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景峰
广东省广州市美术中学 510060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数学教学要提倡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1].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进行生成性输出,并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说数学”是“数学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受到很多高中数学教师的重视.“说数学”包括四种方式,分别为①“说知识”:个体对数学知识的口头表达;②“说异见”:个体对某数学问题不同看法的口头表达;③“说过程”:个体对某数学问题探究过程的口头表达;④“说体会”:个体把探究某数学问题后的情感进行口头表达[2].
在实践中,找准契机鼓励学生“说数学”常能带来惊喜,本文以案例研究法对一次“说数学”实践的意外收获进行探讨.
学生Y思维活跃,喜欢钻研各类问题,并常与同学或老师讨论,成绩较好却不稳定,数学解题书写常跳步或粗心.一天,解三角形的复习课下课后,Y有了新发现,兴奋地拿着草稿纸来找教师:“老师,我发现你在课堂上归纳的三角形面积公式S△ABC=absinC(边角边),可写成的向量形式,这也是‘边角边’的形式,然后可以化成S△ABC=……”教师培养学生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抓住机会让学生“说数学”,本想打住,但忍住了,点点头让Y继续说.Y接着说道:“如果我已知这两边对应向量的坐标,就能得到S△ABC=(x1x2+y1y2),坐标形式啊!是课本上没有的新大陆!”教师看Y兴致勃勃,微笑着说:“值得表扬!探究的角度很好!很有创意!你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几何形式,通过向量推导其坐标形式.但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你推导的每一步都必须是正确的,所以你在探究时,应自查一下推导过程,看看有没有粗心大意的地方.”Y认真检查后发现了错误,原来把向量的数量积公式记错了,顿时非常失落.教师接着说道:“说一下你的体会是什么.”Y说:“自己推导时没有经过检查,不够严谨,以后要注意.”教师看Y失落的样子,接着问:“那你就放弃了吗?”Y默默地点点头,本以为就这样结束了,教师发现这或许是一个契机,说道:“虽然出现了失误,但新大陆发现的过程本来就是曲折的,你的探究角度和思路都很好,公式改写后,形式上也与向量数量积公式相似,那你就类比当时探究向量数量积的思路,坚持下去,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Y受到鼓舞后重拾信心,表示要把这个探究任务作为课后作业继续钻研下去.
第二天的数学课前,教师提前到了课室,学生Y兴冲冲地来到讲台,说要把研究的成果拿给教师看,以下是Y研究的成果.
问题:已知空间中任意三点A,B,C(不共线),在这三点的所在平面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1所示,若已知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x1,y1),B(x2,y2),C(x3,y3),求△ABC的面积.
图1
当教师看Y的解法时,引来了很多学生的围观,教师看完后,对着Y微笑着说:“恭喜你!你发现新大陆了!”其他学生都发出了赞叹的声音,这时上课铃声响了,学生都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教师对着全班学生说道:“昨天我们的数学课复习了解三角形中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也是昨天,有一位同学进一步探究了这条面积公式,虽然遭遇到了挫折,但他没有放弃,经过不断努力,终于推导出了一条全新的三角形面积公式,非常厉害!大家想不想也看看这条公式?”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想!”教师接着说:“好!大家以热烈的掌声邀请Y上黑板介绍他最新的研究成果!”
Y拿着他的草稿纸,略显紧张地走上讲台.他先把图画在黑板上,接着一口气把他的问题和推导过程也写在黑板上,最后简单地进行讲解,语气略欠通顺,教师及时对其进行肯定和表扬,并询问其他同学是否有疑问.学生X举手问道:“你是怎样想到这个向量的方法进行推导的呢?”Y回答道:“其实是源于自己的一个失误.”说完,教师鼓励Y把错误的推导过程也写在黑板上,然后Y接着说道:“就是误把余弦记为正弦,我本想着放弃,但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后来想明白了,既然能有这么简洁的坐标运算形式,那么也一定会有,于是我就坚持用坐标形式进行推导,不出所料,让我推导出来了!”教师再次对Y的表现进行表扬和点评,并指出学无止境:“同学们可以进一步研究此公式的推导及应用,一定会有收获.”然后教师把Y的研究成果贴在了课室的数学角(数学角的功能主要是张贴学生优秀的数学作业、优秀的数学测验卷或考试卷等),以供学生学习与讨论.
这次的“说数学”在班里掀起了一阵数学讨论潮,让教师惊喜的是,第二天数学角又贴出了新的研究成果,原来这是Y与其他同学讨论后,对面积公式又有了新的理解,以下是部分学生的代表性成果.
成果1:已知任意一个三角形,我们可以从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的顶点出发,必定能把三角形补全为一个矩形,如图2所示,使三角形的另外两个顶点分别落在矩形不同的两条边上.命名三角形为△ABC,其中A为锐角,矩形为AFED,其中AD=n,CD=m,AF=a,BF=b,a>m>0,n>b>0,求△ABC的面积.
图2
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及时进行点评,表扬了学生的钻研精神.在数学课上,教师鼓励这些学生一一走上讲台,以“说数学”的形式把研究成果、发现过程分享给大家.最后“说体会”时,有学生感叹道:“与同学们探讨和推导公式,太有趣了!数学的学习没有止境!”此后,有学生提出此公式在高考中该如何应用,教师对此开展了研究,在解析几何单元复习后,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为主题组织了一次单元教学.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念.”[3]对高中数学而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要素.因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从传统的“学科教学”观转向“学科教育”观,这是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3].本案例中,“说数学”作为一种通过语言输出的数学交流形式,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独特作用[4].
首先,由“章节教学”转向“单元教学”,在主题单元下融合多个关键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水平提高.本案例的内容是解三角形章节中的三角形面积公式,它属于解三角形的单元内容,往往用几何关系即可推导出来;但由于学生失误,巧合地与向量内容融合在一起,于是教师借此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说数学”,打破了原单元教学的限制,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讨和推导作为一个新的单元任务,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进行研究.学生从三角形面积抽象出与向量的关系进行类比,又从几何角度重新进行解释,甚至用到了行列式对公式进行简化.在这些过程中,融合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多个数学核心素养.
其次,由“知识中心”转向“素养中心”,重视知识生成的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案例中,教师即便预料到学生Y推导的面积公式是错误的,但没有中途打断、指出错误后结束了事,而是让学生继续“说数学”,充分暴露其思维过程,目的就是找出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这与发现学生的错误同样重要.在一些知识生成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错误,生成过程很有可能就会中断,但如果思维过程是正确的,教师及时给予充分肯定,那么学生中断的地方就有了转化的可能,这是在学生的研究过程中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而学生这种不懈追求的学习态度也是其坚定意志的体现.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这方面精神的培养,必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最后,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教师看准时机给学生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案例中,教师多次给学生“说数学”的机会,还利用“数学角”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给学生搭建好了平台.学生所说的三角形面积公式是教师还没有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自主发现的,这点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即便这些公式在一些文章或其他教辅上已发表过,但这并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他们通过交流,思维碰撞,发现了新的几何角度去解释三角形面积公式坐标形式的内涵,还发现了新的推导方法和表达形式,这些都是教师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的意外收获.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探索精神,充分发挥了数学的育人价值,达到了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并非被动接受的,而是通过主动建构生长出来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意义生成、建构理解的过程,而此过程往往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本案例中,教师先引导Y从推导过程中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鼓励Y坚持研究思路,积极探索,激发了Y的主动性.然后,当Y探索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新形式后,教师抓住契机让Y上台“说”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说数学”,教师和其他学生都能更好地了解Y是“如何建构自己对数学的理解”的,而Y的“说”,体现了Y对新发现的数学问题的“加工处理、意义生成和建构理解”,也体现了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教师利用“数学角”,进一步激发了其他学生主动建构,得出了系列“研究成果”,体现了不同学生对相同命题有不同的理解.由此可见,“说数学”促使学生与教师能更好地进行数学交流,正是这种“社会文化互动”,促进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
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5].这是对深度学习性质的一种界定.本案例中,首先,学生Y在复习课上受到教师启发,通过对教师“说”,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课下继续研究问题……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起了引导作用,并没有直接把结论告诉给学生Y.其次,学生Y通过进一步研究问题,使得教学活动突破了课堂的限制.再次,学生Y发现三角形面积公式(旧知识)与向量知识有关联,得到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坐标形式(新知识),将课堂上的“说数学”分享给其他学生后,学生Y接着此“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导出了一些新结论,这样的学习过程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深度学习的目的与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5].本案例中,新推导的面积公式其实并不在教师计划的教学范围内,但教师以学生的一个巧合发现为契机,通过学生“说数学”,把新公式的发现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活动,引起了学生的激烈讨论,激发了学生的精神力量和发展能力.这是由 “说数学”引发的一次深度学习,也说明了“说数学”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潜能,这是其价值所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下答疑,教师抓准时机引导学生“说数学”,或许会有意外收获,能带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一样的思考.因此,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说数学”,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