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博
早在古代社会,舞蹈艺术就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及美好愿望的期盼。在当前社会发展及时代的转变下,舞蹈的种类及表演形式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不管时代如何转变、形势如何变迁,舞蹈艺术中最为核心的关键就是审美观念。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舞蹈艺术从起源到发展直至今日,在每一次的社会变革中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要的影响,这足以体现舞蹈艺术创作审美对人们生活的呈现力。对舞蹈艺术创作中的审美观念需要从多维视角进行深度考虑与分析,从多方因素、多元化的发展轨迹中真正领悟舞蹈背后所呈现的艺术价值及文化内涵。
简单地理解,多维视角其实就是指从多个角度来观察一件事物,并分析事物的内涵。而从多维视角来分析舞蹈艺术,就是通过多维视角对舞蹈艺术创作进行分析,在舞蹈艺术中,多维视角可以是舞蹈的编创人员、舞蹈的观赏者、舞蹈的展现者。从不同人群、不同范围、不同角度来分析舞蹈艺术创作,可以获取更多具有价值的信息。
舞蹈艺术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形式,在我国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可以说舞蹈艺术是我国历史发展中的一种文化艺术产物。舞蹈艺术可以采用舞蹈形式将人们的精神文化与思想情感内容更为直观地呈现出来。从古至今,舞蹈的创作发展就与文化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关系,舞蹈作为一种文化意义的传达形式,可以通过人体的肢体语言将情感更为深入地展现出来,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舞蹈艺术创作核心就在于舞蹈,而舞蹈的主要体现形式是舞蹈作品的编排,优秀的舞蹈艺术作品与其内涵是共存共生的,没有艺术内涵的舞蹈作品就如同没有了灵魂,缺乏情感共鸣,无法让观赏者认同。也只有将文化内涵植入,才能够让舞蹈艺术创作得以长远发展。
另外,舞蹈艺术的创作必须注入更多的情感内涵,一旦缺乏情感或者缺少文化内涵,这样的舞蹈作品就会显得极为空洞,艺术内涵也无法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在这之中,舞蹈艺术创作的内涵和价值能够使舞蹈得到更为长远的发展,原本单一、冰冷的作品在编创者的编排下通过舞蹈演员呈现在舞台上,能够为整支舞蹈带来更为鲜活的生命力,促使文化内涵与情感思想得到传递,这也会更好地推动我国舞蹈艺术的长远发展。一般而言,舞蹈艺术创作中的内涵、价值会通过舞蹈欣赏、舞蹈教学、舞蹈创作以及舞蹈传承保护等多个层面体现出来。
一般而言,音乐美学当中具有意识、形态、行为这三大关键要素,针对舞蹈艺术本身来说,音乐对审美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当舞蹈创作者在创作舞蹈艺术时,需要从舞蹈剧来确定整体表演形式,从创作背景音乐中来确定舞蹈演员的各类衣服、舞台背景的配套编制。可以说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内容都紧密相关,不能出现任何的错误,只有整体环节协调共生,才能够完成整体舞蹈艺术创作中的美学价值呈现。
我国舞蹈艺术因为受到历史文化与艺术素养的影响,中式审美风格会更多地融入舞蹈创作环节中。对于舞蹈艺术编创人员来说,一个优秀的舞蹈艺术作品在创作时需要涉及多项内容,要将美感更具共鸣性地融入动作编排中,促使观赏者可以真正感悟到舞蹈艺术的美感及背后的核心文化价值。
在评价舞蹈动作过程中,需要深度考虑舞蹈业内专业人士对专业审美的定级标准,还需要兼顾广大民众及观赏者的大众审美需求,这是因为舞蹈艺术的创作中审美观念的融入不能从单方面进行考虑,更多的要从社会环境层面进行植入,考虑到不同人员对舞蹈艺术创作的审美观念认知。
此外,所谓的专业审美就是舞蹈行业中的专业人士对舞蹈艺术作品的一种评价。从舞蹈艺术作品本身来看,最为基础的标准就是能够得到舞蹈行业专业人士的欣赏与认可。一般来说,对舞蹈艺术作品的评价方式有很多,但不管是哪一种方式,舞蹈艺术作品是否能够得到认可的一致观点就在于舞蹈艺术作品的难易程度。要知道,舞蹈艺术作品难度并不是与舞蹈美学相关联的,但是可以从侧面更为隐晦地反映出舞蹈作品的整体技术含量,舞蹈创作者对舞蹈艺术作品必须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规划,要了解舞蹈作品的创作主要针对哪些人群,要从社会环境层面深度剖析舞蹈动作及情感文化的融入,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向观众传递出高境界的舞蹈美感。
随着舞蹈艺术作品的呈现,观赏者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形式,从外表到内在全面欣赏。由于舞蹈艺术作品中涵盖着音乐、肢体这两个方面的艺术,整体的表现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观赏者需要遵循一定的观赏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感受到舞蹈艺术作品真实的内涵与意义。
另外,舞蹈艺术作品创作者为促使音乐和舞蹈动作实现协调平衡,便于普通观赏者能够更为清晰地欣赏舞蹈作品,在舞蹈编创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对整个舞蹈作品进行更为精密的构思,所以观赏者在观赏舞蹈作品时需要从音乐的美感、肢体动作美感及精神内涵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深度鉴赏,欣赏的角度不同,对舞蹈艺术创作审美观念的影响也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我国文化历史悠久,在各类艺术创作方面拥有较为浓厚的底蕴,从古至今,舞蹈艺术的创作都需要融入更多的内涵与情感,从多维视角分析舞蹈艺术创作中审美观念的应用时,就能够更好地展现出舞蹈艺术创作中审美观念为舞蹈艺术本身所带来的内涵和情感升华。
一般来说,在舞蹈艺术创作环节中,编舞人员编创一支舞蹈时要考虑到配乐、肢体动作、人物情感、背景描绘等多个方面的要素,当将这些关键要素融入舞蹈艺术创作中时,更要合理化地将审美观念意识、思想融入整支舞蹈的编创环节中,这样整支舞蹈才会更具艺术创作内涵,向观众表达当中的内容和情感,这样才会让观众与整支舞蹈产生共鸣,从而被舞者带入整支舞蹈的氛围和环境中。
另外,在舞蹈编创的过程中,每个编舞人员和舞者对舞蹈艺术创作的理解有所不同,对审美观念的应用也存在不同的见地,他们会从多个角度使整支舞蹈的编创融入更多的特色,但其中审美观念是不可抛弃的重要元素,将整支舞蹈的内涵展现给观众的前提是整支舞蹈动作结合多种要素呈现出来的时候能够具有艺术创作的美感,只有这样才能够最终将舞蹈艺术创作中的内涵展现出来。
现代化的中国舞蹈创作中依旧延续了我国最为独特的审美情趣及创作思想,也包含了传统创作编制的精神,每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在创作之初都需要创作者投入大量的心血,也需要创作者在舞蹈动作及音乐律动中融入美感,以此更为丰富地将这种美感呈现出来,在大众面前能够更好地将审美标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在评价舞蹈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从公众审美、专业审美这两个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共同的平衡点,这样才能够有效衔接公众审美及专业审美这两个层次。
此外,舞蹈作品在评价中所阐述的是公众审美及专业审美的标准。从本质上来分析,就是通过不同的视角和关注点进行评判,任何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其在内容上都会兼顾深、难、新的美学要素。
在这之中,“深”所代表的是舞蹈作品自身所拥有的厚度和精神文化底蕴,主要会通过舞蹈动作、音乐律动、画面美感向观众传达出更为抽象深邃的情感意境,要确保在观赏环节中能够得到感官和精神的双重丰富;而“难”所代表的则是舞蹈整体的技术含量,舞蹈动作是否精湛,音乐编创是否独特,需要借助舞者的肢体语言和音乐创新能力,为观众带来极具视觉震撼的感受,保障专业审美需求可以得到满足;而“新”所代表的则是舞蹈创作的手法,整支舞蹈的编创是否新奇,在创作的过程中是否融入了更多审美观念,这些都需要编创人员有更为发散的思维进行理解,在编创中要敢于突破、敢于创新,以一个最为新颖的编创思维,将舞蹈动作融入美感的同时,增添更多的创新元素来创作和呈现舞蹈作品。
舞蹈艺术创作作为音乐艺术的一种,舞蹈表现与歌唱艺术所传达的意境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从本质上说,其不能够直接通过歌词完成情感表达。与此同时,与器乐之间也有着极为明显的不同之处,无法通过相应的乐曲调式调性和音色变化来展现情绪的波动。在舞蹈编创及呈现的过程中汇集了多种音乐的特征,一方面需要有效采用舞蹈、音乐来构建出相应的舞台语境和氛围,另一方面还需要采用抽象化的肢体语言,将故事情感和艺术美感传达出来。观众在欣赏这类艺术表现形式的过程中所谓的理解能力及审美艺术语言会渐入佳境。这样一来,观众将更能够直观、清晰地接受到音乐语言当中所传达的信息内容。创作者需要借助不同的编创技巧与手法,运用各种思维观念来将各种精神需求融入作品中,根据舞蹈不同的表现类型,将舞蹈审美角度、表演方式以及审美层次更具体地划分。在多维视角下,审美观念的审美层次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分别为音乐结构、精神内涵、肢体动作。
1.音乐结构美感视角
从音乐结构美感视角来说,需要舞蹈音乐作为引领,这是音乐结构中对于时间、空间相互融合所构成的一种舞蹈欣赏环境。时间艺术当中结构是十分重要的组成内容,音乐在呈现力上本身就是结构安排的一种,在舞蹈创作环节中音乐结构是不可分割的重要一部分。
首先,设计舞蹈段落时,根据不同风格和类型,舞蹈所需要的段落结构也必然会存在差别,舞蹈音乐最小的单位是一段式音乐结构,所呈现出来的都是较为单一的音乐内容,但是在音乐思维方面仍然能够完整地呈现出来。此外,二段式及三段式的舞蹈音乐可以将更多的民族舞蹈更为完整地呈现出来,通过故事描述将舞蹈动作和音乐融合得更为丰富多变。
其次,在设计旋律结构时,创作舞蹈旋律是以时间形态作为流动,通过旋律线的变化融入创作者的音乐思想和情感变化,从而构成了更为丰富的旋律变换形式。而且,为了能够更好地呈现出舞蹈剧情所带来的冲突,视觉会整体增加旋律的动态变化,促使整支舞蹈在呈现力上更具对抗式、对话式、演绎式、变化式的旋律变换。
最后,设计情感结构中,舞蹈音乐和感情编排会以舞蹈主题作为构建基础,更为适当地对音乐旋律和时间形式进行融合,从而体现情感效应。虽然个别舞蹈当中情感呈现得较为单一,但是在音乐表达方面仍然会有一定的区别,会通过不断增进的形式展现出情感最为微妙的转变。
2.精神内涵视角
通过精神内涵视角所呈现的是最为深层次的舞蹈审美。其中,观赏者通过深度解读舞蹈动作、音乐、画面之后将会产生一定的认知,并形成主观性的心理感受,这也是思想意识的范畴,可以说产生这样的情绪变化是观赏者通过观看舞蹈后所总结出来的一种舞蹈精神能力的体现。一支舞蹈的呈现能否使观赏者获得更为良好的精神内涵感受,这与观赏者的舞蹈鉴赏水平以及舞蹈编排精细程度有着重要的关系。
一般来说,在舞蹈展现过程中,最开始进入观赏者视觉范围的也就是舞蹈动作及舞台的整体布置,从而循序渐进地形成一个由浅层到深层的精神认知,这是观赏者在初期对于审美作品评级界定的范围。
此外,通过观赏舞蹈可以从舞蹈音乐中延伸出来虚拟镜像,这是观赏者在第二层精神领域中所形成的自我依据。换句话说,编舞者融入更多的心血与美感,在舞蹈艺术创作中融入更多的精髓,当舞蹈呈现出来时,观赏者就会抽离出舞台实景,随着舞蹈表演者的展现融入舞蹈情感中,从而有效增强观赏者内心审美的满足感。
3.肢体动作美感视角
肢体动作也是舞蹈表现中最为直观、最具形象的美感呈现形式,更是舞蹈艺术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要素之一。观赏者在品鉴舞蹈动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观察舞蹈动作的变化。在舞蹈中,舞者的肢体语言能够将某种事物和舞蹈中的背景内涵直观展现出来,也会将某种情绪传达出来。
所以说,通过肢体动作的艺术升华,可以更为形象丰富地模仿自然生态,并且还能够通过舞蹈动作更为自然地呈现出瞬息万变的情绪转变。众多肢体动作的实际表演都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舞蹈与审美的融合,将这些肢体动作进行后天加工和提炼,就能够实现真实生活影像的传递,也让整个舞蹈动作更具活力。
综上所述,在当代的舞蹈艺术创作环节中,必须基于多维视角展开更为全面的分析,这样才能够有效满足更多观赏者对舞蹈艺术的审美需求,促使更多的观赏者能够深入了解,感受舞蹈作品当中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让我国的舞蹈艺术创作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