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

2022-11-09 23:09刘卓军
中关村 2022年10期
关键词:成果科技

刘卓军

一定程度上讲,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所形成的“两转问题”关乎到创新腾飞发展的两翼。技术转移强调的是把受关注的某种内容技术,从技术拥有方转让给技术开发和使用方。诚然,实现技术转移,如果贸易方式不是唯一的也是极为重要的。而成果转化则尤其要致力于把潜在具有应用价值的研发成果转变成能被市场和社会接受并认可的产品、服务、工艺过程和商业运营模式。1991年4月23日,邓小平为国家科委召开的“863”计划工作会议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会议所作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道出了“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实质和对其进行推进实施的方向和方式。

一般说来,由科学发明和发现到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需要涉及到多方面因素和环节,往往耗资源巨大、耗时间漫长。其中的发明是最高级别的创造和创新,而发现则是对客观世界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系统或概况性地充分说理的阐述和总结,这其中同样也有创新的成分。

从发明发现到体现相应成果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出现并走向成熟,要花费高昂的社会成本。这一点,从参与其中的不同类型的主体之众就可以得到充分说明。其中,在我国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精神为宗旨,提供物理空间、共享设施和专业化服务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之数目,截至2021年底,已经超过1万5千家,形成了覆盖全国95%的县级以上地区科技型创新创业平台和载体的网络。科技孵化生态的雏型已经形成,并在科技企业成长方面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但必须实事求是地说,我国科技孵化的整体效果和质量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一个简单的比较能说明很多问题:在美国,平均每12个人就“拥有”一个企业,而我们目前的企业数目还很不充沛,平均下来,要20多甚至30个人才“拥有”一个企业。再考虑到我们经常需要面对“被卡脖子”的挑战,解决“两转问题”自然成了需要系统推进和实施、整体和综合应对的重大任务。事实上,两转问题一直都在受到高度关注,在中国希冀以创新为动力推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这类问题的解决尤为显得迫切。然而,公道地讲,这是个世界级的难题,各国都需要长期应对。

有效解决两转问题,历来有两大策略:由顶向下推动和由底向上蔓延。前者多是通过政府和行政管理当局投放的法规、政策资源,使用的财政和税收工具甚至包括使用担保、贷款等金融手段来实现。这样做有效果,但效率不高。特别地投入产出比的系统分析不够,向社会告知的透明度不够。公平性、准确性也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由顶向下推进解决两转问题的努力就难以达到效果,更为严重的是,它会对打造和发展健康的创新生态形成负面影响。

解决两转问题的另一大策略是由底向上地发力和蔓延。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贴近市场、贴近实用,但并不能排除不确定性,甚至总的结果是呈失败的多、成功的少。

谁都不会傻到不知道要适当融合两大策略的程度。社会实践中,我们似应有所降低由顶向下的力度,而增大由底向上的努力。做好由底向上,就要“放”,就要在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和提升人员综合素质上加大力度。

很多时候,尽管别人成功了,我们却未必也能成功,但成功的“案例”还是要认真分析以获取必要的养分。

CT之成功和被广泛使用是值得反复咀嚼的典型。两位最重要的贡献者都不是医生,但他们因为对CT技术做出的巨大贡献而于1979年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阿兰·科马克是位南非的物理学家,后来移居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科马克建立了基于傅里叶分析的CT扫描数学理论。另一位是英国电气工程师高佛雷·豪斯菲尔德,他在20世纪70年代初,与放射科医生合作发明了CT扫描仪。CT的成功,必须要提及百代唱片公司(EMI)的重要作用。EMI在与披头士乐队成功合作后,利润大增,使得EMI能为自己有成就的工程师豪斯菲尔德实现用X射线为器官成像的想法提供资金支持。这个项目开展的很曲折,过程中还借助了英国卫生部的支持及吸纳了放射科专家的参与,其最终获得成功是多方努力和多要素深入融合的结果。

有效解决两转问题,是长期任务是复杂挑战,CT之成功无法揭示解决两转问题的全部秘诀,但它是教科书般的范例,值得经常回顾和认真分析。

猜你喜欢
成果科技
笔中“黑科技”
工大成果
科技助我来看云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科技在线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