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2月份,最引人瞩目的大事当然是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每一秒都是中国式的浪漫”,“双奥之城”北京又一次惊艳全世界;赛场内,中国代表团首次实现全部7个大项、15个分项的“全项目参赛”,众多项目实现了跨越式进步。而在这背后,也有不容忽视的“武术力量”。
武术与冰雪,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两项运动,因为本届冬奥会有了绝妙的联结。17岁的何金博,是中国代表团中年龄最小的运动员之一,他将参加男子自由式滑雪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两项角逐,由此填补了中国选手在冬奥会上这两个项目的空白,他也是历史上第一个登上冬奥会舞台的河南选手;18岁的冉鸿运,将参加女子自由式滑雪障碍追逐赛,同样,在此之前,还未曾有过中国选手在冬奥会上参加这项比赛。而这两位为中国冰雪运动实现突破的人,都曾经是武术运动员。
何金博和冉鸿运,其实只是冬奥会当中“武术力量”的代表。2017年,为了推进冰雪运动发展,实现冬奥会全项目参赛的目标,国家体育总局实施了跨界跨项选材计划,而在河南,众多武术学校成了优质的人才库,众多武术功底深厚的运动员走入了冰雪运动专家的视野。从2018年以来,河南省通过跨界跨项选材向国家集训队输送运动员300余人,全国输送排名第二,而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是武术运动员,并从中产生了登上冬奥舞台的优秀选手。
通过跨界跨项选材,通过冬奥会,武术展示出了它以往不太为人知的一面,不再仅仅是一招一式的表演,也不仅仅是近身的格斗搏杀,而是一项基础大项。有着扎实武术功底的运动员,在速度、力量、爆发力、柔韧性、协调性等方面都有突出的优势,进而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了更多选择。事实上,不仅是冰雪项目,早在去年的全运会赛场上,在滑板、冲浪等项目中,就有由武术转项而来的运动员出现在赛场上,并取得了优异成绩。也不只是在体育领域,每年春节,最受全国人民关注的央视春晚上,连续多年,武术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运动和武术产业的发展也是建设“体育河南”的重要内容。武术文化的发扬光大,武术产业的发展壮大,需要有更多样的传播手段、更丰富的传播渠道,更广阔的传播平台。
武术,通过冬奥会显示出的“跨界的力量”,让人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更多的希望,也给了武术人更多的激励,更多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