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凝
从太空中看地球能看到什么,这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以前,很多人都认为从月球上能看到长城,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是出自中国人的口中,而是美国历史地理学家、通俗作家亨德里克·威廉·房龙在其著作《地球的故事》中的猜测,这本1932年出版的作品一经推出就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被翻译成了14国语言,被认为是当时最好的科普读物之一。书中猜测:“中国的长城是月球上的太空人唯一能看得见的建筑物。”在改革开放后,房龙的著作陆续被我国引进,“从月球上能看到长城”这一说法也就流传开来。他撰写《地球的故事》的时候,人类还没有进入过太空,更别说登上月球了,只不过大家都觉得万里长城如此雄伟绵长,如果说从月球上能看到,也还挺可信的,退一步讲,即使从月球上看不见,从太空中总能看到吧。于是这个说法就一直流传下来。
以往进入太空的都是外国人,这事也不太好向他们求证,直到2003年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成功,我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杨利伟终于给了大家一个准确的答案:从太空中看不见长城。其实这很好理解,因为长城虽然很长,但是平均宽度只有10米左右,在太空中看长城就好比在几公里外看一根长长的头发,就算那根头发有几米长,也是看不见的。
那么,人们在太空中能看到什么呢?这要从什么是太空说起了。我们都知道,地球是被厚厚大气层包围的,而大气层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等。物理学家和航天工程师西奥多·冯·卡门首次提出海拔100公里的地方可以认为是太空与大气层的分界线,后来这个分界线被命名为“卡门线”,卡门线被普遍认为是太空的门槛。一个建筑想要从太空中被看到可是不容易的。首先,在太空中飞行的速度是很快的,通常速度可以达到每秒7000米左右,想要注视一个地方是很难做到的。其次,太空和地面隔着厚厚的大气层,不管是云层还是雷电雪雾等自然现象,都会对观测产生影响。所以,想要看清地球上的建筑,只能在天气晴朗没有任何遮挡的时候仔细观察,才能看出一点端倪。
想要在太空中被看见,首先个头一定要大。比如美国宇航员称在太空中可以观测到的宾厄姆峡谷金铜矿场,就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露天矿场。这座位于美国犹他州的矿场宽度达到了4公里,占地面积将近8平方公里,由于是矿井,所以深度也达到了1.2公里。长达100多年的开采让这个矿坑周边的植被被破坏殆尽,几十公里的范围内几乎寸草不生,所以在光秃秃的的戈壁平原上,这个螺旋形的矿坑格外显眼,也正是这样,这个巨大的矿坑从太空中能被看到。不过从卫星照片上来看,这个矿坑就像地球的一个深深的疤痕,虽然能从太空中被看到,但对于美国来说可并不光彩。随着环境压力和抗议声浪越来越大,这个矿坑所属的矿业巨头在2013年决定关闭这里,并给出了一系列的环境修复方案。不过,数百年的破坏并不是那么轻易可以修复的,水资源、植被、生态系统等,都已经受到了不可逆的毁坏,根据科学家的估算,想要让这里的生态得以恢复,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如今这个巨大的地球伤疤还是能轻易地从太空中看到。
虽然从太空中看不到长城,但是中国的另一大奇观可以从太空中看到,这就是现代的工程奇迹——三峡大坝。三峡大坝全长2000多米,虽然只有宾厄姆峡谷金铜矿场宽度的一半,而且细长的大坝本来应该像长城一样很难被看到,但三峡大坝却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形优势——两边都是山地,大坝两侧的水流宽度和流速的不同让大坝的区域成为了一个明显的分界点,所以很容易通过地形判断大坝的位置,不过也只是判断位置而已,坝体在太空中还是无法被肉眼看到的。
同样借助地形能被看到的还有“土豪之城”迪拜著名的两座人造岛屿,其中一座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朱美拉棕榈岛”。这座巨大的人工岛因为形状酷似棕榈树而得名,在面积超过560公顷的人工岛屿上,拥有豪华酒店、购物中心、公园和数百栋豪华别墅。在棕榈岛大获成功之后,迪拜又建造了一个更具野心的人工岛屿——世界岛,由300多个人工岛屿组成了一个世界地图的样子。这就是另一座太空可见的人造岛屿。迪拜的人工岛屿因为独特的形状,很容易从太空中被看到,毕竟岛屿和海水的颜色差别还是很明显的,尤其是那么有特点的造型。
还有一个建筑,对它是否能从太空中被看到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这就是埃及著名的吉萨金字塔。英国宇航员蒂姆·皮克称从太空中根本看不到金字塔,只能通过超长焦的镜头才能看到,但美国宇航员罗伊·乔则坚称可以用肉眼看到金字塔。这个争论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结果,不过大多数宇航员和科学家认为金字塔从太空中是看不见的,因为从太空中看金字塔还是太小了,而且黄色的金字塔与周围的沙漠颜色过于相近,很难区分。
那么,从更远一点的空间站轨道上,人们还能看到这些建筑吗?答案是看不见了。宇航员兼摄影师斯科特·凯利在国际空间站有一张著名的自拍,在这张照片中,凱利透过空间站的舷窗和地球合影,所看到的地球的区域是位于加勒比海的巴哈马群岛,这个由700个岛屿组成的群岛陆地总面积大约14000平方公里,不过从太空中只能看到深浅不一的海水中间夹杂着一些小黄点,从空间站的高度看,别说是人造建筑了,就连一座城市也只是像从高层楼上看到的地上的一张报纸,想看到报纸上的字是根本不可能的。
杨利伟返回地球之后在接受采访中表示,从太空中看地球非常美,让他感到了人类的伟大,“人类如此渺小,但是却可以离开地球进入到太空之中,非常了不起。”而我国另一位宇航员翟志刚第一次从太空中看地球时是“非常担心”的,因为看着地球就像一个大气球一样漂浮在漆黑的太空中,他担心地球会被“吹跑”或者突然飘走。其实,早在1961年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时就表示,从太空中看,地球如此美丽又如此脆弱,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保护地球,让这种美在宇宙中一直存在。
斯科特·凱利在国际空间站与地球合影自拍。
宾厄姆峡谷金铜矿场是人类在地球上刻下的最深的一道疤痕,1966年被美国列为国家历史地标。
如果再远一点,站在距我们38万公里的月球上看地球,则是另一番景象。从地球上看,月亮的大小和太阳是差不多的,所以古人一直都觉得太阳和月亮一样大。不过从月球上看地球,要比我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大将近14倍,而由于潮汐锁定的原理,从月球上看地球是不动的,不会升起也不会落下,只能通过昼夜的交替看到地球的转动。所有登月的宇航员在描述从月球观看地球的时候,都表示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一个孤零零的星球就这样在宇宙中独自静静地转动着,这颗孕育了丰富的生命、创造了丰富文明的星球显得如此孤单又如此脆弱。
1977年,旅行者号宇宙探测器开始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1990年,旅行者一号完成了既定任务后,被安排冲出太阳风的影响范围,去探索星际空间。为了节约能源,科学家准备关闭它的相机。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听闻这个消息后,建议让旅行者号再回看一次地球,拍摄与地球告别的最后一张照片。这时候,旅行者号距离地球60亿公里,刚刚走出海王星的轨道。在这张照片中,地球只是一个小小的点,如果不是特别标注出来,人们根本找不到地球的位置在哪里,只会认为这是一个普通的噪点。
对人类来说,如此巨大的世界从这个角度看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光点,而人类所有的建筑、所有的奇观,只不过是这个点上更小的东西。而60亿公里,大概是几个小时光走出的距离,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光需要走4年多,在那个尺度上,就连如此巨大的太阳,可能也只是一个点。
“在浩瀚的宇宙剧场里,地球只是一个极小的舞台。有人说过,天文学令人感到自卑并能培养个性。除掉我们小小世界的这个远方图像外,大概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可以揭示人类妄自尊大是何等愚蠢。”这是卡尔·萨根看到旅行者号照片之后的感受,宇宙中的一个点就是人类的一切,也许只有站在宇宙的尺度下,人们才会明白自己的家园是多么渺小和脆弱。也只有在这时候,可能人们才知道应该放弃无畏的争斗和破坏,尽力去保护我们唯一的地球。
(责编: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