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育”视野下幼儿园环境创设实践探究

2022-11-10 06:09:50邓颖
科技风 2022年29期
关键词:美育人文创设

邓颖

长沙师范学院 湖南长沙 410199

学前教育的发展以及与美育的有机融合得到了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充分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2010—202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以人为本”的内涵便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美育”的有机融合。幼儿园环境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幼儿园环境本身就具有教育性与可控性、游戏性与生活性、互动性与开放性、安全性与儿童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应“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时,从“新美育”的视角创设出可以让幼儿感知美的幼儿园环境,不仅是幼儿的审美需求,也是进行幼儿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

一、“新美育”理论的内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一要求把美育明确为素养教育、通识教育。这是在党的会议文献中对于美育谈得最具体的一次。它对美育的定义准确,非常有针对性。

“新美育”这个概念是由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在“美育”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来的。“新美育”观认为美育的价值就是感知,感知是一切美育的起点,一方面需要我们告别启蒙范式,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回到原点、回归童心,应该从人的最童真的、最自由的状态提高审美感知能力、学会发现美、提升人文素养以及培养创新思维,幼儿园美育不只是美术教育,它已经具有更宽泛的内容和丰富的内涵意义。

二、“新美育”理念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现状

(一)人文教育及审美教育在幼师素质教育中的缺失

“新美育”环境创设的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也是教师提高职业幸福感的途径。但目前很多高校在幼师素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开展之前,培养方案里压缩了审美教育的课时量,忽视了对幼师人文素养、审美素养的培养。我国幼儿园内部环境的创设都是许多非美术专业的学前师范生或者说没有很好掌握系统美术基础及环境创设课程的学前师范生,将一些简单的手工作品的组合,环境创设过程中幼师专业学生缺少去研究审美感知教育、传统文化等人文素养知识和美育之间的关系,对于空间布局没有整体规划、容易忽视图形、文字、色彩在幼儿园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等,容易给幼儿造成时间与空间的混乱,从而影响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不利于美育工作和人文教育的开展,直接影响幼儿审美感知能力的缺失和文化素养的提升。这类教师更是很少可以从“新美育”的角度来创设一种可以引导幼儿共同感知、发现与创新的环境。

(二)幼儿园园所环境建构者“新美育”意识缺乏

“新美育”理念的核心是感知美、发现美、创造美。但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创设者普遍存在“新美育”意识缺乏的问题。当前我国部分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时往往只重视物质环境的创设,而忽视了精神环境的创设,尤其是忽视了对全面“新美育”环境创设中有关审美感知环境的支撑。例如,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更多地体现了教师手工技能的展示,甚至出现一成不变的创设样式,因为许多时候幼儿园环境整体规划者或创设者不能从“新美育”理念出发来构思幼儿园整体环境创设的主题内容,许多教师都是根据班级主题,准备好材料后,搜集网上素材进行整理或者稍微做一些变化。

(三)教师在环境创设中不能与课程结合起来进行“新美育”环境构建

幼儿园的课程生成和组织实施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下进行,幼儿与教育环境或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有益经验和身心健康发展的全部教育活动。幼儿园环境对于幼儿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全面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与作用。环境创设过程中我们既可以由以幼儿为主体环境资源生成课程,也可以依据课程内容创设环境,但由于目前幼师对“新美育”理念的匮乏,既不能以幼儿为主体由“新美育”环境生成课程,也很难从人文素养、审美感知等内容来创设“新美育”环境。

(四)“新美育”环境创设对幼儿自主感知、发现、创造的忽视

幼儿园“新美育”可以为个体一生的美育发展奠定基础。“新美育”视野下的幼儿环境创设可以丰富幼儿的精神生活。但目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具有以“美术”教育为内容的实践性特征,需要从功利主义走向审美主义的现代性特征,忽视了幼儿自主探索和感知环境的创设,更多地注重自身技术与观念的传递。很多幼儿园环境创设者可能认为把孩子的作品贴在墙上就是让幼儿参与了环境,很少思考这一空间环境的布置是否能转化成让幼儿直接参与的具体活动,同时,幼儿园活动的精髓是沟通、协作、互动、学习,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难以体现。

三、“新美育”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实践路径

(一)环境创设应满足幼儿审美需求和提升幼儿人文素养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生活、游戏的地方。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新美育”理念下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发现、探究的桥梁。幼儿时期所遇见的美好事物会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在潜移默化中陪伴其一生。因此我们会发现“新美育”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去满足幼儿的需求即以某种形式被强加上。所以,在“新美育”理念的视野下,我们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要满足幼儿的知觉、感情、视觉和想象的需求。比如,我们在创设“新美育”理念下幼儿园环境当中的班级标识牌的时候,我们可以分析不同年龄班级的小朋友他们的视、感、知觉特征,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来设计具有功能性、识别性、显著性、多样性、艺术性和准确性的标识牌。

“新美育”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新美育”环境创设本身更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新美育”观认为美育的价值就是感知,感知是一切美育的起点,一方面需要我们告别启蒙范式,另一方面要我求我们回到原点、回归童心,应该从人的最童真的、最自由的状态提升幼儿的人文素养以及培养儿童创新思维。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提供多样的艺术活动,从而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提升幼儿的人文素养的同时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例如,我们在美育主题环境的创设时我们可以用主题网络的形式,由教师与儿童共同探索并明确所传递的信息及审美内涵,从原点出发,尊重儿童的创意与审美,在交流与探索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审美需求,同时可以提升幼儿的人文素养。下图的《交通生活》主题墙的创设就是创设者运用这种方式制作了既有“新美育”要素,又有功能性、教育性、游戏性和安全性、互动性主题墙饰,润“美”于无声。

长沙师范学院学生作品

(二)环境创设形式与“新美育”的功能构建相适应

有关幼儿园环境创设最流行的审美理论,即认为幼儿园环境真正地美在于使形式与功能相适应。因此,幼儿园“新美育”环境创设的价值就由环境创设满足“新美育”的功能而定,而非任何纯粹的美学的考虑而定的。幼儿园“新美育”环境创设的功能性即其本质,“新美育”是集知觉、感情、视觉和想象的教育形式,“新美育”功能是继安全、舒适、取物、美观但设计原则后又一重要的设计因素,“新美育”限定了设计者的每项任务。幼儿园“新美育”环境的创设形式要符合“新美育”的功能,优秀的幼儿园“新美育”环境的创设除了实用性、功能性等因素,还应重视培养和提高幼儿审美感知能力和提升幼儿的人文素养。例如,我们可以在多角度的“新美育”主题环境创设中,通过不同美育环境创设的多种形式和运用多种材料,提高幼儿创造美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三)基于空间感的“新美育”环境创设内容应具有整合性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实践过程中,发现很多学前师范生对环境创设的理念都存在一些误区,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认识不够全面,很多学生主观意识的环境概念大都是教师自己对于活动室里的墙面和顶面的布置,对于幼儿园环境创设初期整体的规划布局,以及创设幼儿园环境的目标没有深入的思考,更多的只是单纯的墙面和顶面布置的组合。

然而,幼儿园“新美育”环境的创设是需要从全局出发,符合幼儿园整体的空间感,而不是像许多现代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的那样,“作品”环境可以被置于任何地方。例如,我们要将“新美育”思想融入幼儿园的空间规划之中,我们需要从全局考虑“新美育”环境创设空间的大小,思考如何合适处理教室大小的问题,检查家具的选择与运用是否符合“新美育”的理念所传递的外延与内涵。其实,闪亮精致的“新美育”环境都是基于空间美感的。“新美育”应对周围环境的变化无比脆弱成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潜在现象。“新美育”环境的创设要基于幼儿园的整体环境进行布局,要为建筑布局中注重风格、节奏与韵律的美感等负有一定的责任。

(四)“新美育”环境和装饰艺术的连续性要体现互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我国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现状是代表了幼儿教师自身的艺术设计与手工制作的综合性体现。环境创设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环境和装饰艺术的连续性,以及和该目标相适应的多样性,也就是说我们确定了要把这个空间设计成一个具有“新美育”目的的空间时,我们需要结合幼儿园的本土环境艺术,同时,为幼儿园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提高幼儿创造美的能力,让幼儿园的每个人都可能参与幼儿园环境布置的过程,每个人在这个空间建造、装饰或布置自己生活、游戏和学习的环境。“新美育”环境布置的目的,通常不是幼儿园教师所赋予的那些“意义”,幼儿园新美育环境的创设应该是幼儿活动的自然发展,不受任何限制,没有“艺术概念”的束缚,可从幼儿人数与兴趣和能力及空间大小出发,运用色彩标示主题与风格,赋予“新美育”环境个性,让幼儿走出高级艺术空间,走向日常的实践智慧。

(五)家园共育构建“新美育”环境

家园共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亲子美育、家园美育课堂等方式,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新美育”活动,高质量的家园“新美育”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家长的审美感知、人文素养、育儿能力,还能密切家园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猜你喜欢
美育人文创设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美育教师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