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论》英译对中国传统中医药的对外传播有着深远而重大的意义,但《伤寒论》蕴含着极具特色的中国传统医学和文化,行文简朴却又深奥难懂。本文以魏迺杰和杨洁德的译本为例,从关联认知的视角对比分析不同译本中的文化缺省现象和翻译补偿方法,探索中医药典籍翻译方法和中医药文化传播之路。
关键词:《伤寒论》;关联认知;文化缺省;翻译补偿
作者简介:刘静(1982.05-),女,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外语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翻译与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级教师科研项目“关联认知视域下中医药文化特色词汇在《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译本中的英译研究”(项目编号:20SHYB02);2022年度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课题项目“关联认知与文化移情——《伤寒论》英译研究”(项目编号:SCWY22-19)的研究成果。
随着《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全面實施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中医药开始走向世界,对外传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中医药文化植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文化医理精深、思维抽象、语言表达具有浓厚的中国古典哲学和文化色彩,加之不同国家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差异,在英译过程中必须理解源语深层含义,才能将中医药的文化准确而高效地传达出来。中医“四大经典”之《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治疗规律的专著,被后世尊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全书10卷,列方113首,药精致密,组配严谨,广泛应用于临床,指导历代医家之临床实践,是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药学的必读书籍。虽然其行文简朴,语言直白,但是同其他中医药典籍一样,大量蕴含文化内涵的词汇和表达形成的文化缺省一直是翻译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笔者以关联认知理论为导向,探讨《伤寒论》中不同译者在文化缺省上所采用的不同翻译补偿策略,进行进一步对比分析。
一、《伤寒论》译本
《伤寒论》的英译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根据不同时期不同译著的特点,学界普遍将其翻译历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81年至1991年,先后出现过四个译本,基本以节译为主,其目的是为了传播基本的中医药知识,因此多照顾读者的接受程度,多“以读者为导向”;第二个阶段从1992年至2007年,具有代表性的译本为魏迺杰译本和黄海译本,此阶段多为全译本,因为中医名词以及术语翻译有了初步的标准,注重“以原文为导向”,遵从“信”的原则,传达典籍源意。2008年至2017年间,又先后出现了三个译本,分别为杨洁德译本、刘国辉译本和李照国译本,意味着《伤寒论》英译进入了“第三阶段”。现阶段,中医名词术语和英译标准已经建立起来,译本趋于成熟,在尊重典籍原义和传播中医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中医药文化内涵的完整诠释和再现,并且以“临床应用为导向”。
本文笔者选取魏迺杰和杨洁德英译本为例从关联认知视角探讨源语到译语所产生的文化缺省和翻译补偿。两部译作分别于1999年和2009年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出版,是两个阶段影响较为广泛的全译本。魏迺杰(Nigel Wiseman)是生活在中国台湾地区的美国人,潜心于中医翻译,深谙两种中英两种语言,提倡“以原文为导向”的翻译理论,坚持系统化翻译原则。杨洁德(Greta Yang)祖籍中国香港,旅居澳大利亚,学贯中西,借鉴了Wiseman等译者的经验,采用中译英对照的方式,尽显实用特征。两位译者都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中医学知识背景,注重对原意的传达,有利于揭示源语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典籍的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
二、关联认知与文化缺省现象
文化缺省之现象常出现与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指“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对双方共有的文化知识缺省”。拥有相同文化认知的社会成员,在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三方面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图式,文化缺省就是源语作者在创作中在这些方面进行留白的结果,比如中英双方由于不同文化起源形成了各自特定的文化传统,译语读者第一次接触对方语言文化时会因为缺乏对方文化传统而产生语义空缺,从而在阅读中遇到障碍。翻译行为就是填补源语和译语之间的缺省元素,通过降低缺省程度,尽可能地实现信息传播效果。
关联理论最早是由Sperber和Wilson所提出的,是一种语用学相关原则,指人们在明示交际过程中,总是期望通过最小认知努力获得最大语境效果,实现最佳认知关联。换而言之,关联理论跟翻译活动一样,都具有交际认知的特性,关联理论阐释交际认知方式,翻译活动则表现跨语言文化行为。文化缺省与关联认知息息相关,即译者要忠实再现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尽可能地减少译语读者对译文的误读,为达到交际目的创造最佳关联语境。一方面,译者要了解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对原文中的文化缺省进行翻译,为译语读者创造能够认知的文化环境,使译文达到和原文相同的语境效果。中医英译属于跨文化交际的范畴,同样适用于关联理论的基础性研究。而各种典籍的对外传播过程中在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势必出现各种文化缺省现象,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认知源语内涵,还要根据特定语境和文化缺省洞悉源语作者的表达意图,找出与译语读者的认知关联,实现源语和译语之间的最大化沟通,这样蕴含其中的中医理论精髓和文化内涵才能被理解,实现最佳沟通效果。
三、翻译补偿策略
通过对魏译(魏迺杰译本)和杨译(杨洁德译本)中关于书名、病名、症状名、方剂名的对比分析,着重探讨译本中的文化缺省现象以及译者为达到最大关联认知进行的翻译补偿策略。
(一)书名翻译
魏译:On Cold Damage,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ies
杨译:Shang Han Lun Explained
“伤寒”一词广义上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指病证名,《伤寒论》以伤寒命名,包括多种外感热病在内,狭义上特指外感寒邪,即时而发的病症,也可指病因。文化缺省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再加之英语中对应语的缺乏,魏译“On Cold Damage”与原文未能达到最大关联性。在目前翻译实践条件限制下,为了保持特定的文化内涵,按照《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杨译中保留“Shang Han Lun”的音译表达方式,也是现阶段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翻译手段。
(二)病名翻译
原文: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魏译:What of the disease sudden turmoil?
Answer: Retching and vomiting and diarrhea is called sudden turmoil.
杨译:What is huo luan disease?
Answer: Vomiting and diarrhea, this is huo luan.
魏译采用直译“sudden turmoil”,杨译则用音译“huo luan”加文末直译“sudden rebellion/ sudden turmoil”。可以看出,两位译者都未译为现代医学中看似对应的意译名称cholera。中医和西医的霍乱,都是以大吐大泻为主要症状,但是西医认为此病是由霍乱弧菌的两个不同生物型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而中医则将霍乱分为寒霍乱、热霍乱、湿霍乱、干霍乱等,包括霍乱、副霍乱和细菌性食物中毒,即中医的霍乱除传染性之外,还包括了非传染性肠道疾病。《伤寒论》中的霍乱包括了热霍乱和寒霍乱,是东汉时期古病名,“霍”字为突然、迅急的意思。笔者认为,若将中医典籍中的病名进行西医化翻译,现代化的医学概念就会投射到中医术语中去,源语作者的意图就会不完整。由此可见,cholera一词并没有完整涵盖中医理论中“霍乱”一词的渊源,未能完全再现其文化价值。杨译文末加了释义“sudden upheaval/ sudden turmoil”,点出了病因“acute stomach and intes-tinal disorders”,还特意提醒译语读者注意不能与现代医学中的“cholera”混淆。魏译在释义中将“huo”注明为“sudden and uncontrolled because of vomiting and diarrhea,luan为chaotic because of the feeling of disquiet”,这样译语读者看到译文,并了解文末注释这些信息,再结合自身已有的认知环境,即现代医学中霍乱(cholera)的症状,不需要冗余的努力,便可获得《伤寒论》源语文本中“霍乱”一词的认知,促进交际效果的最大化实现。
(三)病症翻译
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魏译:There is heat effusion, sweating, aversion to wind, and a pulse that is moderate, it is called wind strike.
杨译:There is fever and sweating, aversion to wind, where the pulse is moderate, it is called wind strike.
在此条文中,两位译者对“恶风”一词采用的相同的直译法,恶风、恶寒是中医学中很重要的热病症状,即患者在具备了“太阳病,头项强痛”的主要症状之后,以恶风为主的是中风,以恶寒为主的是伤寒。而在“发热”一词上,魏译选用了字对字直译,“热”译为“heat”,但在文末添加释义说明“fa're” 并非完全对应英文中的“fever”,而是包含了“subjective sensation of heat”以及“an increase in body temperature”,通过译文传达的意思,为:病人主观感觉的“烦热”;可以通过触摸感知的身体发热。而杨译直接套用了西医中“fever”一词,就是表达“生病发热”。其实,中医中有“发热”症状,即体温异常时,译语读者显然更趋向于对“fever”的认知,而非“heat effusion”。在杨译译本中发现,在与“热”相关的词条中,病人临床表现为“发热”时,杨译为“fever”,如“潮热”;而对于“热结膀胱”之类的病因表述中,杨则译为“heat”,说明在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作用不再是隐身的,而是在源语作者和译语读者之间创造最佳关联,根据语境需求,进行灵活的翻译选择和翻译补偿。
(四)方剂名翻译
原文: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魏译:When the pulse is faint and there is aversion to cold, Cinnamon Twig Decoction Minus Peony Plus Aconite governs.
杨译:If there is slight cold, Gui Zhi Qu Shao Yao Jia Fu Zi Tang governs.
《伤寒论》里中药方剂数量多,命名方法也种类繁多。柴卉将这些方剂划分为14个大类。方剂名最早采用拉丁语翻译,为了便于传播又改为英语翻译,后来为了保留中医药的“原汁原味”逐渐开始保留音译。纵观《伤寒论》中关于桂枝汤的翻译,在最初的罗希文译本中为“Decoction of Ramulus Cinnamomi”,大部分采用拉丁文翻译,忽略了中医文化内涵,而上例中第二阶段魏译中,就开始采用英语翻译“Cinnamon Twig Decoction”,到了第三阶段杨洁德译本,就完全采用了音译译法。
四、结语
中医的知识核心基本来自典籍文献,中医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语言涵盖了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医学研究价值。《内经》《伤寒论》等中医典籍的英译是中医对外传播之路的必要条件,也是中医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本文笔者从关联认知视角对《伤寒论》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中医英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以及译者为达到最大关联认知进行的翻译补偿。魏译以“原文为导向”,采用直译、直译加注和音译的方法,尽可能保留原文的风格特色,在原作—译作—译语读者之间寻找最佳关联,给中医典籍英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杨译体现了第三阶段的翻译特点,除了直译、直译加注外,运用大量音譯来翻译条文中的中医基础词汇,这也说明中医典籍的英译本随着时空的推移,译者越来越重视发挥自身在翻译活动中的交际引导作用,让读者充分感受原文的中医概念和美学价值。关联认知视角下翻译是一个动态的多维行为过程,译者在不同翻译目的的推动下,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进行文化补偿。中医典籍的英译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寻找在此特殊知识和文化背景下双语转化的最佳实现手段,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朱君华.浅谈《伤寒论》方剂组方特点[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1):16.
[2]熊曼琪.伤寒学第2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3]张存玉.《伤寒论》英译本概述与简评[J].环球中医药,2020(6):1108-1111.
[4]陈骥,何姗,唐路.中医典籍《伤寒论》英译历程回顾与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11):1400-1403.
[5]张国利,柴可夫.译者主体视角下《伤寒论》英译本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17(8):618-619.
[6]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6):55-60.
[7]柴卉.《伤寒论》方剂的英译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