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到底有没有用

2022-04-13 09:58:14李照山
少林与太极 2022年2期
关键词:擂台赛常人技击

◎李照山

“武”有两个方面,一是武力,即以自我的综合实力征服对方;二是和平,因为武有止戈之意。现在人们谈及武术,多指传统武术,其派别庞杂,种类繁多,究竟有多少武术套路实在难以统计。大家经常议论和关心的问题是,武术的套路到底有没有用?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所谓的“用”主要看怎样理解,看在哪方面“用”。自从进入冷兵器时代后,武术就减弱了“打”的应用,擂台上的各类搏击对抗赛只是武术原始精粹的延续,或者说只是少数人从事的一项运动。但由于武术是由各种肢体运动组成的,练习武术是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的。

追踪溯源,武术在起源之始并无套路,一切都是以打斗与格杀为目的。在远古,禽兽数量要多于人类,给人类生存带来极大威胁。但人为万物之灵,在与兽类拼杀时,除了本能地以手击打、以脚踹踢外,还可随手拈来石块或棍棒之类作为自卫与反击的武器,这就是最早的武技萌芽。此后,人们将先前的防御禽兽侵害的行为变为主动出击的狩猎行为,并逐渐把实践中得来的技术要领传授给下一代,于是就有了武术的雏形。随着社会的变革,武术被不断地用于战争,为了便于记忆与流传,人们把那些在狩猎与战斗中实用的技法进行串编,武术的套路就产生了。尤其到了明末清初,武术有了很大突破,所谓的内家与外家也是那个时候开始划分的,武术的南派、北派以及武当派、少林派、峨眉派、昆仑派等划分形式,还有人们熟知的太极拳、心意拳、八卦掌,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冷兵器时代结束后,尤其是到了和平年代,除了军警与特殊职业的人将武术作为近身格斗工具外,武术就是作为一项特别的体育运动项目而存在。目前武术多以强身健体的一种锻炼方式活跃在国民中。如果仅以武术能不能“打”来衡量其优劣,这未免过于狭隘。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武术的套路对某些人或许没用,但对另一部分人可能有用。对于专习武术技击、散打等的赛手们,大可不必去练繁杂的套路;对于以锻炼身体、养生健身为目的者,武术套路是重要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虽然武术的搏击竞技功能可彰显武术之技击宗旨,但却不具有普遍性。如果不论年老年少、不论身体状况如何,人人都去练散打、练拳击、练擂台赛,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将传统武术作为一项健身运动来普及,是完全可以成为现实的。年少者可习少林拳,中老年人可习太极拳等。年少者习练武术可强筋健骨、培养顽强的意志;中老年人习练武术可以说是一种陶冶,是养生的一个方式。如果让这些群体都习练技击,这既不现实,又非习者所愿。

习武者的初始动机各有不同,对以健身为目的者姑且不论,那些为圆武侠之梦者、为获高深武功者、为成搏击高手者,开始时也多从武术基本功或套路练起,后来一部分人慢慢脱离武术套路,而按现代搏击的技法进行强化训练,最后只有极少数的人成为真正能打的佼佼者。

能不能打,是一个实在的技艺。并非练武时间长就能打,也并非力量大就能打。影响技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力量、技术、胆量必不可少;影响搏击擂台赛的因素还会更多,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不断的、强化性的练打。除此,别无他法。

社会上的一些大师,练拳时间颇长,经验积累多,在肢体的灵活方面、力量顺畅和大小方面肯定优于常人,常人或初学者若与这样的大师进行武技交流,肯定会被轻易控制或击出。被击败者把自身经历口传描述,再一传十,十传百,大师就横空出世了。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师们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套路演练水平、对武术的感悟能力以及生物力学的应用能力肯定高于常人数倍,但仍然缺乏反复打磨的经历和经验,因此若与专业的,甚至业余的训练散手、拳击等实战类型的选手交流,结果不一定乐观。

综上所述,武术的套路到底有没有用,要看每一个人的需求。对于一般众多人群而言,只要武术对健康有益,选择适合自身的套路练习未尝不可。

猜你喜欢
擂台赛常人技击
春秋——诸侯争霸的擂台赛
家教世界(2020年25期)2020-10-07 07:36:46
人文视域下武术技击术规则的演变与发展
武术研究(2020年2期)2020-04-21 10:33:08
存在与时间
意林(2019年13期)2019-07-25 17:49:16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6:36
TOP ONE作品擂台赛
TOP ONE作品擂台赛
郑州擂台赛纪实
棋艺(2016年6期)2016-11-14 05:39:49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少林与太极(2016年7期)2016-08-03 16:29:53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少林与太极(2016年7期)2016-08-03 16:23:39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