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红 广东省中共翁源县委党校
在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全面深入带动下,乡村地区的经济建设程度、文化发展水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上升态势。在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乡村文化自信的重新构建,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的相互适应提供理论依据。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能为有效扭转城乡关系失衡现状提供机遇,而乡村传统文化的具体发展方向,直接决定了乡村现代化发展的实际水平。因此,现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途径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灵魂,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乡村地区保持乡土本色的核心基础,传统文化能够为广大农民群众安身立命提供精神支撑和文化支柱。在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对传统文化在提高乡村社会功能价值层面的重要性给予了正确认知与高度重视,建立了“乡风文明是保障”的传统文化传承思想。乡村振兴离不开传统文化,而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充分整合,能够为新时期乡村重塑文明风貌和文化面貌提供正确渠道。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是全面促进农业、乡村、农民的现代化发展,确保乡村发展能够与国家整体规划进程保持相同步调,将经历五千年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与动力,从保护乡村文化本色入手,提高乡村文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扶贫工作的充分整合,使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得到全面改善,为乡村文化发展指明方向;利用区域经济具有的包容性增长特征,采取以点带面的辐射方式,带动周围乡村发展,全面促进传统文化与农业、乡村、旅游、金融、大健康等多元主体的深度融合,以动态化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积极保护;加强对传统文化传承人才的积极培养,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全面占领乡村阵地;提高各级乡村政府的融媒体建设能力,确保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实现双向融合。
乡村振兴发展应该始终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对乡村文化自信进行全面重建。对于乡村居民而言,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乡村要想实现振兴发展目标,就要对现有资源进行全面盘活,而乡村文化便是其中最具独特性的资源。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积极转化与盘活,以便在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保障的同时,使乡村产业发展得到文化支持。
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以乡村社会发展空间以及现有文化资源为基础,乡村居民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积极创新。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径是传承与创新,失去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便会消失。对传统文化不断吸收与内化,可以使其成为人们的群体习俗以及集体规范。一般而言,人们将集体性看作传统的第二特点,其具有的意义和重要性仅次于第一特点——延续性。人具有群体性生活习惯,社会关系是群体性的本质。传统文化是在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并且在当前社会各种关系中存在、延续。
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背景下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积极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能够有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目标,然而,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确保其建立的目标与国家发展规划步调一致,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积极学习,以便使乡村文化建设工作政治自觉性以及行动自觉性得到强化;加强对乡村地区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结合乡村文化振兴方向、发展对象、重点任务、时间节点,开展全面、深入、系统的讨论;加强对新发展观念的积极树立,结合具体需求,促进资金与政策向农业、农村、农民合理倾斜,妥善解决乡村文化和区域文化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满足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提升乡村文化振兴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准则水平,提高对乡村特色技艺、特色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加强对乡村文化保护、乡村团结进步促进条例的积极探索,在严格遵循乡村振兴时间节点要求的同时,确保制定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能够充分发挥支持乡村文化发展的功能与作用,从而为全面实现“乡村美、乡村强、乡村富”的目标奠定制度基础和思想基础。
第一,加强对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的顶层设计。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是确保农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受益面和参与度不断提升,使乡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的同时,促进乡村居民实现长期稳定增收与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应该始终遵循“文化先行”的思想原则,对乡村文化产业进行合理布局,通过“文化+行动”的方式,制定“文化+金融”的战略,借助文化产业基金,使乡村各项资源得到充分整合,提高乡村地区文化产业的实力。
第二,对乡村文化资源的深层内涵与创意符号进行深入挖掘,对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全面建立,全力打造乡村经典文化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乡村文化产业创建中。
结合乡村地区实际情况,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模式,完善交通环境,全面升级乡村文化与生态相融合的旅游小镇、旅游古镇,积极构建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全新格局。
第三,促进乡村地区县域经济的包容性增长。一部分乡村居民受城市文化、城市娱乐等的吸引,主动到大城市寻求发展机遇,导致乡村在人才和资金层面各项要素向大、中型城市的偏移程度较大。
作为乡村经济的全新增长点,县域经济能够使乡村地区的文化建设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加强对县域经济作用的充分发挥,通过县域带动乡村,辐射乡村,对县域文化的景观建设工作给予高度重视,能最大程度地吸引人才、挽留人才。
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利用,借助淘宝和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目标的有效实现,确保乡村地区人口流失与增长始终保持稳定状态,使乡村居民拥有稳定、持续的经济收入,实现“乡村美、乡村强、乡村富”的发展目标,对传统文化进行动态保护。
第一,加强对先进文化引领作用的积极发挥,对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进行深入挖掘,促进传统文化与主流价值观念的有效衔接。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投入传统文化领域的资金,使乡村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目标导向,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在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充分渗透传统文化,促使乡村地区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大幅度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更加全面。
第二,加强对乡村地区文化村落、文化古镇的积极保护,避免发生建设性破坏。在乡村地区征集文化创意,使传统文化在乡村居民的创意设计中得到充分渗透,从风格特征、形态构成、可持续性、适用性、经济性等多个角度入手,积极打造“乡村新居”。对乡村地区居民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的权利给予积极保护,在民族聚居地建立双语课堂,鼓励不同民族互相学习语言和文字。加强对传统文化艺术乡镇、村落的建立,积极开展乡村公益电影放映活动,从中推选出一大批质量优秀的文艺作品,定期举办类型多元、内容丰富的公益性传统文化活动,确保传统文化真正做到让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第三,加强对开放性思想意识的积极建立,积极促进传统文化自我优化,确保外来文化的优势能够弥补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足,逐步形成全新的文化。传统文化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汲取经验总结而成的一种精神和思想,要避免将其作为一种只能用来观赏的摆设或物件,否则任何创新理念和发展措施都将失去前进的动力。借助现代化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方式进行改造,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彻底消除,利用社会化的生活方式使传统文化从封闭、狭隘的局面中彻底挣脱,并逐渐朝着开放、进步的方向发展。
第四,坚持乡村文化的整体性。传统文化是各种要素、各种形态、各种关系进行充分整合,并形成的具有较高统一性的整体。在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文化的整体性原则,确保组成传统文化的各项要素、形态、关系能够始终保持平衡发展状态。在现代社会,文化产业得到了开发与发展,在此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对乡村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开发以及片面化利用,防止乡村文化“富饶型贫困”现象的发生。总之,坚持文化的整体性原则,对文化要素、结构、形态均衡性的高度重视,是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必须遵循的原则。
传播是确保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加强对现代化技术和信息媒体的充分利用,推进媒体融合的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使县域媒体在贴近生活和贴近乡村领域方面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对传统文化进行积极宣传。加强对“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全力打造功能齐全的县域媒体联盟,制作大量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文化节目与短视频栏目,开设电视宣传专栏,使优质传统乡村文化资源得到共建共享,利用县域媒体的趣味性、便捷性特征,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
乡村振兴的主体是乡村居民,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大量优秀人才的支持。在乡村地区教育体系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传承、保护、普及、弘扬、振兴;要积极发挥乡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作用与价值,对其掌握的传统文化进行记录与保存,积极号召青年群体主动学习,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主动融入市场,使其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将人才培养与市场发展充分整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创业渠道的合二为一,培养大量传统文化创意人才;不断提升传统文化保护意识,提升乡村居民的思想文化素养,在积极培养新乡贤的同时,鼓励乡贤主动参与传统文化建设工作,帮助乡村居民建立见贤思齐的思想意识;加大对年轻群体的培养力度,努力培养新型农民,鼓励年轻群体主动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传统文化实现创新创业,吸引更多有能力、有思想、有抱负、有文化、有理想、有感情的人才聚集到乡村,充分发挥这些人才在家乡建设、文化保护、文化传承中具有的重要作用。
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文化传承能力不断加强,为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但同时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及积极支持下,我国乡村地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部分地区的乡村文化建设水平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必须采取多元措施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进行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