任务繁重,而护理质量与急诊救治效果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3]。通过优化急诊护理,大大缩短分诊、急诊停留及急救用时,节省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急救工作高效、高质量开展,保障急诊工作效率[4]。

本次研究结果:对患者开展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抢救用时指标更优,同时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且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P<0.05)。证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实施,在提升急诊抢救效果、控制救治失败率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5]。原因是,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院内、院外的护理抢救人员分工明确,护理人员相互配合协作,实施责任制护理,各个环节无缝隙衔接,缩短抢救用时,同时各个人员均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超强的职业素养,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消耗,能够最大限度提升救治效率,取得更优的急诊救治效果[6-7]。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统筹、规划,从设备配套、人力资源等方面优化整合,可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实现多项护理操作及检查,避免不必要的环节及工作,节约时间,缩短抢救用时,缩短急诊工作不必要的时间浪费,降低患者病死风险[8]。此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实现了急诊接诊工作、院内急救措施的同步开展,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患者入院后无缝隙接诊、救治,同时院内急救工作高效、高质量开展,保障急诊工作效率,且重视患者负面情绪疏导及家属情绪安抚,及时干预,避免医患纠纷,提升护理满意度[9-10]。

综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强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缩短急诊急救用时的基础上,提升救治效果,控制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以取得理想的预后效果。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流程急性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07-28 06:28:12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10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医研究(2014年5期)2014-03-11 20:28:49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论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