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荣
(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山东 济南 25020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诱发因素以肺内外感染、创伤、休克、误吸、手术等较为常见,受上述因素影响肺部弥漫性损伤而发病,若不及时治疗,病情持续恶化存在呼吸衰竭的风险,表现以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等为主,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此类患者在接受ICU救治的同时,为巩固疗效,降低风险隐患,需辅以护理方案以确保预后质量。风险管理护理是当前较受青睐的一种护理模式,主要是依据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提供护理服务,从而保证患者的院内安全,促进康复[2]。本次为进一步探讨风险管理护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ICU治疗期间的应用价值,以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我院ICU收治的6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例,通过对比常规护理、风险管理护理展开如下分析:
将我院ICU在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间收治的3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纳为对照组,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30例急性护理窘迫综合征患者纳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确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②机械通气时间>48h者;③本人及家属知情且授权本研究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低氧血症、呼吸道感染者;②精神疾病、沟通障碍等导致研究依从性较差者;③研究中途脱落者等;本研究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其中对照组患者中包含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为40~56(40.21±5.79)岁;观察组患者中包含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为42~59(42.57±6.0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另ICU科室护理人员共计12名女性,年龄为22~41(29.34±4.23)岁,工作年限为3~15(7.14±2.18)年。比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差值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符合开展要求。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告知患者使用药物及说明书(用量、用法、注意事项等),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营养支持以保证患者有较好的机体抵抗力与免疫力;定期消毒呼吸机与导管以降低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通过生理盐水加益口含漱液帮助患者清理口腔;做好病房的封闭性与层流洁净性护理;结合患者喜好调整病房温湿度等[3]。
观察组采取ICU风险管理护理:①做好护理人员的ICU风险管理培训工作,提高其专业技能,保证在提供护理服务时操作规范;同时还要明确ICU护理标准,以保证护理人员有较好的服务质量;要求护理人员针对风险事件做好详细记录,并分析原因、解决方案、预防措施等[4]。②患者入ICU后需要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若为高危患者,应重点监护,持续监测其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持续层流净化病房,温度控制在25℃左右,湿度控制在50%左右;通过持续微泵将气道湿化液滴入患者气道以保证湿度,做好呼吸机清洁工作,并定期更换[5];帮助患者明确疾病的诱发因素、注意事项等,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此外还要做好病床防护措施,定期帮助患者更换体位、按摩受压部位等,以降低坠床、压疮等风险。③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例如在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详细记录各项生理指标,严格落实感染防护相关制度,并定期检测患者的感染控制性相关指标,以降低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风险[6]。④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交接班记录,并由双方确认签字,以强化其责任意识,同时还要建立奖惩制度,通过奖励工作质量好的护理人员的方式继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①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由护士长、ICU临床医师评估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包含五个方面,即责任意识、护患沟通能力、风险意识、操作水平、病房管理,单项百分制,所得分值与护理工作质量为正向关联。
②护理舒适度:参考GCQ舒适性评估量表[7]评估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在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四方面的舒适度情况,单项40分制,所得分值与舒适度为正向关联。
③风险事件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院内感染、压疮、坠床、非计划性拔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情况的概率。
④护理满意度:患者由匿名投票的方式对护理服务进行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的评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满意度。
针对研究中的观察指标借助SPSS23.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中若为正态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的形式进行数据表述,若方差齐则通过t值对两个独立样本进行对比,若方差不齐则通过t`进行比较;而非正态分布的独立样本、多组独立样本需要通过非参数统计方法的秩和检验(Wilcoxon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比较两个或多个发生率或结构比之间是否存在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概率(Probability)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护理人员在责任意识、护患沟通能力、风险意识、操作水平、病房管理方面的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护理人员比较数据均较高,即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四方面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舒适度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0.30%,数据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表3 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与对照组的84.85%比较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为ICU常见疾病,患者症状以呼吸急促、口唇发紫等为主,且合并咳嗽、胸闷、血痰等。此外,患者在病理层面上会有较高的炎性反应风险,肺部微血管受到炎性因子侵袭会增加其通透性,继而出现肺水肿等[8],严重的还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保证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科学护理干预意义重大。既往所采用的常规护理虽然可以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但缺乏促进康复的效果,且护理不当还可能增加患者出现风险事件的风险[9]。本次为探讨更为安全可靠的护理方案,以风险管理护理对照常规护理发现,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0.00%,护理满意度为100.00%,与对照组的30.30%、84.85%比较差值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风险管理护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ICU治疗期间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原因分析,风险管理护理是基于回顾性分析既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ICU治疗期间的风险事件而提出的一种护理模式,通过综合既往风险事件的诱发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护方案,从而为患者的治疗安全性提供保障[10]。在本次研究中,为确保风险管理护理可以得到有效落实,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通过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操作规范性以及工作积极性,保证可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降低风险事件发生风险,另一方面还能提高护理人员面对风险事件的应变能力,保证患者的住院安全性;最后要求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时刻秉持人本理念,通过病房环境护理、体位护理等措施保证患者治疗期间的生理舒适度以及心理舒适度,通过改善患者自身状态促进医护工作的开展,最终实现早期康复。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ICU风险管理护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在提高其住院舒适度的同时,还能降低风险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规避护患纠纷,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