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疗法对戒毒人员冲动性干预效果的脑电研究*

2022-11-09 08:35柳毅牛溪溪黄辛隐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内观冲动性后测

柳毅,牛溪溪,黄辛隐

(1.江苏省太湖强制隔离戒毒所康复指导科,江苏 苏州 215000;2.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3.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毒品成瘾是指个体为了维持某种心理快感或避免停用的痛苦,强烈地、连续或周期性地使用毒品,且有用量增加趋势。成瘾行为会严重损伤个体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身心健康,给个体、家庭乃至社会都带来严重不良影响[1]。成瘾行为的戒断干预研究也一直是重点研究。个体冲动性是影响成瘾行为和复吸行为的重要因素,既是成瘾的预测指标,也是干预的靶点。有研究表明[2],通过延迟折扣任务(Delay Discount Task,如在“现在得到10 块钱”与“1 周之后得到100 块钱”之间做选择)测量的个体的延迟折扣水平是衡量个体冲动性的有效指标,延迟折扣水平越高表示个体冲动性越大。感恩作为一种积极情绪,对于降低个体的决策冲动性具有积极作用。Andrea L 等[3]通过感恩训练诱发被试感恩情绪后,被试在延迟折扣任务中更多的做出未来导向的选择,且其P3脑成分振幅增大,冲动性有所降低。而P3 成分是由个体额顶区脑部活动激发的潜伏期在300~600 ms 的正波,广泛被认为与个体的认知控制与冲动及信息加工存在显著相关,甚至对毒品成瘾者的复吸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4]。内观疗法主要是通过让个体思考“别人为我所做的”“我为别人所做的”“我给别人添的麻烦”三个项目,以诱发个体的感恩情绪为主,通过情感体验的连带性带动认知模式的转变以达到治疗效果[5]。近年来,内观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成瘾戒断领域。研究显示,内观疗法对降低毒品成瘾者的复吸倾向,帮助成瘾者的社会回归和适应有显著作用。但目前研究未关注到成瘾人群的主要特征个体冲动性,其是否能够基于感恩情绪对成瘾者的冲动性具有干预效果有待探究。因此,本研究结合延迟折扣任务、ERP 技术及相关问卷,对内观疗法对戒毒人员冲动性的干预效果进行前后测干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1.1.1 实验材料

问卷一:感恩问卷。该量表由McCullough 等人于2000 年编制,共包含6 个项目,评分方式为1~7 的等级评分,得分越高感恩水平越高。魏昶等人2011 年对该问卷进行了修订,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2。本研究中Cronbach’s α 为0.59。问卷二:内疚感问卷。该量表由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胡金生先生于2008 年翻译。问卷共37 个项目,主要包括伤害他人、关爱不足、自私行为和辜负他人4 个维度,评分方式为1~4 的四级评分。各维度的α 系数在0.73~0.82,分半信度在0.68~0.80。本研究中各维度Cronbach’s α 为0.68~0.87。

1.1.2 研究对象

于2021 年1 月—2022 年3 月选取某市强制戒毒所24 名男性戒毒人员参与研究,均能正常沟通,排除精神病性或脑功能损伤人员。研究对象年龄30~60 周岁,初中或高中文化程度,均是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符合伦理审查。

1.2 方法

1.2.1 实验设计

本实验为单因素被试内前后测实验设计,自变量为延迟奖赏等级(高等级vs.低等级),根据前人研究选择1000 元和20 000 元分别作为低等级和高等级延迟奖赏,奖赏均为虚拟奖赏。因变量为延迟折扣水平(被试选择即时奖赏的概率)和反应时(RT)。

1.2.2 实验程序

研究参照Martin LE 等[6]ERP 实验对延迟折扣任务进行改编,以使其符合ERP 实验。1000 元延迟奖赏条件下,可获得的即时奖赏包括1000、950、900,逐级递减至50。20 000 元延迟奖赏条件下,可获得的即时奖赏包括20 000、19 000、18 000,逐级递减至1000;延迟时间为1 天、1 周、1 个月。屏幕左右两侧同时呈现两种奖赏,左侧为即时奖赏,右侧为延迟奖赏。延迟奖赏金额与对应的即时奖赏随机呈现,但即时奖赏总是在左侧,延迟奖赏总是在右侧。每个条件重复呈现一次,共计240 试次。具体实验程序如下:首先呈现一个持续时间为600 ms 的白色注视点“+”,随后同时呈现即时奖赏(屏幕左侧)和延迟奖赏(屏幕右侧)。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尽快做出选择,选择左侧即时奖赏按“Z”键,选择右侧延迟奖赏按“M”键。按键后,被试选中的选项下面出现红色三角形并持续1000 ms,表示选中。若被试超过3000 ms 没有做出反应,则两个选项自动消失,该试次无效,直接进入下一个试次。实验分为两个block,中间休息60 s。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延迟折扣任务流程图

1.2.3 实验流程

①前测:被试填写感恩问卷,并参考正负性情绪量表让被试通过对正、负性情绪词汇进行五点评分,以对其正负性情绪进行评估;被试进行延迟折扣任务,同时戴上脑电帽记录脑电活动。②干预:对戒毒人员进行为期2 个月的分散内观干预,每周进行一次,每次内观时间为9:00~16:00,共计8 次,每次内观每隔1.5 h 进行一次面接,内观在戒毒所内观室内进行。③后测:后测实验程序与前测一致。

1.2.4 脑电数据采集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的脑电设备为ANT 便携式64 导脑电设备,脑电帽的电极符合10~20 国际电极安放标准。本研究中的参考电极为CPz,采样率为1000 Hz,滤波频段为0.1~100 Hz,自动校正50 Hz 陷波(市电频率),所有导联电极的阻抗在10 kΩ 以下。

采集完成后通过Matlab 采用EEGLAB14.1 版本对数据进行离线处理,分析的数据段为刺激呈现前200 ms~刺激呈现后1000 ms。参考以往相关研究及本实验中的脑电总平均图,本研究选定的时间测量窗口为P3(250~450 ms),考察电极为Pz[7]。通过JASP 0.11.0 和SPSS 16.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Pearson 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并通过Greenhouse-Geisser 进行校正。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恩与负性情绪差异分析

Harman 单因子检验结果显示,量表各题目得分在未旋转的条件下特征值大于1 的因子共22 个,第一因子的变异解释率为24.3%(<40%),共同方法偏差问题不明显,可进行后续分析,见表1。

表1 戒毒人员问卷前后测差异检验表(±s)

表1 戒毒人员问卷前后测差异检验表(±s)

注:*P<0.05

项目 前测 后测 t 值 P 值 Cohen’ s d感恩 32.12±4.86 35.25±5.52 -2.460* 0.022 0.50内疚 117.25±15.14 112.37±18.87 1.909 0.069 0.39正性情绪 22.17±7.65 22.83±6.80 -0.489 0.629 0.10负性情绪 16.62±7.00 20.42±7.00 -2.333* 0.029 0.48

2.2 行为结果分析

2.2.1 延迟折扣水平(选择即时奖赏的概率)

对被试选择即时奖赏的概率进行2(延迟金额等级:低等级vs.高等级)×2(组别:前测vs.后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如图2 所示,延迟奖赏等级主效应显著,低等级延迟奖赏选择即时奖赏的概率显著大于高等级,F(1,23)=10.602,P=0.003,η2P=0.316。前后测主效应不显著,F(1,23)=0.09,P>0.05,但干预后被试选择即时奖赏的概率均有所降低[低等级:前测(0.36±0.22)vs.后测(0.34±0.28);高等级:前测(0.30±0.21)vs.后测(0.29±0.29)]。延迟奖赏等级与前后测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1,23)=0.387,P=0.54,η2P=0.017。

图2 戒毒人员前后测选择即时奖励的概率

2.2.2 反应时(RT)

对RT 进行2(RT 类型:选择即时奖赏RT vs.选择延迟奖赏RT)×2(组别:前测vs.后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如图3 所示,前后测主效应不显著,F(1,23)=0.47,P=0.5。但RT 类型与前后测交互作用显著,F(1,23)=17.259,P=0.000,η2P=0.429。进一步简单效应发现,前测中即时RT(1.30±0.37)大于延迟RT(1.17±0.43),但未达到 统 计 学 显 著,F(1,23)=2.325,P>0.05。后测RT 出现反转效应,即即时RT(1.00±0.35)显著小于延迟RT(1.35±0.47),F(1,23)=24.924,P=0.000,η2P=0.51。前后测RT 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即时RT 显著减小,t(24)=2.662,P=0.014,Cohen’ s d=0.54;延时RT 显著增大,t(24)=-2.208,P=0.037,Cohen’ s d=0.45。内观干预后,戒毒人员在延迟奖赏选项上用了更多的时间。

图3 戒毒人员前后测RT 差异分析

2.3 脑电测量结果(P3)

戒毒人员在内观干预前后选择即时奖赏和延迟奖赏时Pz 电极点P3 波形图与地形图如图4 所示。对前后测的P3 波幅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如图5 所示,后测中选择即时奖赏时的波幅(2.69±1.87)较前测(2.46±1.33)有所增大,但未达到显著差异[t(23)=-0.550,P=0.588];而后测中选择延迟奖赏时的波幅(3.15±1.87)较前测(2.61±1.33)显 著 增 大[t(23)=-2.402,P=0.025,Cohen’ s d=0.49]。

图4 戒毒人员内观干预前后选择即时奖赏和延迟奖赏时Pz电极点P3 波形图与地形图(250—450 ms)

图5 戒毒人员选择即时奖赏和延迟奖赏时P3 波幅差异分析

3 讨论

3.1 内观干预对戒毒人员情绪的影响

内观疗法主要是通过“我接受他人的”“我给予他人的”以及“我给他人带来麻烦的”三个项目引导个体对过去进行思考与反思。吉本先生创建内观疗法之初表示,体验最深的是内疚与感激之情,在之后对内观方法的改进也是以激发内观者这两种情绪体验为目标[8]。另有临床研究也表明[9],内观者在进行内观之后更多体验到的也是内疚与感激之情。本研究中戒毒人员的感恩水平显著增加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

此外,本研究中戒毒人员内观后负性情绪也显著增加,一方面可能与戒毒人员群体特殊性有关。根据内观过程中戒毒人员的反馈,戒毒人员在思考“我接受他人的”和“我给予他人的”项目时,由于给予甚少,尤其是以父母为内观对象时,大多戒毒人员认为自己为父母付出的太少,而产生懊悔、难过,甚至是愤怒等情绪,这些情绪在内观相关研究中通常被称为“健康型罪恶感”。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戒毒人员的负性情绪加工模式与常人存在差异。研究表明,与正性情绪相比,戒毒人员对负性情绪更为敏感,反应也更为强烈,且情绪调节能力存在障碍[10]。

3.2 内观干预对戒毒人员冲动性影响的行为分析

3.2.1 延迟折扣水平(选择即时奖赏的概率)

对戒毒人员内观干预前后冲动性指标延迟折扣水平(选择即时奖赏的概率)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无显著差异,但干预后选择即时奖赏的概率有所降低。此外,本研究中戒毒人员干预前后冲动性变化未达到显著性差异,可能由于干预后戒毒人员感恩情绪显著增加的同时其负性情绪也显著增加。根据已有研究,负性情绪与冲动性行为呈显著正相关[11]。本研究中负性情绪对冲动性的反向作用可能削弱了感恩情绪的积极作用,导致戒毒人员冲动性的降低未达到显著性水平。此外,也可能由于物质成瘾者对金钱的延迟折扣水平对物质成瘾者的一些临床特征可能不够敏感,可能并不能完全代表其对成瘾物质、性和其他自然奖赏的延迟折扣水平。

3.2.2 反应时(RT)

Patalano AL 等[3]通过延迟折扣任务探究感恩情绪对冲动性决策的影响时发现,被试的延迟折扣率与其选择即时奖赏时的RT 呈显著负相关,与选择延迟奖赏时的RT 呈显著正相关;即被试决策冲动性越大,选择即时奖赏时的RT 越小,选择延迟奖赏时的RT 越大。但本研究中出现相反的研究结果,本研究中戒毒人员在内观疗法干预后选择即时奖赏时的RT 显著减小,选择延迟奖赏时的RT 显著增大;同时戒毒人员选择即时奖赏的概率降低,虽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但提示戒毒人员的决策冲动性是降低的。

双系统评价理论(dual-system valuation theory)提出,个体在决策过程中有系统1 和系统2 两个不同的神经系统参与决策过程。其中,系统1是一种中脑边缘奖励系统(mesolimbic midbrain reward system),被认为是情绪性的自动化加工系统,主要负责当下选项的价值评估,即负责即时决策;当系统1 激活程度更高时,个体更倾向于选择立即获得收益,即使是较小收益,也做出冲动性决策。而系统2 是负责控制与认知的额-顶叶系统(fronto-parietal system),主要负责延迟选项的主观价值评估,即负责未来导向的决策;当系统2 激活程度更高时,个体更倾向于选择延迟一段时间可得到利益较大的选择,做出非冲动性决策。两系统对未来收益的主观价值评估有着不同的通道。在个体实际的决策活动中,两个系统都会被激活,而最终的决策行为通常取决于两个系统对抗的结果。双系统理论认为,成瘾行为即是由于冲动性系统1 与非冲动性系统2 失衡导致,即个体在即时享受毒品的快乐与未来的健康或经济之间冲动性地选择了前者[12]。

此外,本研究中干预前,戒毒人员选择即时奖赏时的RT 大于选择延迟奖赏时的RT;干预后,选择即时奖赏时的RT 显著减小,选择延迟奖赏时的RT 显著增加,且选择即时奖赏时的RT 显著小于选择延迟奖赏时的RT;同时,最终选择延迟奖赏的概率也增加,提示戒毒人员在干预之前可能将更多的注意和认知资源关注在即时可得的较小的利益上,经历了更多的冲突,但最终还是在负责冲动性决策的系统1 与负责非冲动性决策的系统2 对抗之后更多的做出了冲动性决策。在干预后其系统2 激活程度增大,在进行决策时可能将更多的注意和认知资源从即时奖赏的价值评估转移到了延迟奖赏的价值评估,延迟奖赏的主观价值得到重视和提升,最终是非冲动性系统2 抑制了冲动性系统1,做出了更多的非冲动性决策。

3.3 内观干预对戒毒人员冲动性影响的脑电分析(P3)

P3 成分与个体的认知控制与冲动及信息加工存在显著相关,且对奖赏价值和数量具有敏感性,对刺激的注意与认知加工所占用的资源越多,对应的P3 成分被激活的也越多。研究提示[13],P3波幅的增大意味着个体运用了更多的注意与加工资源。本研究中内观干预后,戒毒人员在延迟折扣任务中选择延迟奖赏时的RT 显著增大,最终选择延迟奖赏的概率有所增加,同时选择延迟奖赏时的P3 波幅也显著增加,提示内观干预后,戒毒人员在面对立即可得的较小利益和延迟一段时间可得的较大利益时,将更多的注意和认知资源分配在延迟奖赏的价值评估上,在决策时更有耐心,最终做出更多未来导向的非冲动性决策。

4 结论

内观干预后,戒毒人员在延迟折扣任务中选择即时奖赏的概率减小,选择延迟奖赏时的反应时显著增大,对应的P3 波幅显著增大,决策时更有耐心,冲动性有所降低,提示内观疗法对戒毒人员的冲动性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猜你喜欢
内观冲动性后测
内观疗法你听说过吗?
青少年冲动性与焦虑、防御方式的关系研究*
冲动性的测量方法*
『青年艺术100』总监彭玮解读:IN/OUT的内观与反思
内观疗法在抑郁症康复期中的应用
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现象的再探究
内观认知疗法对大学生述情障碍干预研究
CBI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一课三测”优化数学教学
顺学而教,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