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璞
(武昌工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对外汉语教学素养”课程联动项目于2018 年启动,此项目的建设意在整合对外汉语教学类相关课程,打破各课程“各自为政”的局面,消除课程间的内容重复,构建布局合理、层次清晰、目标明确的教学类课程体系。此课程群按照汉语教学基础知识、汉语教学方法知识与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三大培养目标重新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建立了“教、学、做、评”四位一体的对外汉语教学素养课程体系,形成从课程模块到具体课程教学的目标链。此项目自建设以来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新文科”背景之下,其又面临着新的挑战,探索顺应“新文科”发展要求的识变、求变、应变的发展途径,是本课程联动改革符合时代和社会需求的关键。
首先,依据项目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原则,结合对本项目内课程知识点的梳理,立足于2019 版人才培养方案,本项目完善修改群内各课程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教案及PPT 课件。其次,建立了课程群内各门课程的线上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章节测试及相应的教学辅助资源等。
首先,改革“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与实践”的教学内容,调整后的教学内容整合了前期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按“对外汉语教学项目与教学设计、对外汉语教材的分析与选择、对外汉语课堂活动设计与组织、课堂管理方法与技巧、语言测试与评估”五大模块展开。其次,改革“跨文化交际”的教学内容,调整后的“跨文化交际”的教学内容有: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交际及非语言交际、跨文化交际的心理与态度及教育环境中的跨文化交际等。
针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与实践”这一门实践性课程,目前已建立对外汉语教学实训室,这为实践教学的展开提供了硬件条件。这门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让每一位同学都上台讲课,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单项教学能力;“国际汉语教学素养实训”课程已开展两年,其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的综合技能,并对学生的相关教学知识和能力进行了测试,促进了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
本课程联动改变了传统课堂的传授式教学模式,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作为指导思想,广泛采用了案例分析法、任务型教学法和翻转课堂。同时,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本课程联动群也改革了教学模式,实行线上线下同步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素养”课程群改革了课程评价方式,增加了诊断性评价并调整了过程性评价的比例。在诊断性评价方面,各课程基本都利用学习通平台建立了每章节内容的测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实时评价;在过程性评价方面,各课程的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例基本都调整均为4∶6,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平时的课程表现。总体上,本项目中的课程基本都实现了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
根据《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考试的相关要求,本项目搜集了历年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真题及相关题目并加以综合整理,最终建立了该证书的试题库,后期试题库亦会进行实时的维护更新。
总体上,经过近3 年的建设,国际中文教学素养课程群构建了合理实用的课程体系和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并形成了相对有效的教学效果测评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素养课程群虽然取得了上述建设成果,然而随着教育部2018 年“新文科”专业建设理念的提出和落实,以及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中文+职业技能”教学模式的推进,本课程联动项目的建设亦面临着新的挑战。
“对外汉语教学”素养课程群已建立了完整的“教、学、做、评”课程体系并建立了“对外汉语教学”课程模块,但本专业的课程实施依然是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单门课程一一展开的,这使得本课程群的联动仅依靠任课老师间互通有无、协议共商来消除重复的知识点,而真正的课程联动模块化教学仍有待进一步的落实和加强。
虽然开设了“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与实践”这门单项技能实践课和“国际汉语教学职业素养实训”这门综合技能实践课,并建立了对外汉语教学实训室,但因为没有留学生或者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这样的教学对象,同时也没有对外汉语实践基地,所以学生的国际中文教学能力还只停留在学校里和课堂上,其实际的教学技能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是语言类、文学类、教学类以及才艺类,所有的课程中并无相关的商务、医学、计算机等职业技能课程,整体上的课程体系依然是延续传统单独的文科模式,并没有体现文理交叉的新文科理念,也与“中文+职业技能”的教学模式有一定差距。在这样整体的课程体系中,对外汉语教学素养课程群也相应地单纯地以对外汉语教学知识与技能为中心,而缺乏职业技能教育的融入。
汉语国际教育的课程体系当中虽然有“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但这门普适性的课程却未能与国际中文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其针对性较差。而在“对外汉语教学素养”课程群中,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并没有成为单项的教学内容,也没有进行突出的强调。因此,学生在此方面的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和提升。
新文科则要求课程群内的任课教师应文理贯通、既具备良好的国际中文教学素养亦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知识。然而当前的任课教师基本都是在文理分科背景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少有新文科教学所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首先,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运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着眼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并采用“语言+教育”的培养模式,这与当前新文科建设的理念仍有一段距离。只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把社会需求作为公共外语和外语专业设置与优化调整的第一准则,主动适应我国出现的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传统的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希望。
如前所述,当前“新文科”重点培养的是“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然而,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依然是采用各门课程单独展开的方式进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外汉语教学素养”课程模块教学的落实。因此,要推进“对外汉语教学素养”课程模块的进行并能符合“新文科”建设的趋势,应首先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一,人才培养应按已制定好的对外汉语教学素养模块等教学模块展开;第二,人才培养方案应制订一定的“职业技能”课程,实现新文科的“中文+职业技能”模式的人才培养。
在新文科建设的理念下,“对外汉语教学素养”课程群亦需要增加职业技能课程,这不仅需要上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还应建立相应的职业技能课程授课机制。首先,应落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学习哪些职业技能课程,以武昌工学院为例,学生可学习的职业技能相关课程有经济、软件、土木工程等。其次,应设计这些课程的学时、学期及教学内容;最后,应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的职业技能课程教授能力(此点在下文“提升师资素养”中详述)。
结合新文科建设的要求,要弥补前述的“对外汉语教学素养”课程群学生实际的教学局限于课堂的情况,应开发多元的实践能力培养途径:第一,可建立在线的对外汉语教学平台实习基地。本专业可以与当前发展较好的一些在线汉语教学平台如Itakki、Verbling、Preply 等签订实习基地。第二,可校校合作。本专业可以与有学习汉语的留学生的高校进行合作,这包括让学生去观摩其对外汉语课堂、到其留学生院进行汉语教学或者共享这些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实习基地;第三,可校企合作。本专业还可以和一些运转良好的对外汉语培训机构如儒森汉语、美和汉语等合作,让学生到这些单位实习;第四,建立海外实习基地。本专业还可以学习同类高校建立海外对外汉语实训基地,将课程群中的“国际汉语教学职业素养实训”在这些实训基地开展,让学生真正去做并在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
首先,应改革“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教学内容,将其教学中心定位为“现代中文教育技术”,增强其针对性;其次,应增加此门课的课时,当前的32 课时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实质上的提升;再次,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实践和国际汉语教学职业素养实训都应增加信息化教学能力运用的环节及相关考核。最后,本课程群还应给学生多提供线上教学的机会,全方位锻炼学生运用信息化教学的能力。
新文科背景下,补充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的复合型知识,提升其专业汉语的教授能力尤为重要。首先,应加大对课程群内任课教师的培训,任课教师应学习两到三门职业技能课程,从而进行更好的专业汉语教学示范;其次,还应鼓励汉语教师参加业内的各项培训,如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与交流中心的“中文+职业技术”研讨会、线上教学技巧研讨会等;再次,应鼓励每位任课教师考取《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让自己首先成为一名合格规范的国际中文教学人才;最后,教师还应具备真实的海外对外汉语教学经验,应鼓励任课教师到海外担任公派教师,积累或更新真实的对外汉语教学经验。只有坚持这样的“守正创新”,每个教师才能在坚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根本信念指导下,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探索科学化、交融化、中国化、国际化、前瞻化的教学理念和模式。
虽然“对外汉语教学素养”课程联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和教学效果,但在新文科背景下,探索新的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建设途径,是促进本课程群从量变实现质变及培养相关应用型复合型的专业人才的关键,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求新求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