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春梅 邓公明(.重庆文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重庆 4060;.重庆市铜梁中学校,重庆 40560)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系。”青少年期是个体一生中健康状况相对较好的阶段,但最近几年来,青少年群体中疾病和伤亡现象高发,主要原因是青少年群体中的危险行为较之前增多了。危险行为是世界公认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不仅直接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还与其成年后患病、做出犯罪行为等密切相关。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例如,吸烟率增幅为50%,吸烟率为6.9%,尝试吸烟率为19.9%;中学生饮酒率为60%,醉酒率为9.9%,大学生暴饮率为42.68%,大、中学生能量饮料饮用率分别为50.1%、30%;大、中学生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16.1%、4.1%,网约性行为发生率增加。我国青少年自杀率居全球第一,大、中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14.7%、16.3%;大、中学生遭受校园暴力检出率为40%~50%。
目前,青少年危险行为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在采取措施杜绝或减少危险行为。例如,相关管理部门要求香烟外包装上标注“有害健康”,学校明令禁止学生吸烟、饮酒等(一旦出现,将给予相应处分),家长引导和监督子女远离危险行为等。这些措施基本秉持的是“堵+减”的教育思路,即从“堵”的角度“减少”危险行为发生。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发生率,但难以激发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其自发远离危险行为。因此,本文建议调整教育思路,在积极教育理念指导下,结合网络时代青少年危险行为的新特点,构建“防疏一体”的积极教育策略,即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联动,激发青少年调控危险行为的主动性,从而有效降低危险行为发生率,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危险行为是指明知需要付出较大代价或有失败风险,仍付诸实施,给自身的健康、完好状态乃至生活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行为,主要包括消极(适应不良的)危险行为和积极(社会可接受的)危险行为两类。
消极危险行为指不被社会接受和认可或带有犯罪性质的危险行为。消极危险行为主要包括物质成瘾行为(吸烟、饮酒等)、精神成瘾行为(网络成瘾、赌博等)、非婚性行为、故意伤害行为(自杀、自残、校园暴力行为)、饮食危险行为(不健康减肥、不吃早餐等)。
积极危险行为指被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可的、经过一定训练、采取一定保护措施、能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危险行为。这方面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有研究者对此开展了调查,认为积极危险行为主要包括极限运动、棋牌类运动、刺激游乐项目、观看惊险影片、听摇滚乐等。
消极危险行为不仅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会对其成年后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危害。
1.直接危害
(1)生理危害。卷入消极危险行为会直接危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例如,吸烟、饮酒会影响大脑发育,对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损害,长期大量饮酒还会对其消化系统、肝功能产生严重危害。过多使用手机上网会导致青少年生理节律混乱,诱发睡眠障碍,降低睡眠质量,直接减少运动时间,增加肥胖的风险;上网时间长的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更高。自残、自杀等故意伤害行为会导致身体受伤或残疾,甚至死亡。过早发生非婚性行为会导致性病和艾滋病在青少年中传播,女生非意愿妊娠后通常会选择不安全人工流产,影响生殖健康。
(2)心理危害。危险行为具有聚集出现的特点,会影响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养成,当青少年卷入一类危险行为之后,其自控力会降低,更易卷入其他类型的危险行为。实施暴力行为会增加青少年的攻击性,使其养成用暴力解决问题的习惯,而遭受暴力会使被施暴者出现抑郁、焦虑情绪及自我价值感低、人际关系不良、自伤行为高发等问题。过多使用网络会导致青少年日常认知失误增加,记忆力下降,抑郁、焦虑频发,影响生活和学习。过多卷入吸烟、饮酒、上网等危险行为,容易引发烟草、酒精、网络依赖,导致成瘾行为。
2.间接危害
危险行为直接对青少年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产生负性影响,会增加其成年之后患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疾病等的概率。卷入危险行为还会影响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使其出现负性情绪增多、人际交往不良、不良行为聚集、攻击性高等问题,甚至出现危险行为成瘾。这些可能会使其成年后做出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治安和家庭稳定。
虽然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采取了相应措施来降低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发生率,但这些措施主要围绕消极危险行为开展,很少涉及积极危险行为。此外,由于一些教育者对危险行为缺乏科学认知,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
1.缺乏系统、全面的危险行为筛查工具
通过筛查识别出具有高危险行为倾向性的青少年,在其还未卷入危险行为之前对其进行教育,能从源头阻断危险行为,提高危险行为教育的针对性。目前,虽然有针对某类危险行为的筛查指标,如将感觉寻求人格特质作为自杀行为的筛查指标,但还没有系统、全面的筛查工具,不利于危险行为早期预防和后续干预工作的开展。
2.持“堵+减”的教育思路,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针对危险行为,当前的主要做法是,一方面,从“堵”的角度采取各种措施,明令禁止青少年卷入危险行为;另一方面,从“减”的角度对已经卷入危险行为的青少年进行干预,以减轻危险行为的负面影响。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难以调动青少年远离危险行为的主动性。
3.缺少全面、系统的危险行为教育策略
国外已对青少年开展了系统的危险行为教育,而我国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外这方面的教育主要从个体教育和环境教育两个方面入手:个体教育主要是对危险行为高发个体开展药物治疗、体育运动干预等;环境教育主要是对导致危险行为发生的环境因素进行干预。在我国,虽然围绕网络成瘾、自杀自伤、校园暴力等形成了较成熟的教育措施,但对吸烟、饮酒、自伤、非婚性行为等的教育力度不够,多是在安全教育、德育工作中零散开展,还未形成全面、系统的危险行为教育策略。
积极教育是积极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领域,提倡教育应该更加注重积极心理品质和资源的培养和开发,弥补个体的不足和缺失,帮助个体提升学习能力,促进全面教育目标的实现。近年来,诸多教育者将其运用于学校教育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1)在管理及教学实践中融入积极教育,学校通过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指导教师优化学生观,与学生积极互动,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发展积极的人格品质。(2)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发现心理问题的积极意义,关注学生心理的积极面,通过开展积极心理训练、开设幸福选修课等促进学生优势特征的发展。
并非所有青少年都会卷入消极危险行为,大部分青少年都可以顺利、健康地度过青春期。因此,我们应该转变教育思路,从积极教育的视角,关注青少年好的一面,围绕“是什么可以使得青少年健康成长”,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联动,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从成长环境的角度开展危险行为积极教育,构建“防疏一体”的积极教育策略。
青少年危险行为“防疏一体”的积极教育策略相较于传统危险行为教育策略,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持全面的“危险行为观”
“防疏一体”的积极教育策略引导大众理性认识危险行为,既关注消极危险行为,也关注积极危险行为;既看到危险行为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也看到合理引导其参加积极危险行为能够促进其积极心理品质(如自尊、创造性等)的养成。
2.预防为主,积极疏导
(1)坚持“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调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力量加强对危险行为种类、危害、成因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开发危险行为筛查识别技术和工具,引导青少年自觉远离危险行为,促进其自控力、自律性的发展,筛查出高危险行为倾向性的青少年并及时对其开展预防教育,从源头阻断危险行为的发生。
(2)对卷入危险行为的青少年进行疏导,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联动,开发积极行为训练技术、工具、活动等,多途径开展危险行为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预防危险行为的发生。
1.科学认知,积极疏导
(1)科学认知、理性面对子女的危险行为。家长要认识到青少年危险行为与其感觉寻求需要增加、自控力不足有关,他们会对吸烟、饮酒等产生好奇,是因为自控力不足、追求新异刺激所致。家长要理性面对子女的危险行为,认识到子女并非品德不良、行为不端。要结合子女卷入危险行为的原因,对症下药,施以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2)丰富家庭休闲活动,积极疏导子女的危险行为。家长要结合子女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丰富的家庭集体休闲活动,如艺术欣赏、旅游、棋牌类游戏、体育运动等,在和子女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其通过积极行为获得新异的体验,增强自控力,提升自尊、自信等积极品质,自觉远离吸烟、饮酒等消极危险行为。
2.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树立正性行为榜样
(1)减少家庭冲突,采取民主的教育方式,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不良亲子关系、过严管理、频繁体罚等会使青少年感受不到家庭支持,父母婚姻关系不佳、长期冲突会使青少年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这些因素使青少年无法习得解决问题、应对压力的技巧,更易卷入吸烟、饮酒、暴力等危险行为。因此,父母应维持良好的婚姻关系,尊重子女,加强与子女的沟通,营造温馨、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这有利于青少年养成乐观、自信、开朗的性格,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减少卷入危险行为的可能。
(2)家长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正性行为榜样。家长应加强自身行为管理,避免子女因模仿父母而卷入危险行为。
3.提升青少年的生活技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里的“生活技能”不是指洗衣、做饭等生存能力,而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社会能力,即个体采取积极行为,有效处理生活中的需要和挑战的能力,包括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创造性思维、决策和问题解决、缓解压力的能力。它是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之一,拥有良好的生活技能可以降低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因此,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子女的生活技能,引导他们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有意识地引导子女自我反思,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学会悦纳自我;注重子女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呵护子女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子女迎接挑战,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等。
1.引导教师、学生及家长科学认识危险行为
(1)多渠道科普危险行为知识。学校应通过广播、展板、会议、心理课、班队活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渠道,加强危险行为知识教育,引导师生和家长了解危险行为的种类、成因、危害、自控策略等,使教师和家长改变对“卷入危险行为的青少年”持有的“坏孩子”的刻板印象,能主动探究其卷入危险行为的原因,结合成因开展教育;使学生了解危险行为对身心发展的危害,掌握危险行为自控技巧,主动远离危险行为。
(2)加强积极危险行为宣传。目前,师生和家长普遍缺乏对积极危险行为的了解,因此,学校在危险行为教育中要重点加强关于积极危险行为种类、技巧、安全知识等的科普,使师生和家长了解到极限运动、观看惊险刺激的影片、听摇滚乐等是社会可接纳的积极危险行为,在从事这些行为时要注意相关安全事项、掌握行为技巧等,满足青少年追求时尚和新异刺激等的需求,促进其自信、自控力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
2.危险行为筛查系统化、机制化
研究发现,一些心理特质(如感觉寻求、自尊、自控力等)与青少年卷入危险行为有关,这提醒我们可以通过对特定心理品质的测评来预测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倾向性。学校应将青少年危险行为筛查固定化,通过建立大数据知识库和模型库,运用机器思考等技术,将危险行为的数据导入系统中进行分析,设计、开发青少年危险行为预警大数据原型系统,形成筛查机制,做到定期测评、及时反馈,并给出教育建议,提高危险行为教育效果。
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学校可以从危险行为倾向性和发生率两个方面系统地筛查青少年危险行为,将结果纳入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中,为学生危险行为教育提供参考。
(1)开展危险行为倾向性筛查,即对青少年的感觉寻求、自尊、自控力等开展测评,筛查出高感觉寻求、低自尊、低自控力者,这类青少年是危险行为高发群体,应及时对其进行教育,预防他们卷入危险行为。
(2)开展危险行为发生率筛查,即对具体类型的消极/积极危险行为发生率进行测评,筛查出危险行为高发群体,对其进行自控力训练、安全技能培训、行为训练等,疏导已有危险行为。
(3)借助大数据分析,筛查青少年日常生活中危险行为的发生情况。学校管理部门可建立学生微博、微信、QQ、校园卡消费、图书馆使用、心理健康档案、课堂表现、违规违纪等各方面的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出青少年危险行为发生的倾向性及程度,及时将情况反馈给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3.多课程融入积极教育,防与疏结合
多课程融入“防疏一体”危险行为的积极教育,能帮助青少年掌握危险行为应对技巧,增强问题解决、情绪调控、压力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自觉远离危险行为,降低危险行为的发生率。
(1)心理课融入危险行为教育。首先,将危险行为教育纳入心理课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普适性教育,科普危险行为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分析自身卷入危险行为的动机,开展危险行为自控技能训练,预防危险行为发生。其次,对高危险行为倾向性和发生率个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及个案咨询,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有效降低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再次,开设幸福课程,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主动远离危险行为。在幸福课上关注青少年的内心冲突和潜在能力,一方面,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另一方面,引导其发现压力、完美主义、负性情绪的积极价值,掌握应对技巧,提升幸福感。
(2)体育课程中增加积极危险行为训练。研究发现,极限运动、棋牌类运动等积极危险行为能够满足青少年挑战自我的心理需求,增强自信心。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场地、设备等条件,增加室内攀岩、滑板、轮滑等运动技能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巧,了解注意事项等,并开展行为训练;引导学生在课后形成良好的休闲习惯,理性选择积极危险行为作为健康的休闲和锻炼方式。
如此,在安全参加这些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青少年不断挑战自我极限,既满足了获取刺激感的感觉寻求需要,也增强了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1.严把媒体审核关,阻断危险行为诱因传播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社会上各种传媒的监控,杜绝诱导青少年卷入危险行为的广告、书籍、网页、视频等的传播中,避免青少年因受到不良诱导而卷入危险行为;同时,引导和鼓励各种传播媒介弘扬正能量,促进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自觉主动远离危险行为。
2.联动“三社”力量,有效开展危险行为疏导
“三社”(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联动,以社区为平台,开展青少年危险行为教育。
(1)丰富社区活动,多开展球类体育竞赛、志愿者服务活动等,组织青少年参加社区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释放活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休闲方式,预防危险行为发生。
(2)聘请专业人士为卷入危险行为的青少年开展行为矫正和疏导。社区将有危险行为的青少年组织起来,建立“成长团体”,为他们提供公益教育服务,聘请医院、学校、心理服务机构的心理工作者为他们进行一对一心理咨询或团体心理辅导,增强他们的自控力,降低消极危险行为的发生率。
3.依托网络+AI 技术,提高危险行为教育的实效性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监管不力会诱发青少年做出危险行为,严格监控、合理使用则能够有效疏导危险行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为9.04亿,手机网民为8.97 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占比为99.3%,其中,10~19 岁的青少年网民占比19.3%,学生网民最多,占比26.9%。为此,可依托网络平台,引入AI 技术,采用青少年喜欢的方式开展危险行为教育。
(1)建立专门的网站(如教育部创建的全国青少年安全教育平台),使青少年通过网络掌握远离各种危险行为的知识和技巧;开展积极行为在线训练,增强青少年的自控力,降低危险行为的发生率。
(2)将人工智能(AI)技术运用于各种网站及APP 中,对特定危险行为(如自杀、自残等)进行有效识别和干预。例如,用“树洞机器人”每天监控微博中的信息数据,并进行汇总智能分析,判断使用者自杀、自残的可能性和风险性,识别出高风险人群并生成报告;学校和家庭对高风险人群及时进行教育和干预,有效降低青少年自杀、自残风险。
综上所述,危险行为不仅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稳定。家庭、学校和社会应三方联动、协同发力,实施“防疏一体”的积极教育策略,科学看待、理性面对青少年的危险行为,在教育和干预中将“预防为主”与“积极疏导”有机结合,提高危险行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