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分工的话,五脏六腑主内,眼耳鼻喉以及脸主外,它们一眼就能被看到,也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初春时节,别忽视“面子工程”,抵御疾病入侵。
天气越来越暖和,门诊有不少患者前来咨询:“我的眼睛又痒又红,这两天还流眼泪。”其实,这是得了过敏性结膜炎。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眼科医师邵维阳:过敏性结膜炎分为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春季过敏性结膜炎、特应性结膜炎及巨乳头状结膜炎。尤其是春季过敏性结膜炎较为常见,花粉颗粒明显增多且弥漫在空气中,防不胜防。
过敏性结膜炎会经常出现流泪、灼热感、畏光、分泌物增多、结膜充血明显、眼睛有异物感等症状。多数人会同时合并过敏性鼻炎,表现为打喷嚏、鼻塞不适。缓解春季过敏性结膜炎首先要减少过敏源的接触,少去这些物质产生的场所。可适当进行冷敷、温敷。快速缓解症状可用抗组胺药,若合并眼分泌物多,可合用抗炎的眼药水。如果抗组胺药物控制不住病情,可加用典必殊等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使用时要密切随访,定期咨询医生。
患者一到春天就变鼻涕虫,来咨询时会觉得一定是鼻炎。其实,很多疾病都可能出现流鼻涕的症状。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党华:可以从鼻涕的状态来判断可能存在的鼻部疾病。
清水一样的透明鼻涕 无色透明的清鼻涕,可能是感冒早期或者是过敏性鼻炎。感冒早期,一般为清水样并伴有严重鼻塞。当打喷嚏、流清水鼻涕的症状持续超过一周还没有缓解,就该警惕过敏性鼻炎。
黄色、绿色的脓性鼻涕 有病菌感染、感冒加重或提示有化脓性鼻窦炎。如果发现鼻涕还有异味,可能是脓性鼻窦炎导致的,建议先去医院检查清楚,可以做个鼻内镜检查或鼻窦CT 确诊。
鼻涕带血 鼻炎发作时,用力擤鼻或擤鼻方式不正确,会引起鼻腔黏膜充血破裂出血,可以服金银花、菊花、麦冬等加以预防。
一位患者长期耳朵痒,经检查发现是耳道里长了霉菌。
上海新华医院听力眩晕中心主任医师张青:长期耳朵痒不要觉得是小事,很可能是真菌感染了。专业的叫法为外耳道真菌病。轻者可无症状或者仅有外耳道不适,耳道瘙痒是最常见的症状。真菌感染可致大量分泌物覆盖外耳道或鼓膜表面,阻塞外耳道,导致耳部闷胀感,甚至出现听力下降、耳鸣。因真菌的侵蚀破坏还可能导致外耳道皮肤和鼓膜的溃疡、肿胀,有些还会伴有细菌感染,出现耳道流脓、耳痛。
当出现外耳道瘙痒、闷胀感、疼痛、流脓及听力下降等情况时,应尽快到耳鼻喉科进行诊断。
患者问:“最近莫名其妙咽喉痛,就连吞口唾沫喉咙都疼,难道是感冒了?”这种情况可能是亚急性甲状腺炎。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陈世波:“亚甲炎”是种由病毒感染所诱发的甲状腺变态反应性炎症。患者发病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通常在发病前2~8 周),如发热、咽痛、畏寒等,当成感冒、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结果往往治疗效果不佳。
亚甲炎在夏、秋季高发,尤其是夏季;典型的表现为甲状腺剧痛,甲状腺在脖子前面,因此很多患者口述自己“脖子痛”,吞咽或转动头部时疼痛加剧,并伴有全身不适、乏力等;患者可有发烧症状,体温可达到38℃~39℃之间,很少有超过39℃;约超过半数以上患者会出现甲亢的表现,如怕热、心慌、手抖及多汗等。
上周末天气好,小玲和朋友去春游。晚上回来,她脸上身上起了一个个红红的大小不等的疙瘩,浑身瘙痒,难以入睡。第二天来医院,医生详细询问了病史并做了检查,诊断为过敏性皮炎,过敏源正是“阳光”。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张明:春天就要开始防晒。春季皮炎是种光感性皮肤病,致病的主要原因是皮肤对阳光中紫外线过敏。冬季阳光的紫外线含量最低,到春天来临时紫外线含量骤然升高,人们难以适应,一旦受到强紫外线照射,即可引起皮扶损伤而发生皮炎。春天又是外出踏青旅游的旺季,如不注意防晒,会加重或诱发皮炎。
患过春季皮炎的人,每逢春天来临之际,外出旅游要注意面部保护,例如戴上宽边帽或打遮阳伞,戴深色防护镜,亦可使用护肤剂。另外,泥螺、苋菜、荠菜、莴苣等食物含光敏性物质较多,故应少吃。一些药物如磺胺、四环素、非那根等药物长期使用也会使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度升高,故应避免长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