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心灵地图”,焕发生命的力量
——叙事疗法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应用探究

2022-11-08 10:23丁一杰广东省广州开发区中学广州51073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24期
关键词:坏脾气辅导心灵

◎ 丁一杰(广东省广州开发区中学,广州 510730)

叙事疗法作为一种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近年来广受关注。它摆脱了传统心理咨询中将人看作问题的观念,认为人不是问题,人应该与问题分开。它以贴近、能量、希望、行动指引为导向,意在带领迷失的心灵找到“归家的地图”。叙事疗法应用范围比较广,具有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等特点,推广价值较高。叙事心理治疗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为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迈克尔·怀特及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该理论;90年代,他们的书籍在北美发行,系统阐述了有关叙事心理治疗的观点和方法,叙事心理治疗由此开始大为流行。将叙事疗法应用到心理咨询中,不仅可以让来访者的心灵得以成长,还可以让来访者对自我的角色定位重新进行统整与反思。

作为心理教师,我在学校心理辅导实践中发现,来访学生大都带着问题而来,他们在来咨询室之前或许已经和这个问题打了很久的仗,身心俱疲,他们的心灵渐渐开始迷失,忘记了自己本来的面目,忘记了自己本来的目标,深深卷入自己的负面想法或情绪中。因此,心理教师需要绘制一幅“心灵地图”,帮助他们找到心灵家园,重新焕发生命的力量。

一、“心灵地图”之出发

“你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它是否已经成为你的一部分?或者你是否已经将自己等同于问题?”在帮来访学生寻找心灵家园的起点之前,心理教师要先厘清来访学生和问题的关系,通过一些外化的语言帮助来访学生与问题拉开距离。

(一)初识外化问题

来访学生一般很着急解决自己的问题,心理教师应首先让来访学生简要叙述自己的问题,并为它命名。

“×××如果有形态,它会是什么样的?”(具象化)

“×××是什么时候来到你身边的?”(溯源)

“×××什么时候会变大?什么时候会变小?”(寻找例外)

心理辅导片段:

心理教师:刚才你讲述了自己面临的问题,现在我请你思考一下,如果这些问题是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它会叫什么名字?

来访学生:心瘾。

心理教师:“心瘾”如果有形态,它会是什么样子的?

来访学生:一只黑手,大概这么大。(用手掌比划)

心理教师:哦,一只黑手。它是什么时候来到你身边的?

来访学生: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当时看到别人有一些好玩的玩具,我就很想要,“心瘾”就出现了,我就去偷拿了别人的东西。

心理教师:哦,那个“心瘾”从二年级开始出现,现在你初二了,它和你已经相处了六年。你有没有发现,什么时候“心瘾”变大了?什么时候会变小?

来访学生:“心瘾”在我看到别人有好东西的时候变大了,它好像把我的心抓住了,告诉我一定要拿到这个东西。

心理教师:那它什么时候会变小?

来访学生:当我想到老师和同学发现我偷东西时会鄙视我,“心瘾”就会变小一点儿。

(二)问题与人的相互影响

问题与人相处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互相影响的过程:个体会做出一些行为来应对问题,如果失效,问题反过来会进一步影响人。所以,厘清问题与人的相互影响非常重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找出有效的行为策略及无效的行为策略,并探讨这些策略使来访学生付出的代价。

心理辅导片段:

心理教师:那个“恨”对你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来访学生:那个“恨”对我影响很大,我现在几乎无法正常学习和上课,一想到父母我就非常烦躁。

心理教师:看来那个“恨”对你的影响挺大,你用过哪些方法应对它?效果怎样?

来访学生:我和我妈激烈争吵;我离家出走半夜不回家。

心理教师:你做了这么多,效果怎么样?那个“恨”变小了吗?

来访学生:没有,反而更大了。我离家出走,他们都没有来找我,我于是更加恨他们。

心理教师:也就是说你之前的行为策略对于解决那个“恨”没有太多帮助。

来访学生:是啊。

二、“心灵地图”之在路上

有了一个不错的起点,但寻找心灵家园的路上依然会困难重重,归家的路需要一步步走出来,有时甚至没有路,需要我们去搭建。这个搭建的过程非常艰辛,需要咨访双方付出很大的努力,最重要的是找到问题故事以外的支线故事,通过改写、重组和见证,逐渐让归家的路变得更清晰。

(一)对问题的认同

很多人可能从来没有和问题对话过,“如果问题会说话,它会对你说些什么呢?”它可以帮助我们审视问题,挖掘问题背后的价值,而找到问题背后的价值,才是接纳问题的开始。

心理辅导片段:

心理教师:如果“刺”会说话,它会对你说些什么?

来访学生:它可能会说,我本来不是“刺”,我是光滑的。

心理教师:那为何变成“刺”了?

来访学生:它是为了保护我,不让我受同学欺负。

心理教师:那你喜欢它吗?

来访学生:我本来不喜欢它,它让我没有什么朋友,但是我现在又有一点儿喜欢它了,毕竟它一开始是为了保护我才出现的。

心理教师:你身边的人是怎么看待“刺”的?

来访学生:他们都不喜欢它,他们都离它远远的,包括我的父母。

心理教师:那你希望“刺”继续存在还是消失?

来访学生:我希望它变回它本来的样子就好,不要消失。

(二)丰厚支线故事

支线故事是一个人离开问题故事的契机。找到支线故事的入口非常重要,支线故事的入口一般会通过一些特殊的词、语气以及特殊事件等表现出来。

心理辅导片段:

心理教师:刚才你说当你主动向同学靠近的时候,那个“尬”会变小。我很好奇是怎样一种情况?你能多说一些吗?

来访学生:我平时不怎么主动和同学聊天,当有同学主动找我说话的时候,我通常不知所措,觉得很“尬”;但如果是我主动和同学聊天,我会觉得没那么“尬”。

心理教师:那什么时候你会比较主动和同学聊天呢?是什么样的动力推动你主动去做的?

来访学生:有时候,我看着他们在聊,我发现他们聊的东西我其实有自己的看法,这个时候我会主动说几句;如果他们讲的东西我不是很了解,我就不会主动说话。

心理教师:听起来,你是在细致地观察、倾听和思考后才会选择是否加入聊天,这其实是人际交往时一个很好的习惯。

(三)见证的力量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位重要他人,重要他人是个体社会化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对其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重要他人可能是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也可能是老师和同学,甚至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在寻找心灵家园的过程中,让重要他人见证来访学生的蜕变,对来访学生的成长有着巨大的推动力量。

心理辅导片段:

心理教师:这个“坏脾气”的事你告诉过谁?

来访学生:我告诉过我的姐姐,她是我的双胞胎姐姐。

心理教师:你的姐姐是怎么看待“坏脾气”的?

来访学生:她对我说,发火之前要深呼吸10秒,这样可以降低愤怒的指数。

心理教师:你听到姐姐这样说之后,那个“坏脾气”怎么样了?

来访学生:我会在“坏脾气”来时深呼吸一会儿,“坏脾气”就不那么可怕了。

心理教师:你的姐姐发现你的变化了吗?

来访学生:她有一次在睡觉前和我说,发现我最近不怎么乱发脾气了。

三、“心灵地图”之抵达终点

丰厚了支线故事之后,心理教师要做的是帮助来访学生“长出”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逐渐“改写”自我认同,成为更有力量的人,并在生活中积极尝试,跳出以往的循环圈,体会问题故事以外的精彩生活,把力量迁移到未来的生活中。

心理辅导片段:

心理教师:现在想想将来你要一个人面对生活中别人对你的非议,你会怎么办?

来访学生:我不会再逃避了,我心里面知道我是怎样的人,无论别人说什么我都不会像以前那么在意了。

心理教师:你之前提到的那个“柜子”现在怎么样了?

来访学生:那个“柜子”的空间仿佛变大了,我有时还是想待在里面。这是我自己的一个独处空间,但是它现在不会再让我觉得那么压抑了。

四、结语

除了上文所述的案例片段,叙事疗法在学校心理辅导的实践中还有很多新的尝试,有很多变化的空间。每种心理辅导技术都是自由灵活的,心理教师在做心理辅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尽量贴近来访学生,听懂他们的故事,触碰他们的心灵深处。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青少年的自我是被压制的,在叙事的世界里,他们能找到一种温暖、安全、被包容的感觉,这种感觉能让他们充分释放生命中被压抑的部分,重新生发出生命的力量。

猜你喜欢
坏脾气辅导心灵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唤醒心灵
赛尔的坏脾气
心灵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