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蕴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附属勒流医院儿科,广东 佛山 528322)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RRTI)为儿科临床常见病,最常见于2~6岁儿童,与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征、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是指:近一年内机体反复出现>7次的呼吸道感染,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及难治愈等特点。有调查研究显示[1],此病在小儿呼吸系统感染中的患病率为20%,分析病因目前没有明确的结论,或许与感染病原微生物、免疫功能缺陷、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发病时患儿呈鼻塞、流涕、反复发热及咳嗽等表现,病情加重影响身心健康、生长发育,所以如何在早期制定治疗计划是目前临床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曹祥[2]认为,维生素D是治疗此病常见药,其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增强患儿免疫力以稳定病情,但单一用药疗效欠佳,未达到理想效果,不利于促进疾病转归。鉴于此,本研究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维生素D治疗RRTI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和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如下:
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附属勒流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RRTI患儿作为临床研究资料,按照用药差异性将患儿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各50例。联合组:男女比例28∶22;年龄1~7岁,年龄均值(3.82±0.56)岁;病程1~3年,病程均值(2.51±0.28)年;单一组:男女比例27∶23;年龄1~8岁,年龄均值(3.96±0.61)岁;病程1~4年,病程均值(2.62±0.3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P>0.05),可纳入对比研究。研究开始前患儿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研究内容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RRTI的临床概念及诊断标准”[3];(2)2次感染间隔时间>1周;(3)年龄范围1~8岁、病程>1年;(4)入组前3月内未使用维生素D;(5)患儿体征均稳定,认知状态良好;(6)有完整的临床病例资料。排除标准:(1)伴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者;(2)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3)对研究用药禁忌症者;(4)近30天内接受维生素、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剔除标准:中途退出研究者。
入院后所有对象给予抗感染、抗病毒等治疗,指导家长补给营养,进行调养护理,根据季节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适度开展户外活动,必要时给予口服布洛芬混悬滴剂退热等对症治疗。
单一组采用维生素D治疗:给予患儿维生素AD滴剂(生产厂家:浙江海力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3021073,药物规格:每粒含维生素A2000单位与维生素D2 700单位)治疗,患儿单次口服1粒,1次/d,持续服药20d、停药10d作为1疗程,持续用药3疗程。
联合组采用布拉氏酵母菌+维生素D治疗:维生素D的用药剂量、方式同单一组,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患儿单次口服0.25g布拉氏酵母菌散[生产企业:法国百科达制药厂(BIOCODEX),进口药品注册证号:S20150051,药物规格:0.25g(菌粉)/袋,10袋/盒],2次/d,持续用药3个月。
(1)用药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采集两组患儿3 mL晨间、空腹静脉血,样本中加入肝素抗凝,放置于37℃恒温水浴箱中20min,按照4000r/min速率、持续离心5min,采集血浆,雅培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即为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
(2)用药前后血清25-(OH)D3水平比较:按中国末梢血采集操作共识[4],采集儿童末梢血20微升,滴加至麦田生物25-羟基维生素D检测板样品孔,随之滴加2滴稀释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5-(OH)D3(25-羟维生素D3)。
(4)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统计分析两组患儿咽喉疼痛、肺啰音、发热、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
用药前,比较两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对比,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均升高,且联合组均高于单一组,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用药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
用药前,比较两组患儿血清25-(OH)D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血清25-(OH)D3水平显著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单一组,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对比
联合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单一组(84.00%),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n(%)]
儿比较,联合组患儿咽喉疼痛、肺啰音、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单一组,显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所示。
表4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对比(d)
RRTI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文献报道其主要因素是由于儿童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和免疫功能低下引起,客观因素如患儿的营养状况、维生素、生活环境和益生菌缺乏等也对该病有一定影响[6-7]。其中大部分儿童缺乏维生素D,从而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8]。根据患儿身体状况适当补充益生菌、维生素D可以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频率,缩短呼吸道感染的病程,改善长期治疗方法[9]。同时也研究表明,RRTI的患儿容易损害患儿身体的免疫功能,避免因患儿因免疫功能下降造成患儿容易发生感染并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10]。活性维生素D能对患儿钙和磷的代谢进行影响,并对类固醇激素样作用明显,可吞噬病毒和细菌,有效防止感染的传播,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布拉氏酵母菌及其代谢产物能有效减少病原菌的侵袭,维生素D可促进机体吸收钙,对免疫增殖以及分化起到调节作用,抵抗病原侵入人体,经口服用药后,促进维生素D向肝脏转运,结合单氧酶系统,促进羟化形成25-羟维生素D3,为患儿骨质健康发育提供可靠保障,但单纯治疗效果欠佳、影响疾病转归[11-12];布拉氏酵母菌为较常见益生菌,经口服用药可将抗菌肽水平上调,使机体吞噬细菌、病毒能力增强,对免疫炎性反应起到调节作用,促进生成并释放促炎因子,继而达到抗菌、抗病毒的目的,此外,布拉酵母菌的代谢产物可以降低病原菌的侵袭性,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并在免疫应答中起到调节作用。且此药可将肠道黏膜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B细胞激活,充分发挥免疫系统效应,促进菌群平衡尽早恢复。因此联合治疗可相辅相成,发挥各自优势加速疾病恢复,利于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具可靠性[13-1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单一组比较,联合组IgG、IgA、IgM、25-羟维生素D值更高,P<0.05,表示两者用药可相辅相成,发挥抗菌、抗病毒功效,促进肠道内菌群平衡,使病原体侵袭能力下降,增强抗病原体能力,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且经补充维生素D可改善患儿不适症状,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与单一组比较,联合组有效率更高,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更短,P<0.05,说明联合治疗可增强药效,促进疾病尽早恢复,具有实践价值。
综上,RRTI患儿行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维生素D治疗可弥补各自不足,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增强患儿免疫功能,对相关指标及病情均有积极影响,疗效确切,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