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倪世英 傅嘉宾 王勇 严佳辉
近年来,萧山工业碳排放量逐年下降,碳排放强度呈整体下降趋势,能源结构显著优化,清洁低碳绿色能源利用力度持续加大。然而,萧山工业以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高能耗产业为主,能源利用效率偏低,能效提升制约较多,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等要素资源禀赋不足。面对新挑战,萧山将如何顺应绿色发展时代潮流的同时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要实现碳达峰目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基础和关键。针对萧山区高耗能行业占比高的现状,“十四五”期间,首要任务是要科学制定好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将低碳发展要求全面融入到工业发展规划中,分步骤、分行业开展碳达峰行动。
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手抓:一方面,严格控制产业准入,从产业链、价值链双提升的角度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化工、化纤产业向绿色化工转型,整合提升优质纺织印染企业,兼并重组低效高耗企业,提升纺织行业整体装备水平,提高公用发电企业供电、供热效率。另一方面,着力促进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增长点,大力发展生命健康、集成电路、智能装备、数智安防、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
碳达峰后进入碳峰值运行阶段,要在总碳排放量不变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技术突破,建立绿色制造创新体系将是重要的发展路径之一。
因此,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意识,加强和高校等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工业企业提升绿色制造研发投入强度。实施绿色制造工程,面向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开展清洁生产改造,实施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强化工业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推进产业绿色协同链接,培育再制造产业。围绕萧山区纺织、化纤等高碳行业减污降碳需求,着力强化低碳燃料、原料和助剂的替代、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调控、余热余能的高效利用等研究,持续挖掘存量企业节能减碳的潜力,加快推进行业绿色转型,力争萧山区高耗能行业能源效率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以碳达峰、碳中和为中长期导向,紧密结合新增产能布局与淘汰落后产能,抑制产能过剩盲目扩张。加快燃煤锅炉等高耗能设备淘汰、替换工作,扩大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开展节能技术推广应用。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可持续利用,提高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垃圾焚烧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全区工业行业“绿电”使用比例,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坚持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为牵引,挖掘、培育和发展优质高效低碳企业。将亩均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与差别化资源要素价格机制挂钩,依法依规执行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电价、水价、排污费以及差别化用地、用能等政策,倒逼企业主动淘汰落后产能。通过高标准实施落后产能淘汰和“低小散”行业整治,从而达到逐劣扶优的目的,扶持企业从“低小散弱”向“专精特新”提升。
加快整合现有财政专项资金,对低碳发展的重大工业项目和科技、产业化示范项目采取激励、奖励或者贴息贷款等方式给予支持。加强工业企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与推广,继续推进节能降耗、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改造,进一步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抓紧制定工业领域分行业设计碳中和路线图及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完善节能奖惩办法,激发企业节能技改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节能成为企业自发的行为。
完善绿色金融标准,畅通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尽快把项目、企业、金融机构的碳足迹作为绿色程度和政策支持力度的重要评价指标,提升高碳企业的资金成本或降低可得性,降低低碳企业的资金成本或提高可得性,引导社会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向绿色低碳发展方向。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绿色制造、清洁生产等领域的应用,能够提升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制造和运维服务的数字化水平。要变革数据使用方式,进一步发挥萧山“双碳大脑”数字化平台的作用,积极推动数据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使用,为企业提供能源消费实时监控、智能排产、提前预警、工艺优化等服务,有效补齐流程管理、能耗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存在的短板,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能效水平,并为制定下一步节能方案提供数据支撑,实现深层减碳。
开发和推广企业“萧碳码”,对工业企业在所属行业中的碳效水平进行分等级、分颜色“画像”,能够在绿色金融服务、节能减碳技改、绿色工厂评价、亩均效益改革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和评价依据,推动绿色发展。
将碳达峰目标作为工业重点领域、主要行业的硬约束,能够形成协同实现低碳发展和碳减排目标的合力。要加强能源消费监管,采用第三方评估方式对重点用能单位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高耗能落后设备淘汰情况进行专项监察。加大节能监察力度,对重点用能单位执行节能法律法规和节能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围绕全国低碳转型政策背景,引导广播、电视、报刊、书籍、网络等媒体及时发布低碳技术和政策信息。传播绿色低碳理念,提高低碳转型意识,鼓励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流程和加强节能监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引导全社会形成低碳消费观念和低碳生产生活的良好氛围。
本文节选自2021年度杭州市党政系统优秀调研成果《碳达峰背景下萧山工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