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剑钊
相对于那些智性超拔到冷漠的哲意诗,我实际更愿意体验抒情的温暖。当然,相对于那些直抒胸臆犹如千丈瀑布的喷洒,以至于让作者淹没在情绪中的伪浪漫主义作品,我也更愿意接受一点由语言的简约带来的克制。这就是说,我倾向于诗是主情的文体,但它的上品应该是含蓄的、内敛的、安静的。在我看来,孤城的诗在总体上是接近这样的风格的。下面我想着重分析一下孤城的两首与春天有关的作品来印证自己的这种感觉。
《读春天》是一首叙事性很强的作品,该诗的第一节采取的是“赋”的写法,“阳光”被拟人化,因此可以“指出雪的肤浅”,接着顺理成章地引出“青稞”,引出“看”和“看”的行为,拈出了“想”和“想”的内容,并由“吻”带出了“伤害”(尽管那是“甜蜜的”),顺势一个逆转,“让新生得以成立”。由此,作者完成了后面为想象所提供的铺展。第二节是一个推进,对应于前述的“阳光”,“风”掀开了另一个陈述,由“咩咩”的声音暗示出羊的“懂”,不着痕迹地过渡到“嫩草”,以及对“春天的涵义”之“拔高”。至此,本诗的主题也就呼之欲出了,而读者的注意力也不知不觉地被引入了对农民、自然和春天之间在关系上的梳理。诗的末节在第三节的点题之后予以进一步的强调和深化,便从一首咏叹自然之诗掉转了方向,升华成了人生的感悟。
相比前诗以俯瞰之势的进入,《花蕾一层层打开春天》则从内向外翻卷,借助细小之物来凸显春光的魅力。不同于一般的对鲜花之赞美和欣赏,作者让“花蕾”来“打开春天”。该诗的第二句看似写实,实质是一种想象,它来自诗人对大地和人趋同的认识,这就让生活拥有了被打量的视角,也让“蜜蜂陷入花粉”一节在描述上获得了一定的合理性。诗的第三节“天空空空”在声音的实验上显得大胆而有效,它将“天空”这个词语缀连了“空空”,从而在原有的词义上以重叠的方式来加重读者的感受,为下文的幽默性讽刺进行了清场式的铺垫,在神祇缺席的时候,凡人揣起了来自春天的绿卡。第四节的第一句重复了第一节的第一句,这里有着某种呼应,但更是为了绾结,诗人以现代汉语向唐朝致敬,争取对古典的遗产进行创造性的继承。
除了《读春天》和《花蕾一层层打开春天》以外,孤城的《铁匠铺》《养鱼经》《互为翅膀》《雪盛满桃花的杯盏》 都属于抒情诗之列,但是,它们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携带了不动声色的叙事元素。需要强调的是,作者在这些元素中间使用了隐喻、拟人、夸张、象征、反讽等手法,遂使得这些作品既具有启人感悟的智性,又散发着感染读者情绪的抒情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