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全面加强行业指导,助力职教高质量发展等

2022-11-09 17:16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职业发展

★教育部:全面加强行业指导,助力职教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日前召开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工作推进会暨新一届行指委、教指委成立大会。会议指出,面向“十四五”,职业教育要进一步服务国家战略、产业需要、行业发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定位,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产业发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行业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和社会各界协力攻坚。会议是学习贯彻全国职教大会精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是行业部门、行业组织参与支持职业教育的动员会,也是加强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工作的任务部署会。

1 人员结构更具代表性,履职要求更加明确

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是受教育部委托,由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等牵头组建和管理,对相关行业职业教育和培训进行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的全国性、非营利性、非常设性专家组织。行指委不仅是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专家团队和参谋助手,也是教育部门和行业指导部门决策咨询的智库。各行指委、教指委将以换届为契机,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加强自身建设、加强指导能力。

据了解,此次换届共设置行指委57个、教指委5个。行指委的设置对接“十四五”时期各领域发展需要和近年机构职能改革,在名称、牵头单位、服务面向和对应领域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新增了汽车、食品产业、市场监管3个行指委,将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指委、卫生行指委合并为卫生健康行指委,加强拓展了工信行指委,总体调整幅度约70%。行指委委员的遴选,坚持了专业性和高标准,3 813名委员来自行业企业、职业院校、普通本科高校和研究机构等单位,其中既有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也有各行业大国工匠,正高级职称专家占比超过50%,行业专家、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等行业企业高技能人员占比超过30%,充分凸显了行指委的专家组织特色。

各行指委依据《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规程(试行)》(以下简称《工作规程》),加强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并对委员履职情况严格考核,依考核结果动态调整。

交通运输行指委主任委员、交通运输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长时骏介绍,交通运输行指委修订了章程,增强了工作规范性和有效性。船舶工业行指委也进一步优化完善了章程和专业委员会工作细则等,调动集团内部企业资源、学会专家资源,凝聚船舶行业各方力量,支撑行指委工作顺利开展。文化素质教指委主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欣斌介绍,新一届教指委将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各项工作评价体系,完善制度体系,形成教指委全部工作领域和全过程工作环节的制度遵循,推动委员依章依规履职尽责,升级优化“活动库”“项目库”“人才库”。

2 助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定位更加精准

行指委一头联系职业院校,一头联系行业企业。会议要求各行指委要瞄准国家和本行业领域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高标准谋划好“十四五”期间本行指委工作。根据《工作规程》要求,行指委需要跟踪产业政策、发展动态,系统梳理本领域产业、职业、岗位、专业的关系,研究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新要求,开展本行业(专业)领域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分析,提出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以及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建议。同时要聚合行业企业资源,指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组织开展产教对话等活动。

时骏介绍,交通运输行指委将服务交通强国战略,推进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打造两个协同发展平台,一个平台是校企合作平台,引导交通运输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院校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教材开发、师资培养等;另一个平台为结对帮扶平台,支持全国交通职业院校互助合作,实施结对帮扶。

3 指导和服务职业院校的任务更加聚焦

行指委、教指委承担着职业教育系列教学标准的研制和修订工作,并要指导和服务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师资培训和培训基地的建设。在谈到今后4年的工作任务时,很多行指委都用了“聚焦”这个词。交通运输行指委聚焦提质培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三大核心任务,提出要加强教学标准体系建设,推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开发一批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特色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素材。同时开展4个专项行动,重点推进交通运输职业院校参与交通运输国际合作,培育产教融合示范企业和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探索推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和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模式。文化素质教指委将指导职业院校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系统纳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打造品牌活动,继续办好“文化育人”高端论坛,持续推进“五个一”文化品牌建设行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行动、劳动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行动、“文化+技能”创新行动、美育素养全面提升行动等。

(陈 果)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其发展程度直接关乎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发展智能制造对于巩固实体经济根基、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作用。近十年来,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行业企业示范应用、央地联合统筹推进,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支撑体系逐步完善,推广应用成效明显,具备了进一步推动系统创新、深化应用的良好基础。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着力提升创新能力、供给能力、支撑能力和应用水平,加快构建智能制造发展生态,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发展数字经济、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提出“十四五”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推进智能制造,要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其中,到2025年的具体目标为:一是转型升级成效显著,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二是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培育150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三是基础支撑更加坚实,完成200项以上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规划》紧扣智能制造发展生态的构建,从创新、应用、供给和支撑4个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加快系统创新,增强融合发展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融合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攻坚战,构建完善创新网络,持续提升创新效能。二是深化推广应用,开拓转型升级新路径。聚焦企业、行业、区域转型升级需要,围绕车间、工厂、供应链构建智能制造系统,开展多场景、全链条、多层次应用示范,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三是加强自主供给,壮大产业体系新优势。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发展装备、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新兴产业,加速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引领带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四是夯实基础支撑,构筑智能制造新保障。瞄准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健全完善标准、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等发展基础,着力构建完备可靠、先进适用、安全自主的支撑体系。

为保障各项任务顺利落地落实,《规划》部署了智能制造技术攻关行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行动、行业智能化改造升级行动、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行动、工业软件突破提升行动、智能制造标准领航行动6个专项行动,以及强化统筹协调、加大财政金融支持、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深化开放合作4项保障措施。

(许都灵)

★人社部等4部门印发《“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指出,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时期要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实施技能中国行动,进一步健全完善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配合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吸引更多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成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至少7 500万人次。2025年,要实现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更加完善,共建共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更加健全,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更加有效等目标。

《规划》提出5项重点任务。一是健全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力开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强化重点群体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创业培训和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二是提升职业技能培训供给能力。加大公共培训供给、鼓励企业建设培训基地、推进院校开展培训工作、支持民办培训机构和线上培训平台规范发展。三是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增强培训针对性有效性、高质量推动产训结合、加强全民数字技能培训。四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职业培训工作多元化多层次标准框架体系、加强职业培训教材与数字资源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信息化建设。五是完善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拓宽技术工人职业发展通道、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加强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规划》从加强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加大培训投入力度、加强管理服务和监管、推动国际合作、营造良好发展氛围等5个方面,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提出了实施保障的工作要求。

(康永胜)

★教育部、天津市共建新时代职教创新发展标杆

2022年伊始,《教育部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产教城融合 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在2021年天津市与教育部共建职业教育示范区升级版圆满收官的基础上,开启新一轮部市共建工作,立足天津、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紧扣“产教城”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充分激发各类办学主体活力,以深化产教城融合为主线,以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制定完善职业教育基本制度和重要政策,建立健全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探索建立具有天津特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部市携手共同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为中国特色职教创新发展提供“天津方案”。

据悉,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重点包括推进社会力量多元深度参与办学、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对接产业高端需求优化专业布局、打造职业教育技术创新发展聚集区、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模式等20项举措。根据《意见》,天津市支持混改后的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允许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社会力量与职业学校通过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举办实体性的二级学院、产业学院。推进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建设,重点打造津南试点核心区。建立天津市产教融合型企业认定评价指标体系,认证100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对纳入储备库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

部市共建过程中,将突出职业学校终身学习服务功能,落实职业学校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并重。推进学分银行在天津落地运行,推动创立京津冀跨区域资历框架,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课程互认、学生学习成果等值互换制度。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率先落实“三同两别”要求和试点任务走在全国前列,落实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质量监管要求。推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机构试点实施完全学分制,建立弹性学制与自主选课制度,实现学习者职业经历、工作能力和培训经历等的等值转化。

此外,部市共建过程中将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完善激励机制,制定“大国工匠成长计划”天津方案,培育一批“海河工匠”,打造一批享誉世界的“天津品牌”,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联合多方力量共同推进成立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建立全国统一的鲁班工坊管理机制,统筹规划鲁班工坊的建设与发展。扩大与其他国家、地区的学历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的互通互认,大力推进“中文+职业技能”项目“走出去”。

(陈欣然)

★广东、黑龙江两省19家职业院校结成协同发展联盟

2021年12月23日,龙粤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在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同时举行。

龙粤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下称“联盟”)是在黑龙江、广东两省教育厅指导下,以两省对口合作结对职业院校为主要成员单位,相关行业企业、学术研究机构参与的非营利性校际合作育人机构。联盟旨在加强两省职业教育交流,促进两省职业教育在党建思政、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技创新、内部治理等领域的合作,重点聚焦共建高水平专业(群)、共营教学竞赛环境、共享优质科研资源、共提学校治理水平、共育全面发展人才等,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首批联盟成员包括19所职业院校,其中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当选为理事长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职业学院等8家龙粤高职院校当选为副理事长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兴安岭职业学院、黑龙江商务学校等9家龙粤中高职院校当选为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自龙粤职业教育开展对口合作以来,两省9对18所职业院校按照《黑龙江省与广东省对口合作实施方案》的部署,在合作的体制机制上创新发展,专业建设上协同共振,产教融合上资源共享,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与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还率先创办“龙粤合作职教实验班”,目前已有两届364名学员体验了南北两校共建带来的成果。

(谭志豪)

★2021江苏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南京举行

2021年12月22日,2021江苏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南京举行,来自全省的职业学校代表齐聚一堂,聚焦中高职教学管理,分享各自在教育教学、实验实训、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相关经验,展现江苏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现场《江苏省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0)》正式发布。

近年来,江苏省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显著,“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数量,教学成果、教材建设获奖数量,技能大赛、教学大赛、创新创业大赛金牌数量等主要质量指标都位居全国首位。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曹玉梅在致辞中指出,职业院校源源不断为社会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为江苏从制造大省迈向制造强省、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江苏职业教育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全省职业教育要在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服务能力营造良好环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等方面下功夫。”曹玉梅表示,职业教育发展要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提升教材建设质量,注重联合企业合作开发工作手册式、活页式教材和配套数字化资源,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比如,积极拓展与企业的合作方式,在学校和企业设立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共建一批产业学院、企业学院等,主动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资源和服务,促进人才培养更好地对接、契合企业的需求。各职业院校都应结合自身优势特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深更广的服务,以“有为”求“有位”。

会上,《江苏省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由基本情况、学生发展、教育教学、政府责任、国际合作、服务贡献、面临挑战等7部分组成。

《报告》指出,江苏组织实施高职“卓越计划”,立项建设22所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现有7所高等职业院校入选国家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在全国占比12.50%;有13所高等职业院校入选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在全国占比9.22%,入选数量全国第一。15个职教集团入选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占全国总数的10%。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获批全国第一家公办本科职业教育试点学校。

在产教融合方面,江苏高职教育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健全专业预警与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院校专业链全面对接产业链、需求链,形成了具有江苏特色的专业布局。同时,搭建“全覆盖、多层次、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徐庆指出,全省现有高职院校90所,中职学校198所,在校生有146万人,每年稳定地为江苏及周边区域提供40万名以上的毕业生,为江苏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撑。现场,南京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校长围绕教学管理经验展开交流。

大会提出全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目标,明确到2025年技能型社会建设初显成效,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明显提升;到2035年,具有显著江苏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得到广泛认可,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江苏成为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

(王 虹)

★成渝院校企业联合成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职业教育集团

为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地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职业教育集团日前在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成立,成渝两地共有101所职业院校、50余家企业加入该集团,将加速成渝两地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办学、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

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成渝地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职业教育集团由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牵头,依托华为(永川)联合技术创新中心、重庆大数据产业研究院,并联合川南渝西大数据产业联盟,以职业院校、企业单位为主体组建而成。未来5年,该职业教育集团将实施校企共建高水平专业、教师双向交流、校本教材建设、协同创新等“10大行动计划”,以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产教协同育人的共赢效果,为成渝地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周 凯)

★贵州:下功夫、抓落实,继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2021年12月22日,贵州省职业教育大会召开,为了立足职业教育的新发展阶段,贵州将在两个方面下功夫、抓落实,奋力书写贵州特色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在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上下功夫、抓落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抓好现代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工程,实施中职“强基”和高职“双高”工程。改善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支持100所中职学校实施“强基”工程。支持3所~5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支持15所高职院校实施贵州“双高”计划。积极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实施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集中力量对未上过学劳动力人员实施技能学历双提升培训,加快提升15周岁~59周岁未上过学的劳动力人员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技术水平。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培养德技兼备、育训皆能的工匠之师。

(2)在细化措施、政策落地上下功夫、抓落实。结合“四化”需求,重点支持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畜牧兽医、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4个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在学前教育、护理、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等适用长学制培养的专业领域实施“中-专-本”贯通培养。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11个高水平省级公共实习实训平台及100个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10个覆盖全产业链、辐射区域产业发展的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

实施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兴黔富民”行动计划,面向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10大工业产业、10大服务业创新发展工程等产业领域,培养培训“黔匠”人才,每年定向培养输送8万名技术技能人才。逐步形成“一市(州)一特”“一校一专”的职业教育专业品牌格局。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职业发展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我爱的职业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五花八门的职业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