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国兴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现阶段,我国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销售贸易面临诸多困难,在这样的局面下,河南农产品出口销售却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据郑州海关统计,2022年上半年河南农产品出口销售总额同比增长70.3%。其中,主要出口销售产品以信阳茶叶、南阳艾草、中牟大蒜、驻马店明胶、西峡香菇以及各类罐头、蔬菜、肉类等特色农产品为主。但在这种增长的背后,河南特色农产品的出口销售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整体规模较小,品牌影响力不足,产品附加值较低,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滞后,以及发达国家严苛的卫生检疫标准制约等。
201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愈加紧密,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之下,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制定了不断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发展战略,将农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摆在了农业发展的重要位置。河南具有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是我国的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在全国各省份当中名列前茅,农产品的种类较为丰富,农产品的资源总量较大。2018年10月,河南省农业厅颁布《河南省优势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其中共涵盖了小麦、玉米、水稻、肉、禽、烟叶、苹果、茶叶等在内的共计18种优势特色农产品。
受到贸易壁垒等因素的影响,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出口销售贸易在近些年整体起伏较大。整体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是农产品出口销售增速较高,但总体规模较小。2021年河南省商品总出口销售额达到5 024.1亿元,其中农产品出口销售额为142.8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9.5%,但仅占总出口销售额的2.84%,虽然在出口销售农产品种类主要以特色农产品为主,但无论是出口销售总量还是质量,都存在较大问题。
二是特色农产品种类整体较少,质量不高。调查发现,河南较为著名的特色农产品主要包括开封菊花、信阳毛尖、中牟大蒜等,其他农产品如蔬菜、禽肉等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能够实现产业化大规模生产的特色农产品较少。
三是河南特色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我国对农产品出口销售通常采用农业补贴的形式,提升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但由于农业生产者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的出口销售鼓励机制等原因,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还处于较低层次。
1.国际市场绿色消费观念日益普及
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之下,世界各国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纷纷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融入到生产与生活当中,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发达国家,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的可持续消费理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对于绿色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有近65%的英国人对购买绿色健康农产品具有较大的意愿,83%的德国人以及60%的荷兰人在购买商品时会首先考虑到生态环保问题,确保对于商品的购买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此外,有81%以上的欧美国家民众在选购商品时会主动地承担相关环保费用。上述现象的存在,导致发达国家对进口农产品的检测及监管日趋严格,确保本国生态环境以及民众健康不会受到进口农产品的不利影响。
2.发达国家对进口农产品保护程度不断提高
河南省推进特色农产品出口销售的过程当中,遭受到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在安全、卫生等方面严苛标准的限制,导致河南特色农产品出口销售面临严重阻碍。例如,美国要求从国外进口的肉类产品必须要有规范的资质认证以及外包证明。日本针对国外进口蔬菜提出了“自我限制进口”措施,该措施对于蔬菜当中的药物残留超标标准高出我国国内标准300倍,如此严苛的标准难免有贸易保护之嫌。河南信阳某公司曾经在出口销售茶叶的过程中遭受到近500项有关安全与卫生领域的检测,要想能够确保所有的检测顺利通过,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无疑提高了我国农产品出口销售的成本,严重阻碍了河南特色农产品出口销售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1.出口加工层次较低
出口加工层次较低是目前限制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外贸出口销售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河南省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主要以初级加工和生产为主,没有形成农产品深加工体系,因此,河南特色农产品在出口销售过程中价值含量较低,生产企业能够从农产品出口销售过程中获得的利润有限。当前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在生产过程当中,技术含量较低,生产加工企业整体规模较小,无法对生产技术进行显著的创新和变革。因此,在农产品的生产方面,仍然以传统意义上的农产品为主,缺乏与国际市场对标的农产品生产模式。上述原因导致目前河南省特色农产品的出口销售在形式上较为单一,种类丰富度存在不足,层次化结构不够分明。虽然河南省拥有丰富的小麦、玉米、禽肉等农产品资源,但是却没有针对农产品出口销售形成完善的深加工体系,虽然河南省拥有思念、双汇等具有较大规模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但是相关品牌在国际市场当中的影响力十分有限,这也是导致目前河南省特色农产品无法有效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原因。
2.技术标准不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截止到2020年,我国在农产品生产领域当中的相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总数累计达到近5 000项,其中国家标准占20%,行业标准占比达66%,虽然数量上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是却呈现出极度分散的状态,缺乏系统规划,覆盖面窄,无法满足我国农业在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在我国相关部门颁布的最新版本《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当中对农药的残留限量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各项标准达到2 300余个,而同一类型的限制标准,美国的总数达到11 000多个,日本的总数达到5万多个。此外,我国在农业技术标准工作通常具有较强的自发性与分散性,并没有对农产品技术标准的制定进行统一协调、系统规划,没有能力参与国际市场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
3.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
河南省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没有对产品的品质以及后续的产品售后环节给予更多关注,导致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因为质量监管存在漏洞而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在国际市场当中,针对近400种农产品中的180余种药剂含量,设置了超过2 500条残留指标,而河南省仅对5种特色农产品设置了290余个农药残留标准。无论是在标准的涉及范围方面,还是在包含的种类以及数量方面,都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正因如此,欧盟在较长时间内一直认为中国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监管体系不完善,无法有效地保证出口销售农产品的质量。此外,河南省食品安全质量监管部门还存在工作不够深入、监管工作较为教条化等问题,不能及时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对监管制度以及工作模式进行及时调整。
1.制定绿色导向的特色农产品发展战略
绿色产业化是目前特色农产品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产品的绿色产业化是指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融入到农产品的生产、深加工以及包装和运输等环节,从而使农产品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绿色贸易壁垒对河南特色农产品出口销售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在推进河南特色农产品出口销售的过程当中,应当积极地顺应国际发展和潮流,制定科学的绿色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特色农产品生产者的环保意识,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融入到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当中,从而有效地提高河南特色农产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能力,使绿色贸易壁垒对河南特色农产品出口销售的影响降到最低。
2.不断提升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能力
河南特色农产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除了提升自身的生产技术水平以及农产品品质,还需要提升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综合能力。首先,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农药残留量,在具体指标方面达到国际市场的相关要求,从而减少特色农产品在出口销售过程中所面临的绿色贸易保护阻碍。其次,在进入流通环节之前,对初加工农产品当中的农药残留进行科学的降解,保证农产品质量。最后,还要提升河南特色农产品的国际营销能力,采取科学的市场拓展策略,积极申请国际市场认证,加快进入国际市场的步伐。
3.加快特色农产品卫生安全体系建设
河南特色农产品要不断加强卫生安全体系建设,尽量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给农产品出口销售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积极推进河南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与国际标准体系的融合,建立起全面覆盖的农产品卫生安全标准体系;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系统,使农产品从生产到进入国外消费者手中,能够经过科学完备的质量检测,确保农产品在经过流通环节之后依然具备良好的品质。
1.积极促进深加工体系建设
为提升河南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当中的竞争力,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不断延伸,改变产品附加值较低、产品整体质量欠佳的问题,使河南特色农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首先,有效提升深加工比例,逐渐增加河南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产品加工过程当中粗制滥造等问题的存在。其次,加大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力度,确保能够通过知名度的提升,减轻出口销售过程中的贸易壁垒阻碍。同时培养特色农产品消费者群体。最后,对现有的农产品加工技术进行创新和升级,将国际市场中对农产品安全与卫生的相关标准纳入到农产品生产技术的研究过程当中,确保通过提高深加工技术不断促进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得到有效提高。
2.建立健全农产品技术标准体系
河南特色农产品要想在出口销售领域取得较好成绩,还需要健全河色农产品技术标准体系,确保能够达到国际市场在农产品进口方面的严苛要求。
首先,在制定相关技术标准时,应当充分参考国际标准,并结合河南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情况,结合自身特点,优化现有的技术标准体系,对于技术空白领域应当及时地建立新的农产品技术标准体系。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农业技术标准体系,实现河南农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为特色农产品的出口销售扫清障碍。其次,积极参与国际技术标准体系的制定工作。国际市场农业产业技术标准体系的制定基本由发达国家主导,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当中严重缺乏参与权和话语权,我们应不断争取参与国际标准体系的构建工作的机会,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发达国家进行专业技术的学习交流相关经验,从而使我国农业技术标准的影响力得到提高。
3.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
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确保农产品的质量方面能够达到国外的进口要求。首先,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相关企业和专业人才,对国际上不同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建立起完善的农产品信息收集与市场预警机制。通过预警机制的建立,确保河南特色农产品在生产过程当中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国际市场当中的相关质量标准信息,进而及时地在生产当中对相关技术标准进行调整,使农产品的生产质量能够达到国际市场的要求。其次,建立完善的河南特色农产品管理体系,通过将档案管理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应用到河南特色农产品的生产、销售、运输等环节,实现对特色农产品的溯源管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农产品出口销售的全流程实时监督。
综上所述,要促进河南特色农产品出口销售贸易向深层次发展,有效应对绿色贸易,需要由政府职能部门牵头,相关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从多领域不同层面科学应对,确保河南特色农产品在出口销售贸易能够更加有序地发展,实现更好的效益目标,为河南农业产业化创造更大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