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吴启军 图:本刊资料
在中国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慢慢沉寂、慢慢凋敝……而近几年,长期失语的乡村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成为一片被开发的热土。有的乡村选择以打造网红民宿、咖啡馆的方式为乡村引流,而有的则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它们不急于把自己“蜕变”为网红景点,而是用更多的时间去发现乡村既有的价值和潜质,留下一个种子、一片土壤,让乡村自然生长。四川彭州小石村就是如此。
彭州小石村位于成都平原的龙门山脉,是茶马古道上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落。1960年发现煤矿资源后,建造了当时成都市范围内最大的“跃进煤矿”。集体工业的落脚,使小石村变得繁荣兴盛,出现了当时连镇上都没有的电影院、大型市场、食堂等社区化的服务设施。周围镇上的居民都会来这里赶集、购物,小石村曾一度是所在区域的经济中心。九十年代后,随着重工业的升级和转型,小石村日渐萧条,又逢2008年汶川地震致使煤矿倒塌,村子里的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小石村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
本以为小石村的风光就此戛然而止,但2017年村子再次迎来转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当地政府决定以“同在屋檐下”的振兴理念,建造一座公共文化建筑群落,通过重建公共形象重拾小石村的身份认同,唤醒村民的自信心、凝聚力。于是“文化大院”诞生了。大院内设日间照料中心、乡村卫生站、乡村夜校、健身房、忠孝文化展厅等功能空间。有了活动的场所,村民们也习惯在饭后散步至此,坐在大屋檐下的竹藤椅上交谈,喝一口自己带来的茶,抬头就能看到那片穿过屋顶的修长的竹林,小石村的生活图景又逐渐鲜活起来。“文化大院”初步尝试成功后,小石村继续以“大屋檐”设计理念,逐步营建五统一、食品共享工厂、文化长廊、共享民宿、溪边酒店和乡村艺术中心等空间。这些空间首先是满足村民的日常活动,同时兼顾游客,由此串起一条小石村的漫游路线。游客进入乡村能感受到这里恬静自在的生活氛围,村民们也很自信开放地与游客互动,并主动参与到整个乡村的运营和维护中。
提到乡村振兴,文化旅游产业是绕不过去的话题。但当地政府认为小石村不该只是一个被旅游产业覆盖的村子,村子要有自己的“造血功能”,带动村里的劳动就业岗位,这样乡村才可以自我生存。
“食品共享工厂”旧址是一所荒废多年的小学,位于半山腰,背靠大山、面朝村落。建筑设计灵感源于小石村崎岖的山峦风貌,用曲折的屋顶演绎峰峦的悠远磅礴。考虑到村中的建筑体量都比较小,为使建筑能更好地融入村落,将工厂屋顶的瓦片做了深色和浅色的像素化处理,营造出一种颇具动感的“阴影”,弱化了建筑的体量。走进共享工厂,打头的是一间展厅,展示着工厂的产品及小石村农副产品。沿厂房一侧的参观通道,将依次路过配料间、搅拌间、成型间、烘烤间、冷却间、包装间……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生产流程,通过毫无遮挡的透明落地窗,将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在来人眼前。
如果你在一个晴日的午后来到小石村,可能会感到惊讶。经过蜿蜒村道,竹林、水杉、野草和鸟叫凑成的一卷卷乡村风光,怎么都想不到在这样的环境中还有一座庞大又优雅的“乡村艺术中心”。银色的大屋顶在山林中盘旋,好似被风吹荡起的涟漪,在阳光下熠熠闪光。区别于城市中相对封闭的展览体验,在这里,自然和谐的环境本身也是一个展品。“乡村艺术中心”将建筑的中部打开,形成一个环形的中庭,将山林、天空、微风、雨水……和小石村的历史记忆包裹进建筑内部,站在中庭就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生机和小石村那段因煤矿而兴盛的历史。
小石村以“同在屋檐下”为蓝图描绘村落的模样。“文化大院”让当地原有文化有一片土壤自发生长;“食品共享工厂”夯实小石村的产业根基,让其具有“造血”功能,激发村民自身的内在动力和蓬勃活力;“乡村艺术中心”增加和外界接触的机会,为将来的发展和变化提供平台。一个乡村拥有良好传承的乡土文化、抵御疫情冲击的产业发展、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必然会在某些方面对当今城市发展产生独特的意义,从而让乡村对城市输出无形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