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豪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学校音乐教育是一种面对普通全体学生的教育,学校音乐教育的新体系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活动唤起情感、抒发情感、表达情感、交流情感使学生们的精神生活更美好。从教育的目标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从音乐教育的目标出发,刘沛教授认为学校音乐教育要更加关注到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文化传统,要顾及这个传统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要体现渗透其中的丰富的民族特色,通过教育造就有利于我国音乐文化健康发展的新一代。
音乐审美趣味是培养音乐审美意识构建的前提,是指个人对音乐的兴趣差异。它使人的音乐感受能力有了一个发展方向,能使人对一定领域音乐的体验得到加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爱好、家庭环境,因此学生们对音乐的爱好与兴趣也就不尽相同,趣味标准是在个体的经验中形成的。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一件事物感兴趣,才会去认真的了解它学习它。通过对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的引导,能够更有利于我们潜移默化的开展音乐审美教育。
“公共”一词的来源之一是希腊语“Koinon”(“关心”)包含着共同、关心之义,它所强调的是同一场景中多元主体之间的人文意蕴。公共性本身的关键是一种为他性,这种为他性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在这种行为之中,既包括了对自我的追求,还包括了在面对他人,尊重他人的同时而形成的共同意识。同时公共性意味着普适性,普适性指的是公共性在效能和意义上的内涵,还指普遍有效性、非排他性。文化的公共性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文化是内涵价值和外显形式的统一,内涵的价值是通过人的需要给人的活动设定的价值追求。文化是为了人而存在的,当本民族的文化给予了人民强烈的归属感的时候,它就会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当它作为一种普遍认同的公共性文化时,它便可以对人的活动进行规范、引导以及制约。公共性信念的有无,当是一个民族文化品质之高下、优越与否、涵容性程度高低。内在生命力大小,以及是否具有公共价值影响、示范、辐射力等的最显著的标志。音乐文化作为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音乐通过乐音的规律运动以及丰富的情感来影响人们,它所给予人们的精神力量也是极为重要的。通过对音乐文化的阐释,能够改变人的认知内容、感觉结构和评价态度,能够增强人们对于音乐文化的感受深度和直接性,使人的心灵与音乐发生共鸣。
1、初中生音乐文化掌握内容的共性。从对初中生音乐学习兴趣现状分析出发,通过对部分初中生的音乐学习兴趣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目前初中生音乐学习情趣的平均情况,东北师范大学的李念同学在对长春市XX中学初一的同学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果分析,其中喜欢流行音乐的占39%,摇滚乐占22%,而喜欢中国民歌民乐的学生加起来只有11%。河南师范大学的王亚男同学在对郑州二中的初二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在普通班中有83%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有7%的学生喜欢民族音乐。而在音乐班中只有3%的学生喜欢民族音乐。基于上述两个调查不难发现,在初中阶段喜欢流行音乐仍是目前的主流,虽然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是学生们的自由,但是初中生在面对目前五花八门的流行音乐时,能否有自己心中的标尺,来对流行音乐的“好”与“坏”进行区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也是把公共性音乐审美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的重要原因。
2、认知的共性。初中生脱离了小学时只满足于活泼、快乐的音乐作品的阶段,开始对表达感情的音乐作品展现兴趣。从审美态度来说,对音乐是喜欢的,但是又极易受社会、家庭的影响,在审美上具有一定复杂性。对于音乐种类来说,初中生更喜欢能够表达自己情感的,与情绪密切相关的,歌词通俗易懂的流行音乐。初中生更喜欢用歌唱的方式,去感受音乐作品所描绘的艺术形象,体验音乐作品所抒发的情感。总体来说处于向成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认知带有片面性,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是对于音乐理论的学习会较小学更加易于接受,对音乐会有更强的理解力和鉴赏力。
3、个性心理的共性。初中阶段是个体身体发育的鼎盛时期,生理上的成熟使初中生逐渐产生了成人感并渴望拥有新的社会角色,自我意识较为强烈,但是由于心理水平有限,最终容易导致身心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反抗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勇敢与怯懦、高傲与自卑等。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还不足,情感体验较易受到干扰,强烈多变。
公共性的音乐审美是个体在审美过程中都应具有的体现了个体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寄托着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优秀民族音乐的审美追求,是能够使班级内,甚至是校园内形成一种符合核心主义价值观的学习音乐文化的氛围,使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感受、鉴别音乐之美,使学生们的精神生活更美好。通过公共性音乐审美的构建,帮助学生感受多层次的情感体验,使其能够从更高的地方来审视自己所处的环境,认识到自我认知的不足,从而建立健全稳定的人格,提升学生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倾向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坚定文化自信。通过对不同时期我国优秀的音乐进行探索可以发现,不管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它都可以给予我们不怕困苦、向前奋进的力量,例如,抗战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用雄壮的旋律、坚定的节奏,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而进行革命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这种传达给人们奉献、团结、爱国的精神的音乐文化,正是学生们需要学习和普遍认同的公共性音乐审美追求。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要聆听世界各国的优秀音乐作品,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通过旷阔的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了解不同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扩大文化视野,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现代公共哲学观念认为,一个社会之所以能不断发展和保持稳定,一个重要的因素应该归于社会发展的公共性诉求。笔者认为教会学生能够提出有益于自身发展的公共性音乐诉求,能对自身音乐学习提供重要的作用。当我们的学生在这样的审美追求下不断前进时,学生能感受到身心的愉悦,拥有更深刻的自我理解,帮助学生能够自我选择以及自我负责。如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就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体目标而言,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价值观”的共识,在一个多种文化和价值观念共生并在的社会情境中,价值共识的有无,以及达成价值共识的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社会是否可以从整体上分享同样的价值信仰和价值目标。
总之,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不仅要在音乐课堂中传授音乐相关的知识,更要背负起育人的重要责任,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在培养审美兴趣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能够如何分辨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培养公共性音乐审美观,既适应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也为学生自身的个性审美打下了基础,通过这样方能使学生们今后的音乐学习事半功倍。
[1]高建进:《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人民音乐》,2014年第1期。
[2]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年。
[3]郭湛:《社会公共性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
[4]刘承华:《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上海音乐出版社,2022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
[6]袁祖社:《公共性与马克思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